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今儿登门就是想要和方唯搞好关系,关系到位了,对自己的妹妹肯定有好处。
随后大家一边吃饭吗,一边随意的聊着。
方唯听说姜云的丈夫是陈州纺织厂的厂长,脑子转了一下,问道:
“姜大姐,能不能从纺织厂买一些布?”
“不好意思啊,方队长,厂里的布匹销售有规定的渠道,不能私自外销。嗯,厂里经常会剩下一些残次品和布头,你要是不介意,这些可以卖。”
姜云的回答让方唯感到万分惊喜,残次品和布头他都不介意,只要是布就好。
他随后又询问了一些细节,确定对方没有说大话。
“姜大姐,你准备哪天回去?我想和你一起去见一下吴厂长,要是能行,我就买一些布头和残次品布回来。”
“我打算后天走,到时候咱们一起去陈州吧。”
姜云做事很痛快,这其实也是为了给妹妹铺路。
插队的事情他们阻止不了,但未来还有招工等多条路可以回城,而且生产队、大队和公社意见就很重要。
姜云很疼爱妹妹,所以会尽力帮忙的。
两天后。
方唯、盘莲花、姜霞和姜云一起乘班车去了陈州。
盘莲花是去为竹器、竹制家具找销路,方唯打算搞一些残次品布和布头回去,姜霞则纯属跟着沾了光。
到了陈州之后,方唯和盘莲花找了个招待所住下,姜云则带着妹妹回到了家里。
傍晚。
姜云和她丈夫吴迪以及姜霞,请方唯盘莲花夫妇吃饭。
“方队长,你想买次品和布头没问题。明天去厂里,到时候你看需要什么,当场就可以定下来。
至于竹器和家具,我只能帮忙联系,成与不成还要看人家有没有需求。”
吃饭的时候,吴迪给了方唯肯定的答复。
实际上厂里的布头和残次品根本不愁销路,有的是人要。
对方之所以这么痛快,说白了还是想和方唯搞好关系,其目的不言而喻。
方唯并不介意在合理的范围内照顾一下姜霞,姜霞自己也争气,所以这事没啥麻烦。
“多谢吴厂长帮忙!竹器和竹制家具的事情,还请你帮着牵线搭桥,成与不成我们都很感激。”
“谈不上,谈不上,我也没帮什么。来,方队长,我敬你一杯,多谢你对小霞的关照。”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随后方唯和盘莲花就回了招待所。
第二天上午。
两人来到了纺织厂,姜霞也在,吴迪领着他们几个参观了一圈,然后来到了销售科。
反正厂里有的次品和布头随便方唯挑,方唯也不客气,尽量挑选了一些适合社员们做衣服裤子的布料。
“吴厂长,谢谢你!我先交钱,等回去的当天再过来提货。”
“没问题,你交了钱这些货就会单独存放,你就放心吧。中午咱们一起吃个饭,我约了商业系统的几个朋友,到时候你们可以谈谈竹器的事情。”
吴迪安排事情很周到,事情即便是办不成,方唯也没什么好埋怨的。
盘莲花过来带了一些样品,都是些小玩意,大件也不方便随身携带。不过,厂里给各类产品都拍了照片,照片倒是带了过来。
吴迪为了姜霞也是尽心尽力了,昨天的一顿饭加今天的这顿饭,都是他自掏腰包,一点都没占公家的便宜。
现在盯的人多,为这点钱犯错不值得。
陈州商业局来了两个人,他们见到盘莲花拿出来的样品,都感到很惊讶。瑶寨的竹器工艺传承上百年,的确是让人感到很惊艳。
随后他们又看了竹制家具的相片,产品同样很出色。
关崇阳也不知道和谁学的技艺,制作出来的家具有很多亮点,起码比市面上常见的竹制家具要好很多。
方唯也是有这个自信,所以这一趟出来才会把盘莲花一起带上。
“产品很不错,这样,等过些天我们这边派人去你们那边看看,到时候会现场签订购单,没问题吧?”
出于谨慎的考虑,他们决定再去看看批量产品,这事基本上定了,仅仅是订购数量多少的问题。
盘莲花很高兴,和方唯一起向给人家敬了两杯酒。
姜霞这几天吃得好睡得好,又不用干活,别提多美了。
不过幸福的日子总是很短暂,她便跟着方唯夫妇去厂里提了货,然后跟随两辆卡车返回了二队。
“虎子,你让人把这些布匹卸下来,先存在库房里,剩下的事情回头再说。”
方唯让郑虎安排人卸货,他随后安排两个司机师傅去吃饭,吃完饭又一人塞了两包烟,人家便高高兴兴的走了。
随后一群人围着他,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这些布怎么分?
两卡车布和布头可不老少,方唯给瑶寨留出来一部分,剩下的布,全体社员全家老小都有份。
按照每一人一身衣裳的数量进行分配,不是免费的,平进平出,仅仅是需要把运费和旅差费摊进去而已。
这事交给了刘会计,刘会计负责计算尺寸然后进行分配。
于浩给他当助手,姜霞带着几个知青在一旁帮忙。
分到手的布需要交现金,这对于社员们来说不是啥大事,但对于知青却有点问题。
每个知青家里的情况都不一样,他们来的时候每个人只有150块钱的安家费,锅碗瓢盆和生活用品都需要他们自己购置。
家里给了钱的知青,身上可能宽裕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知青,到现在可能没剩下什么钱。
“于浩,你去告诉知青们,确实有困难的可以申请从队里借互助金,但需要方队长批准。”
知青们都想把分到手的布买下来,即便是暂时不做衣服,留着也好啊。
这年月布匹的供应很紧张,错过这村可就没那店了。
但有些人的确拿不出来现金,刘会计就让于浩去通知大家,队里有互助金,确实困难的同学可以申请。
“啊?我们还可以从队里借钱?这可太好了。等年底分红,我们一定把账还上。姜霞,借我两张稿子,我的稿子用完了,下次买了还给你。”
知青们顿时高兴了,有那么五、六个谢了申请。
方唯都给他们批了,这些小屁孩还是很有分寸的,没有狮子大开口,借的钱也就刚好是买分到手的布的钱。
过了两天。
阿公派人到二队来拿布匹,阿哥阿姐们千恩万谢,他们的手里一般都不缺钱,但却布票啊。
盘莲花觉得很有面子,上次在寨里还有个别人给方唯出难题,现在不就搞来了布匹?
她真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阿哥阿姐们挑着布匹返回了山寨,寨子里一片欢腾。大家都说方唯这个姑爷有本事,所有人都服他。
这天晚上。
郑先发到家里来找方唯,一见面就说道:“小秀才,亏我给你帮了不少忙,有好事你就把我忘了?”
“哪能呢,该给你分的布都留好了,主要是这几天太忙,我就没顾上给你送过去。”
“这还差不多!家里有酒没得,陪我喝两杯。”
第180章 第二块牌子,名声大噪
郑先发就是想喝酒了,哪一次队里分东西也没少过他的。
他如今是国家干部,吃商品粮,但日子过的反而不如以前舒心。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本人也就是个大队长的水平,因缘际会之下当上了公社主任,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
盘莲花拿过来一壶红薯酒,又给他们搞了两个下酒菜,两人便在屋里喝了起来。
等把一壶酒喝完,郑先发说道:“小秀才,我很快就要搬到公社去住,以后不需要给我发福利了。”
方唯还想说什么,对方摆了摆手,便起身离去。
“唉,大家都不容易。”
方唯知道对方今晚过来压根不是为了那点布,二队的老队长要搬走了,心情想必很复杂吧?
翌日。
方唯让人把分给郑先发的布给对方送了过去,没几天,郑先发就扔下了祖宅,举家搬到了公社。
这天上午,方唯正拿着公社通讯员送来的通知在看,于浩站在门外犹犹豫豫的不敢进来。
方唯手里的这份通知是会议通知,三天后他要去省城开会。
眼角余光看到了于浩,方唯便放下了手里的东西,喊道:“要进来就进来,鬼鬼祟祟的站在门外干嘛?”
于浩这才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
“方队长,我就想问问,咱们队里还有没有剩余的布?能多给我卖一点吗?够做一个人的一身衣裳就行。”
他磕磕绊绊的说完,低着头都不敢看方唯。
这时,方唯从敞开的大门看出去,看到了一个小姑娘的身影。这个小姑娘他认识,好像叫梁雪琴,最近经常来找于浩。
“不可以,每个人的分配数量是固定的,你已经买了布,就不可能再给你一份。”
方唯摇了摇头,拒绝了于浩的请求。
于浩的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别看他经常在队部出没,实际上有点怯乎方唯和郑虎。
“还有别事吗?”
方唯微微一笑,接着问了一句。
“没了,没了。方队长,你忙,我走了。”
于浩转身走出了办公室,见了梁雪琴无奈的摇了摇头,表示事情没办成。
“谢谢你啊,不行就不行吧。”
梁雪琴也不算很失望,她让于浩去找队长也不过想试一试。
本来就没抱太大的希望,所以也谈不上失望。
今天的天气不错,稍后她帮于浩把被单洗了,晾好之后才离开。
赵金生和郝艾珍刚好在宿舍那边和知青谈心,看到了这一幕,回来当做八卦告诉了方唯。
“这两人是打算谈恋爱啊?还别说,倒是很般配。”
于浩比姜云和楚琳琳的年龄要大,今年19岁,梁雪琴和他差不多,同一年的,只比于浩小几个月。
这个年纪在农村完全可以结婚了,但估计他俩还得谈两年。
这件事只是一个插曲,接下来于浩和梁雪琴打得火热,梁雪琴经常到二队来找他。
方唯让赵金生瞅机会提醒于浩一句,谈恋爱归谈恋爱,千万要注意安全啊,否则真出了事那就只能结婚了。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