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在意可持续发展。
“好的,我们会注意的。”
负责人赶紧表态,然后又带着方唯去了另一个地方。
这次承包的林地并不是完全连在一起,而是分成了五大片区。不过这对于植树造林倒没有啥影响,就是管理上更需要细致一些。
临近中午。
方唯结束了考察,驾车去了二姐家。
二姐一家同样住进了新房,田炳义买了一辆大排量的摩托车,整天忙来忙去的。
“老三,你怎么突然来了?我这就给你姐夫打电话,让他快点回来,等会我搞几个菜,你俩喝几杯。”
二姐见了方唯很高兴,马上给田炳义打了电话,然后又出去了一趟,回来就开始准备午餐,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田炳义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方梅很快炒好了几个菜,方唯觉得大家下午都有事就没有喝白酒,而是和田炳义一起喝了一点米酒。
“姐夫,我看你那边的情况不错,回头要不要再增加一些蔬菜种植面积?”
方唯先和二姐聊了一会家常,然后扭头看向了二姐夫,很认真的问了一句。
“我们的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都卖的很好,产量早就不够了,我和林总说过一次,当时他在忙其他的事情,让我缓缓再说。”
田炳义实话实说,他觉得现在的蔬菜面积起码还应该翻一倍。
方唯点点头,让田炳义先去和几个乡镇谈一谈,他回头会和林炳坤说这事儿的。
田炳义很高兴,当即又干了一碗米酒。
“老三,听说你在搞什么海水稻,整天往粤地跑,那玩意真有那么神奇?”
关于海水稻的事情都在县里传开了,据说可以用海水灌溉,大家都觉得很稀奇。
方梅同样很好奇,今天见到了三弟就忍不住想探个究竟。
“那玩意有啥神奇的,用海水直接灌溉肯定不行,就是不挑地,在盐碱地或者滩涂也可以生长。不过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培育成功,得等几年。”
方唯哈哈一笑,给二姐和二姐夫简单的做了一下科普。
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吃完了午饭,方唯也没多呆,随后就去了县城。
他今天之所以这么关心种植蔬菜的事情,是因为林炳坤虽然没有马上同意田炳义扩张的计划,但也没有把这事儿扔在一边。
在对方提交的报告里面说过这事儿,杨峰还特意摘出来给他看了。
方唯到了县里直奔大型农贸市场而去,县里的农贸市场还是瑶岭集团投资兴建的,如今的生意越发的红火。
房产公司随后又投资兴建兴建了农贸市场二期,二期的位置在城关镇的边缘,交通很方便。
他在农贸市场二期附近停好车,走下来一看,只见这边车水马龙,甚至比农贸市场一期还要热闹。
而且主要是以批发蔬菜、特色农产品以及当地的土特产为主,零售生意也做,只不过是兼顾的。
瑶岭农业出产的蔬菜远近闻名,再加上还有大棚出产的特色农产品,吸引了无数的客商前来进货。不仅有周边县市的客商,而且还有外省的客商。
现在的问题是蔬菜和特色农产品的产量跟不上,别看这会儿还很热闹,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前来采购的本地人,也就是零售客户。
想进货要赶早,大一点的客商都知道。
方唯去里面转悠了一下,很快就转身出来,然后返回到了办公室。
“杨助理,你去把上次林总关于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报告拿来,我签完字你就给他传过去,让瑶岭农业尽快落实。”
方唯一向都是行动派,既然决定了扩大蔬菜和种植面积,就不会拖泥带水。
杨峰很快就处理好此事,林炳坤同意了田炳义的方案,相信要不了多久,田炳义手里的土地面积就会翻倍。
晚上。
阿姐做了几个方唯爱吃的菜,三个人开开心心的吃了顿晚餐。
盘莲花最近几乎没什么事,所谓的技术顾问也不过是个虚职,刚开始还有人向她请教一些问题,但到了现在她都快变成吉祥物了。
一来二去,她也懒得动辄去竹器厂,说好厂里有啥事就让他们打电话。
“三哥,你不去看看你的海水稻吗?”
吃过饭,夫妻两人坐在堂屋里喝茶,盘莲花突然来了一句。
“等过段时间海水稻成熟了再去,咋了,你想出去转转?”
老夫老妻了,只要盘莲花一开口,方唯基本上就能明白对方想说啥。
“是啊,最近有点无聊。”
盘莲花点点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正好,我最近打算去天南基地看看,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天南?”
方唯有一段时间没有去天南了,他之前还给当地画了大饼没有兑现,是时候把这事儿落实到位。
“好啊,带上阿姐,我们去天南玩玩。”
盘莲花去过一次天南,对那边的印象还不错,值得再去一趟。
方唯点点头,第二天就让杜秘书订票,然后从省城飞往了春城。
这次外出他只带了杨峰没有带杜婉怡,作为秘书,杜婉怡需要留在社里帮方唯处理一些事情。
一行四人来到春城之后,方唯和杨峰直接去了天南基地,而盘莲花和阿姐则在春城和周边游玩。
“支书,杨助理,天南的气候和水土很适合玉米的育种。基地培育出来的玉米种子,颗粒饱满、产量高、品质佳,甚至比新林县出产的玉米种子还要好上一丢丢。”
负责人不停的向方唯和杨峰介绍基地的工作成绩,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实际上方唯也发现了异常,先不说具体的数据,天南基地出产的【玉香二号】种子,仅看卖相就比育种小组的出产更好。
如今的【玉香二号】还处于最后的验证阶段,不过天南基地也开始尝试培育新品种玉米种子,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至于培育出来的种子和新林县那边有略微的差异,方唯很快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
大概是因为两地的气候、水土差异太大,才使得各项数据都有一些细微差别。
总的来说,天南基地培育出来的【玉香二号】种子更优。
“不错,真不错!看来你们是用了心的。”
方唯随口夸奖了对方一句,基地负责人兴奋不已,整张脸都涨红了。
杨峰赶紧记录了天南基地取得的成绩,打算随后就给林炳坤发过去。
第610章 画的大饼要兑现,多元化经营
听说方唯来到了天南,当地的一些领导连袂来到了天南基地。
每个人都对方唯很热情,等他回到春城,酒宴就没断过。
盘莲花和阿姐也跟着沾了光,她俩自己在外面转悠还吃不到这么齐全的当地特色菜,几天下来可是过足了瘾。
“方董,省里的几位领导明天想见见你。”
吃好喝好之后,人家便安排了座谈会。
方唯心知肚明,这哪是座谈会?分明是来讨债的。
不过他没有拒绝,第二天上午按时走进了会议室,和几位领导见了面。
他这次是有备而来,自从发现天南基地更适合培育【玉香二号】之后,他就和蔡桐、林炳坤等人通过气,打算今后把玉米育种和育种种植都放到天南来。
几人很快统一了意见,有了明确规划。
“方董事长,欢迎你再次来到我们天南。听说你去基地转了转?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
领导们和蔼可亲,而且很关心天南基地的发展。
方唯一一表示了感谢,随后也不玩虚的,直接说了自己的计划。
“来之前公司内部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计划扩大天南基地的规模,准备把玉米育种面积扩大到1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万亩。”
之前的天南基地,玉米育种面积为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为20万亩。
扩大的之后的天南基地,其规模已经超出了几位领导的预期。几人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感到很满意,这仅仅是第一步,或许瑶岭农业未来还会在天南砸下更多的资金。
“对于贵公司的计划,省里和各地坚决支持!如果以后有什么困难就和我们说,无论是资金还是别的方面的问题,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
到了现在,双方的合作才称得上是渐入佳境。
接下来大家就越聊越愉快,方唯乍不经意间透露了一点公司的中长期规划,让几位领导的笑容更加真诚了。
回到酒店之后,方唯就给林炳坤打了电话,让对方过来和天南方面签合同。
以后新林县那边就不再培育玉米种子,而是全部迁移到天南基地来。县里空出来的土地,随便林炳坤怎么安排,哪怕是培育其他经济作物的种子都行。
林炳坤很快就赶到了春城,方唯让杨峰和对方一起去和当地谈判,自己则带着盘莲花和阿姐去春城之外的景点转了转。
一周后。
方唯等人返回了春城,林炳坤代表瑶岭农业已经和天南方面签订了合同。
他和杨峰审议过后没发现什么问题,合同随即生效,天南基地的扩建工程也随之展开。
盘莲花和阿姐乘飞机去了省城,然后返回村里。而方唯则直接飞往了深城,因为他已经接到了王木齐的消息,海水稻即将收割。
“支书,我们这次一共筛选出了三个海水稻品种,其中的三号品种品质最好。”
筛选出来的种子不算多,每个品种大约能种植2000亩的海水稻。
当然,现在还没有到大面积种植的阶段,连试种都有点早,还得进行下一轮的培育。
不过方唯还是取出来一部分种子,三个品种各样装了一些,然后给马教授和林教授寄了过去。
这个项目本身是三个人的合作项目,虽然由方唯主导,但也不能忽视人家之前的努力,说不好听的,要是没有人家提供的海水稻种子,他还得去茫茫的滩涂去寻找野生海水稻。
能找到的概率和大海捞针差不多。
“三号品种的评估亩产是多少?”
现在还不是全面追求的时候,重点要放在提高产量上面。
所以方唯直接询问了产量问题,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问题,或者说其他方面的问题等产量达标了再寻求解决。
“预估亩产为760斤左右,产量已经达标。”
王木齐很开心,起步就创造了奇迹,初步解决了马教授他们十几年都没有突破的难题。
方唯点点头,他虽然对这个产量很不满意,但初步达标也是达标,他还是夸赞了对方一番。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我等会给你一万块钱,你按照大家的贡献下发下去吧。”
光是口头上的表扬没什么意义,方唯决定以奖金的形式对大家进行奖励。
王木齐等人一下子就来了精神,精神上的鼓励固然重要,经济上的鼓励更实在。
中午。
方唯让王木齐安排人做了一锅海红米,海水稻产出的大米是红色的,看起来很漂亮,所以方唯管这种大米叫【海红米】。
海红米是之前筛选剩下的稻子打出来的米,煮好之后,方唯盛了一碗尝了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