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294节

  郑虎点点头,剩下的事情就得由他去操办,方支书是不会管具体事务的。

  到了中午,陈州纺织厂拉来了两车布,方唯也没让人卸车,直接跟着车辆去了瑶寨。

  王松林早就盼着这批布呢,当时就让人把布卸了下来,然后寨里垫付了货款。

  “松林,你回头把布分下去,按人头分发,但要收现钱。”

  方唯给王松林接待了一句,就和空车一起返回了队里。

  接下来,他让人往车上装了1000只鸡和1000只鸭,结算清楚之后,对方就连忙返回了陈州。

  第二天。

  队里杀了90头猪,同时还给社员和知青分了鸡鸭以及鸡蛋。

  【产出生猪,点数+25470】

  【产出肉鸡,点数+12000】

  【产出麻鸭,点数+13500】

  【产出鸡蛋:点数+20000】

  【总点数:10576390点。】

  养猪场还剩下2258头猪。

  猪肉比往年少了一点,但平均每人也能分到12斤左右,还算不错。

  大年夜。

  方唯和方平两人家凑在一起吃团年饭,关崇阳和孙道人也来了,另外还有于浩、梁雪琴也带着孩子来了。

  这么多人在一起吃年夜饭,很是热闹。

  方唯提前买了一些鞭炮,开饭前放了一挂,噼里啪啦的响声过后,一阵火药味飘进了屋里,让人闻到了年的味道。

  田桂花、阿姐、盘莲花和婷婷等人忙活了一整天,大圆桌上一盘菜摞一盘菜,都快放不下了。

  这无疑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顿饭,辞旧迎新,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方唯举起酒杯,首先看了看两位老人家,再看看阿姐、盘莲花、大哥大嫂、于浩两口子,以及所有的小辈,开口说了两句祝福的话。

  然后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婷婷和涛涛他们帮着残局,于浩和方唯把孙道人和关老爷子送了回去。

  大年初一。

  村里来了两个特殊的客人。

  孙道人开门见到了自己的两个徒弟,很是惊讶:“你俩怎么来了?是不是山上出什么事了?”

  “师傅,我俩特意来看看你,山上没什么事,一切都好!”

  “没事就好!屋里坐,坐下再说。”

  孙道人这才放下了担心,和两个徒弟进了屋。

  方唯不在村里,一大早他就去了瑶寨,带着慰问品去看望孤寡老人。回来后还在队里转了一圈,到了下午才知道此事。

  他连忙去了孙道人那边,屋里没人。

  转身去了关老爷子那边,才见到了孙道人和他的两个徒弟。

  “老三,谢谢你啊,他俩一直都得到了你的照顾,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

  师徒三人中午在关崇阳这边做了些吃的,说起了这几年的事情,肯定会提到方唯对孙道人两个徒弟诸多照顾。

  就在年前,方唯还派人给他俩送去了粮食、食用油、黄豆以及一些瓜果。

  孙道人向方唯表示了感谢,他的两个徒弟连忙起身冲着方唯行了礼。

  “都是自己人,莫客气。晚上都到我屋里吃饭,你们两个多住几天再走。”

  方唯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三人不必客气。

  他稍微坐了一会儿,喊关崇阳和孙道人师徒三人晚上去家里吃饭,便起身离开。

  他今儿出来了大半天了,连午饭都是在张楚家里吃的。

  “三哥,过年好!”

  回到家里,只见屋里坐满了人。

  王松林和七八个阿哥阿姐,早上来给阿公拜年,同时也是过来看望一下方唯和盘莲花还有两个孩子。

  盘莲花留他们在家里吃了午饭,要不是因为等方唯回来见个面,他们都已经走了。

  “大家过年好!中午没喝好吧?我现在陪你们再喝几杯。”

  方唯笑呵呵的和大家打了招呼,然后就让盘莲花去整几个菜,和王松林他们喝几杯酒。

  王松林连忙拦住了他,说道:“中午喝了,我们一会就得回去,莫忙活了。”

  “急什么呀,晚上吃完饭再走。”

  方唯见他们的确都喝了酒,就不再勉强,开口留他们在家吃晚饭。

  “老三,让他们走吧,他们回去还得喝一场呢。”

  阿公替王松林他们解了围,过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吃吃喝喝。

  王松林他们晚上还有饭局,就不必硬留他们了。

  方唯笑着点点头,坐下来和他们聊了一会,王松林等人便告辞离去。

  晚上。

  关崇阳和孙道人以及他的两个徒弟过来吃了一顿饭。

  “老三,道观年久失修,破败的地方越来越多。你帮着出个主意,我们怎么做才能修缮一下呢?他俩想外出化缘,我觉得不可行风险太大。”

  大家吃饱喝足之后,孙道人开口向方唯讨教。

  如今道观里破损的地方越来越多,再不管连房子都有可能塌了。上面肯定是不会拨款的,外出化缘又担心被抓起来,真是难办。

  “孙老,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他俩的身上连介绍信都没有,能走到哪里去?等今年不忙的时候,我带人去帮你们修缮,只是木料和其他的材料需要就近解决。”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认为孙道人和徒弟的想法不切实际。

  但道观也不能任由它破败下去,他只好决定亲自出马,带人去进行修缮。队里会木工活的人很多,竹器厂就是一所好学校,不少人就是通过业余时间学会了木工和人竹器的制作。

  只是山高路远,材料的问题不好解决。

  “这么些年,我们使用木料都是从山上直接砍伐,砍一棵树我们会补种三棵,真要叫真的话,道观后山那一带的山林土地都是我们的。”

  孙道人说的很实在,靠山吃山,要不木料从哪里来?

  而且他还真没胡说,道观拥有周围山林的地契,只是现在不会有人承认罢了。

  方唯没吱声,他觉得这也是办法。道观附近的山林目前都是无主的林地,或者说都是国有的山林,既然没人管理倒是可以就地取材。

  “砍一棵树补种十棵树吧,到时候我来解决。”

  方唯不是那种死脑筋的人,懂得变通。

  比如像队里正在建设的【新民居】工程,就需要用到大量的木材。方唯就让人从防护林和队里的山林中砍伐了一些合用的树木。

  当时他给林业队提出的要求就是砍一棵树,必须要补种十棵树。

  但是他从没有让人去山里砍伐树木,出了大队的林地就是国有林地,进山伐木缺乏必要的合理性,和盗伐没什么区别。

  这和进山采摘果实不一样,果实自然成熟,不采摘也是浪费。

  道观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因为其没有自己的山林。以前的地契肯定没用,这事儿还得去和主管部门协商,暂时只能这样了。

  翌日。

  孙道人的两个徒弟带了一大堆东西,返回了道观。

  这些东西都是孙道人积攒的,他在医务室受人尊敬,一年到头都有人给他送吃的喝的穿的。

  因为阿公在这边,所以方唯一家人都呆在了家里,而大哥方平一家人则去了娘家。

  等过了正月初五,婷婷就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去了湘陵市。按照之前的说法,她会在湘陵市卷烟厂学习半年的时间,学习期满是去是留等到时候再说。

  这次回来,方唯也和婷婷谈过,不过对方担心自己也走了父母身边连个人都没有,一直都在犹豫。

  方唯也没有劝她,让她慢慢考虑,反正还有半年的时间。

  早上。

  方涛去山上砍柴回来,看到小叔和婶婶正在院子里锻炼身体。

  他俩一直都在坚持练孙道人传授的【养生功】,每天也就花个二十来分钟,早已养成了习惯。

  “满满,婶婶,你们锻炼这么多年,觉得有用吗?”

  方唯走进院子把柴放好,然后站在一旁看了一会。

  等两人锻炼完,收了功,他才笑着问了一句。

  “当然有用了!你看看我和你婶子的气色多好,每天吃得香睡得好,几乎不生病。”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然后打水在院子里洗了一把脸。

  盘莲花转身回去喊两个小家伙起床,然后就要吃早饭了。

  “满满,那你教教我呗,以后我也坚持锻炼,体会一下你说的效果。”

  “行啊,你想学我就教你,反正又不是啥不传之秘。不过,锻炼身体的事情贵在坚持,光是嘴上说可不行。”

  方唯笑着让方涛过来,然后给他传授了基本动作。

  接下来几天,他就把这套【养生功】传授给了涛涛,确信对方学会了之后,就让其每天自行练习。

  假期结束,方涛返回省城上班。

  临行前,佛和田桂花给儿子塞了2000块钱,让他收好等办喜事的时候用。

  这些钱是两口子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毕竟方平自从当了厂长之后,几乎就没有时间赚外快。田桂花在托儿所也一样,每年两人加一起也就一千来块钱的现金收入。

  也就是下塘大队吃的喝的都不缺,换成别的生产队,普通社员家里很难拿出来2000块钱的存款。

  时间匆匆。

  郑虎开始安排收割油菜的事情,而【新民居】工程在大年初五之后就早早复工,100套住宅即将完工,只是配套工程的进度还差一点。

  由于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队里已经很少能看到全体出动的景象。

  大量的劳动力向副业和林业集中,抽调一些劳动力参与【新民居】工程的建设,压根不会影响队里的农业生产。

  油菜籽很快收割完毕,然后就将土地翻了,晒一晒田,能消灭大量的寄生虫以及病毒和细菌。

  最近的天气不错,郑虎安排人员进行晾晒,然后经过处理就可以榨油。

  方唯抽空去了瑶寨。

  瑶寨的油菜比下塘大队收的早一些,已经完成了榨油的工序,大家都等着分油呢。

  方唯作为寨里的头人,像这种事必须由他拿主意,别人包括王松林都不能代替。所以赶了过来,马上会计就拿来了账册。

  “今年寨里种植了一季黄豆、一季花生、一季烤烟,秋收后又种植了一季油菜。其中,黄豆种子的总产量为74.8万斤,花生种子的总产量为88.4万斤,烤烟的总产量为68万斤,油菜籽的总产量为11.85万斤。

首节 上一节 294/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