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原来你还知道你们蒙古人做了什么,我以为你们不知道呢。”鲁锦出言讥讽了一句,然后又道。
“你还是太愚钝了,看不懂这其中的关键,元廷无法同时统御草原和中原,不代表中原的汉人做不到,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你们蒙古人的问题?
“你们蒙古人不过是一群未开化的蛮夷,披着人皮穿着衣裳的野兽,又哪里懂得治国,别说中原的汉人你们管不好,就连草原的牧民,你们管好过吗?”
听到鲁锦如此侮辱蒙古,纳哈出顿时瞪着一双眼睛死死盯着鲁锦。
鲁锦却好似视若无睹,故意走到他面前说道,“不用拿那副吃人的眼神看着我,我说的是事实,尤其是你这样的蒙古贵族,你们何时管过底层牧民的死活?
“你们占据中原之前,草原牧民过的有多惨,占据中原之后,过的还是一个鸟样,无非是调南方的粮食去草原救济一下,但这和以前南下劫掠有何区别?就这也叫治国吗?”
纳哈出闻言强行压住怒气,但又不得不承认鲁锦说的是对的,于是又问道,“难道在草原推行屯垦,就能改变草原的现状?”
“当然,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放过牧,但你肯定见过农耕,耕种之家,如果是上好的水田,一两亩便可养活一人,一户百姓最多需要十亩便可生存,如果有五十亩,不仅能生存,还能过的较为富裕,即便是旱田,五亩地养活一个人也足够用了。
“而草原的牧民呢?一户人家最少需要放牧五十只羊,两头牛,三四匹马,才能满足一家人最基本的生存,而且过的十分贫苦,这么多牲畜,最少需要二百亩草场才能养得活,而相同的土地如果用来农耕,足够养活四户,甚至十户人口,这就是汉人为什么比你们人多的原因。
“这里面最关键的,还不止是相同的土地能养活多少人口,而在于储蓄,耕种田亩可以储备粮食,一户人家五十亩土地足够积攒过冬的粮食,应对一般的天灾。
“而游牧却无法储蓄,你们喝的是乳,吃的是酪,一到冬天牲畜没了草料,就得大批冻死饿死,牲畜死了,乳酪便没了着落,人也会跟着饿死,那不想饿死怎么办?
“当然是南下劫掠汉人了,只有汉人积攒的有粮食,我要是饿的快死的牧民,我也去抢,反正不抢早晚要饿死,抢了或许会战死,但也有可能抢到粮食财货,那我就能活下来,是不是这个道理?”
旁边坐着的汪大渊不禁点了点头,而趴跪在旁边的杨惠,闻言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游牧农耕之争的症结,终于被鲁锦给说透了。
就连纳哈出也不禁诧异的看了鲁锦一眼,他没想到鲁锦居然如此了解牧民的生活,更没想到鲁锦会同情那些牧民,与牧民共情,说出要南下抢劫汉人的话。
鲁锦则是继续说道,“所以错的不是蒙古,就算没有你们蒙古,往前也有匈奴,突厥,无非和你们名字不同而已。
“真正错的是游牧,是你们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只要不废除游牧,改成屯垦,随便一场寒冬大雪下来,牛羊冻毙无数,我让你去代管草原,你就有办法压制那些饥饿难耐,想要南下劫掠求活的牧民吗?
“不解决草原牧民的生存问题,你是拦不住他们的,就算你能拦住,可你死了之后,还有谁能拦住那些饥饿的牧民呢?”
纳哈出闻言终于忍不住点了点头。
鲁锦则是继续说道,“至于你说我在草原推行屯垦必定失败,这是不对的,这个世上只有文明取代野蛮,先进取代落后。
“你们蒙古人在中原推行放牧,原本能养十户人的土地,改成放牧之后只能养一户人,那么这块土地上原本的另外九户人就会饿死,他们如果不想饿死,自然要想办法将你们赶走,用落后强行取代先进,用野蛮强行取代文明,必然会遭反噬,这就是元廷失败的原因。
“而我在草原推行屯垦则正好相反,原本只能养一户人的土地,改成耕种后能养十户人,就算有个别死硬分子不愿意更改生活习惯,依旧守着落后的生产方式,那他们也必然是失败的。
“因为他们继续游牧只能养一个兵,而我却能养十个兵,这十个兵不愿意再过游牧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他们也想富裕,也想有存粮,都不用我驱使,他们自己就会拿起武器和那些守旧的死硬分子作战。
“这就是先进取代落后,这就是天道,也是草原唯一的出路,你现在还觉得我会失败吗?”
纳哈出这次摇了摇头,终于是承认鲁锦的观点了,但他还是反驳道。
“可就算是在草原推行屯垦,也很艰难,你们汉人占据了最肥沃的土地,而我们只有荒漠和草原,再加上牧民天生就不擅长耕种,即便播撒了种子也长不出几粒粮食。
“甚至就连铁器农具,只要你们中原出现一个大国,就必定会对草原禁运铁器,牧民连农具都没有,又如何进行耕种?你说的倒是好听,可想干成这件事却难如登天。”
鲁锦却摆手道,“不要跟我在这怨天尤人,怨这怨那,那只能说明你们懒!
“汉人占据的土地也不是生来就如此肥沃的,而是靠耕种和积肥逐渐改良的,即便如此,中原也有干旱和洪水这样的天灾,但我们汉人足够勤劳,有洪水我们就去修堤坝,有干旱我们就去挖渠引水。
“而不是像你这样只会抱怨,更不会像你们一样,有了天灾就去抢劫他人过活,你们也同样可以想办法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除非你承认你们蒙古人就是天生的贱种,是披着人皮的野兽,是听不懂人话的蛮夷。
“否则为什么汉人会的东西,你们却学不会?难道你们没长手脚和耳朵吗?
“不会耕种,我可以派人去教;没有农具,我可以通商卖给你们,但要买卖公平,你们牧民自己没钱,一个个穷的像鬼一样,我凭什么卖给你铁器?老子又不欠你们的。
“至于土地的问题,种不出粮食那就种草,即便是种草,也比你们游牧强得多,你见过苜蓿吗?”
“当然见过,那是世上最好的草,能养出最肥的牲畜。”
“人工种植的苜蓿草场,一亩地可以收干草两三千斤,鲜草一万多斤,至少可以养十只羊,而天然的草场放牧,一只羊就需要两亩地,这是二十倍的差距!
“养牛就更加夸张,天然草场放牧一头牛至少需要34亩地,一百亩也只能养三头牛,而人工耕种的苜蓿草场,一亩地就能养一头牛,你游牧养三头牛的草场,改成耕种之后能养一百头牛,这可是三十多倍的差距。
“即便种不出粮食,就按你原来游牧养一户人需要200亩草场来算,最多只能放牧50只羊,一两头牛;而改成耕种苜蓿人工草场之后,同样是200亩,收获的牧草却能养一千只羊,近百头牛。
“你有了这一千只羊,几十头牛,将它们卖给商贾换成钱,什么样的农具买不来?什么样的衣裳买不到?什么样的华服美宅造不出?曾经朝不保夕的贫苦牧民,一样可以变得富裕,又岂是一句‘种不出粮食’就可以搪塞过去的。”
纳哈出听了鲁锦给他算的这笔帐,顿时惊奇道,“把放牧改成耕种牧草,真能养出那么多牛羊?!”
鲁锦闻言当即转过身来,用手指戳了戳他的胸口,鄙视道,“你和其他那些蒙古贵族一样没有良心,你们从来就不关心普通牧民的死活,就算你们占了中原,那些牧民的生活也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比以前过的更惨。
“你们伙同那些色目商贾疯狂剥削,榨干他们的每一文钱,然后再把他们变成驱口奴隶,又何时想过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民,去认真治理,去想尽办法带他们致富?没有,一天都没有!
“你身为一个蒙古人,还是蒙古贵族高官,一亩地能种多少斤草,能养多少头牛羊,这种话居然能从你的嘴里问出来,你有良心吗?你在乎过那些牧民吗?”
纳哈出顿时被鲁锦问沉默了,他沉默好半晌才终于说了一句,“或许你真的更适合当皇帝,当草原的大汗,这样也许牧民就能过的更好些吧。”
“哦,还算你有点眼光。”鲁锦看了他一眼,见他眼神空洞,若有所思的模样,看来自己的话真被他听进去了,也不枉自己一番苦口婆心。
鲁锦突然又对他问道,“你说如果我当了草原的大汗,应该取个什么汗名?”
纳哈出突然回过神来,诧异的看了看鲁锦,见他一脸认真的模样,不似说笑,仔细想了想才说道。
“我知道你们汉人有天可汗的说法,成吉思汗也有大海、天赐、强大之意,与天可汗差不多,但成吉思汗这个名字在草原意义非凡,你若叫这个汗号,估计没人认你,你又是汉人,估计会称天可汗吧?”
鲁锦却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一点新意,我若做了草原的大汗,那汗号一定会是乌兰巴托汗。”
“乌兰巴托?红色的英雄汗?”纳哈出惊讶的看向鲁锦,随即又点了点头,“也对,你是红巾军出身,称乌兰巴托汗倒也合理。”
鲁锦回到书桌后的座位上不再说话,该说的都说了,接下来就看纳哈出如何选择了。
只见他站在原地沉思半晌,才再次开口问道,“一定要在草原推行屯垦吗?”
鲁锦盯着他认真说道,“这是草原的唯一出路,不然草原和中原就只会继续打下去,而且时间并不向着你们。
“你应该能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有我在一天,中原只会越来越强,若我活着不能让草原改变,那么在我死之前,一定会把草原的蒙古人杀光,不留后患!
“要么你们改种地和定牧,要么死,没有其他选择!”
“杀光,杀光!”
就在这时,坐在一旁玩玩具的公输钽,突然举着一把积木拼成的短剑,从榻上站了起来,另一只手还拿着那辆木头小汽车,这小子在学鲁锦说话.
鲁锦和纳哈出闻声几乎同时看过去,两人心中却出现了不同的想法。
鲁锦看着儿子面露笑容,心道老子后继有人了,而纳哈出却只觉得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是啊,鲁锦还有儿子,即便鲁锦死了,将来鲁锦建立的新朝也有继任者,如果这个继任者也被教的跟鲁锦态度一样,那他们蒙古人若不改变,恐怕就真的只剩死路一条了。
公输钽见鲁锦看向他,当即举着两个小胳膊喊道,“爹爹抱。”
“好,爹爹抱你。”鲁锦立刻上前将儿子抱过来,然后才再次看向纳哈出。
纳哈出见状终于做出决定,“如果要在草原推行屯垦,我能帮你做什么?”
这家伙终于开窍了
第489章 中黎洲的香蕈府
鲁锦闻言笑了笑,再次问出之前那个相同的问题,“所以你是要归顺于我吗?”
这次纳哈出给出的答案也很有意思,“大元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你确实又和其他汉人不一样,你是我见过唯一一个想过要怎么治理草原的汉人皇帝。
“如果能够让我族得到延续,如果能使汉蒙两族停止纷争,如果今后草原的牧民能过上和中原汉人一样富裕的日子,那我尊你一声乌兰巴托汗又如何。”
“那我就当你这是归顺了?”
纳哈出这才下跪拜道,“我愿辅佐陛下在草原推行屯垦,但陛下也得答应我这样做一定有用。”
鲁锦闻言却道,“你没资格跟我讲条件,而且有没有用总得干了才知道,我现在就有一件事让你去做。”
“什么事?”纳哈出疑惑道。
“你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另一面是什么吗?”
“大地的另一面?不知道。”纳哈出疑惑的摇了摇头。
“你过来,还有杨惠,你也滚过来,别在那趴着装死了。”
杨惠闻言连忙爬起来,跟着纳哈出一起来到书桌旁的一架大型地球仪跟前,鲁锦指着那地球仪说道,“看看这是什么。”
“这,好似是一副舆图,可为什么要将舆图画在一颗球上,莫非我们脚下的大地也是个球,那站在上面的人为什么不会掉下去”
纳哈出顿时满脑袋问号的看向鲁锦,杨惠闻言也仔细瞅了过去,他这个大元进士也是第一次见地球仪。
“为什么不会掉下去,这个问题你以后自己慢慢想吧。”
鲁锦当即把地球仪转到中国的一面说道,“这里是建康,往东是东海,东海深处的这一片汪洋被公输氏称作太平洋,太平洋最宽处大约有四万里宽,对岸有一片不比神州小的大陆,被公输氏称作黎洲。”
两人闻言都觉得十分不可思议,杨惠当即道,“传闻东海深处有仙岛,没想到对岸竟然还有一片如此巨大的陆地?可为什么叫黎洲?”
“黎洲之事,是大约南北朝时期,公输氏一个叫公输令的前辈发现的,他发现对岸的土人和神州之人样貌相同,又崇拜女娲,可能同样出自中土神州。
“但如此宽的汪洋,就靠以前的船只和航海术,很难跨越四万里的大洋,于是他判断这些人应该是从北面走白令陆桥前往的对岸。”
鲁锦顺着中国往北到白令海峡,再到阿拉斯加的这条线说道,“这里地处极北,常年冰雪,每年只有盛夏时节的两个月会解冻,其余时间会冻成冰桥,从此处便可踩踏坚冰去往对岸,而且这段距离并不宽,还不到二百里。
“又因为公输令前辈在对岸发现,那里的土人竟不会造车轮,而中国的车轮是轩辕黄帝发明的,所以他们迁移到对岸的时间应该早于炎黄二帝时期,还不知道有车轮这种东西。
“或者干脆他们是蚩尤麾下的九黎部落,不屑于用黄帝制造的车轮,因战败后一路北逃,最终无意间发现了对岸,故而公输令前辈认为他们是九黎遗族,这才将对面称为黎洲。”
“原来如此,可数千年来为何从没有其他人发现?”纳哈出不禁疑惑道。
“当然是因为太远了啊,海路要横跨四万里的汪洋,即便现在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陆路的话,这里比漠北还要苦寒,终年积雪,即便是你们蒙古人,最多也只在北海一带活动,何曾去过更往北的地方,自然没人发现。”
杨惠则是若有所思,“那陛下告诉我们这些?”
鲁锦又从旁边桌子上拿起一本图谱,上面写着黎洲方物图志,就是他让范秋蝉画的那本。
“黎洲中部这里有个叫做玛雅的方国,其国有诸多奇妙特产,有谷物称作玉米,可亩产一二石,还可与冬麦轮作,若能引种中国,那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都可如江南一样,一年两熟,粮产倍增。
“还有一物称马铃薯,俗名土豆,耐旱耐寒耐瘠,可亩产千斤左右,宜菜宜粮,此物还可在漠北种植,有了这东西,就能在漠北的荒原上种出粮食,我们就能在草原筑城屯兵屯垦,只要能在草原长期屯垦戍守,就不怕那些东道诸王造反,汉人也能在草原站住脚!”
纳哈出和杨惠顿时恍然大悟,终于明白鲁锦为何要跟他们说这个了。
“此地还有一种奇木,称作橡胶树,如同中国的漆树,用利刃割开树皮,会有白色如同乳汁的胶液流淌,称作乳胶或橡胶,将其涂在布料上,可使布料密不透风,防水防雨。
“最关键的是,有了这种橡胶防水布,我就有办法制作青贮饲料,将夏秋时节的牧草和粮食秸秆,趁其尚青之时收割下来,加入类似酒曲之类的乳酸菌发酵,可将鲜嫩的青草储存过冬,直至来年开春。
“如此一来,若草原再有暴雪天灾,牛羊无处觅食之际,就可以拿出这些青贮饲料喂养牛羊,使牧民也可以如汉人一样储蓄过冬的粮草,不至于让牛羊饿死,帮牧民渡过难关,也省得他们南下抢劫汉人。
“类似的好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样样都有大用”
“所以陛下想让我们去黎洲把这些东西取回来?可我不会操船,更不会航海啊。”纳哈出顿时猜测道。
而杨惠此时却已经面若死灰,他已经猜到鲁锦要让他们干嘛了。
鲁锦这才放下那本图谱,看着两人说道,“取这些东西倒是不用你们,这位汪大渊,焕章先生,江西南昌人,弱冠之年孤身出海,二十年间蹈海十余万里,论航海,他比你们都擅长,我已经命工匠打造了一艘快速海船,由焕章先生负责前往黎洲取回这些方物。
“但是橡胶树引种回中国需要时间,能不能移栽成活尚且不知,即便能移栽成功,等其长到能够割胶,至少也要一二十年,我可不想等那么长时间。
“既然黎洲本就产橡胶,那不如在本土胶树成熟之前,先从黎洲收购,不过这就需要在黎洲设站互市通商,需要有人在黎洲常驻,常年从当地土人手里收购橡胶。
“我这么说,你们就懂了吧。”
杨惠顿时噗通一声坐到地上,心都凉了半截,鲁锦之前威胁,要把他卖给吃人的岛夷当奴隶,这下虽然不是给蛮夷当奴隶,可到四万里之外主持互市,还是一二十年,这跟流放发配有何区别,他可是大元的进士啊,居然沦落到如此下场
鲁锦看着瘫坐在地杨惠,顿时鄙视道,“瞧你那出息,枉读那么多圣贤之书,你也活了小半辈子了,还当过行省高官,之前那么多年,可曾为这天下百姓做过一件实事?
“这件事若做成了,将黎洲那些方物取回,今后史书再无岁大饥人相食六字,朝廷还能驻军漠北,使农牧再无纷争,草原永远长治久安,这是多么大的功绩,将来注定是要彪炳史册的!
“张骞出使西域历时十三载,苏武在北海牧羊十九年,让你去黎洲干几年互市,你就这副德行了?”
杨惠闻言顿时苦笑起来,心道张骞出使西域还能封侯呢,我去黎洲十几年你还让我回来吗,回来后我又能有什么?
鲁锦却好似会读心术一般,当即说道,“此去黎洲来回十万里,你既不会操船,又不会观星,蹈海你也不是首功,封侯自然是不用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