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第242节

  “锄头借我一下,大人要是看见咱这边干得慢……”

  工人们虽满脸汗水,却脸上带笑,仿佛从未有过这样的干劲。

  路易斯环视四周,点了点头,忽然迈步走到一处尚在掘地基的工坑前,没多说什么,只是抬手接过一把铁锹,挽起袖子,弯腰,铲入冻土。

  “……啊?大人您……您别……!”

  麦克惊了一下,连忙想上前阻止,却被艾米丽拦住,她淡淡一笑:“让他去吧。”

  虽然只是做个样子,路易斯的动作并不浮夸。

  他挖得认真,一锹一锹地翻着土,偶尔还和边上几位青壮汉交谈两句。

  路易斯亲自下场挖土的举动,如同一道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工地的气氛。

  原本还略显疲惫的工人们像是被灌注了新的力气,嗓门都大了几分,锄头挥得更起劲了。

  “咱们也不能落后啊,大人都动手了!”

  “快,把这块框架先立起来,干完这栋咱们去帮隔壁的!”

  “嘿!再给我一担草泥,我这边还能涂两面墙!”

  有人一边干活一边笑着喊:“等这栋盖完了,我第一个住进去!我一定告诉我孩子,这是我亲手盖的,是路易斯大人帮忙挖过地的家!”

  现场喊声、笑声、木材撞击声此起彼伏,混合着炊烟与寒风中的热气,竟然有种久违的热闹与生气。

  甚至有一位粗壮的大汉扯着嗓子哼起了北境民谣,跟着节奏拎着木梁就走。

  另一边的孩子们也受了感染,帮着大人传工具、理绳子,脸上全是红扑扑的兴奋神色。

  就这样,路易斯他们在工地上陪着干了十几分钟活儿。

  虽说只是象征性地铲了几锹泥、帮忙搬了几根木梁。

  但气氛早已被点燃,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连寒风都被这股热劲儿驱散几分。

  “先这样吧,再不走就真得被留着盖屋顶了。”路易斯笑着站起身,朝众人挥了挥手。

  “谢谢大人!大人保重!”

  “以后常来看看啊!”

  众人一边笑着一边挥手告别,情绪高涨得就像打完一场胜仗。

  路易斯、艾米丽与亲卫们转身离开,继续前往下一个巡视点。

  途中经过了一个火背龟巡回补给点。

  那是一片空地,设有数排金属轨架,数只庞大的火背龟静静趴伏在架上,壳上浮着微弱的赤红光纹,仿佛随时都会冒出热气。

  骑士正将即将充能完毕的个体用带有寒铁框的运输滑架小心推进马车,准备送往赤潮周边聚居点。

  “这就是……火背龟啊。”艾米丽第一次近距离看这种生物,眼中闪过一丝新奇。

  她当然听过它们的名字,也知道这是赤潮特殊的资源生物。

  据说速度缓慢,攻击性低,却能储存大量热能,是移动供暖与锅炉的结合体。

  但过去,这一套并不归她管理,而是由布拉德利负责具体调配。

  她走上前,轻轻伸手触碰那如岩浆结壳般的龟壳表面。

  “夫人,小心,有点烫!”一位骑士赶紧提醒。

  艾米丽连忙收手,确实感到一阵热浪逼近,指尖都有点发红。

  “……真的是活的。”她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与赞叹。

  路易斯走上前,解释道:“它们不是彻底激活状态,只是常温状态,但体温高得吓人。平时装载好后,每只可以提供一星期的热源。”

  艾米丽轻轻点头,随后看着那一辆辆载着火背龟出发的车队,忍不住问:“就这样,能让大家撑过整个冬天吗?”

  路易斯微微一笑,却没有立刻回答。

  他看了眼远方的地热区:“还不够。火背龟产卵速度慢,繁殖周期长,用作主力供热终究是杯水车薪。”

  “那怎么办?”艾米丽看着他,眼神下意识透出些担忧。

  “已经在想办法了,”路易斯笑着回头,“我让几个骑士去查熔岩裂隙那边的异植分布,也许有新的取暖手段。再等等,过两天应该就会有结果。”

  艾米丽愣了愣,然后轻轻一笑。

  “你总是有办法的,”她声音低低的,有点像自言自语,“总是能想出法子……让大家活得好一点。”

  路易斯没有回应,只是静静地看着远去的龟车队一会儿,然后转过身,抬手示意众人继续前行。

  “走吧,下一个地点。”他淡声道,“温棚那边的试点种植,应该已经有结果了。”

  亲卫队立刻跟上,脚步利落,身形整肃。

第244章 赤潮二型温棚

  上午的阳光穿透高空薄云,在赤潮领边缘投下一片泛白的光晕。

  地热水汽沿着裂缝悄然升腾,交错在空气中,令整片土地仿佛罩着一层朦胧的轻雾。

  十余座半弧形的木骨结构,外覆光石涂膜,排列成一排低矮丘陵,连绵不绝。

  这是温棚群的所在地,是今冬赤潮自救体系的根基之一。

  路易斯脚步稳健地踏入这片正在忙碌中的温棚区。

  亲卫骑士如影随形,艾米丽则与他并肩而行,轻甲与斗篷在微风中轻轻翻动。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木料和水汽混合的湿热气息,不同于冬日的寒冷,也不属于温暖,而是一种接近生命的气味。

  建新温室的工匠们注意到领主到来,纷纷停下手中的锤凿、锄头,起身躬身行礼。

  那些被征召参与重建的流民也自田垄与水渠边回望,不敢靠近,但眼中神情复杂,既有感激,又有某种难以言明的敬畏。

  他们当中多数人是两个月前衣衫褴褛、逃亡路上的难民。

  如今却能在这里劳作、吃饱,并拥有一块可供生存的土地。

  “是路易斯大人。”一名年长妇人低声说着,拉了拉身旁孩子的衣角。

  小男孩睁大眼睛望着那位黑发青年,目光发亮。

  艾米丽感受到人群视线的涌动,略微侧首望向身旁的路易斯。

  他神情平静,脚步如常,仿佛早已习惯了这些目光的重量,没有多言,只是略微点头,回应那些目光中的尊敬与期盼。

  靠近温棚群,一道浓重的水汽从缝隙间袅袅升起。

  空气越发潮湿温热,仿佛这里不是冰天雪地的北境,而是帝国南方地区。

  “棚壁是用厚麻布、兽皮和压实泥土做的。”艾米丽轻声低语,手指抚过表层那斑驳的兽皮。

  路易斯点头,温棚外层用的正是自己提议的多重复合结构。

  不求美观,但极其实用,足以抵挡赤潮领冬季最凶狠的寒风与积雪。

  温棚入口设有双层防风门,之间用厚毛帘隔断,防止冷空气直接灌入。

  门口还铺设了滑轨与滚木,方便运送肥料与收获的农作物,即便暴雪封路,也不至于瘫痪。

  一位穿着粗布披风、腰间挎着工具袋的老者快步迎上来,脸上还残留着泥渍与水汽的痕迹,他自然是农务官米克。

  “路……路易斯大人!”他语气中带着压不住的激动,脸上的皱纹因为笑容挤成了堆,

  “这个……这是根据、您去年留的设计图改出来的,咱们叫它‘赤潮二型温棚’,是去年的升级版!”

  “好,带我看看。”路易斯笑了笑,态度并不严肃。

  米克立刻转身带路,脚步虽快却有些拖泥带水。

  他一边走,一边急切介绍:“这次我们在结构上加了双层支架,还用那种…您说的地热导管,不容易塌,还能恒温保湿。棚顶是新磨的光石板,可以反光,也更温暖。”

  “说慢点。”路易斯微笑着打断了他。

  “是是,抱歉,大人。”

  路易斯走向一座温棚侧墙,伸手轻轻敲了几下,又蹲下身,触摸棚壁下沿。

  厚重的麻布与兽皮交叠之下,是压实的草泥混合层,粗糙却稳固,指尖能感受到扎实的密度与干燥度,没有潮气渗出。

  “嗯……厚度、密度都达标。”路易斯低声道。

  接着他们穿过缓冲通道,一进入温棚,迎面便是扑鼻而来的湿润土香与温热蒸汽。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绿。

  潮湿的空气中漂浮着淡淡水雾,高处悬挂着光石灯,柔和的白光反射在墙体特制的反光涂层上,把整座温棚照得通透明亮。

  土垄整齐,沟渠通畅,几名穿着粗衣的妇人正在锄草、移苗,几个少年背着木桶在浇水灌溉,年长者则坐在一旁清点种子与肥料。

  这一切,在冬季的北境,近乎奇迹。

  艾米丽站在温棚入口处,眼中浮现出一丝难得的惊艳。

  温棚之中,热气氤氲。米克小心地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带着几分得意地回头看了路易斯一眼。

  “大人,您还记得……去年冬天塌了三座温棚那次吧?”

  “记得。”路易斯看着那拱形天顶,语气淡淡。

  “咳,这次,改了。”米克努力压抑着激动的嗓音,带路前行,指着头顶的拱形结构说道,“原来咱们用的是单拱结构嘛,那时候风一吹雪一压……咔嚓,塌了。”

  艾米丽也抬头看了看,拱顶分成了两层,外粗内柔,层次分明。

  “这是新的设计,是您的建议……还有工匠麦克老头一起商量出来的,现在用的是双拱分区骨架,外层撑雪压,内层缓冲,哪怕风雪再大也塌不了。”

  米克一边说,一边竖起一根粗壮的指头比划:“承重力提升三倍!还能通风,不闷。”

  “确实比去年更高了。”路易斯扫了一眼四周,有足够的头顶空间,不像去年那般憋闷。

  紧接着,米克引着他们穿过一道中部木板廊道,指向脚下:“这是我们今年的大改进!原来每个棚自个引泉水,那效率……呃,就像拿火柴烧城堡。”

  他拍了拍脚边嵌入地面的粗铁管,眼神中满是自豪。

  “现在好了!这是连体热廊,咱们把整个温棚群都接起来,热水走主管,一通到底。再加回收口,把多余热气引到旁边的储藏室、工坊,顺带保温。还有……”

  艾米丽微微挑眉:“你们连热能回收也考虑了?很专业。”

  “都是路易斯大人建议的!‘热是稀缺资源,每一点都不能浪费’,我记得很清楚!”米克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拧成一团。

  接着米克指着不远处那根嵌在角落的管口,语速快了几分:“双层排气阀!不怕炸管子了,真的,去年那次吓得我都不敢睡觉!”

  路易斯蹲在地上,熟练地扭动一组铜制调节阀,轻轻一拧,一股温热的蒸汽嘶嘶冒出,又快速稳稳止住。

  “压力稳定,阀门响应快。”他自语。

  众人继续往前,阳光越发充足。

  “然后是……光照!”米克指着顶棚,那布料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厚重的麻布,而是半透明的油布,其上编织着银线反光网。

  墙体两侧也镶嵌着整块整块的光滑石板,如同天然镜面,将光石发出的光线反复折射,让整个温棚亮得几乎没有阴影。

  “现在再大的阴天,也不怕光照不足。就算下雪,也够照整天的。”米克一边说,一边示意骑士注意脚下。

  “我们这次还挂了陶罐和布网来调湿,地热太猛,湿气也重,一不小心水汽滴下来,把幼苗冻死,那就前功尽弃了。”

首节 上一节 242/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