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255节

  “咋了郑主任,因为什么事要批评你我?我最近好像没犯错误吧?”

  “你也不是啥省油的灯,但这次还真不是你的问题。还记得那个渡边吗?他在省里某个场合告了咱们一状,连武主任都吃了挂落。”

  两人边走边说,方唯感到很无语。

  渡边想要投资的本质是想拿走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尽管高傲的他不愿因承认,但事实上在这一块国内已经领先了小日子。

  你以为人家是来做慈善的?

  “投资和技术转让,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合则聚不合则散,有什么对错之分?莫名其妙。”

  方唯肯定不会接受这样的批评,没有任何道理嘛。

  两人一路飞奔来到了县里,然后直接去了武耀阳的办公室。

  “你俩先坐一会,喝杯茶,我这边马上就好。”

  进门的时候,武耀阳还在处理公务。

  他让两人先坐下,有人送来了茶水,方唯和郑先发一人喝了一大茶缸。

  骑行这么远,又热又渴,的确需要歇一会。

  武耀阳很快处理好手头的工作,起身坐到了两人对面。

  “方支书,事情你都知道了吧?因为渡边先生的遭遇,有位领导很不高兴,批评了县里。

  我觉得这件事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国家建设急需外汇,有人愿意投资我们当然欢迎。

  但是,投资不能损害我们自身的利益,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自己的好东西,一股脑都给了别人。”

  武耀阳并没有批评两人,而是谈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方唯很认同对方的观点,不能因为我们穷,就觉得自己的东西都是垃圾,可以随意甩卖。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只是不知道武耀阳能不能抗住来自上面的压力。

  “武主任,上面是是什么意思?是批评两句就完事呢,还是准备采取行动?”

  方唯得问清楚啊,因为他才是当事人。

  “不好说,暂时是口头批评,接下来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动作,我也不清楚。”

  武耀阳摇了摇头,然后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方唯,欲言又止。

  方唯刚开始还有点纳闷,但很快就理解了对方的意图,便说道:“也别猜来猜去了,我利用代表的身份把这件事向上面反映。”

  他一边说着话,还一边伸出右手,指了指头顶上的天花板。

  武耀阳不禁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他面临的压力其实很大,大到他只能期盼方代表出来发声。

  显然,方唯真正领会了他的意图。

  接下来,三个人聊了一会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郑先发便拉着方唯告辞离去。

  回去的路上,郑先发也显得轻松了起来,甚至还有心情吹口哨。

  方唯倒是很沉默,在岔路口和对哦方分开,郑先发去了公社,他自己则返回了队里。

  当天晚上,他就写了一份有关渡边投资的事情始末,并大声疾呼,呼吁各方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

  事实上在当今,国内技术并没有被发达国家拉的太远,只是有些技术研发在后来自行放弃了,没有继续迭代下去。

  翌日。

  方唯起来后就去了队部,然后将自己写的材料寄去了京城。

  他是全国代表,自然有渠道向上反映问题,这个身份在某些时候甚至比武耀阳好管用。

  材料寄走,他就该干嘛干嘛。

  方唯一般不会主动去得罪人,但事情找上门来,他也不会畏首畏尾。得罪了就得罪了,也没啥了不起,说到底他不过只是一个农民而已。

  大不了扛着锄头下田种地。

  “方支书,忙着呢?”

  寄走了材料,方唯便坐在办公室看文件。

  直到听到动静,他才抬起头来,刚才太投入了都没注意到有人进门。

  “你们是三队的知青吧?有什么事吗?”

  整个大队两千号人口,他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叫上名字。

  但看着眼前的一男一女,多少还是有点印象的,他俩都是三队的知青。

  “方支书,我们俩自由恋爱、现在打算领结婚证,麻烦您给我们开个介绍信。”

  男知青笑了笑,然后道明了来意。

  随着下乡插队的知青的年龄增长,个人问题就变成了很现实的问题。有些人一门心思要回城,但也有一些人打算成家立业。

  他俩就是来找方唯开介绍信的,然后去公社领结婚证。

  “恭喜恭喜,恭喜二位喜结良缘。不过,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我问问你们,结婚这么大的事情,跟家里通气了吗?”

  方唯合上了手里的文件,有些问题他必须要问一下。

  “和家里通过气了,我和她的家里都不反对。”

  男知青代表双方做了回答。

  方唯点点头,说道:

  “那就好!结婚是终生大事,要处理好和家里的关系。

  最后再问一句,你们应该清楚结婚之后会对招工返城有些影响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第232章 尘埃落定,谋划未来

  “考虑过了,我俩还是觉得先解决个人问题更重要。”

  男知青脱口而出,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

  方唯没吱声,转而看向女知青,想听听对方怎么说。

  “我也考虑好了,愿意和他结婚。”

  女知青有点害羞,但态度一样很坚决。

  方唯点点头,便不再多言,刷刷刷就给他们开了介绍信,然后递给了男知青。

  “谢谢方支书,等我们结婚的时候,会给你送喜糖的。”

  “好啊,我等着。”

  两个知青拿着介绍信去了公社,方唯也懒得呆在办公室了,便起身去了竹器厂。

  刚进厂里就看到了盘莲花忙碌的身影。

  盘莲花已经开始上班,不过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要回家奶孩子,所以不管干啥都风风火火的。

  “三哥,你怎么来了?”

  盘莲花也看到了男人,便笑眯眯的走了过来。

  “我来看看,你忙你的。”

  方唯回应了一句,便在厂里转了一圈,随后才去了方平的办公室。

  “老三,今儿怎么想起来来厂里了?你先坐,我马上就好。”

  方平正在修改图纸,这是一款新家具的设计图,他要做一点修改。

  年后,温工一走、盘莲花又生孩子,整个竹器厂就靠一个人撑着。好在一切都很顺畅,也没出什么问题。

  方唯觉得大哥在生产管理方面很有天赋,厂里的事情基本上不用大队操心。

  “你忙你的,我就是出来转悠一下,没什么具体的事情。”

  方唯摆了摆手,随即离开了办公室,又去库房看了看。

  库房距离厂区不远,里面堆积了大量的各色竹子。这都是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产自瑶寨。

  看目前的数量,起码能维持三个月以上的生产任务,库存很充足。

  随后,方唯便离开了竹器厂。

  财务数据他不需要多问,厂里会定期上报报表,一看就知道是啥情况。

  “咦?又出啥事了?”

  他还没有走到大队部,就看到那边聚集了很多人。

  队里一向很平静,这么多人像是在围观什么,那就肯定有事。

  方唯赶紧走到跟前,喊道:“干啥呢?看西洋景啊?”

  “支书,你快看,郑豹队长和几个民兵打死了一条大蟒蛇。”

  站在圈外的社员扭头看到是方唯,便赶紧解释了一句,并同时让开了路。

  方唯走进去一看,好家伙,底下躺着一条碗口粗的大蟒蛇。

  郑豹等人得意扬扬站在蟒蛇的旁边,不让人群靠近。

  “支书,今天育林队那边反映山上出现了一条蟒蛇,我带几个民兵去把这家伙收拾了。”

  看到方唯,郑豹赶紧开口表功。

  当地有蟒蛇的存在,这玩意一般不会下山,但偶尔也有闯进村庄的情况发生。

  这家伙在育林区内出没,那肯定要清理掉。。

  “做的不错,你们把蟒蛇赶紧处理了,不要引起围观。”

  方唯夸奖了几人一句,然后让郑豹带人把蟒蛇处理了。

  随后他就直接回到了家里,见关崇阳、孙道人和阿公正坐在院子里聊天。

  “阿公刚喝了药,我们在这儿谈下白。”

  孙道人手里的药材也基本上用完了,今天是最后一服药,煎好之后给阿公送了过来。

  阿公喝完药之后,三个人就坐在院子里聊天。现在的时节还不算热,坐在外面很惬意。

  稍后,盘莲花也回来了,大家便进屋坐下开始吃饭。

  大家说到最近各队结婚的知青都多了起来,都很感慨。这些知青也不容易,大好的青春都留在了农村,未来还不知道会怎样。

  方唯当然知道未来的走向,但距离现在还很远。

  “老爷子,我刚去了你那边吗,屋里没人,我一猜就知道你在支书家。我刚回来,给你带了点果脯,给你放这儿啊。”

  大家还没在吃饭,于浩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现在很少在队里出现,大部分时候都在外地奔波。搞销售就是这样的,很少有休息的时间。

  于浩爱下象棋,这些年只要有空就会和老爷子下两盘,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而且这小子对阴阳风水很感兴趣,总是偷偷地向老爷子请教。

首节 上一节 255/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