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拯救贾敏开始 第138节

  “弘春兄长总是这般心急,连一两句话的工夫都等不得......”

  姚弘历脸色微变,复又笑得和煦:

  “其实这礼物原是弘旭兄长送的四轮马车,单一只就占去了小半间的屋子,不过只是寻常榉木做的,而且连漆都没刷,一应配饰也无......想是造价超不过百两纹银?”

  众人听得一愣,登时议论纷纷:

  “皇爷爷都有天子五辂了,还用马车做礼物,而且还只值百两?”

  “暧,我可听说了,弘旭他光在九叔那里买人参就花了近万两啊,原来竟不是给皇爷爷的礼物?”

  “可不是嘛,咱们谁不知十叔疼他,他又是十叔的独子,如今不说按郡王长子的分例表表孝心,一百两的银子却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罢?”

  “难不成......是因为先前皇爷爷留中了奏表的缘故?”

  “奏表?什么奏表?”

  “嗐,就是十叔给他请封的奏表啊。”

  “这......这不能够罢?!”

  “唔,难说。”

  .......

  呸!难说你个der!生怕害老子不死是不是?

  不过前身的人缘也是真差啊!

  姚弘旭瞥了眼最嘴碎的那几人——分别是大皇子、八皇子、九皇子家的堂兄,又看了看笑容得意的姚弘历,也随意笑了笑:

  “晓亭果然好眼力,眼下若再造一辆一模一样的车,三五十的银子也尽够了。”

  姚弘历敛了笑意,脸色担忧:

  “三五十?不是弟弟说你啊,弘旭哥哥这也太悭吝了些,皇爷爷待会见了怕是要伤心呢!”

  这个姚弘历还是有些稚嫩了啊。

  姚弘旭含笑拱了拱手,抬身就往外走:“有劳晓亭挂怀,愚兄先就告辞了。”

  ???

  这家伙怎么去了趟江南,性子就软了这么多?

  姚弘历只觉一拳挥在了棉花上,心中的欢喜顿时消去了大半,蹙着眉头正不乐时,就见内官戴权小跑着过来宣谕:

  “暧呦,咱家这下来得巧了,几位哥儿还都在呢!

  快快,昱哥儿、历哥儿......旺哥儿,您几位快随咱家走上一趟罢!”

  被点名的几个皇孙都是先前说其礼物价值在千两上下的,只是怎么没有自己?

  难道兴泰帝既瞧不出来四轮马车的价值,又想不到能以此技术升级五辂?

  那自己岂不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了?

  姚弘旭心里一个咯噔,一时犯起了难来:自己要不要想法子面圣解说一下呢?

  忽就见那戴权环视一周后,急得直拍大腿:

  “咱家才刚还听见了旭哥儿的声音,怎么一下子就不见人啦?

  快点的,去个人,快把旭哥儿给追回来!主子爷等着要见他呢!”

  正心中泛酸的一众皇孙不觉都愣一愣,一起转眸看向了神色波澜不惊,面上一派从容的姚弘旭,满满的嫉妒之余,纷纷打定了主意——回去了就打发人做六轮、八轮、十八轮的马车!

第202章 唇枪舌剑诸王暗争斗

  中和殿在明时唤“中极殿”,本朝改作此名,取自《礼记·中庸》一句“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

  其面阔、进深都只是三间,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小的一个,是皇帝在外朝上班时的休息室,此番皇子皇孙、王公大臣送的寿礼也都挑出来摆在了西间里,只等皇帝瞧过了才好收进库房。

  刻下,酒意微醺,红光满面的兴泰帝也不用人扶,只在一群人前呼后拥的围随下,款款徐徐地负手踱步,笑呵呵地左右打量着。

  但见殿内珠光宝气,琳琅满目,朱漆彩绘的紫檀木长案都排了几排,上头铺着龙凤呈祥的大红毡,摆着满满的精细之物。

  什么无量寿佛,祝寿八仙,文房四宝,玉鼎瓷器,古画名帖,琉璃珐琅,围屏盆景......凡百种种,应有尽有。

  因投兴泰帝所好,金玉佛像和古书古画是最多的,都贴着黄笺,堆得到处都是。

  兴泰帝信步瞧着,兴头变得更好,不时还随口问上几句,尤其纳罕地多问了两句四皇子送的正身毗卢观音宝像,还有那本从未听过的《佛说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等听到是佛像和经书都是得自安定门外的摩诃庵,经书中更提及了观音尊者在倒驾慈航、示现菩萨之身前,竟已于过去无量劫中,修得佛陀果位,号“正法明如来”,当下连道了三个“奇”字,又笑说了一个“好”。

  当即便有内官上来,小心地搬着东西去了乾清宫。

  兴泰帝仍踱步往前,一面沉吟着道:“老四和水明泰的折子朕已仔细看了,虽有微瑕不掩其功,具体的赏罚且等内阁廷议罢。”

  饶姚绍瑀平日里不苟言笑,此刻也难掩欢喜,忙就恭声答应了下来。

  九皇子见状戳了戳姚绍璟,见他只是一脸茫然,心里便暗啐了一口:这憨货竟果真改换门庭了!

  又去看十四皇子,却见他不知怎么跑去了角落里,正在上下打量那驾极简陋的马车,一时无法,只得一撩衣摆就要出班,却被八皇子不动声色地拦住了。

  九皇子一愣,疑惑看去:“不弄老四了?”

  八皇子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心内无奈一叹:

  “父皇挑这时候给老四的事情定了调,分明就是圣心独断,不让再提了啊。”

  九皇子只得忿忿作罢。

  那边厢兴泰帝点了点头,又轻轻叹道:

  “那常煦倒可惜的了......朕记得当年驱准保藏的功劳簿上他也排在了三四十的位置,本就是开国功臣之后,如今又是为国捐躯......

  就追赠他礼部侍郎衔,赏个骑都尉的爵,以朝廷的名义厚办其身后之事,再让礼部议个美谥罢。

  至于那丧心病狂的山阳令,着曝尸十日,夷其五族,籍没妇孺,再昭告天下,以儆臣民。”

  说到最后兴泰帝的声气也只是稍高,却似蕴藏着凛然威怒,让容纳了了大几十人的殿内猛然为之一寂。

  一旁侍驾的内阁三大学士连忙出班,躬身应道:“臣等恭谨受命!”

  大皇子目光一闪,也赶忙上前半步,打着千道:

  “老常生前心心念念地就是想挣个爵位,好完了他家祖训,父皇如今开旷典隆恩,赏了下了世袭功爵,老常泉下有知,必感恩不尽,儿臣代常煦和他家后人拜谢父皇隆恩!”

  兴泰帝听得稍稍展眉,微微颔首:“是了,他原还是你手下出来的,既这样,他家后事你且看顾着些罢。”

  大皇子仔细掩着喜色,躬身应了,退回原班。

  姚绍瑀迟疑着出列道:“父皇容禀,常公家中人丁单薄,惟有一弱女在室(未出嫁)......”

  大皇子忙回身打断道:

  “这有什么干系的?我和老常那可是过命的交情,回头就让人帮他在族里挑个孝顺有出息的从子、堂侄来继承香火,再一并把那常家侄女接来认作义女,就在今年的新榜下给她挑个如意郎君,连嫁妆都给她置办齐全了,保管让她风光大嫁,一世荣华的。

  老四你只管放心就是了。”

  姚绍瑀见兴泰帝已走到前面,拿起了别个皇子的礼物再瞧,便也不好多说,拱了拱手,退回班次。

  一时兴泰帝又瞧过了几个皇子的寿礼,各各称赏了一番,年已六六的他难免微微露出疲态,却又拿起了一方楠木匣在打量。

  紧跟着的二皇子姚绍珩在旁赔笑劝道:“父皇前头累了那半日,劳神劳力的,您老有春秋的人了,还该留心荣养才是。

  依着儿臣,先去东面略躺一躺,再启驾回乾清宫的好。”

  一面就让内官抬了御辇过来。

  兴泰帝点点头,却不肯落座,在匣上摸索了一会,发现了背后的突出半截的金漆黄铜发条,一时有些失笑:

  “原还是个机关匣子,倒同那些机关钟不大一样了......

  这是谁送的啊?怎么也不标黄呢?”

  这张案旁侍立着的小太监脸色刷地一白,登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整个人好像筛糠一般抖个不停,支支吾吾地只说不出话来。

  二皇子当即拧眉作色,上前一脚将其踹开,大口啐道:

  “下流没脸的狗东西!此等大喜的日子也敢玩忽职守!平日里更不知如何惫懒了!

  来人呐,给本王拖下去重责一百大板!”

  “二兄且慢。”

  八皇子笑着出了列,快走到兴泰帝旁深深一揖:

  “父皇容禀,这祝寿机关匣是孩儿与九弟私下托付造办处的西洋师傅打制的,因不敢耽搁宫中差事,且中途有许多碍难,故而一直托到前儿才终于完了工,又调试无差之后,昨晚擦黑才呈进了宫来。”

  说着又向二皇子道:“这小黄门想是一时大意,偶然犯错,还请二兄宽宥则个,免得坏了父皇的好日子才是。”

  姚绍珩黑了脸:“老八你......”

  兴泰帝扫了眼两人,语气淡淡道:“行了,按老八说的做。”

  姚绍珩赶忙应是,只让人拖了小太监下去。

  那边兴泰帝又让八皇子展示过了机械匣,只见打开的金丝楠木匣子内是一方金柱盘龙的四角方亭。

  亭中摆有一张金案,案边一位西洋绅士,单膝跪地,一手伏案,一手持笔,笔下是一张空白宣纸。

  匣外的机关正连通着案下,随着八皇子拧紧发条后,在细微的咔嚓声中,那西洋绅士人偶便缓缓动作起来。

  运笔行墨,眼随笔动,横竖撇捺,一笔一划。

  笔捺轻重甚有节奏,笔锋顿挫清晰传神,所成字迹工整有致:

  “八...方...向...化,九...土...来...王!”

  殿内骤然一寂,众人倒吸凉气。

  这真真拍得好龙屁啊!

第203章 出师未捷子明谒帝尊

  等姚弘旭这一干皇孙随着戴权到得中和殿时,就听到殿内有官员在传旨,眼下已到了尾声:

  “......皇八子廉郡王绍玹贤德并举,孝心尤佳,亦赏食郡王双俸,准用亲王补服,另册其长子弘旺为郡王长子,准内廷行走,班次俸禄,照国公品级——”

  “皇九子敏国公绍琮温良孝悌,赏食双俸,冠加一梁——”

  “皇十子敦郡王绍璟淳厚纯孝,赏食双俸,其嫡长女赋姿淑慧,孝心可嘉,特赐号乐安,再赏双俸——”

  .......

  “皇十四子恂郡王绍琰......”

  .......

  “钦此——”

  而后便是一阵山呼:“儿臣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了,跪安罢。”

  沧而不老,笑也蕴威,这正是兴泰帝的声音。

  不过,八皇子究竟送了什么寿礼,竟直接就给他儿子讨来了长子的爵位?

首节 上一节 138/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