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161节

  甚至“老东北”可以等四年后孩子大学毕业了,再把生意扩大,完全来得及,这四年哪怕一家在外的分店都没有开,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权当商誉沉淀。

  四年后随时都可以爆发,想开去哪里就开去哪里,想开多少家就开多少家。

  只不过能在“状元街”落脚生根的,眼光也跟着历练了出来,倘若真要把生意做出来,还不如跟着新东圩港中学一起混,必要时候,由“张安教育”来操办商业扩张,保留好“老东北”这个招牌,传个三代人不成问题。

  这其中的利益关系,“张安教育”内部因为教书的太多,同样是知识分子,能感受到老板那报复社会变态心理的,其实很少。

  真正一开始就觉得不对劲的,反而是邱建民这种“老油条”,不过“老油条”不是老傻子,他现在退休待遇很高,没必要用未来没发生的情况,来斩现在看上去还挺正常的“张安教育”。

  至于说以后什么幺蛾子都冒了出来,那关他什么事儿?

  他就一退休老头儿,什么都不知道。

  眼下在一场平平无奇的“张安教育”会议上,马洲分校校长萧湘子把事儿一说透,对其余人的震撼可想而知。

  连韩铁拐这种张大安的铁杆心腹,也是心脏控制不住狂跳,有一种“图谋大事”的刺激感。

  然而多媒体画面上的张大安面色淡定,像是理所当然一样,听着萧湘子继续说着各种刺激选择下的刺激结果。

  “我们要是做‘张安学院’系列,最终谋求合并成立‘张安大学’,整个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是需要有品牌市场的。那么对于办学来讲,市场本质就一个:毕业生去向。”

  “常规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在市场化的当下,目的就一个,就业率。哪个学校毕业了不愁找不到工作,哪个学校就是强,就是好。而且不仅仅是要就业稳,还要岗位优质,招牌也就越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初步定位,就不能太低。招生上可以放宽,毕业上严格收紧,跟其它大学反其道而行之,我们不搞‘宽进宽出’,而是搞‘宽进严出’,在一些竞争激烈的专业领域,则是搞‘严进严出’。”

  “以‘新东圩港中学’本身这个品牌为例,本部校区、马洲校区、江皋校区,最出挑的还是本部校区,为什么?因为有‘状元班’,‘状元班’就是品牌下面的顶级高端定制。”

  “那么同样的,‘张安学院’系列,以老板现在的产业分布来看,一个食品,一个生命健康,一个电子信息,一个教育培训。这四个产业,就可以对应四个核心学院,像中吴大学的‘张安学院’,可以在一到两年后,变更为‘张安食品学院’,当然变更之前,最好是将学校整体搬迁,选择回到沙洲市办学,强化成未来‘张安大学’的重要核心院系,定向给‘张安食品’输送人才。”

  “在这方面来讲,老板的优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张安食品’本身,技术员也好,还是说食品工程师,在行业内都是一流水平,单一产品也做成了国内顶级。那么只要企业还在有序扩张,再加上老板就算要退休,那也是四十年后的事情,四十年,熬也能熬死周边地区除了太湖轻工大学之外的所有竞争对手。”

  “这个过程中,老板在沙洲市内部的影响力,将会逐渐达到巅峰。对于‘张安教育’的核心骨干还有高层管理来说,这也不怕出现政策上的剧烈动荡,相当于有了一个大本营,沙洲市就是我们的‘虎牢关’‘函谷关’。退回来随时还能打回去,毕竟规模上来之后,沙洲市不支持也只能支持,而且还会拉上暨阳市、虞山市、马洲市、江皋市等等周边地区的兄弟城市一起支持。”

  “道理也是很清晰的,四十年,哪怕今年出生的小孩,四十年后的工作岗位,难道会是村长、镇长或者哪个街道办的办事员吗?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说风险,我想我讲到这里,大家也都清楚风险,不过我相信,风险问题如何处理,我无法给出答案,但老板肯定能解决。”

  萧湘子这一段发言,把韩铁拐炸得七荤八素,他这时候回味起来,才惊觉老板简直是深不可测。

  这操作要真成了,那是相当的阴间啊。

  他一想起原总校长张正东的风格,再对比起来老板,不由得感慨,到底只是叔侄,不是父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不过,有一点韩铁拐也是兴奋,那就是“张安大学”这个概念。

  真要是成了,那自己这辈子,也算是做了一份大事业,可不是只教了一批学生这么简单。

  青史留名不一定,校史留名还是可以的。

  新东圩港中学这块招牌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张安”两个字,可惜现在已经不适合更名为“张安中学”,在现阶段的名气那是相当的足。

  可要是时间线拉长到萧湘子嘴里的四十年,不如“张安中学”一根毛的。

  现在“张安大学”反而有希望先诞生,韩铁拐心中也是火热,过个十几年他退休的时候,混个管理杂务的副校长,那也是相当不错啊。

  怎么着也是一方宗门的开山长老,校史一翻,那也是榜上有名。

  “关于萧校长提到的‘张安大学’呢,十年之内,是肯定要开张的。国家现在的大学扩招规模,是跟逐年递增的考生数量挂钩,同时也是为了延缓社会上的就业压力。给个三年四年的缓冲期,也就不会带来太大的就业冲击。”

  “但是呢,这个过程不是无限增长的,会有一个上限,考生人口的波次,跟‘婴儿潮’时期的波次是挂钩的,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在未来十五年内逐步投入进去,就会开始出现结构性的问题。”

  “在那个时间点的前后五年之内,再想推动‘张安大学’,难度会非常大。”

  “所以既然萧校长提到了,那也就顺便开个通气会,大家做到心中有数。未来我们就是逐步打通全链路,除了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坚决不碰,剩下的都可以做。”

  “我说十年之内开张,但实际的操作上,就是以四六九九年‘张安学院’的第一批入学新生开始计算,五年后参加工作,通过行业口碑来带动四七零零年、四七零一年、四七零二年这后续三届毕业生的就业面。只要时机合适,即便不是完全成熟,就要推动升级成‘张安大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学科建设,要有大量科研产出。其中教育专业也是如此,所以‘张安教育’注册的三级主讲及以上教练员,在这五年中,也要提升学历的同时,在教育专业上有论文产出。”

  “期间我会跟相关研究机构合作搞一个学术期刊,为将来我们抢地盘提前埋几颗子。其中‘金榜博客’也会将线上文库剥离,给予各所大学优惠,五年后收网。”

  “……”

  “……”

  “……”

  “……”

  要论逆天,还得是老板啊。

  萧湘子这一刻脸皮发抖,他此刻是真的有些连呼吸都无法控制,老板这种人,将来一定是死刑吧?

  自己跟他混,估计最少也是个无期。

  韩铁拐他们大概是死缓。

  他妈的这也太刺激了!

  像赵一万、钱小双这样的,这会儿再单纯也听出来味儿不对,自己怎么着也是得随个“有期徒刑十五年”啊。

  跟这帮人心惊肉跳不同,身为老板,张大安稳得很,根本不慌。

  他这两年狗叫声这么多也不是白狗叫的,上个月二十一号,全国社科院院长联席会在江宁召开,张大安人没去,但老陈代替他陪同文宣部的大佬列席会议。

  学习去年和今年两个“讲话”的精神,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改革与发展。

  至于说哪两个讲话,谁讲的,去看“张安教育”墙上的合影吧。

  去年八月七号讲了一次,张大安在电视和互联网上跟人对喷,隔空“骂战”;今年四月二十八又讲了一次,张大安继续到处喷人,而且将“金榜博客”的威力彻底地展现了出来,并且还搞出了“关键词”社交互动工具——“聊吧”。

  可以这么说,张总教头在国内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建设上,那是没有半点儿功劳;但是在国内社会科学改革的应用工具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的极具时代鲜明特征的……贡献。

  一个“金榜博客”,一个“聊吧”,直接把他送进全国社科院院长联席会进行旁听。

  只不过这事儿不方便宣传,容易让张总教头少赚不少昧良心的钱,所以他也知会了一声,说儿童节就要去一趟日本看德国队单刷沙特阿拉伯。

  于是二十一号的高规格会议,他就翘了。

  让代替他过去的老陈是瑟瑟发抖,毕竟他就是最菜的那一个。

  社科院的各路太上长老都悉数到场,老陈往那儿一坐,前后左右都是领导、首长。

  可以说是被坑得不轻,不过呢,老陈也承认,自己居然提前在这么高级的场合亮了相,国内也算是独一份。

  张总教头就凭这个咖位,根本不担心“张安教育”做得太大就得被扬了。

  不至于。

  这种事情,时机成熟的时候,引入国有资本的投资就是了。

  新东圩港中学现在不能卖,又不代表以后不能卖。

  尤其是在外资屡次想要投资“张安教育”碰壁之后,盘外招基本上都是“攻心为上”,这种魔法对轰对别人好使,对张大安真不算个什么。

  这就是低道德优势带来的便利。

  别说他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了,他就是不放……他照样是佛。

  斗战胜佛也是佛。

  只不过嘛,员工们并不知情,管中窥豹之下,总觉得老板是在雷区蹦迪,然后带着大家一起玩完。

  但是刺激啊!

  对于没当上校长的人来说,梦想是当上校长;可这些肯定能当上校长的人,那就是另外有追求了。

  正所谓文人传统有三样:立功立德立言。

  立言,这不算什么,《韩铁拐习题集》这种课外辅导书,它也是立言,只不过不怎么畅销罢了。

  家长一看这破书名,自家孩子可是天才,而且身体健康,看了你的书,会不会腿被打断啊?

  不吉利。

  还是《状元宝典》好。

  韩校长并不生气,所以他肯定也幻想能“功德成圣”,人得有梦想嘛,不然跟咸鱼又有什么分别?

  这次会议惊悚归惊悚,日子还得过,对老板的迷信同样还得继续。

  真以为只有乡下老头儿老太太偷偷地搞个“考神庙”?

  韩铁拐这种以前不信邪的人,现在也是办公室挂个老板的半身像,不摆个香案没关系,摆个金鱼水箱也不是不行。

  求老板保佑的时候呢,就往鱼缸里投喂饲料,仪式感是差不多的。

  人家道教玩的仪轨他们不懂,但是儒教的这一套,那还是可以搞一搞的嘛。

  三牲没有就三条鱼,分别取名牛羊猪,一样稳。

  “还有一件事情,这里要通知一下。”

  张大安突然想起来之前有个比较敏感的会议,估计今年暑假有的闹,为了避免新东圩港中学卷入其中,他也是提前打个预防针。

  高管们以为是全国社科院院长联席会,结果老板提的另外一桩事情:“前几天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想必你们也听说过了。网上发表看法没有问题,但是在传媒上不要有任何表态,记者采访相关问题,就说无可奉告,或者就是车轱辘话,表示坚决拥护国家相关政策的施行。”

  “老板,‘张安教育’还有公益项目的……”

  彭城挖过来的钟正阳提醒了一下张大安,“在彭城丰邑县,还有个‘张安希望小学’,规模这么大,甚至可以说是省内最大的小学。采访是在所难免的,而且这所超级小学的‘九八计划生’,九月份开始,陆续就会有人来‘张安教育’做助理。媒体肯定会跟踪报道他们的。”

  “准备好应对的策略给他们,年轻人容易被老油条钓鱼,让他们先练练怎么应付媒体。”

  “明白。”

  不是说张大安对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有什么意见,这个交流会他根本不关心,跟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但是这次交流会有个会议主题,相当的敏感。

  教师也不能抱“铁饭碗”。

  就是这次交流会的主旨。

  老大人还定了调子,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工作重点:做好中小学的定编工作;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做好教师队伍人才流动和调整优化工作。

  这些都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都是针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来对症下药。

  可问题在于细则处理上,有一条对“张安教育”十分敏感,甚至在局部业务上,可以说是不利。

  那就是按照规定,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

  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这个无所谓,跟“张安教育”没关系;可逐步清退代课人员,那就跟“张安教育”有密切关系。

  须知道在丰邑县的公益项目中,“张安教育”除了“九八计划生”这个跟“祥泰师专”和“尚湖师专”合作的人才储备项目,还有对“代课老师”群体的疏导分流以及再就业。

  这事儿上秤就麻烦了,当正面事迹来报道也不太妥当,容易出现被人当枪使,拿来打相关衙门的脸。

  张总教头怕固然是一点儿都不带怕的,可是这样一来,五年之内想要在“张安学院”这个项目上收网……

  挺难的。

  且不说“阎王好惹,小鬼难缠”这个传统;被人拿去打衙门的脸,那就不是小鬼难缠,而是阎王难缠。

  从前阵子的媒体吹风报道内容来看,就可见一斑。

  央视上还专门提了一嘴:要运用政策导向,引导超编学校教师调整充实到缺编学校,城市超编学校教师调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

  正确无比,但实际操作上来看,在市场化的当下,城市学校的教师,直接拍拍屁股走人并不稀奇,去农村是肯定不会去的,更别提什么边远地区了。

  “尤其是‘代课老师’这个问题,不管别人怎么问,也不要正面回答。实在是推脱不掉,就车轱辘话应付,不要发表任何看法。这一点,我相信公司里的老员工都可以做到,关键是年轻助理,一定要提前打好预防针。”

  说着,张大安又道,“等稍后我会下发董事长办公室通知,你们之后开教练员会议的时候,稍微着重讲一下。”

  其实“张安教育”的公益项目中,是真有“边远地区”范畴的。

首节 上一节 161/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