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拯救贾敏开始 第119节

  “还是扶肩膀算啦,不过......也只准扶肩膀哦。”

  反正自己连...连脚儿都被他摸过了,如今只是肩膀,又还隔着衣服,似乎也问题不大呢......

  只别让旁人知道就好了。

  她轻轻瞥了眼春梨、夏兰,用眼神打发了那不住偷瞧的二人守院门去了。

  可真是个可爱的姨妈。

  姚弘旭失笑摇头,从善如流地搭上了贾敏微微颤栗的柔嫩双肩,等那绫罗轻裹下的婀娜娇躯缓缓松弛下来,方才稍稍发力将她柔柔送起。

  等她悠悠垂落,复又轻轻推起,如此循环不住,将笑靥悄绽的明艳妇人一次次送得更高。

  蹙金绣花的大红袄裙在澄澄烛光下熠熠灼闪,裙袂翩跹间恍若五彩云飞,成熟的妇人来回游荡于半空之中,挣开了那沉沉的大地引力,也摆脱了重重的厚重束缚,一时玉容嫣然好似花绽,娇声笑语宛若莺啼:

  “子明,你再多用些力好不好?姨妈还想再高些呢。”

  姚弘旭连连摇头:“可不能再高了,再高我就没把握能接住姨妈了。”

  “好子明,姨妈从小就最会打秋千的,肯定不会掉下去啦。”

  贾敏又悄声撒了撒娇,却仍然都是无果,不觉便浅垂杏眸,委屈地瞪了眼坚决不松口的姚弘旭:

  “可今天玉儿分明荡得比我还高啊。”

  姚弘旭无奈苦笑:

  “那是因为妹妹身子轻啊,我接起来也不费力,所以才敢放开一些的。”

  但见贾敏立马气呼呼地扭开了头,闹将着要下来秋千——原来也像林妹妹一样是个爱使小性子,他偷笑之余也只好改了话术去软语哄她,只说是自己担心她的安危更胜过黛玉。

  哄了好半日,才换来了一个轻嗔薄恼的妩媚白眼,总算让成熟又幼稚的贵妇人安安静静地坐了回去。

  不过他心中却怎么也生不出半点不耐。

  毕竟若非已经是她心中亲近的人儿,目无下尘的天之骄女又怎会抛开本心的矜持呢。

  姚弘旭偷偷抿了抿笑,目光越发温柔。

  贾敏敏锐地察觉出了些微端倪,却也懒待多想,只尽情顽得够了,才让姚弘旭停了动作。

  等她款蹙湘裙盈盈落地的时候,早已悄然敛尽了天真烂漫的欢快笑颜,又变成了那个雍容华贵的明艳妇人,还认真地叮嘱姚弘旭不准告诉黛玉她们。

  等见着姚弘旭笑意古怪的时候,她又轻闪着杏眸,微蹙起蛾眉,一针见血道:

  “子明你才刚好端端地又去趟薛家,是不是......也给王幼君打了秋千?”

  “姨妈说笑了,原是因薛蟠的案子突然有了些变数,我才不得不多跑这一趟的。”

  姚弘旭语气很是纳罕,因又面露茫然:“还有.......那王幼君是谁呀?”

  贾敏定定地打望了他好一会,但不管怎么瞧,那双湛然的凤目仍满满的都是真诚。

  又想着那王幼君无论家世、容貌、身段,还是才学、见识、谈吐,一应种种都不如自己远甚,姚弘旭这个身边尽是绝色女儿的青年皇孙自然怎么都不会瞧上这种“老”女人的。

  因此才完全放下了心中突然涌现的狐疑,抿着笑儿摇摇而去:

  “才刚原是姨妈失了言,子明只当没听见罢......

  目今夜快深了,玉儿那丫头还没回来,你待会子去了封夫人那儿,记得催一催她哦。”

  说话间人已匆匆去得远了,只把姚弘旭丢在了原地。

  分明是有心逐客,却又做得如此润物无声,叫人连挫败感都难生出半分.......果然还是成熟的夫人最会疼人啊。

  好在......自己的段位也还不低呢。

  暗暗舒了口气的姚弘旭目送着她盈盈远去,不出意外地等来了一次悄然回眸。

  看着笑靥轻绽的美人摇着手儿让自己先走,他方才含笑挥手作辞,一径往封氏那儿去了。

  不必细说。

第177章 一举两得子明贿王伯

  接下来的几日,诸家都在忙着起行,如打点行囊、置办土仪、留守家业等事,林林总总,不堪絮烦。

  其中宝钗尤为忙碌。

  她不仅要帮着薛姨妈查漏补缺,还要将和姚弘旭计议已定的票号章程寻找到合适的人手实施下去。

  好在薛家几代经营商事,夹袋内还是很有些忠而能干的人手。

  因此经过一番挑来选去,又请薛姨妈征询过薛璋的意见,最终拟定了包括张德辉在内的总号三大掌柜,以薛姨妈的名义将他们唤来,隔着帘子将筹办票号的任务仔细交待了下去。

  而张德辉几人原就是薛家的老下属,也都瞧出了票号生意的可为之处,等再知道了票号的股东,又还得了身股,自然满口应承,个个十分卖力。不在话下。

  薛宝钗由是也放下了这番心肠,却更牵挂起自家哥哥案子的结果。

  尤其是等了两日仍未得消息之后,便悄悄寻了个机会来问姚弘旭。

  姚弘旭已经知道了臬司纪容舒复核的结果,虽未如甄从义所说的那般给薛蟠减刑,却也顶住了压力没有加刑,甚至就连自己给黄金山按照“殴人致重伤”拟定的流刑他也认可了下来。

  只是提交上去之后,却又被下不来台的姚绍瑀给“留中不发”。

  不过随着妙玉之父常煦的身亡,山阳那边掀起的滔天漩涡几乎波及了整个江南,姚绍瑀不想大动干戈的想法其实早已破产了:

  冒国成剿灭了不知真假的上千匪寇,寻出了那个失踪的县令王伟瀚;

  山阳县,乃至淮安府半数以上的官吏和豪商都被王令下狱抄家,听说白花花的银子装满了数十辆牛车;

  其余府县的风气立时为之一肃,赈灾修河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如此开源节流之下,好像要因祸得福的姚绍瑀似乎也没必要再盯着薛家不放了。

  但以他好面子的性格,想要就让薛蟠出来,大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一时束手的姚弘旭也不瞒着宝钗,先将这里头的弯弯绕绕说了清楚,又笑劝杏眸轻闪的少女道:

  “蟠兄弟如今在金陵府狱吃得香,睡得好,多呆几日想来也是无妨的。

  妹妹和姨妈只管和我先去京城就好,金陵府这我会拜托甄家伯父照看的。”

  “我这儿倒还好,可是妈肯定放心不下的......

  而且我还没跟妈说,家人回来说哥哥总觉得牢房里闹鬼呢。”

  宝钗轻轻嗔了眼笑意尴尬的姚弘旭,又微微咬了咬唇,有些犹疑着道:

  “我听娘说,四王爷的唯一长成的大郡主上年一病殁了,才2岁的小郡主也突然夭折了......

  子明哥哥,你要不要...带着姚家姐姐们去和四王爷见见面呢?说不好这时候四王爷就会认下她们呢。

  而且......而且两位姐姐毕竟是姓姚的,子明哥哥也不大好......那样的呀。”

  (历史上雍正23岁的次女、2岁的幼女便于他登基前五年去世,此后再无亲生女儿。)

  话未说完,宝钗自己便已悄悄飞红了脸,只低垂着粉面,管弄着衣带,再不敢抬头了。

  看着眼前悄声小意,既羞且怯的宝姐姐,姚弘旭稍稍愣了一愣,而后微微笑叹道:

  “原来宝姐...妹妹也知道了些她们的身世,按说我四伯上年痛失了堂姐、堂妹,如今膝下竟再无一女......

  此时若有私生女儿上门认亲,但凡能够确认,以他的情性还真有不小的可能会认下的,就算入不了玉碟,大抵也会养在膝下。

  只是......”

  他顿了一顿,一时失笑摇头:

  “只是先不提四伯如何就好确认血缘,单说梦姐姐、英姐姐的生父...实则也是另有其人啊。”

  “呀——”

  宝钗惊得掩口抬眸,失落之余更是好奇,只是欲语还休地不好轻问。

  姚弘旭也不再多解释,只笑着安慰了她一句,说自己会再再想办法——

  毕竟他其实也没把握,热恋中的薛姨妈真能舍得暂时抛下薛蟠的,那宝钗自然也就难成行了。

  一时送了宝钗回去,又折回来哄了小黛玉一样东西,而后便往总督府去了。

  等通传之后进了三堂,便见到姚绍瑀正在和水明泰对弈,一面还说说笑笑地商议着些江南人事,看得出心情很是不错。

  两人之间氛围也算其乐融融。

  大约是整个江南官场因那杀官大案而老实了许多,得以让大清洗能顺利推进。

  如今一个即将完成皇差,早日回京,另一个能趁便保举党羽,培植势力,可谓是双赢了。

  而且看这闲适的样子,个个也都该有了应付皇祖父的把握,只是不知那倒霉的常煦他们可还记得......

  姚弘旭心头微哂,面上不显,只在姚绍瑀的含笑示意下上前见礼观棋。

  等两人棋罢,姚绍瑀刚好赢了半目,正满面春风难掩得意的时候,姚弘旭便将手内应景的礼物奉了上去。

  “《桃花泉弈谱》?倒是个好名字。”

  姚绍瑀笑着翻了翻手内的棋谱,语气渐露惊喜:

  “咦?范先生何时又有此新作了,且还是林探花题的序?”

  一旁水明泰也凑趣地瞧了瞧,一面抚须笑道:

  “殿下有所不知,西屏先生近来寓居扬州,与其师弟施襄夏隔城而居,以弟子往来求教,先后作传世之谱。

  余在金陵都有耳闻,还得了两册抄本,观之只觉受益匪浅,惜乎仍旧难敌殿下啊。

  只是......襄夏之谱名为《弈理指归》,西屏之谱似乎并不叫这个名字。”

  【(范)西屏十六岁,以第一手名天下。施襄夏是他同门师弟,棋,两人互有胜负。】

  姚弘旭闻言忙道:“林盐政也是好棋之人,听闻范棋圣有名作问世,一时见猎心喜,有心附冀名彰,便以官署古井“桃花泉”名之,并用署中公款代印此书,以为流传天下。

  范棋圣感念之下便以原本相赠,就是伯父手中这本了。”

  “小王学棋至今已近四十载,自觉勉强也能够得上国手水准,而蔚文公还能相让无形,若再如此自谦,岂不是叫小王更加汗颜了?”

  姚绍瑀先大笑着向水明泰摆了摆手,而后又朝姚弘旭笑道:

  “如此孤本必是林盐政心头所喜,伯父这不会是夺人所爱了罢?”

第178章 千金愿掷黛玉慰表兄

  姚绍瑀口中虽如此说着,手上却早把棋谱递给苏培盛收好了,显然很是喜欢。

  毕竟臭棋篓子是最喜欢看高手攻略的。

  前世常看某知名的职业女棋手直播的姚弘旭还是养出了些眼力的,最少能看出来姚绍瑀的棋艺应该和战老旗鼓相当,只在职业二段的水平,甚至就连那股子莫名的自信也是如出一辙。

  他心中腹诽了两句,面上自然不显,只讪讪笑说这棋谱是林家表妹所赠,因自知德行不够而转赠于伯父。

  “有德之人”姚绍瑀也就坦然受了,又笑着点了点他:

  “到底是年轻风流啊,只别辜负了佳人心意。”

  “呃......侄儿谨遵伯父教诲。”

  姚弘旭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告诉他黛玉的年纪,毕竟哄小女孩儿的东西传扬出去还是太羞耻了些。

  又见水明泰因事辞去,姚绍瑀似也要去忙,便也佯作无觉地跟了上去。

首节 上一节 119/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