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都是大厂一条龙服务。
像“临安叉车”一度发展出类似汽车4S店的服务中心,对接的都是中职、高职院校,十六七岁的小孩在学校里就能练练手,十八岁出校门的时候,都是带证上岗。
对普通社会上的求职者来说,这时候的工程车辆培训性价比就非常低,竞争力也不高。
能吃的红利期很短,未来五年左右就彻底不行。
到土建类、房地产类行业开始收缩那会儿,这行当里的年轻人基本上很难再看到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
以往那种老乡带老乡,长辈带晚辈,师傅带徒弟的情况,不是没有,而是很少。
通常一个大行业的行情走低,内部的细分门类可能早十年就完成了转型。
劳动力向社会投放的数量可能挺稳定,但劳动力的合格培养流程、形成,可能早就发生了剧变。
张大安也算是打个提前量,只要五年之内“孵化”出一所正规的中职类院校,那基本上就稳了,五年后也属于正规军,能够稳定地吃到红利期之后的基本效益。
在此之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太多,比如说学校资质、学校规模、教练水平、教师水平等等等等,没有哪一项是省钱的。
都不便宜。
学校规模小了根本玩不转,所以像很多中西部省份,往往全省只有一个包教包会包考包过的学校。
占地面积特别大,师资力量特别强,招生范围特别广。
张大安要是在江口省也干出这么一所培训学校,一所抵得上全部中西部同类学校,区位优势摆在那里。
而这么多年江口省始终没有这种学校出现,道理很简单……省内经济差距南北或许是大,但那只是省内认知,放眼全国的话,这个差距是可圈可点的,反馈到这种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上来看,就是不需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地级市甚至是县级市。
政府配套的功能性机构,那是相当齐全,要什么服务基本上都有,最多就是经济较好的城市档次稍微高一点,但不会说技能水平也会跟着高一点,这年头的设备还没有什么代差。
不过真要是张大安“孵化”出了这么个怪物出来,那得罪的人就多了,几乎整个江口省区县这一层的有活力社会团体,都会看他不顺眼。
这年头在争抢社会生源上,不管是哪个领域,那都是会打出狗脑子来的。
中介,就是这种争抢行为的一个重要社会机构。
人们对中介的一切糟糕印象,都来源于这种最原始的市场争抢。
正所谓“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一切刻板印象,很多时候都是大数据。
只不过张大安自有套路,他横竖在中高考复读的市场上已经相当的拉仇恨,再加大力度,那是完全没有压力。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得罪人怕什么?
都重生报复社会了,这算个鸡毛。
跟关长生稍微深入地聊了聊,关长生听得云里雾里,只知道这是能赚钱的事业,但并不知道深入发展后会遇到惊天大坑,他现在就想着回江宁之后,就先帮老板打听打听二手机子的价格。
其实根本不需要他打听,也没有那个必要,等到江宁市城东区急着让“张安健康”扩大再生产的时候,顺势提一嘴就行。
这里头有个时代因素在,那就是二手的工程设备,甭管是车辆还是机器,不愁没人要,十八手的空压机都还能卖个大几百,更何况是叉车这种功能性极强的设备。
散户买家去搞批发,纯粹就是被当猪宰。
只有建筑公司或者仓储公司再或者地方城建公司,才有这个实力去搞二手设备批发,价格是好商量的。
个人打包走不了量,只能是什么设备都来一样,比如买个二手挖机,你得捎一台二手装载机,再人脉广的包工头都只能如此,因为设备到手之后,他以后卖给别人也是得有搭头。
但有了江宁市城东区的介入,那就不一样了,江宁市此时最大的几家二手设备交易中心,有一家就在城东区,这是可以协调可以谈的。
放在沙洲市,那就没搞头,没有这个级别,因此沙洲市想要提供这方面的帮助,提供不了,只能帮忙买全新设备的时候砍价,这是沙洲市能帮到的。
也不怕江宁市城东区不上钩,这光景江宁市也是略微出了点儿震荡,市区都在想办法创收搞业绩,毕竟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时候,不仅不如吴都,还不如太湖,更不如扬泰,这像话吗?
突然冒出来一个“规上企业”,城东区一点儿想法都没有,张大安根本不信,当然现在的节奏还是有点慢,得催催,他跟张当阳打了声招呼,让张当阳在省台放出点小道消息,就说沙洲市这边尝试说服张大安把“张安健康”的二期生产线,放在沙洲市的保税区。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然后就一天的时间,江宁市城东区就打了个电话到张大安在新东圩港中学马洲分校的办公室。
第81章 逆天老板
“刘秘书,张总还在上课,暂时没办法抽身过来。”
“我是城东区政府办公室啊,区里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张总谈一谈。”
“刘秘书,我们这里有规定,就算是张总,也是以授课任务为主。现在我们正在筹备分校开学,张总十分重视的,请不要为难我,等张总授课结束了,我会转告他的。”
“我这里是江宁市城东区!”
“刘秘书,我们这里有规定……”
“……”
哒。
电话挂断之后,江宁市城东区那边都快傻了。
不是老弟……现在省里下面县级市的企业,这么野的吗?!
连省城的区政府也如此不重视?!
还讲不讲道理了?!
而在张大安这里,传达秘书看着不远处正在看《太平天国》的张大安,小声道:“老板,电话挂断了。”
“嗯,不用管。下次他们打电话过来,中午就说我吃午饭,之后就说我睡午觉,到下午就说我多媒体大课,晚上我吃晚饭。明白了吗?”
“明白。”
张大安根本无所叼谓,“张安健康”在江宁市直接关门也没啥损失,保健品风味产品而已,“小糖水”生产线很值钱吗?
保健品值钱的永远是营销、渠道还有销售团队,什么技术都是扯淡,只要吃不死人就行。
也算是无欲则刚,张大安根本不在意江宁市城东区到底想要干什么,又着急什么,虽然他知道今年江宁市特别想要冲一下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排名。
不冲不行了,省城排名在省内排第四,这在国际上能有排面?
别说国际了,在国内开个会都得低着头。
因此今年对江宁市的“规上企业”来说,都会迎来一波红利,至少“减免退”的税收政策,那是真下了功夫。
不说别的,江宁市首个公开销售的别墅区,哪怕是山景别墅,也得挑个山明水秀的地方。
所以城东区只能自家压力想办法,自我奋斗埋头苦干。
前期扶持是少不了的,减免税加各种配套政策,甚至牵线搭桥做融资做人力资源,然后帮忙拉订单找渠道开拓市场,这都是基本业务。
只要投资商们有雄心壮志,想要多整点儿薯条,那就不怕坐不住、养不肥。
反正城东区这么多年,没见过一上来就不想努力的。
哎,这次它们就见到了!
“刘秘书,什么意思?电话挂了?没说我们是城东区?”
“说了。”
“是江宁市城东区!”
“说了啊。”
“我滴妈,搞什么啊,这个‘张安健康’是哪家的?”
“哪家也不是,就是沙洲市一个年轻人创办的。”
“啊?!”
“……”
这种逆天老板真是够奇葩的。
懂不懂什么叫“和气生财,携手共进”?
这也太离谱了吧?!
然后一通忙活,表示有了城东区的大力支持,您的生意将来一定红红火火、做大做强。
结果关长生那边虚心接受的同时,又用最低的身段,说着最逆天的惊人之语,“各位领导,我们公司肯定是想发展的,但是老板业务太多了,不差这一个亿两个亿的。我们老板说了,要是业务上太紧张,就把这里的厂关了,整体搬迁回沙洲算了。”
“……”
“……”
“……”
神金!
你现在应该跪地求饶晓得不?!
你像什么样子!
你怎么可以说出这么无耻的话!
赶紧把话收回去!
其实城东区让相关单位抽查了一下“张安健康”仙林生产厂的问题,结果消防没问题,卫生没问题,质量没问题,安全管理也没问题,甚至人家连《劳动法》都严格遵守。
太逆天了!
互相的试探磨了一星期不到,终于有人去城东区汇报重要情况,说是沙洲市来了人,正在整体测量“张安健康”仙林厂区的设备参数,然后已经开始绘制整体搬迁的草图方案。
这下就让城东区火急火燎让刘秘书赶紧再跟“张安健康”沟通沟通,甚至还喊上了省医药公司的一个老人,这人跟关长生还是有一点儿交情的。
“关总,这是做什么,这是做什么,生产好好的,效益又不得了的好,哪有说有钱不赚的道理?对不对?再说了,这么多人上班呢,你现在这样子搞,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不对?企业也要讲社会责任的嘛,不要搞这种事情,好好沟通,好好交流,才能共同进步嘛。”
“……”
看着刘秘书那着急到不行的神情,关长生也是相当无语,他什么都没干,这阵子就是盯着生产,结果这社会地位,一下子连跳三级?
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第82章 豪横,蛮横
整个江口省都是没有央企的,但是有大国企,江宁市的二产核心,就是大国企,不过这几年经济发展全省都迅猛,光靠大国企来创造就业,那多少就有点儿力不从心。
民营企业在这个阶段,功过都有,但整体来说还是功大于过,保就业的同时还保了税收,因为这些税,跟国企那边不一样,实打实都是地方上拿到了好处。
国企承担的社会义务、国家任务大得逆天,每年还要上缴利润,跟地方民营企业,那完全是两码事情,起到了基石的作用。
现阶段江宁市面临的情况就是怎么保就业,在二产和三产之间,江宁市作为省城,上上下下都往三产上靠,选择了金融、零售等等服务业。
二产难度大,风险高,江宁市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其实一直在筹谋“金融城”甚至是“金融港”的想法。
只不过后续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偏差,房地产拿走了服务业的大头,这是江宁市完全不想看到的情况,但又不得不接受。
落到郊区的话,那就没有这种想或者不想的情况,城东区城南区寻思着有的吃就不错了,可不敢跟城里人一样挑三拣四。
二产就二产,二产也能创造就业,实体经济也是经济不是?
于是城东区的刘秘书亲自带队,浩浩荡荡坐上了大巴车,前往沙洲市拜访张大安。
你得支棱起来啊小伙子,“状元·金榜”绝对能大卖的呀小伙子!
结果到了新东圩港中学本部,一眼看去,那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我滴妈……这还是乡下地方吗?”
“前面路上还都是稻田啊,这个地方怎么突然冒出来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