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种子卖了359.04万元,花生换种子卖了203.32万元,烤烟卖了170万元。油菜籽经过榨油,获得了菜籽油39105斤菜籽油。另外,寨里在收割烤烟的时候,还同时获得了9520斤的烤烟种子。”
会计将寨里从去年到现在,所有的经济作物收成说了一遍。
方唯点点头,让对方把账册放下,便把他打发走了。
【采收农作物,点数+748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884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68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118500】
【总点数:13006890点。】
“菜籽油按照平均每人50斤进行分配,剩下的9105斤菜籽油归入库存。去年大家干得不错,取得了很耀眼的成绩。
所以,我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寨子的改造工程。工程包括所有的房屋修缮改造,内部道路的整修以及配套设施的修建。”
方唯选在这个时间点宣布此事,自然有他自己的考量。
下塘大队的【新民居】工程一期即将完工,到时候可以让瑶寨的人前去参观,以便为接下来的瑶寨改造工程献言献策。
方唯对于现代建筑还是心里有数的,但对于像瑶寨这样的木制建筑群,却不怎么了解。
所以,在制定改造方案的时候就需要大家群策群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这项工程。
说实话,瑶寨的条件要好于下塘大队,人口少、人均耕地多,未来的经济实力一定会很不错的。
“好的,三哥,我这就去安排。”
王松林按照方唯的决定,给大家分了在菜籽油。
阿公和王竹韵都有,阿公分的东西寨里会派人送下山,而王竹韵分的东西,寨里会给她折现。
这次正好方唯在这边,走的的时候就把59斤菜籽油顺便带了回去。
接下来。
队里也完成了榨油工作。
这一季队里收割了640500斤油菜籽,共榨出来211365斤菜籽油。
【采收农作物,点数+640500,总点数:13647390点。】
队里决定按照平均每人80斤菜籽油的标准进行分配,一共分出去了160000斤菜籽油,剩下的51365斤菜籽油归入了库存。
说实话,目前队里的各家各户,谁都不缺油水。
年初分了菜籽油,到了秋天还有茶油,人均食用油的拥有量比城里人不知道高出多少倍。要知道,城里人每个月的食用油供应量可是按两算的。
如今的下塘大队和瑶寨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队”,谁不羡慕这两个大队的生活水平?
说不好听的,大队的年轻男子找老婆,挑选的余地大了去了,毕竟县里的年轻姑娘都以能嫁到下塘大队为荣。
至于队里的年轻姑娘,谁都不希望嫁到外面去,都想能在队里找到中意的另一半。
“三哥,有件稀奇事和你讲一下。二队有个男知青,准备娶方文书的妹妹,说是懒得回城了,以后就在队里安家了。”
这天。
郑虎来找方唯谈工作上的事情,谈完之后,他有讲了一件趣事。
二队的一个男知青打破了常规,把方文书的妹妹追到了手,而且已经去提了亲,方文书的家人也答应了。
不出意外的话,两人最近就要领结婚证。
“看来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到底的,总有人会向现实低头。不过,这个男知青靠不靠谱?别到时候又整出什么事来。”
方唯很有感慨,知青们也不容易,有的甚至十五六岁就到了这边插队。
等他们长大之后,会慢慢的产生现实偏差,终归会有人认命的。
知青在前些年几乎不会和当地人结婚,因为这样子做了就意味着失去了回城的机会。
但今年以来,方唯已经听到了好几件诸如此类的事情。
第259章 分房,修缮三清观
但方唯却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叹气。
他很清楚,要不了几年,所有的知青都能返城。
到了那时,结婚生子的知青,有的抛妻弃子有的骨肉分离,仅仅是为了能回到城市中去生活。
善始善终的也有不少,问题是谁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结局呢?
这事儿他还没法说,只能为方文书的妹妹祝福。
第二天。
王子健和方晓彤就来到了大队开介绍信。
方晓彤就是方文书的妹妹,而王子健则是二队的一名知青。
“王子健你可要想好了啊,现在领了结婚证,以后招工回城等等的事情就和你无关了。”
方唯对方晓彤还是很熟悉的,毕竟是一个村子的。
但对王子健却不熟悉,两人几乎没打过什么交道,所以他讲话很直接。
“我知道,我已经下定决心以后就生活在二队,不打算回去了。”
王子健并不怯场,态度很坚决。
“哦?我是说如果,等以后你俩结了婚甚至还有了孩子,如果有机会只能让你一个人回城,你会怎么做?”
方唯让方晓彤去外面等一会,突然问了王子健一个很刁钻的问题。
对方一愣,显然这个问题让他也感到不好回答。
“我也许会留下来,也许会先回城再想办法把她们娘俩接过去。总之一句话,我既然选择和晓彤结婚,就不可能抛弃她。”
过了好一会,王子健才开口回答道。
“很好,记住你说过的话。人嘛,这一辈子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不放弃不抛弃,一定会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给你介绍信,去公社领证吧。”
方唯没有再多说什么,随手把介绍信递给了对方,让他带着方晓彤去公社领结婚证。
王子健接过介绍信也没说什么,冲着方唯鞠了一躬,便转身离去。
方唯觉得这小子有点没意思,起码在面对那个刁钻问题的时候,能先考虑一下再回答,而不是信口开河满嘴谎言。
对方能有这个觉悟,方晓彤跟了他也不会吃亏。
接下来几天,又有几对男女来找他开介绍信。全都是知青和本地人结婚,甚至六队还有一个女知青嫁给了村里的一个年轻社员。
对于方唯来说,他没有理由去阻止,但却尽到了提醒的义务。
人这一辈子走的路,大多都是自己选择的,无论对错都别怪别人,因为那就是你的命运。
刚给一对年轻男女开了介绍信,高文书突然走了进来。
“支书,咱们的100套新民居已经竣工,施工方请你过去看看,还问咱们要不要搞个竣工仪式。”
经过建设者的努力,【新民居】工程一期已经完工。虽然配套的自来水还没有影子,但排污排水工程已经同步完成,并不会影响大家居住。
高文书一直在跟踪工程的进展,所以他在完工的第一时间就跑过来向方唯报喜。
方惟一听马上就站起来,兴冲冲的去了工地。
“方支书,这一期工程提前完工还得感谢队里的大力配合,没有这么多的劳动力,我就是有天的大本事,也没办法做到这一步。”
施工负责人笑容满面,他有自豪的本钱,毕竟工期提前了这么多。
当然,他也是一个明白人,知道这里面的事情,开口就说了提前完工的主要原因。
“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当然要尽心尽力了。谢谢你们,是你们安排的好,要不然光凭一把力气也没用。”
“哈哈,还是方支书的水平高。走,我带你去看看。”
施工负责人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觉得方支书这人太会讲话了,听着舒坦!
随后他陪方唯去新民居里参观了一圈,房屋里的内装同步完成,雪白的墙面、平整的地面,灶台卫生间应有尽有,整个建筑看起来很有档次,而且很实用。
以后社员们在家里上厕所、洗澡都很方便,就是用水还比较麻烦,需要去井里挑水。
自来水厂的建设要等到二期工程完工之后,再进行修建。水源来自地下水,二队的那一口自流井的出水量极大,很多时候都没有用上。
要是将那口井水引过来,就可以成为水厂的主要水源。
“自来水的管线已经预埋了,而且已经到了各家各户。只要自来水厂建成,接入管网就能供水。”
方唯在洗手间和厨房里都看到了水管和水龙头,但管线里没有水,所以这玩意现在还是一个摆设。
施工负责人赶紧解释了一下,方唯点点头,便去了院子里。
每家每户的院子也很宽敞,停一辆拖拉机还能堆几个草垛。地面都做了硬化处理,这样更干净,不至于一刮风就尘土飞扬的。
方唯一栋接一栋的在房屋里转悠,对于施工质量还是很满意的。
“谢谢你们!三天后队里会举行一个简短的竣工仪式,等忙完了春播,【新民居】的二期工程即刻动工,到时候还得麻烦你们。”
“哪里的话,你能让我们继续施工,那是看得起我们。”
方唯在这边转了挺长时间,回到大队部就宣布了三天后举行竣工仪式的事情。
这件事交给高文书负责,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一定要搞得喜庆。
“三哥,你别光顾着高兴了,这第一期的100套房子怎么分呢?”
“这还用说吗?当然先紧着生产标兵、育种能手、副业能手,按照能力和贡献打分,分数从上到下排序,取前100名搬进新居。还有,大队干部和各队的干部,不参与一期分房。”
这样的事情不能和稀泥,肯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就必须要照顾到先进社员。而队干部不参与第一期的分房,也是为了公平,包括他自己同样得往后排。
郑虎顿时没什么话好说了,家里的婆娘早就惦记上新房子了,可现在房子建好了自己却没希望搬进去住。
这要是别人说这个话,他能啐对方一脸唾沫。
可这话是三哥说的,而且人家也不参与一起分房,他就无话可说了。
“虎子,别急,等春播工作结束之后,【新民居】二期和三期马上动工,这一次可是200套房子,保证秋天让你搬进新居。”
方唯见郑虎垂头丧气的样子,忍不住觉得好笑。
随后他宽慰了对方一句。
“三哥,你就别宽慰我了,就算是二三期工程同时开工,到时候队干部又没份儿,你这不是让我空欢喜一场吗?”
郑虎无奈的摇了摇头,有些意兴阑珊。
“谁给你说的队干部没份儿?队干部也是人,为了队里的发展倾注了很大的心血。让一次就得了,哪有让两次的道理?
等二期三期工程完工了,先紧着队干部和五保户分,剩下的再打分分配。”
方唯看向郑虎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一个傻子,差点让对方破防。
“三哥,你就是故意的,一句话故意不说完,逗我玩呢?”
郑虎差点急眼,但随后又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