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28节

  陈光良笑着说道:“这次邀请童经理来香港,其实主要是希望你带领沪市的新丰纺织系统,后续搬到香港来,包括人才和熟练工人,也包括童经理你和家人。”

  童润夫大吃一惊,他随即说道:“陈先生,我不考虑移居香港。”

  陈光良当即说道:“童先生,你知道如果你选择在国内,会有什么结果吗?”

  童润夫摇摇头。

  陈光良便给他分析了两种可能性,最后说道:“童先生,为国效力是每个人都想做的,但如果不能.你虽然是纺织界的人才,但你的身份是‘官僚资本’,根本不可能溶于进去的至少,不经过改造.”

  童润夫一听,脸都涨红了。

  “陈先生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

  陈光良笑笑,说道:“我相信,你会相信我的,别忘了,我是什么人!我准备明年,将内地的新丰纺织,逐步搬到香港,那些纺织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也会是我们争取的对象,届时还请童先生给予支持。当然,如果童先生能来香港,我是更高兴的。”

  童润夫猛的一惊,陈光良是什么人,他是明白的——1937年前就知道来香港和去重庆开工厂,1941年就知道转移香港工厂和租界工厂,对局势的分析,几乎用先知先觉来形容。

  他目前对国内的两派分析,确实很有道理,国民政府确实要输掉,那么新政权必然属于劳苦大众。

  他算是资本家么?

  反正他有司机、有佣人,住的是沪市的洋房,虽然是打工的,但薪资和分红都非常丰厚。更重要的是,他在国民政府当了官的。

  “好的,我回去考虑考虑。”

  陈光良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有时候支持国家,不用将自己搭进去,我们在香港,也是可以支持的。香港将来作为中西方交流的窗口,必然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童润夫点点头,说道:“嗯,陈先生一直以来都非常有远见。”

  事实上。

  陈光良的事业,也开始接触另外一派的控制区,后续必然会加大贸易,卖给他们需要的钢铁、药品等等。

  经过这次谈话后,童润夫原本停留一周时间,改成继续在香港考察。

  看样子,他很快转变了态度,这让陈光良想起内地的汤飞凡,这也是他敬重的朋友,华夏首位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人(青霉素)。

  在陈氏家族的‘工业体系’中,目前仅有纺织业、拉链产业,而‘维他奶’严格意义来说,是属于食品饮料,将来可能归属于长江集团之中。

  新丰纺织、合和拉链,是目前陈光良涉及的工业。

  这天,陈光良来到合和拉链视察工作。

  总经理王飞朝为他介绍了情况:“老板,目前我们的四台机器可以不停来的生产,将生产的拉链也卖到东南亚、内地.特别是我们的产品打入沪市后,对其当地的市场影响很大,那些手工拉链生产,将彻底倒闭。”

  陈光良看着源源不断在生产的拉链,随即说道:“这种产品要是销往日本,会不会对日本的手工拉链产业,形成毁灭性打击?”

  王飞朝说道:“只要日本没有自动链牙机,那么本地拉链基本没有太多的生存空间,毕竟机械化生产的成本、性能,都远远领先过手工生产。”

  陈光良点点头,随后召集管理层来开会。

  他说道:“接下来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进口更多的自动链牙机,加大生产的数量,将产品彻底打入东南亚和日本,其中日本又是我们的新目标;第二,我将成立‘拉链研究所’,从内地和本港招研发人员,技术上我们也要有。”

  第二个目标,实际上陈光良是想生产‘铝合金拉链’,但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技术。

  大家闻言后,精神振奋起来,都知道合和拉链将迎来一波跳跃式的发展。

  王飞朝说道:“可以进口十台拉链机器(排米机器),同时我们去日本成立办事处”

  陈光良说道:“十台是不够的,至少是三十台,当然是分批进口;日本和东南亚的市场很大,而且我们的动作要快,迅速占领当地市场,对本地企业形成打压、挤压的态势。”

  这一次,在1947~1948年,总投资将高达近百万美金,不仅仅是进口链牙机的事情,还有提高研发的能力。

  例如铝合金拉链,一旦可以生产,那么合和拉链必然上一个台阶。

  与此同时,等这一波发展起来,冶炼厂也该成立了,钢铁、铝合金都将是目标。

  “好的”

  众人清楚,如果这样的投资,老板恐怕要亲自抓发展大计,他们这个企业也将受到老板的重视。

  散会后,陈光良继续留在合和拉链办公,便是最好的证明。

  一周后,陈光良又成立了一家玩具企业——华泰玩具,初期的管理层和职员,都是从新丰纺织厂调来的,一共四人。

  在会议室,陈光良对四人说道:“我们的一件产品,是这个叫做‘小黄鸭’的玩具,你们必须用塑胶来生产它。所以华泰玩具初期是一家塑胶厂,生产塑胶玩具。这方面的技术和机器,大家要尽快去招募。”

  “是,老板。”

  四人不知道,为什么老板会看中这个产业,但大家明白一件事——他们是创业元老,那么以后公司发展起来,他们地位也会大增。

  经理刘元龙建议道:“老板,这个手绘的‘小黄鸭’非常有代表性和独特性,要不要考虑去海外申请专利。”

  有点眼光,陈光良还真想到这一点。

  “当然,等公司真正筹备起来,也等塑胶小黄鸭生产出来,我们第一件事便是去美国申请专利。”

  小黄鸭之父?

  “好的,我们记下了。”

  随后,陈光良说道:“华泰玩具不仅生产这个小黄鸭,还可以生产塑胶水枪等各种玩具,总之你们要明白——战后,世界经济会逐步发展起来,玩具产业也会发展得很庞大。如今我们虽然刚刚成立,但一定要有一颗长远规划的心。”

  众人纷纷鼓掌,神情也非常激动。

  四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新丰纺织属于年轻的管理层,如今跟着老板出来创业,他们会抓住这个机会的。

  交代一番后,陈光良也继续在办公室里,规划起这个产业来。

  塑胶、玩具,其实这是两个产业,后续发展可能独立成两家企业。

第358章 昂贵的中环地皮

  “老板,港府准备在10月初拍卖一幅中环商业土地,这幅地皮是港岛中区大会堂旧址,面积1.4万平方尺,起拍价是277.8万港币。”

  长江地产的副总经理严宽,告诉陈光良一则好消息。

  陈光良闻言后,立即拿出港岛的地图,随后研究起来。

  很快,他惊喜起来,这幅地皮不就是未来的华夏银行大厦么?

  好机会,如今华夏银行还属于国民政府,而且香港华夏银行的总经理郑铁如,一向自成一派,对国民政府也是疏远。

  “嗯,我准备参与竞拍,就以私人的名义,晚点去交保证金。”

  “好的,这幅地皮估计参与竞拍的人不少。”

  “知道”

  严宽便识趣的不再说,毕竟老板到底有多富裕,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也仅知道,长江地产的资产值差不多有1000万美金以上,相当于4000万港币以上。

  待严宽离开后,陈光良思考起来。

  这幅拍卖的地皮仅1.4万平方尺,说明后世的华夏银行是经过合并周围的建筑和土地(1981年8月,港府将中区美利道停车场,以10亿价格出售给华夏银行),才能有后世的地盘大小。

  不过没关系,将来他也买得起周围的地盘。

  这幅地皮的用途,陈光良打算建‘新平安银行大厦’,德辅道的平安银行大厦,则可以转给长江地产。

  陈光良家族很快就能成为香港的‘第一家族’,自然不惧‘出名’,所以陈光良也打算不再韬光养晦。

  这幅地皮,他志在必得!

  平安银行本该分红的1000万美金,最近半年多时间,继续从金银贸易场套现黄金,花掉了200万美金,购入3.2万两,陈光良总持有的黄金已经高达18万两以上。

  另外,平安银行还有800万美金的‘分红资金’没有动用,正确投资的渠道,所以这幅地皮来得正合适。

  这天,陈光良的办公室来了两位故人——刘鸿生、刘吉生。

  “老哥,听说你身体不好,怎么还跑到香港来,莫非你也是来度假的?”陈光良见到故友,也是很热情、很高兴。

  他和刘鸿生都算是宁波帮的,而且是头面人物,自从陈光良远遁香港后,刘鸿生成为沪市商界的领头人物。

  刘鸿生笑着说道:“这不是看你老弟在香港如鱼得水,特来打听打听消息么!”

  很直白!

  陈光良知道,刘鸿生前世没有离开,反倒是他弟弟刘吉生今年便已经来到香港,据说是因为其军统的背景——刘吉生和戴笠的关系非常好。

  陈光良实话实说:“香港好啊,这可是真正的宝地,它是中西方的桥梁.总之,就是个好地方,我这养好病后,也就舍不得离开了。”

  刘鸿生向来信任陈光良的判断,当即问道:“陈先生你也不看好国民政府?”

  陈光良轻描淡写的说道:“不得人心,自然不得天下!”

  刘鸿生急切的问道:“那呢?”

  陈光良回道:“天下劳苦人民的心,尽在那边,自然该得天下。”

  刘鸿生又问道:“那我们这些企业家呢?”

  陈光良回道:“你叫什么企业家,你叫官僚资本家”

  他很客观的诉说,并没有过多的恐吓刘鸿生,总之你想为国为民,损失一些自然难免。

  刘鸿生闻言,陷入久久的沉默。

  良久,他躬身行礼,说道:“今日得陈先生的指点,刘某铭记于心。”

  陈光良扶起他,说道:“客气了,我们是多年的朋友,闲聊几句而已。”

  刘鸿生明白,陈光良的意思是,过了这个门,就当他没有说过这些话。

  “多谢陈先生还记得我这个朋友”

  陈光良摆摆手,随后说道:“老哥你难得来趟香港,要不趁机参观一下我的纺织厂!”

  刘鸿生大喜,说道:“好啊,我正好也有来港建厂的想法。”

  时间很快来到官地拍卖会的这一天。

  ‘港岛中区大会堂旧址’这幅地皮的拍卖,吸引了三十多家企业参与,有英资、中资、华资等。

  陈光良来到拍卖会时,发现已经八十多岁的何东,也在其中,随即便上前打招呼,毕竟属于前辈级人物。

  “何爵士,今天你精神看着不错嘛!”

  何东被助手搀扶起来,笑着和陈光良打招呼:“你来了,今天的焦点肯定就是你了!”

  这两年,陈光良的财富让人大吃一惊:

  第一,陈光良家族的长江地产,在香港大量兴建住宅;

  第二,陈光良成为汇丰银行的董事,连汇丰银行都‘欠’他钱;

  第三,航运、工业等产业的综合表现。

  所以,何东也惊叹——香港的首富已经不是他了,而是陈光良。

  陈光良谦虚的说道:“我就是来看看,听说这幅地皮的拍卖结果,也是象征着香港地产的前景,我也是在做地产,自然要来关注一下。”

  “谦虚了不是”

  双方简单寒暄,便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期间也有人向陈光良打招呼,大家也是和和气气。

  前来参加拍卖的人,有一半以上是英资洋行,其余才是美资、中资、华资。

  陪同陈光良参加拍卖的严宽,这时候低声说道:“老板,那边的郑铁如,可能也是今天的主要竞争者。香港华夏银行的存款有6000万港币,这些年也积累了很多的资产,郑铁如在香港华夏银行工作26年,为香港华夏银行积累了不少财富。”

  陈光良点点头,也说道:“不仅仅如此,郑铁如的想法,我大概明白——他想拍卖这幅地皮,再投入大量的建筑费,以此来讲香港华夏银行的资产,固定在香港,不给国民政府搜刮的可能。”

  华夏银行,目前隶属国民政府,属于官办银行。今年华夏银行的实权人物贝祖贻,因为‘黄金案’给撤职,连同他的上司宋仔文也被辞掉。

首节 上一节 328/3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