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第133节

  实则是要彻底掌握产业的每个环节。

  更重要的是所有产出物,必须通过赤潮统一回收、转卖。

  渠道由路易斯定,价格由路易斯说。

  这笔援助基金的真正用途,是把这些濒临死亡的小领地编入赤潮的经济网络。

  用物资、技术、市场三条锁链,打造一个依附又可控的“半殖民体”。

  救人?那只是意外之喜。

  掌控地盘,吞下领地什么,扩大物流节点、加工点和外销市场,才是路易斯的目标。

  对于那些毫无开发价值或者地理位置毫无价值的穷苦领地,他没有半点犹豫,随便给了个建议。

  接着微笑着拒绝:“我建议您先尝试自救,若有实际成果,我们再行评估。”

  而在这群领主之中,当然也不乏眼高于顶的家伙。

  那日下午,一位披着白狐皮斗篷的贵族昂然步入郡守府。

  他没有脱帽致意,只是随手丢下一封申请函:“我来,是因为愿意给你一点面子。”

  秘书团神色一变。

  路易斯看了他一眼,语气如冰:“面子?你甚至不愿意叫我一声‘郡守’。”

  男人似还想说些什么,却被两名骑士无声无息地“请”了出去,连那封申请函都被原样丢在门口。

  厅内恢复寂静。

  路易斯翻开下一份资料,淡淡道:“下一个。”

  他并不急,只要第一批成功案例做出成绩,其他人迟早会排着队送上土地与资源,只求加入赤潮的系统。

  就在赤潮援助基金如火如荼推进之际,雪峰议会,也悄然落定。

  “由郡内各方代表投票推举,保障领民利益与贵族自治。”

  官方公示上写得冠冕堂皇,听起来仿佛是北境政治文明的一大飞跃。

  但议事厅内的那张长桌,却早已被路易斯精心布下棋局。

  所谓代表,自然不能让谁都来。

  多数席位,被“有声望、有能力”的人士提名进入。

  翻译一下,大概可以理解为:路易斯的亲信能上,顺从者能留,不听话的?抱歉,门在那边。

  约恩、韦里斯坐在靠近主位的位置,笑容从容。

  艾德华、罗兰等人虽然与路易斯不亲近,却因“可靠易控”而得以入列。

  至于那些仍然坚守“贵族尊严”的老派贵族?

  在数个私下酒宴和协议交换后,勉强塞进一两个当“装饰花瓶”用。

  议会表面上拥有“建议权”,实际上是一套暗藏否决权的投票机制。

  真正的控制不在于否定一个提案,而在于决定哪些提案可以活着走出这间屋子。

  议会第一日,气氛温和而热烈。

  一名基层代表提出将部分修路预算用于边村防疫。

  路易斯听完,微笑点头:“不错的提议,我们可以尝试调整一小部分。”

  约恩带头鼓掌,其他人纷纷附和。

  议会初次开张,要有气氛,得给点甜头。

  下一项议案,则由某位被安排进来的花瓶贵族提出,建议议会拥有对各领地军队调动的咨询权。

  场面突然静了一瞬。

  路易斯不动声色,轻轻抬手拿起水杯的动作背后,秘书团早已在背后悄然传递纸条。

  约恩打了个呵欠:“时机不太成熟吧。”

  韦里斯干脆直接:“军队的事,不能乱碰。”

  艾德华嘴角抽动了一下,若无其事地摇了摇头。

  几秒钟后,议案以“多数反对”宣告搁置。

  路易斯将水杯放下,露出礼貌的微笑:“既然大家有不同意见,那我们就尊重多数声音,讨论下一项。”

  他的话不疾不徐,语气温和。

  可那位提出议案的贵族却已经低下头,额角渗汗,仿佛明白自己这次开口,是怎样的一次“犯忌”。

  而他身边的“非亲信小圈子”也在这一刻,安静如雪夜冻林。

  雪峰议会,依然继续运行,像一台钟表,齿轮咬合完美,表盘洁白无瑕,指针准确清晰。

  只是路易斯可以随便调节他的时间。

  这场持续了整整一周的郡守会议,终于在第七天的夜晚画上句点。

  各地贵族带着不同的心情离开雪峰城,返回自己的封地。

  有人默不作声,有人愁眉苦脸,也有人一脸笑意,仿佛从赌场里带走了一笔可观的筹码。

  他们离开时,再也没有人敢在背后叫他“小子”、“幸运儿”或者“那位战后扶正的少年”。

  他们知道,现在坐在郡守府主位上的是个真正的“雪峰之主”。

  掌控雪峰、整合资源、令行禁止。

  而他们远以为会议结束,一切归于平静。

  却没想到真正的“会议后续”,才刚刚开始。

  就在这些贵族们刚一踏入自己领地。

  准备喝一口久违的红酒、躺在温暖壁炉前哼哼小曲的时候,他们看见了那些身影。

  披着黑色披风,胸口别着雪峰郡守徽章,步伐沉稳如影子的监察官们,仿佛从雪夜中长出来的一般,默不作声地走下马车,越过城门。

  他们没有任何通报,手中是盖着“雪峰郡守”火漆的委任状。

  脸上是标准职业假笑:“别紧张,我们只是来例行检查。很快的,不耽误您用晚餐。”

  贵族们脸当场绿了,然后黑了。

  “监察署?他居然真的搞出来了?”

  “这不是说说而已?”

  “还特么直接派人到封地……这和抄家有什么区别!”

  他们忍不住怒火中烧、拍桌跺脚,但最终却只能咬牙冷哼一句:“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

  说归说,贵族们还是乖乖把封地档案递上去。

  当然在账目里藏点虚报、在仓库里藏点货物,那是“传统艺能”。

  监察署也知道,但他们不动声色,只记录、汇总、传回郡守府。

  而路易斯也没有第一时间动手,没有兴师问罪,也没有掀桌子清算。

  他只是淡淡一笑,把那一份份记录收好,贴上日期,放入名为“观察期”的木匣中。

  这些大大小小的黑点,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会等到时机成熟在拿出来用。

  雪峰郡贵族们以为他们还在博弈的棋盘上,直到会议结束,才发现他们只是棋盘上的棋子。

  靠着三板斧,路易斯打出了他掌控雪峰的王炸。

  第一斧,振兴基金。

  这是一只镀了金的胡萝卜,谁听话、谁配合,就能得到优先的粮食、药材、铁器和工匠援助。

  反之别说支援了,你连粮仓的门都摸不到。

  第二斧,雪峰议会。

  表面上是集思广益,实际上是定规立制的合法舞台。

  议员席位明面上由各地领主推荐,实则早已被路易斯用“忠诚筛子”过滤过一遍。

  多数议案刚提出就通过,不通过的……等几次监察署例行检查之后,也就“豁然开朗”了。

  第三斧,监察署。

  冷面无情,独立于贵族体系,手持“郡守特令”。

  表面上是例行稽查,实际上是雪峰郡的第二套神经系统。

  只要有风吹草动,它就会像神经反射一样将信号送往神经中心——赤潮领。

  于是雪峰议会与监察署就这样成了路易斯的“左右手”。

  议会管方向、政策、制度设计,是理性的脑。

  监察署管秩序、执行、震慑,是冰冷的刀。

  而在其下一整套资源分配机制和舆论引导系统应运而生。

  谁喊口号喊得响,谁听话配合治理,谁就能优先获得粮草、工具、薪柴与技术支持。

  而此时的路易斯,已经不再是他人口中那个“战后空降、靠家族背景上位的年轻人”。

  他是真正的郡守。

  军政、财政、舆论、监察四权归于一身,郡守名实合一。

  他不只是“一个人”坐在郡守宝座上,而是一整套新政权力系统的中枢。

  一个年轻、果断、冷静、野心勃勃的雪峰郡支配者已经诞生。

  当然不是所有贵族都甘愿俯首称臣。

  一些心有不甘的老家伙悄悄绕远路,暗中给郡外的北境老牌贵族写信、送礼、甚至提出联姻。

  他们不信一个年轻人就能真的独掌雪峰。

  “只要外援出手,他路易斯的‘新秩序’,不也得崩?”

  一时间,几位郡外北境老牌贵族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借“和平维稳”的名义敲打一下这个不懂规矩的年轻郡守。

  直到两个消息传出,让所有人都瞬间冷静下来。

  第一个,是约瑟夫·卡拉迪以及卡拉迪家族的下场。

  第二个消息,更让人无话可说:

  埃德蒙公爵的女儿,北境最重要的贵女之一,正式与卡尔文家路易斯订下联姻。

  那一刻许多原本跃跃欲试的老贵族,手上的酒杯都稳稳放下了。

第160章 约瑟夫的结局

首节 上一节 133/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