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323节

  在伦敦市民看来,只要是反对国王的,他们就愿意叫好。

  更何况,描述赛里斯的场景还未必是假的,关于赛里斯人“愚蠢的慷慨”的传闻,正通过为大使馆工作的工匠和农夫之口,在伦敦街头悄悄流传。

  那个赛里斯使者死板地遵守八小时工作制,太阳还没有落下,也不许加班;给低贱的工匠吃牛肉、羊肉这种只有节日才能享用的食物;甚至把农场收获的大部分粮食都分给了农夫。

  市民们在嘲笑赛里斯人“不会当家”、“败家”的同时,内心深处又何尝没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羡慕?

  当这些传闻和小抄终于传到夏允彝耳中时,他恍然惊觉,自己竟在不知不觉间成了英国国内政治斗争的一枚棋子,被议会派利用了。

  他立即决定明哲保身。接下来的日子,他谢绝了一切议会派人士的宴会邀请,深居简出,只待在大使馆内,竭力避免再卷入英国的政治漩涡,以免引起国王的误解和不满。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十月二十一日,在那篇小抄流传十天后,国王的侍从还是来到了大使馆,郑重其事地邀请夏允彝前往白厅宫觐见查理一世。

  夏允彝心中忐忑,却无法拒绝,只得跟随侍从前往。

  白厅宫是此时英国的政治中心和国王的主要居所之一。查理一世在此处理政务、举行宫廷仪式和接待外国使节。

  它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规模宏大,拥有众多的宫殿建筑和庭院。这里设有国王的私人住所、办公区域、宴会厅、觐见厅等,是英国国家权力的象征。

  夏允彝被引入一间装饰极尽奢华的宫殿,见到了面色阴郁的国王查理一世。

  接连两次败于苏格兰人,让这位坚信“君权神授”的国王显得既愤怒又狼狈,此时这位国王比第一次见面时略显苍老。

  他尚未开口,身旁的宠臣乔治·迪格比勋爵便已脸色不善地抢先发难道:“夏先生,您近期的言论在伦敦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陛下的声誉!贵国这是在公然干涉我国内政!如果您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我国有权将您驱逐出境!”

  夏允彝心中苦笑,面上却保持镇定,向查理一世微微躬身道:“陛下,若我无心的言论被他人利用,进而影响到您,我深表歉意。我及我所代表的民朝,绝无干涉英国内政之意。”

  查理一世摆了摆手,制止了还想发作的迪格比。

  他盯着夏允彝,神情异常严肃,甚至带着一种难以理解的“关切”说道:“夏先生,您要明白,议会里充满了蛀虫和奸佞小人!您务必尽快提醒你们的元首,一定要警惕,绝不能让这等小人掌握权力!”

  夏允彝闻言愕然,只得谨慎地回答:“陛下,各国国情不同。我民朝目前政局尚算稳定,并未发生如贵国这般激烈的矛盾。”

  查理一世脸上露出惊诧的神色:“你们的元首是如何控制住那些议员的?”

  在他根深蒂固的观念里,议员天生就是王权的死对头,他根本无法想象一个君主如何能与议会和平共处,甚至从中受益。

  夏允彝沉吟片刻,只能尽量简略地介绍了民朝建立的历程,强调了其源于广大百姓的支持,而非一家一姓之私产。

  查理一世听得既敬佩于那位元首的赫赫武功,又对他自我设限的行为感到无比困惑道,一位如同凯撒般建立了不世功业的君王,竟然会自愿相信并依靠议会制度?

  “你们的元首迟早会为此后悔的。”查理一世痛惜道。

  夏允彝努力绷紧面孔,生怕一丝嘲讽的笑意会泄露出来,他只能保持沉默。

  查理一世似乎也觉得话题扯远了道:“夏先生,这次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但我希望,您日后不要再与议会派那些人有所牵连。”

  夏允彝立刻保证:“陛下放心,民朝绝无意愿干涉贵国内政。”

  正事谈完,宫殿内的气氛本该缓和,但查理一世脸上却浮现出一丝窘迫和犹豫,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他看向一旁的财政大臣理查德·韦斯顿。

  韦斯顿会意,干咳一声,代为开口道:“夏先生,陛下目睹您经营农场的卓越才能,深感钦佩。陛下有意聘请您担任皇家宫廷大臣,负责管理陛下的私人庄园与农事,不知夏先生是否愿意接受此项荣誉?”

  夏允彝彻底愣住了,惊愕地看向查理一世。

  这位国王的思维跳跃实在让他难以跟上——前一刻还在警告他不要干涉内政,下一刻就想聘请他当宫廷大臣?

  其实查理一世也是被巨大的财政压力逼的没有办法。

  英国经历了伊丽莎白一世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军力强悍打败了西班牙这个强敌,财政也极其健康,靠着招商海盗,打劫西班白银舰队,和东印度公司的扩张,国家的财政处于结余的状态。

  后世很多学习世界历史的人都很奇怪,伊丽莎白时期英国人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怎么英国没有正式取代西班牙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这中间西班牙的霸权还持续了几十年,还多了海上马车夫荷兰和他们竞争,英国的正式称霸还要等100年以后。

  因为这其中英国又出了两位昏君。一位是詹姆斯一世,他虽然从伊丽莎白手中记忆成了一个强盛的英国,但他挥霍无度,宫廷开销巨大,对宠臣极其慷慨,导致王室负债累累,尽管议会给予的拨款已相当慷慨,但仍无法填补他的财政窟窿。

  他被迫采取各种议会之外的“特权征税”和卖官鬻爵,大量出售爵位头衔来增加收入,这些行为被视为违法和腐败,引起了新兴资产阶级和乡绅的强烈反感。

  可以说詹姆斯一世伊丽莎白一世打下的良好基础毁于一旦,让查理一世接手的一个烂摊,偏偏这位不是雍正式的填坑帝,而是一个崇祯式的铁头王。

  他继承了自己老子和议会的矛盾,直接关闭议会十几年,想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的矛盾,但两次对苏格兰战争的惨败,不仅耗空了国库,还背上了沉重的战争赔款(西方的政治体制太奇怪,查理一世也是苏格兰的国王,国王向自己的国家进行战争赔款??)。此刻他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当他听说夏允彝竟能将一片普通农场的产出提升三倍,就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若是皇家庄园都能有如此产出,那将是何等巨大的收入!足以让他摆脱财政困境,甚至再次筹划对苏格兰的战争。于是,这才有了这个极其突兀又不合外交惯例的邀请。

  夏允彝迅速回过神来,礼貌地回绝:“陛下厚爱,我感激不尽。但我乃民朝正式任命的官员,岂能再担任他国官职?此事关乎国体与忠诚,请恕我万万不能接受。”

  查理一世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失望和尴尬,他勉强笑了笑,试图挽回颜面:“呵呵,无妨,无妨。大使先生,我也只是开个玩笑,您不必放在心上。”

  会谈就在这略显怪异和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了。

  夏允彝行礼告退,走出白厅宫时,深秋的冷风吹在他脸上,让他内心的感受非常奇怪,英国国王和议会派的斗争,让他有种重回大明之感,这场斗争他能置身事外,才能更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当年做的事情是何等的愚蠢。

  自白厅宫会面后,夏允彝愈发谨言慎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大使馆旁的玻璃大棚建设上。

  但很快伦敦市面上,又开始流传赛里面元首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什么战无不胜,屡屡以弱胜强战胜强敌。智慧和先知一样,遇到任何困难都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赛里斯之所以如此强大,不是因为他们议会强大,而是他们元首强大,他的力量和智慧得到了上帝的祝福,才能百战百胜,成为赛里斯的元首,议会不过是元首皇冠上的点缀物。

  夏允彝愕然的发现,这里很多故事与他说给查理一世听事迹很像,而这个谣言是谁放出来的,也是显而易见之事。

  这样英雄史诗式的故事,反而更受英国百姓的欢迎,更容易流传,英国的吟唱诗人,已经开始改编赛里斯王的故事了。

  但对于经历过明末党争的夏允彝,英伦岛上保皇党与议会派愈演愈烈的内斗毫无兴趣,只觉得这剧本似曾相识,甚至有些乏味。

  比起那些权力争斗,他更关心眼前这片土地能否在隆冬时节产出绿意盎然的黄瓜、茄子、豆角、卷心菜和白萝卜,改善自己的伙食。

  得益于沃里克伯爵资助的两千英镑,他几乎买空了伦敦市面上所有能寻到的平板玻璃。在老约翰和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劳作下,一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水晶宫”在郊野拔地而起。

  杰拉德赞叹道:“这可是真是一座奇观,比教堂更靓丽,更神圣。”

  夏允彝翻白眼道:“这就是一座稍显昂贵的农业建筑,只要你们国家的玻璃价格下降,这样的建筑可以更多的。”

  威尔金斯此时就像个农夫一样,一颗颗的把白菜,茄子等农作物的种子,埋在早已经翻好的土地当中,再用水壶浇上水,然后等在种子破土发芽,在冬天土地能种出蔬菜,让他充满了好奇心,他打算一步步的看,这片土地是如何变成一块蔬菜园?

  杰拉德想了想道:“夏,这座蔬菜园真生产了,请你把这些蔬菜交给我来贩卖,我保证给你最高的价格。”

  英国虽然没有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技术,但因为靠近地中海,会有不少的海商把地中海其他国家耐运输的蔬菜,运到英国来贩卖,当然这种蔬菜的价格极其高昂,价格从几先令到一英镑都有,几乎等同于等价的白银。

  他完全能想象到如果这座水晶宫内满是蔬菜,这会是多大一笔财富?

  夏允彝摇头道:“这种蔬菜园面积并不大,要保证大使馆的需求,剩下一半的利润要交给沃里克伯爵,难以对外贩卖。如果你想卖反季节蔬菜,我可以教你如何打造这样的玻璃大棚。”

  杰拉德苦笑的摇头道:“这样一个玻璃大棚的造价是我全部财产的好几倍,我可打造不起。”

  而后他感叹道:“你们赛里斯人真奢侈,贵族都享用不起的蔬菜,你们说吃就吃,虽然你说赛里斯已经没有贵族,但我却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派头。不用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但只要能用,哪怕再奢侈,对你们来说也只是一件普通的物品。”

  威尔金斯忽然开口道:“夏,你富有而又慷慨,朴实不奢华,不乱交,比我们清教徒还清教徒,要不要加入我们新教?”

  夏允彝摇头道:“我有自己的信仰,就是要建立大同世界,而且我也有自己的学派,所以抱歉了。”

  威尔金斯满脸可惜的摇头。

  大使馆附近的水晶宫很快成了伦敦一景,吸引了众多好奇的富商绅士乘坐马车前来围观。人们对赛里斯人宣称能在严寒冬季种植出新鲜蔬菜的说法普遍抱以怀疑和嘲笑,但夏允彝对此充耳不闻。

  与此同时,英国的政局气氛越发的紧张了。因为战败,查理一世急需资金支付对苏格兰的战争赔款,想要筹集战争,就需要在英国加税。

  而由约翰·皮姆、奥利弗·克伦威尔等人主导的议会反对派则强硬要求国王必须先重开议会,否则拒绝拨款。双方僵持不下。

  平衡很快被打破。因筹集不到赔款,苏格兰起义军趁机南下,攻占了英格兰北部重镇纽卡斯尔,兵锋直指伦敦。

  面临外敌压境的巨大压力,查理一世不得不再次向议会屈服求助。

  然而,重开的议会已完全被反对派掌控。他们迅速通过了一系列旨在永久限制王权的法案:

  《三年法案》规定议会必须至少每三年召开一次,且国王无权随意解散。

  废除星室法庭等被视为国王推行专制统治的工具。

  以及最致命的一击——要求处决国王的宠臣、爱尔兰总督斯特拉福德伯爵,议会指控他“企图以军队颠覆英格兰法律”。

  查理一世起初试图庇护自己最得力的臣子,但约翰·皮姆去伦敦市区演讲,动员了上万名激愤的伦敦市民,持续包围白厅宫,高声请愿(暴动),要求处死“叛国者”。

  惊恐万分的查理一世最终屈服,签署了斯特拉福德伯爵的死刑令,亲手背叛了自己最忠诚的仆人。这一举动极大地损害了国王的威望,也让议会派彻底看清了他的外强中干与软弱。

  夏允彝冷眼旁观着这一切,这约翰·皮姆手段比当年东林党领袖左光斗等人手段狠辣,态度强硬多了。

  而查理一世手段却远不如熹宗皇帝,如此出卖自己的心腹,以后英国国王必然会成为议会派的傀儡。斯特拉福伯爵,这成为了大英的袁崇焕,党争的牺牲品。

  大同历十六年(公元1640年)12月11日。

  对于远在伦敦的夏允彝、李定国等民朝人员而言,是一个如同节日般值得庆贺的日子。

  一艘战舰护卫着五艘满载货物的商船,缓缓驶入了泰晤士河,停靠在伦敦码头。

  战舰上的军官带来了他们长达半年的俸禄,送来了大使馆所有工作人员和护卫武官期盼已久的家书,以及一大批来自国内的书籍和全年的大同报。通过这些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夏允彝他们得以详细了解过去一年里民朝发生的种种变化。

  然而支舰队的到来,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已沸腾的英国政治油锅,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几乎被财政逼疯的查理一世,在得知民朝商船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精铁等紧俏货物抵达后,仿佛看到了解决燃眉之急的救命稻草。

  他立刻派遣自己的侄子鲁伯特亲王率兵“控制”了码头区域,名义上是维持秩序,实则封锁港口,禁止其他英国商人私下与民朝商队接触。

  紧接着,查理一世通过财政大臣理查德·韦斯顿,紧急联系了与王室有来往的荷兰银行家,由荷兰银行家提供贷款给他,他用这笔贷款独家买下民朝船队的所有货物。

  荷兰的银行家也是无利不起早之辈,查理一世的信用本已经到了垃圾级,根本不会有银行家会给一个即将成为傀儡的国王贷款的。

  但也不知道是查理一世身边哪个卧龙凤雏想到一个绝世奇招,由荷兰的银行家来伦敦借钱给查理一世,而后查理一世购买下民朝海商船上所有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货物,再转卖给荷兰银行家,这样就可以保证他们的利益了。

  荷兰的银行间商议一阵,认为这是一笔无风险利润高的买卖。当即答应下来。

  于是这趟奇特的交易就此完成,查理一世借钱购买民朝货物,他再转手卖给荷兰银行家,赚取了十几万英镑利润。

  而荷兰银行家也不吃亏,他们吞下这笔货物,再提升几倍的价格卖给欧洲的贵族,能赚几十万的利润。

  这笔买卖看上去双赢没有输家,但最大的输家就是伦敦的贸易商,他们还激动的等待着这笔泼天的富贵,结果转身荷兰的商队把东方的货物全部拉走。

  当他们知道了查理一世与荷兰银行家之间的交易,整个英国的有产阶层,尤其是那些原本指望从中分一杯羹的伦敦商人、贸易商和乡绅的愤怒如同火山般爆发了!

  他们被国王彻底排除在这桩利润丰厚的贸易之外,本该由英国商人赚取的利润,全部流入了国王和荷兰人的口袋。

  “叛国!这是赤裸裸的叛国!”

  “国王为了自己的钱袋,出卖了所有英国人的利益!”

  “他与荷兰人勾结,劫掠了自己的国家!”

  类似的指控瞬间传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国扩散。

  查理一世本就岌岌可危的声誉彻底扫地,“叛国者”的帽子被牢牢扣在了他的头上。

第463章 ,私有财产既不神圣,也不是不可侵犯

  大同历十六年(公元1640年)12月26日。伦敦,民朝大使馆。

  就在查理一世和议会派斗争愈发激烈的时候,夏允彝种植的反季节蔬菜开始悄然成熟。

  最开始是成熟较早的,白菜,卷心菜,有了这些蔬菜,大使馆的武官和士兵终于在吃面条的时候能放些白菜,也能吃点蔬菜包子,后面豆角,白萝卜,黄瓜也纷纷成熟,大使馆餐桌菜肴变得更加丰富了。

  夏允彝按照约定让小约翰驾着马,运输一半的白菜,萝卜黄瓜等蔬菜到沃里克伯爵。

  沃里克伯爵惊喜无比,为了炫耀,当即就开办了一场蔬菜宴,还请求夏允彝派大使的厨娘帮他做一桌地道的赛里斯菜肴。

  夏允彝想了想就派了三个厨娘过去,这场蔬菜宴轰动了整个伦敦的贵族圈,在这大冬天能吃到新鲜可口,充满绿色的蔬菜,不但是巨大的享受,更是极有面子的事情,贵族不就是要独一无二,而现在伦敦冬天弄到新鲜的蔬菜,就是独一无二的本事。

  连英国国王查理一世都派来使者,来到大使馆请求购买一些蔬菜,夏允彝只能命人摘了100斤黄瓜,豆角,萝卜等蔬菜,交给英国国王的使者。

  查理一世倒是虎倒架子不散,转头派使者也送了一批礼物过来,价值大概值上百英镑。

  其他英国贵族也纷纷来到大使馆,也想请求一些蔬菜,不过夏允彝表示大使馆也没有多余的蔬菜,想要购买蔬菜,请联系沃里克伯爵。

首节 上一节 323/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