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597节

  清河基地和江淮基地接下来都进入了大建设的周期,一边生产一边搞基础建设,瑶岭农业有多名高管在两地坐镇,以保证工程建设按期完成。

  整理好【南丰麦327】的资料之后,方唯让人寄给了孙士礼。

  后续的申报工作由对方完成,根本不用公司这边操心。

  傍晚。

  方唯回到了家里,阿姐已经做好了晚餐。

  自从刘雪梅的父母去了羊城之后,阿姐就回到了村里,正好可以休息一阵子。

  “三哥,到了五月底还得麻烦你阿姐再去羊城。雪梅的预产期快到了,咱们家里没个人在那边我不放心。”

  盘莲花最近比较忙,要到预产期前才能过去,在这之前只能麻烦阿姐先去。

  阿姐倒是很乐意,方唯也没意见。

  吃过饭,方唯和盘莲花出去散步,回来后他便钻进了书房。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编写【小麦育种技术手册】,手册总结了这几年在小麦育种上的经验教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他喜欢写这样的东西,至于论文就算了,有关【南丰麦327】的各种论文,作物所和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正在紧张的进行中。

  方唯坐在书桌前思如泉涌,不知不觉就到了午夜时分。

  盘莲花端着一碗银耳羹走进来,让男人先吃了再说。

  “不写了,喝完东西就去洗漱睡觉。”

  方唯这才意识到时间挺晚了,于是站起来伸个懒腰,然后三口两口消灭了这碗银耳羹。

  “三哥,你又不赶时间,可以慢慢写呀,以后别熬夜了。”

  盘莲花收拾好书房,笑着劝了一下男人。

  “嗯嗯,我今儿就是写的太投入了忘记了时间,以后会注意的。”

  方唯答应的很痛快,他一般情况下很少熬夜,习惯了早睡早起,只有在投入工作的时候才会这样。

  翌日。

  他一早来到了办公室,开始处理公务。

  几件公务处理完,他看了一下早上送来的文件,随后就接到了胡林伟的电话。

  “支书,深城瑶岭大厦主体封顶,已经转入了内装阶段,你有空过来看看吗?”

  胡林伟向方唯介绍了深城瑶岭大厦的进度,这座大厦的工程比较复杂,所以工期也长一些。

  不过主体工程业已完工,内装正在进行中,预计今年年底能够竣工。

  “速度不慢嘛,等我啥时候去了羊城就顺便去看看。胡总,你还有什么事?”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然后询问对方打电话的目的。

  胡林伟是集团公司的副总,整天忙个不停,打电话不可能仅仅是为了汇报一下工程进度。

  “是这样的,房产公司递交了一份报告上来,他们想在沿海发达城市搞房地产项目。我和蔡总拿不定主意,所以想请你定夺。”

  关于这件事,公司内部的争议很大。

  毕竟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而且行业里的水很深,公司内部有很多人都反对这么做。

  当时兼并新林县运输公司有着特定的背景,项目的成功经验没那么容易复制。现在房产公司打算进入大城市试水,不少心里都没有底。

  “他们想尝试一下应该支持,不过,集团公司不会在资金方面给与太大的支持。”

  方唯想了想,定了个调子,支持房产公司的探索但在资金上会严格控制。

  这是为了避免房产公司出现资金问题从而把集团公司拖垮,实行风险隔离,剩下的事情就没啥好担心的,

  “明白!”

  胡林伟的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在打电话之前还真的害怕方唯持否定的态度。

  现在有了对方有条件的支持,那么这个事情就可以落实,他本人是坚决支持房产公司拓展业务的。

  二人随后结束了通话,临近中午,方唯便起身回到了家中。

  匆匆数日。

  县里一下子来了好几个考察团,他们都来参观学习小麦育种情况的,但显然找错了庙门。

  这边没有小麦育种基地,小麦育种基地放在了江淮,而这些人事前也没有了解清楚情况,就贸然跑来了。

  王林打电话来和方唯商量,最后只能带着人家参观一下蔬菜育种和水稻育种。

  毕竟对方来都来了,直接打发到江淮那边去也不合适。

  这些人对水稻育种兴趣缺缺,反而对杂交玉米育种以及蔬菜育种充满了兴趣。双方商量好之后,就由赵金生负责接待这几个考察团,倒是给瑶岭大酒店带来了不少生意。

  方唯对这种参观交流活动从来都是持开放的态度,参观完之后考察团还和研究所以及作物所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效果很不错。

  离开新林县之后,有两个考察团直接去了江淮基地。

  方唯提前给林炳坤打电话交代了一番,让对方做好接待工作,除了核心技术,其他方面不用藏着掖着。

  社里安静了下来,这几年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并不多,比公社时期少多了。

  这天上午。

  方唯去了县城,看了看房地产项目的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包括商业用房和回迁房,项目早已竣工。向阳超市就在这边,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甚至还有临县的人到这边来购物。

  超市的火爆也带动了周边的服务业兴起,这一带已经是县城最热闹的区域。

  二期工程并不是等一期工程完工之后才开始建设,二者的开工日期相差不远,目前工程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

  “方支书,咱们的【南麓花园】将在五一开盘,预计今年八月份开始陆续交付。”

  这个项目是由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在商品房全部交付之后会移交给物业公司。

  目前的房价很便宜,几万块钱就能买一套房子。当然,这只是毛坯房,装修还得自己花钱搞。

  “你们做过市场调查没有?有多少人有购房意向?”

  “根据调查结果看,有购房意向的人还真不少,但到底会有多少人会掏钱购买还不好说。”

  方唯随后问了一下市场预测情况,负责人没敢打包票,回答的比较笼统。

  不过方唯也能理解,意向归意向,一切都要等到开盘当天看签约数量才能作数。

  他随后去工地转了转,相较于未来的销售,他更看重房屋的质量。还好,工程质量可圈可点,开发方只要舍得投入,施工方也不会搞什么偷工减料的事情。

  临近中午。

  方唯给王林打了电话,邀请对方到林河饭店来吃饭。

  王林正好有空,很快跑了过来,然后两人要了一个小包间,一边吃午饭一边聊天。

  “方支书,你前段时间的投资可不小啊,光是种植基地就新添了80万亩农田。现在很多人反映咱们县种植的蔬菜供不应求,你是不是也应该想想办法?”

  王林说这话的时候,满脸都是羡慕的神情。

  只可惜新林县的自然条件不具备,同时也没那么多的耕地,所以才眼睁睁的看着瑶岭农业向外扩张。

  不过,由于供应香江蔬菜打响了名气,新林县这两年的蔬菜成了抢手货。不少有实力的商家找到县里,希望能加强合作。

  但县里的蔬菜产量有限,所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怎么没想办法?林总正和县里的几个乡谈合作,打算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向外地供货。”

  事实上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还真不如种植蔬菜,前提是能有很大的销量。

  瑶岭农业通过供应香江蔬菜一炮而红,所以销量不成问题,剩下的就是扩大产量的问题。

  林炳坤正在和几个乡谈合作,多承包一些土地建立蔬菜种植基地,也是为了回应大家的呼声。

  “这样啊,我怎么没听到下面乡镇汇报呢?”

  “刚开始接触,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谈判,你让人家怎么汇报?放心吧,这事儿铁定能成。”

  在方唯的推动下,公司主动提高了承包费,给农户们一定程度的让利。所以承包的事情很好谈,大概在一个月之内就能有结果。

  这也是方唯敢在王林面前打包票的底气。

第562章 与病魔抢时间,培养接班人

  王林心里有了数,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起了旧街改造的事情。

  方唯觉得老街高在没问题,但千万不能推倒重建,毕竟县里的老街有上百年的历史,以后当做一条步行街也算是县里的一张名片。

  真要想改变县城的面貌可以开发新区,比拆迁老街更合算。

  “你这个说法也很有道理,回头上会研究研究。”

  王林的眼睛一亮,没想到方唯居然支持保留老街。

  不过这事儿还需要好好的探讨,两人吃饱喝足之后就各自离开。

  方唯回到了办公室,让人泡了一壶茶送过来,随手翻了翻今天的报纸。但脑子里却在想王林的规划,总觉得对方的规划有点太超前了。

  一方面是县里的财政状况能否支撑起新区建设,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有没有他预料的那么快。

  一周后。

  方唯出席了瑶岭农业和三个乡镇的总体签约仪式,林炳坤代表公司、王林代表县里,在协议上签了字。

  这不仅仅是土地的承包合同,还有公司和县里共同发展蔬菜产业的合作协议。

  这种事本来不用方唯出面,不过王林不答应,也不清楚对方出于啥心态,非要他来现场露个脸。

  方唯出席了签约仪式就离开了县城,驾车直奔瑶寨。

  他也是今天才听说王松林病了,而且病的很严重,据说这几天都没下床。

  “松林,感觉怎么样?怎么不去医院看看?”

  方唯到了瑶寨就直奔王松林家里,看到对方果然在床上躺着。

  王松林的气色看起来很不好,说话也没什么力气,整个人的情况都不大好。

  “他就是犟,总说休息一下就好了,死活不肯定医院。三哥,你讲讲他,他听你的。”

  方唯赶紧问了一下,王松林婆娘直接接过了话茬,显得对男人很不满。

  “你和三哥说这些干啥?我休息几天就会好,你还不去做饭?”

  王松林有点不乐意了,当即把婆娘赶了出去让她去做饭。

  方唯摆了摆手,说道:“先不忙着做饭,走,我现在送你去县医院看看。”

  王松林还想说什么,结果方唯眼睛一瞪,对方就乖乖的不吭声了。

  稍后,方唯扶着王松林上了车,他婆娘也跟着坐了上来,三个人便直奔县人民医院。

  王松林的婆娘去挂了急诊,经过检查,患者的肝脏和肠胃都有问题。早期的肝硬化,很严重的胃溃疡伴随胃出血,这家伙居然就在家里挺着。

  方唯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看对方病恹恹的,都想给他两个嘴巴。

  “三哥,医生让住院呢。”

首节 上一节 597/6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