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170节

  虽然审配出身世家大族也曾习武,但比起马延而言也略有不足,兼之张顗也挥矛相助马延,数合间,审配便招架不住被马延一矛扫落,张顗则是割断战马缰绳将审配捆缚。

  随着袁谭脱离、审荣献城、审配被擒,邺城再无能反抗曹操的势力。

  片刻后。

  曹操引兵入邺城,分派诸将把守四门,又将审配带上。

  看着犹自不服的审配,曹操不由笑道:“听闻你欲效仿项羽用破釜沉舟之计,怎今夜看来,却散漫如不识兵法一般?”

  审配怒哼:“若非我侄儿审荣阻我入城,你焉能胜我?”

  见审配死到临头犹自嘴硬,郭嘉的冷嘲声也随之响起:“袁尚白日弃城而逃,袁谭晚上临阵撤兵,连你所效力的袁氏兄弟都不信你能守住邺城,你焉敢大言不惭?”

  审配更是恼怒,郭嘉的话证实了审配的猜测:袁谭小儿,竟敢诳我!

  终日猎雁却反被雁啄瞎了眼,一向只有审配算计袁谭,而今却遭袁谭反向算计,且还让审配没了翻身的机会。

  见审配沉默不言,郭嘉的言辞更为锋利:“说实话,从头至尾,明公就未将你视为对手。你所谋划的破釜沉舟之计,如小儿般幼稚可笑。明公所虑者,只有刘备;明公所忧者,也是刘备。而你,不过是一介萤火,如何能与皓月争辉?”

  郭嘉的话,如针刺一般扎在审配心头,令审配又怒又无奈,筹谋多日甚至于不惜赌上身家性命,结果在曹操眼中却只是小儿般幼稚可笑?

  “可速杀我!”审配见辩不过曹操,索性求死。

  曹操看向一心求死的审配,也不多劝,让人将审配拖出斩首以儆效尤。

  招降是不可能招降的,一者是曹操与审配有杀子之仇无法招降,二者是曹操也贪图审配的家财。

  袁绍统治时期政务宽松,掌握职权的官员大多大肆聚敛财富,审配等人家的财物资产,更是数以万计。

  杀人抄家,正好用以犒赏三军。

  这也是曹操行事残暴而麾下将士又愿意跟着曹操的核心原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要能分得钱财,屠戮又算得了什么?

  斩杀了审配后,曹操又将目光盯上了跟着沮授北上的将吏家眷及士民。

  不论是将吏家眷还是士民,曹操都不愿让刘备得到,刘备如今缺的只有基业,而治下民户的多寡也是基业的衡量标准之一。

  若让刘备得了这数万士民,后患无穷。

  没有任何的犹疑,曹操即令曹仁曹纯引步骑北上追击,务必要将北上的将吏家眷及士民击溃,愿回者活命,不愿回者格杀勿论。

  屠戮士民这种事,曹操也不是第一回做了,对曹操而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令天下人负我。

  曹操得不到的,刘备也别想得到!

  随后,曹操又下令道:“袁谭虽然逃窜,但仍可追击。夏侯惇、张辽听令,着你二人速引本部兵马追击袁谭,孤会再调乐进、高览随后跟进,不得有误。”

  随着一个个的指令下达,曹操麾下将士也在快速的执行军命,或是北上击溃袁兵将吏家眷及士民,或是东进追击逃窜的袁谭。

  势如虎豹,急切难挡!

  本就有夏侯渊、张辽先行北上,如今又有曹仁曹纯引步骑跟上,组织士民北上的沮授顿感压力。

  “沮公,事急矣。不如暂弃士民,先入邯郸。”辛评见形势危急,急忙劝谏。

第305章 沮授誓死报效刘备,虎豹骑对白毦兵

  “我受左将军信任,岂能弃民而走?我若走了,左将军仁义之名必受影响。仲治若是担心,可先入邯郸。”沮授态度严正,以此回应辛评的建议。

  此次北上,沮授是奉刘备之命且以刘备的名义保护这批邺城士民;若沮授此刻弃民离去,便等同于刘备弃民不顾。

  辛评见沮授不肯,当即言道:“沮公何以小觑我?你不肯弃民而去,我又岂能独自逃生?即便我不要声名脸面,我儿辛哲也必为我羞惭!只是”

  辛评话锋一转,问道:“如今敌军将至,我等又该如何抵御?”

  沮授不假思索:“你我兵分两路,我亮出旗号引曹贼来追,你继续掩护士民北上。”

  辛评吃了一惊:“可若如此,沮公你就危险了!”

  沮授面无惧色:“我曾为袁氏监军,既不能扶主定鼎四方,又不能挽狂澜于将倾,早是该死之人,能苟延残喘至今已是幸事。而今左将军信我用我,又救我沮氏族人,我无以为报,只能以命效力。”

  辛评再欲劝时,沮授直接打断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可多疑!”

  辛评见沮授意决如铁,心知再劝无益,只得将担忧咽下,沉重地点了点头:“好!我即刻去组织队伍,加速前进。沮公……千万珍重!”

  沮授神色平静,只嘱咐了一句:“多遣斥候,时刻留意北面的夏侯渊、徐晃,他们追的是袁尚及将吏家眷,若见追不上,或会折返夹击我等。”

  说完,沮授不再多言,勒转马头,喝令身边的数百沮氏家兵以及刘备相赠的五十白毦兵,打起‘沮’字旗:“随我来!”

  旌旗展开,迎风招展,沮授一行人马故意折向西侧地势开阔处,队伍喧哗,旗帜招摇,意图将追兵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曹仁、曹纯带领步骑精锐,自邺城卷出,沿着沮授北撤的路线急追,沿途不断有掉队的、体弱的士民百姓被践踏驱散。

  乱世即是如此,羸弱者是很难存活的。

  “报——!”前方斥候飞奔回报,“将军!前方发现敌踪!打的‘沮’字旗,约有数百人,正往西移动!”

  “西面?”曹仁目光锐利如鹰:“哼,虚张声势!”

  曹纯目光沉稳,语气果断:“我引骑兵去追沮授,兄长可继续北上。”

  “好!”曹仁毫不拖泥带水,“速战速决,尽快与我汇合!谨记明公严令,沮授若不肯降,格杀勿论。”

  “定不负所托!”曹纯一夹马腹,三百骑兵脱离,直扑沮授的旌旗方向。

  旌旗猎猎,马踏烟尘。

  沮授勒马立于一处矮坡。

  虽然身边仅有数百沮氏家兵以及那五十名刘备派遣的白毦兵,但沮授并不慌乱,兵不在多在于调遣。

  只要调遣得当,即便不能退敌亦能阻敌。

  “曹纯来了。”家兵队率声音微颤。

  “勿要惊慌。”沮授目光如电:“结阵!扼守坡口!弓弩准备!”

  家兵们虽惊惧,但家主在侧,强打起精神布起简单的阵线。

  五十白毦兵则默不作声地占据了最前方最易受冲击的位置,刀盾在前,长矛在后,森然静立,如同一道铁壁。

  比起沮氏家兵,白毦兵的装备更为精良,也更容易挡住曹纯的攻势。

  若让沮氏家兵在前,装备和士气的差距,怕是第一轮攻势都挡不住。

  沮授自己则立于坡上,沉稳的观察战场。

  “不自量力!”看着不仅不跑反而还结阵的沮授等人呢,曹纯冷嗤一声,手臂挥落:“弓骑攒射!——放!”

  命令下达,曹军骑兵娴熟的摘下骑弓,斜掠而上,箭矢带着刺耳的尖啸倾泻向矮坡守军。

  “举盾——!”白毦兵统领爆喝一声。

  圆盾组成盾墙,箭矢钉射木盾的“夺夺夺”之声不绝于耳。

  偶有惨呼传来,时有家兵躲避不及被射中。

  白毦兵的盾墙却硬生生扛住了这第一波箭矢,几无损伤。

  “好默契的配合!”

  沮授不由暗暗称赞,虽然只白毦兵只有五十人,但表现出来的专业素质远胜于沮氏家兵。

  曹纯同样有惊讶,目光微凛:这是何人练就的精兵?应不是邺城兵马!

  仔细观察了沮授的阵型,曹纯厉声变令:“左队牵制盾阵!右队随我直取坡顶——杀!”

  骑兵应声裂阵!

  左侧百余骑持续张弓抛射,右侧骑兵则随曹纯自斜坡侧翼缺口处直插而上!

  “弩手拦截!”沮授急喝。

  沮氏家兵仓促抬弩,稀落箭矢却被冲锋骑兵精湛的骑术避开。

  曹纯一骑当先,长槊横扫间,两名挡路家兵立时血溅三尺,数百家兵竟然挡不住曹纯百余骑!

  “牛二,你引三十人留守此地,其余人随我保护沮公!”

  白毦兵统领瞥见沮氏家兵如此不堪,心下大惊,若沮授有失,就无颜回去见刘备了。

  正常而言,沮氏家兵是不会这般不堪的,然而沮氏家兵面对的是曹操新组建的特种骑兵:虎豹骑!

  虎豹骑由曹纯所督,入选者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远非沮氏家兵可比!

  白毦兵统领还未赶上,曹纯就已经纵马跃过缺口,直扑沮授,寒槊破风,直指那杆猎猎作响的“沮”字帅旗下方的沮授。

  “砰”的一声。

  曹纯的长槊被一只飞来的圆盾所挡。

  却是白毦兵统领见沮授危险,直接将手中的圆盾砸向了曹纯。

  “沮公退后!”

  白毦兵统领一边喝喊一边用手中的长矛横扫曹纯马腿,将曹纯逼退。

  “好胆色!你乃何人!”曹纯退后一步,长槊直指白毦兵统领。

  白毦兵统领怒目大呼:“我乃左将军麾下白毦兵都伯,丹阳人阳群是也!你又是何人?”

  “我乃曹司空麾下虎豹骑督将曹纯,死于我手,将是你的荣幸!”曹纯横槊而喝,心头却是暗暗凛然:果然不是邺城的兵马,刘备麾下白毦兵,竟也如此骁锐!

  “死于我手,同样是你的荣幸!”阳群亦是反喝,拾起圆盾护在沮授前方,三十名白毦兵也随后跟上,娴熟的列下防御阵型。

第306章 白马义从救场,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

  话音刚落。

  曹纯长槊如电直刺,阳群圆盾急旋格挡。

  “铿!”

  槊锋撞得盾面木屑纷飞,阳群虎口崩裂却半步不退,矛尖贴地扫向马腿!

  曹纯勒马急转,堪堪避过矛锋,心下顿惊:这厮以步抗骑竟也悍勇如斯?

  随后槊影化作三道寒光分袭阳群面门、咽喉、心窝,阳群圆盾左支右挡,急转间挡开两击,第三槊“嗤啦”撕开皮甲,阳群肋下顿时受创!

  “压上去!”

  击伤阳群后,曹纯又暴喝如雷。

  虎豹骑应声裂阵:左队箭矢压制,右队借机突入!

  “矛阵!”

  阳群强忍疼痛,嘶声怒号。

  白毦兵纷纷立盾驾矛,架住扑来的虎豹骑,竟一时阻住了骑兵冲锋。

  然而虎豹骑终究是天下锐士,后队弓骑突然变阵,箭矢绕过盾墙直射后方沮氏家兵。

  惨嚎声中,家兵阵列崩溃,又有数十人溃退,缺口再现。

  “擒杀沮授!”

  曹纯觑见战机,绕开阳群,策马直冲缺口,虎豹骑随之撕裂阵线。

  “虎豹骑竟骁勇如斯!”

首节 上一节 170/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