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第105节

  “哎,”

  李晓冉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委屈和嗔怪,仿佛撒娇,又带着试探:“那个穿校服的小姑娘真有那么好看?让王总您看得那么仔细,目不转睛的?还特意跟蔡总交代什么?是不是又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沧海遗珠’?”

  王盛眼皮都没抬,只是懒洋洋地回道:“公司业务而已,签个有潜力的新人,充实艺人储备。”

  李晓冉转过头,一双漂亮的美眸带着些许幽怨,白了王盛一眼,语气里的酸味几乎能溢出来,弥漫在头等舱狭小的空间里:“哼,王大老板真是走到哪里都不忘发掘‘人才’啊,事业心可真重。昨天片场那个‘小妹妹’,长得可真水灵,楚楚可怜的,我见犹怜。”

  她刻意把“收获”两个字咬得略重。

  王盛:“这事,说起来还不是怨你。”

  “怨我?”

  李晓冉一愣,美眸圆睁。

  “嗯。”

  王盛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如果不是你想出来玩,我们会到这个时间点来港岛吗?如果不到港岛,我会去《京港爱情线》片场吗?如果不去片场,我会看到那个新人吗?所以,简而言之,因果链条很清楚,怨你。”

  李晓冉被他这番强盗逻辑气得差点笑出来,又觉得委屈无比,仿佛一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

  她知道自己说不过他,也改变不了他做任何决定。

  这种无力感让她又羞又恼,只能鼓起腮帮子,做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凑近王盛,龇了龇牙,威胁道:“啊!你……你气死我了!咬死你算啦!”

  当然,她只是嘴上说说,动作夸张地做做样子,并没有真的下嘴去咬。

  她心里清楚,王盛不喜欢女人真的胡搅蛮缠,适度的吃醋或许能让他觉得有趣,但过界的纠缠只会惹他厌烦。

  她只能借着这种半真半假的玩闹,来宣泄内心那点不安和醋意。

第147章:神不在北电

  一九九七年八月末的京城,暑气渐消。

  天空呈现出一种高远澄澈的蓝。

  王盛和李晓冉结束了短暂的港岛之行,回到了熟悉又忙碌的北影厂。

  距离九月一日京城电影学院正式开学报到,仅剩下最后一天。

  王盛一头扎进了盛影传媒和光线传媒的办公室,用半天时间高效地听取了各项工作的进展汇报。

  《30天》的粗剪版本已经完成,霍健起和剪辑团队正在根据王盛之前确定的基调进行精修,初步定于9月17日在北影厂礼堂举行内部试映,邀请相关人士先睹为快。

  王长钿负责的《快乐女声》项目,前期筹备如火如荼,与初步确定的六大分赛区地方台的沟通进展顺利,节目模式手册和招商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中。

  蔡怡浓和李囯立主导的《京港爱情线》剧组已然成型,主要演员基本敲定,即将在京、港两地同时开机。

  动画项目《虹猫蓝兔三千问》的前期设定和剧本创作也在曹志明教授的带领下稳步推进。

  一切都在既定轨道上运行,王盛审视一圈,发现并无需要他立刻拍板的紧急事务,于是心安理得地再次当起了甩手掌柜。

  “具体事务你们把握,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再找我。”

  他对几位负责人丢下这句话,便拉着李晓冉,准备投入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

  九月一日,报到注册,领取教材和军装。

  九月二日,北电97级新生,在王盛这位特殊新生的带领下,登上了开往京郊某军事基地的大巴车。

  根据《兵役法》和学校规定,这一届新生的军训为期十五天。

  军营的生活规律而艰苦,清晨的起床号,枯燥的队列训练,炙烤的烈日,严格的内务要求……对于许多娇生惯养的艺术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然而,王盛却如鱼得水。

  他发现,自从人生重开以来,不仅是记忆力和思维敏捷度提升,连身体素质、精力储备和体能恢复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站军姿,他挺拔如松,纹丝不动;踢正步,他动作标准,力道十足;五公里越野,他气息绵长,率先冲线。

  王盛在军训中的出色表现和那股沉稳干练、又不失亲和力的气质,很快赢得了97级各系新生的敬佩。

  表演系的、导演系的、文学系的、管理系的……无论男女,都爱往他身边凑。

  休息时,他所在的树荫下总是围满了人。

  大家听他聊起影视行业的现状,聊盛影传媒正在进行的项目,聊电视电影联盟的运作模式,也听他分享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

  “盛哥,听说咱们厂……哦不,咱们联盟现在项目多到拍不过来?94级、95级、96级的师哥师姐,跟着拍电视电影,一个学期就把四年学费都赚回来了?”一个表演系的男生满脸憧憬地问。

  王盛拧开军用水壶喝了一口,点点头:“差不多。只要肯吃苦,有悟性,机会很多。不光是电视电影,还有电视剧、广告,甚至马上要启动的大型综艺节目,都需要大量的人。导演、演员、编剧、幕后……各个岗位都缺人手。”

  他目光扫过周围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渴望的脸,语气诚恳:“大家考上北电,都是怀揣梦想的。学校教给我们知识和技能,但真正的战场在市场。好好学,练好基本功,以后有的是施展才华的平台。别的不敢说,只要咱们97级的同学专业过硬,我王盛这边,优先给大家机会。”

  这话如同给众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总舵主牛逼!”

  “跟着总舵主混,有肉吃!”

  “以后就靠总舵主提携了!”

  欢呼声和赞叹声此起彼伏。

  北电分舵今天成立!

  众人心里都门儿清,能跟王盛这样一位在校期间就已然搅动行业风云、手握庞大资源的“猛人”成为同学,简直是撞了大运!

  这就是现成的“带头大哥”,必须紧紧跟随,真心敬仰!

  军训的日子在汗水与口号声中飞逝。

  转眼到了最后一天。

  九月十六日。

  基地举行了隆重的军训汇演暨总结表彰大会。

  各院系方阵依次走过主席台,接受检阅。

  北电97级管理系、摄影系新生组成的方阵,在王盛这个临时指定的旗手带领下,步伐整齐,精神抖擞,赢得了阵阵掌声。

  接下来的文艺汇演,更是精彩纷呈。

  王盛所在的管理系班级,合唱的曲目正是目前已响彻大江南北的《中国人》。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歌声嘹亮,情感真挚,台下不少部队领导和官兵都跟着轻声哼唱。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

  按照流程,接下来是向表演队伍献花。

  一个穿着表演系练功服、扎着马尾辫、容貌清丽、眼神灵动大胆的女生,捧着一束鲜花,快步跑上台,径直冲到王盛面前。

  在全场目光的注视下,她将鲜花塞到王盛怀里,然后毫不怯场地对着立在一旁的话筒,用清脆响亮的嗓音喊道:

  “王盛师哥!你——是——我——的——神!”

  喊完,也不等王盛反应,自己先脸红了一下,转身就跑下了台。

  台下静默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哄笑和掌声、口哨声。

  王盛抱着花。

  不是,这姑娘这么早就神经了吗?

  这一幕,也成为了97级北电新生军训结束时,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插曲。

  ……

  就在王盛在军营里挥洒汗水、凝聚人心的同时,外面的世界同样精彩纷呈的变化着,不曾停歇。

  张伯芝在蔡怡浓的协助下,高效地办妥了赴内地工作的各项手续。

  这些手续在盛影传媒如今的人脉和能量下,一路绿灯,迅速办妥。

  她抵达京城后,被暂时安排在北影厂招待所,正式以“练习生”的身份加入了光线传媒艺人经纪部,开始了系统的普通话、声乐、形体训练。

  她的到来,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原本就暗藏竞争的练习生中激起了涟漪。

  范小胖和高媛媛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个容貌惊艳、自带一股混血风情的“港妹”。

  练习室的镜子前,范小胖看着正在刻苦练习普通话咬字的张伯芝,忍不住碰了碰身边的高媛媛,压低声音,带着浓浓的危机感:“媛媛,你看她……条件真好。蔡总好像很看重她。”

  高媛媛抿着嘴唇,点了点头,清澈的眼眸里也闪过一丝紧迫。

  她暗暗计算着:我还要等到下个月五号才满十八岁,才能签正式合同……而且,还得考上北电才行。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决心。

  “不能松懈!”范小胖握紧了小拳头:“我们也得加练!还有文化课!”

  于是,在张伯芝带来的无形压力下,范小胖和高媛媛仿佛上了发条,不仅在公司安排的培训课上更加拼命,晚上回到宿舍,还互相督促,抱着高中课本恶补文化课知识。

  她们都明白,在王盛这艘飞速前进的大船上,机会固然很多,但竞争也同样残酷。

  想要站稳脚跟,得到更多的资源倾斜,就必须展现出足够的价值和潜力。

第148章:试映会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七日,星期三上午。

  北影厂礼堂门口,比平日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气氛。

  虽说是内部试映,不对外宣传,但王盛执导、周星星主演的首部进军内地大银幕的贺岁电影《30天》,依然吸引了圈内不少关注的目光。

  礼堂门口,王盛穿着一身得体的休闲西装,与韩三坪等人,迎接今天前来观影的贵客。

  首先抵达的是资方之一“紫禁城影业”的代表团。

  紫禁城影业作为由京城文化口、北影厂、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和市电影公司联合注资成立的股份制公司,于今年年初刚刚挂牌,旨在整合资源,拍摄贴近市场、反映京城风貌的影视作品,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是京城影视圈一股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

  带队的是紫禁城影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和坪,一位在京城文化界深耕多年、人脉深厚的老文化人,面容和蔼,眼神却透着精明。

  他代表的是京城文化口。

  与他同来的,还有王珠、陆遥等人。

  分别代表市宣传口、京城台、京城电视艺术中心、京城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韩厂长,王总,恭喜恭喜啊!真是期待已久,就等着今天一睹为快了!”张和平笑容满面地和韩三坪、王盛握了握手。

  “张董、王总、陆总,各位领导大驾光临,是我们的荣幸。”王盛应对得体,与众人一一握手寒暄:“片子还粗糙,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陆遥笑道:“王总过谦了。有你掌舵,还有星仔加盟,这片子想不精彩都难。我们可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

  “快请进吧……”

  韩三坪和他们相继握完手,招呼道。

  众人一番热情的招呼后,相继步入礼堂。

  礼堂内部经过简单布置,座椅舒适,放映设备也已调试到最佳状态。

  大家按照引导落座,前排是紫禁城影业和北影厂的领导,后面是参与制作的北影厂职工。

  灯光渐暗,银幕亮起。

首节 上一节 105/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