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100节

  册封完大贵族,维格从众多羊皮卷轴拿出最上面的一卷,把康沃尔郡分配给威尔士的贵族们。

  下一步,他开始册封直辖领地的小贵族,“乌特加德.”

  一次性册封四十多个男爵和四百个骑士,对他的嗓子是个极大的负担,一直忙碌到中午方才解脱。

  历经战乱,旧王室直辖领地的小贵族们损失惨重,绝大部分领地失去主人,被维格重新分配给乌特加德这类新晋的男爵和骑士,普通士兵也能分到三十英亩的耕地,仿佛某种轮回。

  至于维格本人,他拥有伦底纽姆、剑桥、塔姆沃思、诺丁汉、约克,以及泰恩堡,和北境五郡,总计拥有十一个郡。

  至此,整场册封仪式宣告结束,然而维格没时间休息,还有一大堆事情在等着他。

  首先是接受各地遗留的大贵族的效忠:

  攻占诺森布里亚之后,拉格纳册封十名大贵族,包括维格、伊瓦尔、伦纳德、乌尔夫、帕斯卡

  之后占领不列颠南部,拉格纳又册封了西奥武夫、埃塞尔沃夫、贡纳尔、尼尔斯、奥姆、古德温、东盎格利亚的埃德蒙。

  排除维格本人和失去领地的三家(埃塞尔沃夫/埃塞尔巴德、贡纳尔、尼尔斯),还剩十三家大贵族。

  伊瓦尔病死后,他的长子伊蒙即位。伊蒙今年十一岁,权力被身边人掌控,这个年幼的公爵不久前派来使者,愿意承认泰恩堡家族的统治权,条件是不朝觐、象征性缴纳贡赋。

  对此,维格的态度模棱两可,他挤出一副悲戚的面容,柔声安抚使者,一定会妥善照顾朋友留下来的子嗣,至于这些政治方面的事务,等伊蒙成年之后再说。

  对于其他成员,维格没那么好说话,派遣使者前往各家领地,让他们限期做出答复。

  见识到威塞克斯的下场,剩余的贵族没有抵抗,恭顺地前往伦底纽姆,当众宣誓效忠新王。

  处理完贵族方面的事务,维格着手组建王国的第一任内阁。

  古德温留任首相,负责财政工作以及统领内阁。

  密查姆担任内政大臣,管理整个文官系统的人事、考核。

  鸦语者担任王国的首席大萨满,管理神庙、以及各地神庙附属的医院。他欣然接受任命,并请求在剑桥、诺丁汉等郡分别修建一座石砌神庙。

  “土地可以批给你,经费由你自行筹措,别指望我的拨款。”

  这场短暂而激烈的战争耗光了泰恩堡的积蓄,幸好维格在威塞克斯获取一笔价值两千镑的战利品,否则连工资都开不出来。

  巴弗斯担任陆军大臣,负责陆军的人事、训练、后勤、军械,但是没有统兵权,类似于明代的兵部尚书。

  海政大臣由姐夫赫尔吉担任。西海毛皮公司的生意步入正轨,年利润稳定在千镑左右,不需要多费心思,赫尔吉闲得无聊,答应进入内阁任职。

  泰恩堡的工匠总管卢卡尔被调来伦底纽姆,担任内阁的工业大臣,管理王家军械所、王家铸币厂和其他工厂,修建各类大型工程。

  前两天,奥姆来到伦底纽姆,与维格私下谈论许久。为了感谢他在罗瑟堡长期坚守的功绩,维格任命这个老伙计为司法大臣。

  原泰恩堡公学的校长凯米·野火担任农业兼教育大臣。

  教育体系调整,从原来的泰恩堡公学拆分出一座王庭公学。

  王庭公学设立在伦底纽姆,招收贵族、文官的子女,每届暂定招收二百人。

  拆分后的泰恩堡公学专门招收阵亡将士的遗孤,或者参加过两次战争、而且立过三等战功的士兵的子嗣,同时在伦底纽姆设立南方分校,每届暂定招收二百人,多余的名额用于招收孤儿,不接受贵族子嗣。

  两所公学的教材、内容相同,学制九年(五年小学、三年初中,一年军事训练),毕业后的两年时间在禁卫军服役。

  这些人的忠诚度和道德标准远高于尼尔斯培养的那帮禁卫军兵痞,有他们拱卫王室,维格晚上睡觉都会踏实许多。

  服役期满,学生们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深造,或者从事其他工作。

第228章 陆军与海军

  组建完内阁,维格开始调整军制。

  他打算维持一支四千人规模的常备军,包括三个步兵团、一个山地步兵营、两个游骑兵连,以及各种勤杂人员。

  此外,各直辖领地总计拥有三千人的卫戍军,负责清剿山贼、抵御海盗。卫戍军的大部分成员是民兵,服役期一年,服役范围限定在本郡。

  常备军和卫戍军的职能不同,待遇自然不一样。前者的军费开支预计每年一千二百镑,全员装备铁甲。后者的披甲率较低,工资和各种待遇差了一截,预计每年的军费开支为五百镑。

  最后是禁卫军,禁卫军的兵额暂定为一千五百人,由学生和各部选拔的精锐组成。

  作为拱卫王室的核心力量,禁卫军的待遇最高,每年军费开支预计九百镑。

  陆军的维护费总计两千六百镑,此外还有新组建的海军。

  海军目前拥有四艘双桅横帆船,由于柯克船本身的缺陷,不适合作为战舰,因此后续服役的战舰全部是双桅横帆船,暂定规模为二十艘。

  海军的开销向来昂贵,在原来的时间线,阿尔弗雷德、“征服者”威廉、狮心王、爱德华三世、亨利五世等君主都组建过一支庞大舰队。

  然而,这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常备海军,舰队主要来自战时征用的商船和享有特权的“五港同盟”提供的义务船。等到战争结束,舰队规模将会迅速萎缩,有时连皇家船坞都没钱维护。

  直到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期间,他正式创建常备海军,成立海军事务委员会,统一管理舰船建造、人员调配和后勤保障。

  维格参考了亨利八世的制度,把相关事务甩给海政大臣赫尔吉,还创办一个小规模的海军学校,负责培训舰长、大副这类指挥人员。

  “这要花很多钱,你确定?”在西海毛皮公司经营多年,赫尔吉的算账能力显著提升,略加思索,他判断这支海军和相关机构(船坞、学校)的组建费用超过三千镑。

  此外,海军的维护费用同样昂贵,即使是和平时期,每年至少花费四百镑。

  “你放手去做,钱不够再找我要。”

  周遭强敌环伺,即使西法兰克没有登陆,那些小规模的北欧海盗也会遭成不小的损失,维格必须掌控附近海域的制海权。

  等到赫尔吉离去,他拿起纸笔初步计算,把陆、海军的维护费定为三千镑。

  “如此看来,即便拉格纳王室也能承受这笔开销,只可惜他们挥霍无度,从上到下缺乏详细的财政规划,有多少钱花多少,而且整个文官体系混乱无序,养了一大堆不识字的废物”

  抱怨许久,他忽然想起战俘营的一千八百法军。撤退时,法军船队被风暴吹散,部分船只受损,因此滞留在附近海岸,无奈之下做了俘虏。

  经过统计,里面有八十多个贵族,维格不愿放过这笔开销,派遣使者前往加莱,通知西法兰克早日赎回这些战俘。

  面对使者,加莱领主反应冷漠,“贡纳尔私自发动的战争,你应该找他要钱。前提是国王饶恕了他的罪行,让他继续保有‘诺曼底公爵’的头衔。”

  得知贡纳尔私自出兵的消息,“秃头”查理的第一反应是愤怒,恨不得亲手杀死这个野心勃勃的叛逆。

  等到贡纳尔攻占伦底纽姆的消息传至巴黎,查理忌惮于这个家伙的势力,抑制住内心的愤怒,默许各地贵族派遣增援。

  然而,这家伙竟然打输了,先是伦底纽姆、加莱两地的物资被焚毁,然后决战失利,一路仓皇逃回诺曼底,把军队主力丢在后方,任由大量士兵沦为俘虏。

  “既不忠诚,而且实力大损,要你何用?”

  经过慎重考虑,查理要求贡纳尔前往巴黎觐见,同时做好了武力平叛的准备。对方是维京人,一直遭到贵族群体的排斥,再加上这次战争失利,平白浪费了贵族们的投资,连累某些贵族的次子、私生子或死或降,已经没人愿意保他了。

  收到消息,贡纳尔别无选择,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巴黎为自己辩解。

  贡纳尔的思路很清晰,首先大肆宣扬维格的威胁,声称他的威胁性远高于拉格纳。

  “陛下,您在塞纳河畔与他交战,清楚这人的指挥能力,假设有朝一日维格带领异教大军入侵西法兰克,除了我,还有谁适合阻止他?”

  回忆当初的惨状,查理心有余悸,冷漠地看了眼封臣,示意对方继续。

  “我是诺曼人,在西法兰克缺乏正统性,我能够依赖的只有您的信任,无需担心我和其他贵族勾结。放过我这一次,我发誓今后全力支持您,帮您扫清周边的敌对势力,让您成为真正的皇帝”

  查理靠着座椅,漠然注视这个金发蛮子,回忆过往的经历,认定这人是个难得的打手,只是野心过于旺盛。

  神明在上,为什么我找不到一个既忠诚,又有能力的指挥官?

  脑海中闪过其它贵族的面庞,查理变更主意,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听说你带回来一个不列颠女王?”

  “对,她是拉格纳的女儿,已经皈依,而且由主教为她主持加冕仪式。”

  “加冕仪式?”查理意识到贡纳尔和教会达成了某种协议,“把她送来宫廷接受教导。”

  “可是,她已经和我的长子罗贝尔订婚了。”

  查理的语气带着一丝讥讽,“既然如此,不妨把两人一并送来,您觉得如何?”

  贡纳尔的胸膛急剧起伏,原因不在于他与罗贝尔的父子感情,而是“恩雅”的身份。

  事实上,他根本没找到恩雅公主,而是挑了个相貌差不多的女孩,仓促之间让她加冕登基,坐实女王的身份。

  假设她的身份暴露,贡纳尔和罗马教廷的关系算是彻底完了。

  这时,查理的坐姿微微前倾,眼神凌厉,“您看不上我的宫廷?”

  “我愿意。”贡纳尔别无选择,只求混过眼前这关,以后的事情再慢慢考虑。

  感谢书友零度半夏的打赏。

第229章 蛇与龙

  返回卡昂,贡纳尔在妻子怨毒的眼神中送走罗贝尔和恩雅,望着逐渐远去的马车,他的内心忐忑不安,怀疑“恩雅”能否扮演好“公主”这个角色。

  突然,仆役前来禀报,说不列颠国王的使者抵达,商量俘虏的赎金问题。

  贡纳尔在城堡大厅接见了对方,仔细核对名册上的信息,情绪愈发烦躁。

  “我凑不出这么多钱。”

  使者早有预料,“陛下提醒过,你可以用战马抵账,每匹战马三磅白银,而且战马数量不得少于三百匹。”

  拉格纳第二次入侵西法兰克之后,两国关系彻底破裂,“秃头”查理严禁贵族走私战马,以此为由剥夺两个男爵的领地。

  之后,查理率领军队再次征服布列塔尼,杀死了几乎所有抵抗的贵族,至此,不列颠获取战马的途径彻底断绝。

  听到条件,贡纳尔有心拒绝,使者提前开口,“来时路上,我在沿途的城镇放出消息,那些战俘的家属已经收到风声,您如果不想被他们缠着不放,最好赶紧交钱赎人。八十二个贵族的价格登记在名册上,普通士兵的赎金为每人0.5镑。”

  普通士兵?

  贡纳尔摩挲着下巴,他只打算赎回自己领地的平民,任由其他人自生自灭。

  考虑再三,他和使者约定下个月赎回第一批俘虏。临走前,使者小声提议,“大人,有没有考虑重新走私战马?价格好商量。”

  贡纳尔猛地摇头,近几年“秃头”查理的权势日益增强,他不敢因为这点利润得罪对方。而且他仍然幻想着重夺不列颠,不愿贩卖战马,让维格组建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

  “是吗,那太遗憾了?”

  使者躬身告退。

  时间来到859年。

  “又在下雨,还让不让人活了?”

  在伦底纽姆住了一个多月,维格厌恶本地的湿冷气候,唯一的优点是降雪较少,没有霜冻。

  在后花园晨练半小时,维格胡乱吃了些早餐,八点准时开始工作,挣下这点家业不容易,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在办公室审阅两个小时的文件,古德温找上门,递交内阁会议的简报——上个月,维格专门安排一个书吏,负责在会议期间书面记录。

  从头至尾看完,维格疲惫地揉搓眼眶,“为什么银矿的主管们还没有回复?”

  早在拉格纳时期,王室把三座产银较多的矿脉收为己有,位置如下:

  诺丁汉郡的德比,铅、锌矿脉伴生银。

  康沃尔郡的卡林顿,铜、锡矿脉中伴生银。

  西北的坎布里亚地区(位于德文特境内,是伊瓦尔的封地),铅矿伴生银。

  维格任职首相期间,看过相关数据,换算成后世的度量衡,三座银矿的年度总产量约为600~700公斤。

  当时,维格怀疑各地矿区瞒报产出,打算派人追查,没等结果出来他已经辞职了。

  成为国王以后,他把这三座银矿看做是自己的产业,让各地火速上报产量、输送银锭,然后由王家铸币厂生产银便士。

  体会过维格的行事作风,古德温没有含糊其辞,“德比的银矿存在重大问题,建议逮捕矿区主管,另外两座银矿的主管略好一些,应该是路上耽搁了。”

  朕的钱!

首节 上一节 100/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