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31节

  刘岱不知王忠真实想法,只当王忠胆小怯事,又以主将口吻号令王忠:

  “点选兵马,多派斥候。五日内,我要知晓刘备的具体位置!”

  未到五日。

  有信使自小沛而来。

  信使自称是小沛贼曹薛亮,替左将军刘备向中郎将王忠送信。

  然而。

  当看到“将军坐镇昌虑经年,甲不离身而功不见录,岂非龙困浅滩耶?愿与将军会猎于泗水之滨,共扶汉鼎。”时,王忠魂儿都快吓飞了。

  我不是龙,更没有被困浅滩!

  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在昌虑当个中郎将,别无他求!

  “好胆!”

  司空长史刘岱,脸色铁青。

  见过嚣张的,没见刘备这般嚣张的。

  僭杀刺史在前,煽惑士民在后,仍不知悔改,如今又侵占小沛,蛊惑王忠,反意昭然若揭了。

  “我正愁寻不到刘备,没想到刘备竟然主动送上门来了!”

  “事不宜迟。兵发小沛,擒拿刘备!”

  见刘岱着急出兵,王忠不由迟疑:“刘长史,会不会有诈?”

  “刘备布告诸县又辞表于司空,自称要回涿郡教学,斥候又探得郯城方向有大量士民北上。”

  “不如暂缓几日,多派斥候入小沛,先仔细查探,再决定是否兵发小沛。”

  王忠带了几年兵,深知战场凶险,不可不谨慎。

  然而,

  刘岱立功心切,且又担心刘备闻到风声会提前逃离,根本听不进王忠的劝谏,反而呵斥道:

  “兵贵神速,岂能耽误?若让刘备逃离,如何再追?届时司空问责,你我都担待不起!执行命令!”

  被刘岱一顿呵斥,王忠只能悻悻的低头领命。

  半个时辰后。

  两千兵马自昌虑南门而出,直奔小沛。

  “军师妙计。”

  “只用一封书信,就让王忠尽驱兵马而来。”

  关羽的语气中,有对诸葛亮不加掩饰的钦佩。

  在抢占小沛后,关羽就犯愁如何才能牵制王忠令其不敢驱兵去袭扰北上的士民。

  诸葛亮则淡定自若的拿出一封提前准备好的信,让刚降的小沛贼曹薛亮代为送传给王忠。

  只用一封书信,就让王忠尽驱兵马而来。

  王忠兵马皆来小沛,自然不会再去袭扰北上的士民。

  “亮虽然在书信中冠以左将军的名义,但王忠此人一向惜命,按道理应会在昌虑踌躇不决,而非着急而来。”

  “若亮没料错,应是曹操暗中派人去了昌虑,给王忠下达了密令欲对左将军不利。”

  “彼等误以为左将军在小沛,既想立功又惧左将军骁勇,故而尽驱兵马而来。”

  诸葛亮目光灼灼,羽扇轻摇间,尽显料敌机先的智慧。

  话锋一转。

  诸葛亮嘴角泛起笑意:“彼等若分兵而来,甚是麻烦;彼等尽驱兵马而来,反倒简单。”

  月末啦,端午拉,求月票。如果这个月没票了,我能厚脸求1号月初的票吗?

第40章 贼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关羽还击

  一旁的夏侯博,不由疑惑:“兵法有云,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我兵少而贼兵众,贼若分兵而来,我等可集中力量,以众击寡;贼尽驱兵马而来,我等以寡敌众,实难取胜。”

  “请恕末将愚钝,军师不愁反喜,何也?”

  不怪夏侯博疑惑。

  诸葛亮兵少,甲胄武器更少。

  能战者仅有二百白毦兵!

  且这二百白毦兵还都是只练了几个月未曾上过战场的新兵,兼之甲胄武器又都简陋。

  三百青壮又是自游户、徭卒、奴客等中临时拼凑的,未经操练且武器甲胄更为简陋,可呐喊助威而不可上阵厮杀。

  假使王忠分兵而来,诸葛亮集中力量,令白毦兵杀敌,令青壮呐喊助威,足可以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以众击寡的优势局面。

  但如今。

  诸葛亮却认为王忠分兵而来甚是麻烦,尽驱兵马而来反倒简单。

  令夏侯博疑惑不已。

  诸葛亮不答,而是看向关羽:“关司马可有疑惑?”

  关羽语气温良,拱手而道:“关某有些拙见,还请军师指点。”

  “大哥携数万士民北上,每日仅能行十余里。”

  “王忠兵多而我兵少,王忠既可分兵来攻小沛,亦可分兵袭扰北上的士民。”

  “届时,不是我等牵制王忠,而是王忠分兵牵制我等。”

  “如今,王忠兵马皆来小沛,即便探得大哥的真正行踪,王忠亦无法分兵袭扰。”

  “且我等虽然兵少,但王忠不知。”

  “可于城中虚张声势,暗遣精兵绕袭其后,截其归路,同发城中兵马击之。王忠两不相应,势必危矣。”

  诸葛亮笑道:“关司马之言,正合亮意。”

  便教夏侯博:“都尉可引白毦兵二百,绕袭其后,伏于山谷之中,但见城头火起,同时击之。”

  夏侯博惊道:“我若将二百白毦兵都带走,军师仅有三百青壮,何以守城?”

  诸葛亮笑道:“善守者,无一兵一卒亦可惑敌。更何况,有关司马在,一人横刀,万夫莫敌!”

  诸葛亮的夸赞,让关羽的丹凤眼中不由泛起几分自傲:“城中有关某,足可护得军师周全,崇义勿疑!”

  见关羽亦如此,夏侯博这才按捺担忧,先引二百白毦兵暗暗去了。

  诸葛亮又下令城中多竖旌旗,编束草人,又于城外多布障碍。

  早有细作报知刘岱和王忠。

  王忠再生担忧:“刘备骁勇,今又有防备,不如寻一险阻,立寨对峙。”

  刘岱冷笑:“不必如此!岂不闻兵法有云:夫战,勇气也!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

  “理当一鼓作气,兵临城下。若是立寨对峙,反会令士气衰竭,待我竭彼盈,必为刘备所克。”

  王忠默然。

  论及兵法道理,王忠自然是论不过刘岱这个司空长史的。

  暗暗叹了口气,王忠放弃了与刘岱争论。

  越是争论,越会引得刘岱的不满和怀疑。

  当即。

  刘岱催军速行,直抵小沛城下。

  “应如军师所料,来的虽然是昌虑的兵马,但主将不是王忠。”

  “不择险阻立寨,反而兵临城下,真是够狂妄的!”

  看着城下聚拢列阵的兵马,关羽眯着丹凤眼,轻蔑冷笑。

  诸葛亮羽扇轻摇,只一眼,就看穿了城下兵马的列阵水平。

  乌合之众!

  寻常武将眼中,刘岱和王忠的列阵是及格的,毕竟大家水平都差不多。

  但在诸葛亮眼中,犹如巅峰王者看青铜局,花里胡哨,都是破绽。

  “关司马,开门搦战。”

  诸葛亮先是将贼阵的几个大破绽告知关羽,随后令关羽出城搦战。

  关羽早就按捺不住了。

  当即应诺:“军师且在城头观战,看关某击贼!”

  “咚咚——”

  低沉的鼓声响起。

  但见关羽策马提刀,引百人而出,傲立于阵前。

  “左将军司马,关羽在此!”

  “何人敢战!”

  被一个身高两米有余、膀大腰圆、骑着高头大马、手提骇人大刀、披甲戴胄的魁梧壮汉喝战是什么感觉?

  大部分人不懂。

  王忠以前亦不懂。

  但王忠今日懂了。

  熊虎之将,非是虚言。

  看着前方策马提刀的关羽,王忠有一种直面熊虎的感觉。

  彼其娘也!

  我才不战!

  人未战,心先怯,王忠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长枪,又看向一旁僵着脸的刘岱:“刘长史,接下来当如何?”

  刘岱面色僵硬。

  作为司空长史,刘岱自然是见过关羽的。

  虽然曹营中不少文武都忌惮关羽的武勇,但在刘岱的印象中,关羽只是刘备身边一个常年披着破旧绿袍的护卫罢了。

  彼时刘备基业尽毁,只能寄曹操篱下。

  刘备自个儿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关羽自然显不出威慑。

首节 上一节 31/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