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210节

  有不少二队的社员和知青,登门恭喜方平养了一个好儿子。

  楚琳琳很羡慕,姜霞请假回去探亲还没回来,倒是梁雪琴经常来找她聊天。

  “琳琳,你说我们有没有希望拿到保送名额?”

  “知青应该很难吧?我不敢想那事儿,如果能拿到一个招工名额,我都乐死了。”

  “你还是想回城?”

  “难道你不想?”

  作为女知青,她们其实都在等待回城的机会。

  这么长时间,她们不谈恋爱,更不会和当地人谈婚论嫁。并非是有什么鄙视链,她们只是一门心思想回城。

  这要是在当地结婚生子,恐怕这一辈子都回不去了。

  好在她们的年纪还小,来的时候楚琳琳17岁,梁雪琴也差不多,她只比对方大半岁而已。

  回城,几乎成了很多知青心里的一种执念。

  方唯知道这个机会弥足珍贵,他抽空和侄子谈了一次,让他去了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学成之后才能更好的报效国家,回报家乡。

  “满满,我一定会好好的学习。”

  此时此刻,方唯看到了涛涛眼睛里的光。

  于是她就不再多说什么,重重的拍了一下侄子的肩膀,便转身离去。

  过了两天,方唯带了一些山上的土茶、瑶寨的腊肉以及干笋、干菌子,专门去向武耀阳致谢。

  武耀阳倒是不嫌弃这些土产,直接就收下了。说真格的,要是对方给他送什么值钱的东西,他反而会扔出去的。

  随后两人聊了一会夏收的事情,方唯便告辞离去。

  武耀阳也很高兴,由此看来方唯并不是一个死脑筋的人。他一直都想把对方纳入自己人的行列,但由于唐泽的原因,二人很难走得很近。

  他其实和唐泽并没有大的矛盾,正副手之间有点小矛盾不是很正常吗?

  没想到因为一个推荐名额,两人的关系反而走近了一些。

  方唯从武耀阳的办公室出来,去看了一下郭永清。

  郭永清现在过的很悠闲,虽然靠边站了,但待遇没变,三天两头跑到一队去探望婆娘。

  张楚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眼,还偷偷的给他们两口子提供方便。

  看到郭叔的精神状态很好,方唯也就放心了,随即返回了队里。

  接下来。

  整个下塘大队突然忙碌了起来,夏收夏种是一年当中最繁忙的季节,连老人和小孩都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什么副业什么经济林,统统靠边,所有人都得为夏收做贡献。

  这一次还是采取了轮流收割的办法,只不过队里的打稻机比较多,经过添置之后,足足有56台。另外还有两台小型收割机,效率之高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收割之后,抓紧时间进行脱粒和晾晒,要不然遇到雨天可就麻烦了。

  抢收抢种,一个抢字说明了收割和夏种的急迫性。收割稻子抢时间,主要是担心天气变化。种植晚稻抢时间,是为了避免错过农时。

  方唯最关心的是【YX-032】的常规育种情况,他这几天都泡在了一队的那10亩试验田,一直等到结果出来了才安心。

  在一队的试验田里,【YX-032】稻种取得了亩产803斤的优异成绩。

  要知道这块试验田可是没有进行指定的,所以也没有属性的加成。

  这个数据就是【YX-032】正常育种的水平,换言之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地区。

  但这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这种杂交水稻,必须使用二队培育的培育出来不育系。

  三系杂交水稻,分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

  其中不育系是重中之重,也是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基础,不可或缺。

  所以呢,这种杂交水稻的确可以在各个地区进行育种,但却依然离不开二队,也同样离不开二队提供的不育系。

  可即便是这样,如果二队能分出一部分田地培育不育系,这个【YX-032】稻种就能推广出去。

  “二队没有这么多的水田,当下的关键是继续培育【南光二号】稻种,真让人为难啊。”

  方唯摇了摇头,接下来还要在二队之外尝试培育不育系,具体看看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或者说到第几代才会出现现状分离?

  随后几天,各个生产队的数据都报了上来,倒没什么惊喜。

  二队生产的【南光二号】定型稻种,亩产稳定在1100斤。而其他的生产队生产的次一级稻种,平均亩产则达到了962斤。

  整个大队一共有水田4270亩,除去试验田就是4250亩。

  二队种植了440亩【南光二号】定型稻种,总产量为484000斤。其他生产队一共种植了3790亩【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总产量为3645980斤。

  48.4万斤定型稻种,可以换购回来484万斤稻谷。364.598万斤次一级稻种,可以换购回来1823万斤稻谷。

  按照20%稻谷、80%的现金计算,整个下塘大队将收入461.4万斤稻谷。

  二队的现金收入为45.96万元,其他生产队的现金收入为183.76万元。

  加一起,整个大队的现金收入为229.72万元。

  之所以分开计算,是因为定型稻种和次一级稻种的价格不一样。

  今年的收成不错,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对于农民来说,丰收的喜悦是其他任何快乐的情绪都代替不了的。

  【采收农作物,点数+484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3645980】

  【总点数:4938705点。】

  “虎子,咱们尽快把口粮分发下去,接下来的夏种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千万不能耽搁。”

  队里开会研究了分口粮的事情,方唯坚持将标准是定到每人800斤稻谷的水平。

  也就是系数为“1”的生产队,平均每人的口粮是800斤稻谷。

  最低一等的系数是“0.7”,也就意味平均每人的口粮是560斤,

  事情定下来之后,方唯让郑虎尽快组织实施。夏种工作已经拉开了帷幕,分了口粮也会让大家的赶紧更足。

  郑虎点点头,马上去安排了此事。

  第二天。

  各个生产队都到公仓来拉粮食,按照计算好的数量拉回去之后,各队再根据工分情况进行分配。

  大队总共分出去了差不多100万斤稻谷,谷仓里还剩下361.4万斤稻谷。

  这些稻谷先留着,等忙完夏种,还得去公社交公粮。

  分完口粮,农机队已经完成了大队的翻地工作,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

  好在下塘大队有这么多农机,要是放在往年,大家几乎要忙活一个夏天。

  插秧机的大量使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家对待队里购买农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的积极。

  这一季,二队依然是种植了440亩的【南光二号】,10亩试验田用来种植不育系,还有10亩用来配对试验。

  一队的10亩试验田,继续种植【YX-032】稻种,以便采集更多的相关数据。

  不算二队,其他生产队一共种植了3790亩的【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和上一季没什么区别。

  忙完夏种,大队人马开始转战山林。

  苗圃培育小树苗长势良好,可以在山上进行移栽。板栗树苗、油茶树苗是重点,继续扩大队里的经济林面积。

  作为的防护林的楠木,沿着山脚一字铺开,成为各村预防泥石流、山洪的主力。

  远山上继续人工种植红豆杉、银杉等珍贵树种,这一项没有制定具体的任务,只要能保证每年连续不断地投入即可。

  “小霞,咱们大队可真忙,一年到头都闲不住呢。”

  知青们也都参加双抢工作和植树造林的工作,姜霞赶在夏收前返回了队里,此时正在五队的山林里移栽油茶树。

  楚琳琳除了要完成接待的任务,像夏收夏种、植树造林这样的集体劳动,她也得参加。

  她们不用去远山植树,那是壮劳力该干的事情。

  “也还好吧,今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也就是10天,10天之后就由育林队接手,咱们不就可以清闲一点了?”

  姜霞笑着回应了一句,手里的一颗小树苗正好完成了移栽。

  “清闲?你想得美。再过一个来月又要开始采收工作了,咱们呀,还得去深山老林里采摘野生板栗和野生油茶籽。”

  两人一边干活,一边闲聊,进度倒是不慢。

  方唯此时正和郑虎、高青山等人在一起,他巡视了整个移栽工作的情况,感觉比预想中的进度要快。

  原计划三年内完成油茶林面积扩大一倍、板栗树增加三万棵的任务,现在看来,这个进度肯定会提前。

  而且珍贵树种的培育工作异乎寻常的顺利,也是,有了各项属性的加持,育苗成功率100%,而且生长速度还快。

  没有不顺利的道理。

  “挺好!再过两三年,全部的经济林就能派上用场了,到了那时,育林队的收入肯定会大幅增长。”

  方唯等人最后在远山参加了集体劳动,一直到下午收工才下山。

  10天的集中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多力量大,光靠育林队这些人,同样的工作量要干到明年去了。

  大家总算是缓了一口气,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大部分社员和知青都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一周后。

  方唯宣布开始修建大队内部的道路。

  这次抽调了大部分的社员和知青,修路工作会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任务指标,修多少算多少。

  等到秋收之后,这项工程还会继续。

  他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将大队内部、以及通往外界的道路全部修好。

  水泥路就不用想了,沥青路面的造价也不便宜,最经济实惠的就是碎石路。

  不过碎石路的路况很糟糕,车辆碾压、下雨等因素,很容易导致路面损毁,出现坑洼不平的情况。

  方唯的思路就是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再谈好不好用的问题。

  碎石不要钱,队里集体劳动折算工分,相对来说,碎石路的造价很低廉。

  公社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向县里作了汇报。

  武耀眼倒是很赞同修路的事情,于是他向地区和省里的有关方面汇报了此事,并请求上级给予支持。

  下塘大队毕竟是省里的试点单位,同时还是的地区和省里两级的育种示范基地,应该有所照顾。

  这要是换成唐泽,对方可能不会这么干。

  但武耀阳需要尽快做出成绩来稳固根基,而且他的做事风格就是如此,相对比较激进。

  他认准的事情就会去做,并不在乎会不会挨批评。

  结果,地区和省里的有关部门,对下塘大队修路的事情很重视,紧急给大队调拨了一批沥青等物资。

  稍后县里派了一个技术小组以及一个小型的施工队,到下塘大队为修路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

首节 上一节 210/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