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170节

  因此,县里烟草收购部门针对二队和瑶寨不设固定指标,愿意种植多少都行,他们全都包圆,但有一条,两家产出的烤烟不准外流,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最后是糯米,平均每人分了100斤,还剩1万斤归入了仓库。

  说实话,也就二队敢这么分配,毕竟稻种的收入在那儿放着,根本不在乎副业的收入。

  方唯也是故意这么干的,年底分红太多了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多分一些物资,不显山不显水,很容易被人忽略。

  至于社员们拿着高产种子是卖掉还是吃掉,就不关他的事了,估计也不会有那么傻的人会选择吃掉。

  “老三,真有你的!”

  方平心里的积攒的那股怨气也烟消云散,他和三弟一样,能拿到最高一等的分配数。

  算一算,家里的收入并没有减少,反而这一年的收入还有所增加。

  现在一个普通的国家干部,一年都拿不到1000块钱,他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很显然,方唯带领二队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虽然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大家的收入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但差距不大,不会引起任何人的不满。

  队里评工分要召开社员大会,谁干了多少、做了多大的贡献,大家都看在眼里。

  所以评工分的时候都很公平,想田桂花和盘莲花就做多能拿个平均数,同样评不上满工分。

  方唯是特殊的存在,他能拿到手的分配属于超等,但也比大家多不了多少。

  “虎子,你这边回头做个计划,需要购买什么农机农具,我签个字你就去买回来。”

  队里挣了钱,首先要想着扩大生产,新购置一些农机农具是天经地义的。

  另外,还要购买柴油、氨水、水泥、红砖、煤炭等等,该花的钱他从来不吝啬。

  “好的,三哥。对了,你让我联系换购普通的花生和黄豆,我已经和人家谈好了,过些天人家机会带着花生黄豆上门。”

  郑虎整天忙忙碌碌的,相当于二队的大管家。

  队里留下的花生黄豆种子,除了自家留种之外,剩下的要拿去和人家换购普通花生黄豆。

  换购比例依然是1比10,杨连长等人非常乐于进行交易。

第170章 新的话事人,包饺子

  过了两天。

  杨连长等人送来了10万斤花生和15万斤黄豆,换走了1万斤花生种子以及1.5万斤黄豆种子。

  这些花生和黄豆暂时没给大家分,等到年底的时候再说。

  接下来,方唯安排的两排宿舍也开始动工了,作为永久建筑,宿舍建设的很坚固,也舍得用料。

  既然要建宿舍,肯定是一次到位,要不然钱花了还不落个好。

  “队长,煤矿的人来了,他们送来了咱们需要的煤炭,对方想买20头猪和400只鸭子。”

  其实,每一年的生活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圆圈。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队里就会购买煤炭制作蜂窝煤,然后分给大家用作冬季取暖。

  煤矿的班子也趋于稳定,过去的事情没人再提,又到了互通有无的时候。

  二队需要煤炭、矿上需要肉食,二者一拍即合。

  “没问题,你看着安排就行。”

  这已经形成惯例了,方唯都懒得过问。

  郑虎招呼社员们去卸下了煤炭,对方装上20头猪和400只鸭子并结清了账,然后就扬长而去。

  【产出生猪,点数+6240】

  【产出麻鸭,点数+1600】

  【总点数:1534918点。】

  养猪场还剩下158头猪,禽舍还剩下1700只鸭子。

  队里一共收入了5764.80元。

  “虎子,最近有这么几件事。第一,山上的禽舍和宿舍要抓紧时间建好。第二,水渠要派人进行疏通和维护。第三,给水泥厂出售30头猪、500只鸭子,让他们早点来交易。”

  队里的事情不算多,方唯作了安排之后,就带上老婆孩子以及王竹韵去了瑶寨。

  他要去参加寨里的年底总结会,并帮着他们制定来年的生产计划。

  这是当初他娶盘莲花的时候答应阿公的,所以盘莲花才会跟着他在山下生活。阿公慢慢的交出了手里的权力,他逐渐成为了瑶寨新一任的话事人。

  瑶寨是很特殊的存在,和别的生产队都不一样。

  “姑爷,今年的收成非常好,大家不缺钱不缺粮。但我们缺布票,想做一身新衣服都没办法,你能不能帮大家想想办法?”

  总结会过后,大家先不讨论来年的生产计划,倒是给方唯出了一个难题。

  这年月大家都缺布票,他因为当选代表的原因,家里倒是布票够用,但也解决不了整个寨子的布票问题啊。

  “这事情我好好想想,不一定能办成,大家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接下来,咱们还是商量来年的生产计划吧。”

  方唯实话实说,没有推诿但也没有打包票。

  事后,阿公把出难题的那个家伙狠狠骂了一顿,解决整个寨子所需的布票,那是人说的话吗?

  那人也说当时有开玩笑的意思,回头他去找方唯道了歉,又被盘莲花给数落了一番。

  方唯倒不是很在意,瑶寨的话事人当不当都无所谓,他完全是看在阿公的面子上。

  以后再有人出难题,那就别怪他会撂挑子。

  一家人在山上呆了半个月,方唯帮寨子里完善了来年的生产计划,然后就带着家人和阿姐返回了村里。

  “老三,队里的蜂窝煤发了,我帮你放在了屋里头。”

  方唯不在的这段时间,队里已经打好了蜂窝煤,并发给了社员们。

  山上的禽舍经过秋收前后的建设,已经完工,宿舍那边的进度也不慢,估计再有一些天也差不多可以收尾了。

  方平帮三弟领了蜂窝煤,家里的几只鸡多数时候是婷婷帮着喂的。

  婷婷就在队里的小学上课,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休息的时候也要帮着家里干活。

  “好的,我晓得了。大哥,我给你带了一些冬笋,你一会拿回去。”

  兄弟之间没啥好客气的,方平得知三弟回来了所以过来打个转,呆了不到五分钟就提着一些冬笋离去。

  下午。

  方唯去山上看了看,一座崭新的禽舍在林间拔地而起。

  用竹子制成的简易水管,将山泉水引了过来,还修了一条简易的碎石路通往山脚下。

  禽舍的位置本来也不高,在半山腰的附近,修一条路主要是为方便运送物资、清除受污染的稻草以及鸡粪啥的。

  他感觉很不错,于是将新建的禽舍指定为【1号禽舍】。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1号禽舍】

  【设施等级:(1级,010)】

  【设施属性:防病、强壮、加速生长、提高蛋产量、恋窝】

  【在此建筑内养鸡,全属性额外增加5%】

  家里的禽舍指定已经撤销了,就那么三只鸡还不够麻烦的,何况到了明年家家户户让不让养鸡鸭还是个问题。

  【1号禽舍】出产的鸡蛋,会定期给社员们分,有了属性的加持,不仅鸡的产蛋率高,出栏速度也快,大家肯定不缺鸡蛋和鸡肉吃。

  大规模集中饲养能大大的降低成本,比社员们散养的收获更大。

  大量养鸡主要是怕鸡瘟,但禽舍有属性的加持,鸡鸭的抗性足够,自然也不会得病。

  “那就将【1号禽舍】的等级提升上去吧,等1、2号禽舍等级持平之后,再将二者合并。”

  方唯尝试了一下,【1号禽舍】和【2号禽舍】完全可以合并,【1号水井】和【2号水井】同样可以合并,同类的之间合并是不存在障碍的。

  但合并有门槛,最好将二者的等级调整一致再合并,这是最优解。

  于是他花费了166660点点数,将1号禽舍的等级提升到了10级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1号禽舍】

  【设施等级:(10级,0500000)】

  【设施属性:防病、强壮、加速生长、提高蛋产量、恋窝】

  【在此建筑内养鸡,全属性额外增加50%】

  【总点数:1368258点。】

  “将【1号禽舍】和【2号禽舍】进行合并,合并之后提升到11级。”

  方唯随即选择了将两个禽舍进行合并,并消耗了50万点点数,将其等级提升到了11级。

  不一会,眼前弹出了合并、升级后的信息。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禽舍(1号、2号)】

  【设施等级:(11级,0100万)】

  【设施属性:防病、强壮、加速生长、提高蛋产量、恋窝】

  【在此建筑内养鸡,全属性额外增加55%】

  【总点数:868258点。】

  合并之后就更加的简练,要不然会很琐碎。

  接下来,他又把【2号水井】等级从1级提升到了10级,消耗了166660点点数。然后将【1号水井】和【2号水井】进行了合并,再将其等级提升到了11级

  【归属设施】→【水利设施】→【水井(1号、2号)】

  【设施等级:(11级,0100万)】

  【设施属性:水源足、水质优、控制水量,打井技巧】

  【此水投入使用后,全属性额外增加110%】

  【总点数:368258点。】

  合并之后,各个设施和区域就没那么琐碎了,以后升级也能少花不少点数。

  做完这件事,他的心情很愉快,随后哼着小曲下了山,去了宿舍的建设工地。

  这两排宿舍已经封顶,然后用一些时间搞一下内装修,就可以投入使用。

  方唯感到很满意,便晃晃悠悠回家去了。

  傍晚。

  方涛从学校回了来,进门就喊:“最近没得课上了,放假了,下个星期再去学校。”

  “喊么子?你们为什么不上学?”

  田桂花瞪了涛涛一眼,对方不禁抖了一下。

首节 上一节 170/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