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就去大队找了郑先发。
“小秀才,你咋就不知道低调点呢?关崇阳的师弟关你屁事,你就喜欢做烂好人。行了,老道的籍贯是哪儿的?你把他的身份资料给我,我去公社帮他落户。”
郑先发一边骂骂咧咧的,一边答应帮忙。
按照现在的形势,的确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说的没错,是应该低调了再低调。
不过郑先发的性格方唯也清楚,刀子嘴豆腐心,骂完了还得帮忙。
“谢谢支书,回头我请你喝酒。”
方唯笑眯眯的把孙道人的身份资料递给了对方。
郑先发接过来看了一眼,便装进了包里,随即一个人去了公社。
方唯返回了队里,找到郑虎等人说了此事。
“关老爷子德高望重,如今他的家人有难,咱们还能看着不成?就让孙兆东呆在咱们二队,不会少了对方的一口吃的。”
郑虎不仅和方唯的关系好,同样和关老爷子的关系不错,所以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
接下来,郑豹、方文书等人也表示了支持。
赵金生和刘会计虽然和关崇阳不熟,但看在方唯的面子上,肯定也不会反对。
“谢谢大家1我愿意把孙兆东留在咱们二队,首先并不是因为私人感情,而是对方有很不错的医术,水平远在赵医生和王医生之上。”
方唯虽然在二队一言九鼎,但最好还是能拿出来一个令人信服的借口。
所以他就着重介绍了孙道人的医术,对方可是一位活人无数的医者,留下他,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他这么一说,队干部就更加支持他的决定了。
这消息在队里传开之后,社员们也纷纷表示了支持。
方唯见时机成熟,便召开了社员大会进行表决,大家一致同意把孙兆东留在二队。
过了两天,郑先发来找方唯。
“事情帮你办好了,孙兆东的户籍就落在二队。不过,咱们先说好啊,这种事情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第151章 忆苦思甜饭
郑先发还是担心方唯乱来,敲打了对方一句就走了。
方唯心里却很感激,他了解对方,对方没有恶意而且说的话也很在理。
“虎子,队里还有不少建筑材料,回头你找人帮孙兆东盖一栋屋子,费用回头从他的工分里扣。”
好人做到底,事情都办到这个程度了,方唯也不在意再多做点。
尽管关崇阳、孙兆东师兄弟的感情很好,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还是分开住比较好。
孙兆东千恩万谢,同时也保证,只要医务室有需要,随叫随到。碍于他的身份,对方没办法成为医务室的正式一员,但挂个临时卫生员的名头还是可以的。
“嗯,孙老,你以后就在育种小组和大家一起参加劳动。你的工分和医务室的两人一样,就这样吧。”
方唯安顿好孙兆东,一股风也刮到了二队。
“队长,县里和公社要求各生产队开展忆苦思甜的活动,另外对于个别在过往犯过错误的人要进行教育帮助。”
赵金生代表二队去公社参加了会议,回来后向队干部们传达了会议精神。
方唯很头疼,这眼看就要进行秋收了,结果又来了任务。
这个任务置之不理还不行,到时候肯定过不了关的。
“忆苦思甜活动从即日起开始,每天早上全体社员到晒谷场集中,安排人员轮流发言。发言结束后,大家在队里吃【忆苦思甜饭】。
每天晚饭后,利用学习读报的时间,让问题人员进行自我批评,社员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同志们,我们要以理服人,明白了吗?”
方唯不得不做出了行动部署,大家都没有意见。
【忆苦思甜饭】这个创意并非他的首创,但二队不会做到极致。做到极致就得吃糠咽菜,谷糠加野菜,就问你服不服?
翌日。
社员们一大早就在晒谷场集合,队部门口支起了大铁锅,正冒着热气。
郑虎等人到齐了,就让一位年纪大的社员到前面来讲述,在旧社会时期吃过的苦。
那时候的日子可不好过,老社员讲着讲着便声泪俱下。
等他讲完,方唯才接过了话茬说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家要珍惜,要努力为国家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随后,郑虎一声令下,大家便去了队部门口吃大锅饭。
今天早上供应红薯粥、玉米面窝窝头还有咸菜,为了达到效果,还在窝窝头的表面上撒了一点点糠。
这就是【忆苦思甜饭】,社员们吃起来毫无压力。
毕竟好日子才过了几年,还不至于吃不了粗粮。
吃过饭,郑虎开始派工,整个二队便迎来了忙碌的时刻。
对于农民来说,任何活动都没有深入田间地头有意义,这才是根本。
中午。
田桂花特意蒸了腊肉,早上吃的不好,中午得补补。
盘莲花已经显示出笨拙的体态,而且很能吃,比以前胖了好几圈。
她现在只需要干一些轻松的活儿,大家都很照顾她,生怕她累着。但即便如此,盘莲花早上也去吃了红薯粥和窝窝头。
当然,她只是象征性的吃了几口,回去后田桂花又给她煮了两个荷包蛋。
“老三,以后队里天天吃大锅饭,库存扛得住吗?”
方平并不在意吃杂粮,队里管饭还不好?还能给家里省一顿的粮食。
他是怕队里的库存没那么多。
“你就放心吧,还剩下那么多的返销粮没地方消耗,正好用在这个地方。”
方唯一听就乐了,大哥居然还担心队里吃不消,岂不知这正好是消耗返销粮库存的好机会。
平时吃大锅饭他也不好意思让大家吃粗粮,毕竟谷仓里的稻谷都吃不完,非要让大家吃杂粮,社员们回去还不得骂人?
现在好了,忆苦思甜活动是上级布置的,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消耗库存的杂粮。
库存是二队的机密,队里只有寥寥数人掌握着具体情况,就连方平都不知道真实数据。
“够吃就好,我还觉得这种教育形式挺不错呢。”
方平嘀咕了一句,就不再多言。
方唯撇了撇嘴,心说,你是喜欢活动本身吗?明明是喜欢吃白食好吧?
吃过饭。
方唯牵着盘莲花去外面散步,这两口子是队里的模范夫妻,结婚至今没打过仗。
吵架不算,这地方的人脾气都大,嗓门也大,一天要是不吼两句,浑身都不自在。
两人去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后盘莲花就睡了。
方唯随即去找了关崇阳,有点事情需要和对方提前通个气。
“老三,你莫说了,我都能理解。不就是接受大家的批评吗?不就是要自我反省吗?我不在乎,你让大家随便说随便骂,只要不动手就行。”
关崇阳的历史问题,是他始终绕不过的坎儿。
现在需要把老爷子拉出来进行批评教育,二队要是不搞,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有人把对方拉到公社和县里去了。
与其让别人动手,不如自己先动手。
所以,今天晚上的活动主角就轮到关崇阳了,作为村里最大的“反派”,他是躲不过去的。
“行,您老有这个思想觉悟,肯定不会吃亏。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你自己准备一下,咱们还是要和封建迷信那一套彻底决裂。”
方唯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现在讲究人人都得过关,早过关比晚过关要强。
在二队,大部分社员都很尊重关老爷子,自然不会让他吃苦头。
“老三,你先别走,家里还有点东西都放你那里去。”
说完了正事,方唯起身就准备离去。
关崇阳拦住了他,然后进屋收拾了一个小包,拿出来让对方过目。
里面有两根小黄鱼、两本线装本的古书以及这几年攒下来的一些现金。
方唯看到这些东西不禁乐了,说道:“老爷子,你是真能藏东西。”
“最后的一点家当了,以防万一都放你那边去。”
关崇阳挥挥手,让方唯赶紧走。
他已经七十多岁的年纪,无儿无女,这些东西对他毫无意义。他本来打算将两根金条送给方唯即将出生的孩子,现在情况紧急,先转移了再说。
方唯随后回到了家里,把东西放好,才去了队部。
晚上。
男女老少吃过晚饭之后,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晒谷场。
村里不通电,四周点起了火把,大家交头接耳,整个现场闹哄哄的。
“安静,下面开始学习。”
方唯喊了一嗓子,晒谷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他就着煤油灯念了一段文件,组织社员们讨论了一番。
稍后,就轮到关崇阳上场了。
在方唯的动员之下,社员们开始批判关老头在以前大搞封禁迷信活动的行为。
你一句我一句,言语间都比较温和,更不会进行人身攻击。
这时,公社的王干事带着两个人来到了二队。
他们没有惊动队干部,就站在后面看着这一幕,时不时的小声交换一下意见。
有一个民兵跟着他们,瞅机会让人通知了方唯。
方唯朝着人群后看了一眼,光线不好看不清楚,就没管他们。
等社员们发言结束,关崇阳说道:
“谢谢大家对我的批评帮助,我早已意识到了以前的一些错误。搞封建迷信活动是不对的,都是骗人的,我应该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他说了很多,并不全是违心的话。
但说话也要是讲究技巧的,可以从思想高度批评自己,但绝不能自爆过去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
大家都知道的可以提两句,大家不知道的绝对不能提。
关崇阳做了半个多小时的自我批评,方唯站起了进行了总结发言,今晚的活动也就到了尾声。
“公社的同志也来了,请他们到前面来讲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