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42节

  “那肯定的,谁也不想干个几天没事情做。没事情做就工资发不出来。”

  “对头嘛。”

  “谢谢你啊师傅,来,这包烟还剩了几根,不要嫌弃,来来来……”

  笑呵呵的关长生将剩下的烟直接拍在对方手里,然后冲驾驶员老王招了招手,老王顿时点头锁车,一路小跑跟了过来。

  “包带了?”

  “我拎着呢。”

  老王将手上的公文包提起来给关长生看了看,然后问道,“关总,今天要在沙洲住下吗?要的话我先定个酒店。”

  “不用,老板会安排好我们的。”

  “好。”

  这会儿张大安确实在厂里,刚忙完一场招生演讲,就抓紧时间来厂里。

  主要是现在厂里没有厂长只有经理,管理上需要车间主任和班组长配合,但毕竟是新厂,配合上差点儿意思,保生产没问题,处理矛盾就有点儿难。

  目前还是张大安自己带人过来平抑上下级的工作冲突,再加上因为新的生产线“国庆节”就要投产,厂里的储备用地已经陆续执行启动计划,总的投资额,明面上还是千八百万,实际上张大安准备了三千七百多万。

  橡皮糖市场现在处于一个历史极低的状态,没有爆点的产品,就绝对出不了爆款。

  张大安用实打实的状元名声来转化成品牌力,至于说产品力……软糖只要不是做成“奥利给”,它就是个糖。

  至于说风味,刚巧沙洲市距离在太湖市的太湖轻工大学很近,长三角地区所有玩食品工业的巨头,基本都是这所学校的校友,沙洲市本地食品管理部门的干部,也多有从这个学校毕业。

  因此跟外省要找个专项工程师十分麻烦不同,在食品工业领域,张大安要做的就是尊重给到位。

  目前负责张安食品厂产品研发的研发部总监,就是张大安从太湖轻工大学挖过来的一个副教授,在糖果风味研究上颇有实力,只不过以前都是做委托研发,一个项目赚个万把块,现在不一样,张大安拿出来的三千七百多万,其中一千万是给产品研发部建设一个专业实验室。

  这阵子为了搞定“爆汁软糖”的研发,张大安再忙也会过来慰问一下产品研发部总监尉迟德。

  老家河东省的尉迟德这么爽快跟着张大安混,除了实验室设备尽可能配齐之外,年薪直接开到了三十万,满三年进行配股,未满三年另有产品利润分红。

  简单来说一句话,尉迟德即便现在还没有年薪百万,也快了,而且张大安也没有像限制“张安教育”讲师们要对薪资待遇保密,尉迟德拿到配给他的A6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带着老婆孩子去太湖边上兜风。

  他太需要这个了。

  “张总,新产线的设计,我有一个人选,他是轻工机械学院的,自动化方面很有实力,就是脾气有点暴躁,经常跟领导干起来。”

  “多高?多重”

  “啊?”

  尉迟德一脸懵,“呃……一米七六?一百五六十斤?”

  “那他打不过我,喊过来吧。”

  “……”

  笃笃。

  正当尉迟德怀疑耳朵出问题的时候,外面传来敲门声,然后戴着口罩的传达员说道,“张总,关总到了。”

  “行,让他等一会儿,我马上过去。”

  “好的,张总。”

  张大安将实验记录日志随手一放,然后道,“你给我推荐人,关长生也给我推荐人,全世界都说没人才,我这里怎么这么多能用的?”

第79章 看门狗

  “吃过了没有?”

  “路上吃了点面,不饿。”

  “菠萝仔,让食堂送两份‘三荤两素’过来。”

  “好。”

  梁春波应了一声,放下正在做的作业,直接离开了接待室。

  等张大安坐下之后,关长生这才跟着走过去,听到张大安说坐,他才应了一声,然后慢慢坐下。

  “这个马爽哪里人?”

  “湘西一个县城出来的,大学一毕业,就带着同学去‘三湘生物’做销售。当时流行一个叫什么‘苗医药酒’的产品,卖了两三年。不过带他们的副总,去年好像被人送进去了,现在他们在‘三湘生物’没人照顾,等于说是自生自灭。不过这个人很有能力的,带队能力很强,我早先也去三湘的省城跑过业务,听说过他,当时省医药公司想拉他过去做医代,不过后来没弄成。”

  “他现在什么个情况?”

  “就是领点基本工资加生活费,被‘三湘生物’扔出来拓展市场,其实就是逼他辞职,这样可以赖掉奖金。他估计还想碰碰运气,等过年拿奖金。”

  “大概多少?”

  “他的话,八万?肯定不会超过十万,去年今年‘三湘生物’不好过,一直在忙着内斗,外面业务一塌糊涂。老板,这个人还是讲人情的,他到哪儿都带着他两个同学。”

  “讲人情,不是什么优点。”

  张大安的眼神让关长生一个激灵,赶紧佝偻着身子,小声道,“老板说的是,不过他执行力不错,这样的业务能手,还有带队能力,放过了,有点儿可惜……”

  在心里,关长生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张大安的狗腿子,而正因为自己是张大安的狗腿子,所以才不能只想着拍马屁,还得让张大安的事业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那想要事业腾飞,没有人才怎么行?

  他身为一个狗腿子,当然要给主子搜罗好用能用的人才喽。

  这种逻辑闭环,关长生不会给“张安健康”的其他人讲,全都放在心里。

  “批给你二十万,把这个马爽还有他的同学,三个人全部挖过来。二十万是他的奖金损失,怎么谈,你搞定。花的少,剩下的都是你的。”

  “老板!我可不敢多拿……”

  笃笃。

  “老板,饭菜拿来了。”

  “就放桌上吧。”

  还没有表忠心结束的关长生被梁春波打断,两个冲压不锈钢的餐盘上有严丝合缝的透明盖板,热饭菜冒出来的水汽,在盖板上形成了一个个小水珠,将餐盘放在桌子上之后,张大安拿起一双筷子递给了关长生。

  两人就在桌上对坐着吃了起来。

  “你的驾驶员老王吃了没有?”

  “也还饿着肚子呢。”

  “菠萝仔,再去拿一份‘三荤两素’给人送过去。让食堂多打一个‘狮子头’。”

  “好!”

  刚要继续做作业的梁春波,又赶紧起身出去忙活。

  “谢谢老板。”

  “今年‘状元·金榜’能做到两亿,但是,我要你控制住出货量,压在六千万到八千万之间。”

  “啊?为啥?”

  “不要急,生意好,我们有的赚,就不要着急。你想扩大再生产,对不对?”

  “对。”

  不明白为什么老板有钱不赚,关长生一头雾水,他夹起一块精排嗦了一口之后,说道,“老板,区里三天两头过来问我们什么时候启动新厂房,这压着出货量,区里肯定要催啊。现在有很多区里有关系的,都想拿代理,还有想要做直营店的。”

  “就是要他们催,要他们急。一个‘规上企业’的落地生根,是很重要的成绩。我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缺利润吗?”

  “这个倒是不缺。”

  “那么我们缺产品销路吗?我说的不是‘状元·金榜’。”

  “嗯……”

  关长生这时候咂摸出来味儿了,换成别的保健品公司,肯定是要保证产品生命周期的。

  毕竟没有哪个保健品公司敢说自家的产品千秋万载一直爆红,万一没销路了,肯定得琢磨第二款产品。

  可是问题来了,谁能保证一定能爆?

  不存在的事情。

  而“张安健康”……略有不同。

  产品定位就是青少年保健品风味的饮料,这个细分市场其实竞争极其残酷,所有公司拼的都是营销,瓶瓶罐罐里面的技术就那么几毫克。

  恰好“张安保健”的营销费用占比……极低。

  原因很简单,老板拍张帅照往产品包装上一贴,这就是最好的宣传广告。

  有能耐你也贴个文理兼修双料高考状元的照片。

  再有一点,跟别家找高考状元打广告不同,“状元·金榜”就是张大安自己的产品。

  张大安敢天天喝“状元·金榜”然后睡大觉,醒过来就说老子这产品太牛逼了,睡梦中大脑开发得跟爱因斯坦似的,谁能说他扯淡?

  因为他真去考个状元给大家看看。

  有效果的!

  包好,包好。

  掌握核心技术,就是这么的无敌。

  “对哦,有老板这个文曲星在,公司根本不需要担心产品营销问题。只要保生产,总能有利润。公司也不需要抢时间去贷款搞扩大再生产,按部就班也完全可以。”

  “所以不要急,我们就慢慢来,先把渠道管理做好。‘张安教育’在各市各县各区的招生点、咨询点、办事处,都可以逐步转化成直营店。既要招生办事,也可以对外批发‘张安健康’的产品。一套班子两个体系甚至三个体系,都是可以的。”

  “那城东区那边……”

  “让他们急,急到给我们低息贷款甚至免息贷款,再去回应。还有地皮、厂房、设备等等,便宜给我们,我们就动一动,不给不予理会。有人敲竹杠,第一时间通知他们整体搬迁到沙洲市。把所有伸过来的爪子,全部打回去,我不在乎城东区那个厂赚不赚钱。”

  “是,我明白了。老板请放心,我绝对当好看门狗!”

  “……”

  张大安本想说话也不至于说到这个份上,但看着关长生这坚定的眼神,张大安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

  这年头,真是什么样式的人都有。

第80章 不怕得罪的人多

  关长生没有着急返回江宁,在沙洲市这里玩了两天,一是张大安要带他认认人,像有些“张安教育”和“张安传媒”的人,关长生没有认全;二是张大安打算依托手头现有的两个厂,开始着手拓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的业务。

  这个在去年,张大安让张正东去学外语的时候,就已经打起了主意。

  只是那时候忙得厉害,张叔叔学的外语,目前也就在外经贸酒店跟老外投资商吹牛逼的时候用上,其余时候就是在办公室自个儿跟自个儿玩。

  “老板,意思是把厂里的储备用地改造成训练场地,是这个意思吧?”

  “对。我打算先从工程车辆培训入手。”

  “工程车辆?”

  “或者说特种车辆也行,我的想法是先开个叉车培训中心,教学用车直接在江宁买二手的。过年前后,我会去东北招一批机修工,然后仙林往东那一块,以后用来开个工程车辆、特种车辆维修保养培训学校。”

  重生前张大安做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后期,就是赚这个钱,像叉车如果要考个叉车证,那是很容易的事情,五天短培收费四百,统一考试统一过。

  只是期间因为产业升级,尤其是吴都大市范围内都在搞产业升级,再加上对于能耗越来越重视,油气动力叉车逐步转成了电动叉车,这个时候想要继续跟某个单位合作,那就难了。

首节 上一节 42/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