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第249节

  这一胜利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汉军的士气,也让灌婴在楚汉相争的战场上声名大噪。从那以后,灌婴开启了他在战场上的高光时刻,四处征战,立下无数战功。

  在之后跟随韩信攻打齐国的战役中,灌婴的表现堪称惊艳。在历下之战中,汉军灌婴部几乎全歼了齐国的骑兵主力部队。

  之后,灌婴率领郎中骑连续作战,连续击破齐军残部,打得齐军毫无还手之力。

  关于齐国作战,灌婴部主要参与了以下4场战役:城阳之战,齐国相国田横逃到城阳,灌婴在城阳击败田横,并一路追击到博地将其抓获;

  博阳之战,灌婴追击到博地,先后击败齐国丞相田横的下属骑兵部队,斩杀其部将綦毋卬,活捉了杜平;

  千乘之战,灌婴还是保持之前的猛攻战术,在千乘就地全歼了齐军田吸所部;高密之战更是迎来了一场名垂青史的对决。

  当时项羽麾下第一猛将龙且率领20万大军救援齐国,灌婴毫不畏惧,亲自率军与龙且展开激战,最终在战场上亲手斩杀了龙且。

  这场胜利让灌婴的威名传遍天下。可以说,灌婴几乎参与了齐国境内所有主要战役,堪称灭齐之大功臣。

  而在楚汉相争的决定性战役——垓下之战中,灌婴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领5000骑兵奉命追击溃败的项羽。

  《史记》记载:“灌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羽至东城,破之。”

  灌婴一路追击到东城,成功将项羽的楚军主力歼灭,最终他部下的5个人合力斩杀了项羽,彻底终结了楚汉相争的局面。这一功绩让灌婴成为了汉朝开国的大功臣。

  战后,灌婴又奉命渡江平定东南,完成了对东南地区的战略控制。刘邦称帝后,灌婴被封为颍阴侯,正式走上了人生的又一个高峰。

  刘邦称帝之后,虽然天下初定,但并不太平,各地时不时就有叛乱发生。灌婴这类老将继续为汉朝的稳定南征北战。

  在消灭燕王臧荼的叛乱中,灌婴率军出征,《汉书》记载:“从击燕王臧荼,战龙脱,先登,陷阵却敌,皆为御史大夫。”

  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龙脱之战中率先登上敌方城墙,为军队打开了胜利的突破口,在下邳之战中又成功击退敌军,最终顺利平定了臧荼的叛乱。

  灌婴被迁为御史大夫。后来,楚王韩信谋反,灌婴也参与了平定行动。虽然具体作战细节史料记载不多,但可以想象,以灌婴的军事才能,在这场平叛中肯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后来,韩王信勾结匈奴叛乱,灌婴又跟随刘邦出征。在与匈奴的战斗中,灌婴率领骑兵多次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到了高祖晚年,淮南王英布叛乱,灌婴再次出征。在这场战斗中,他成功斩杀了英布军中的重要将领,击破了英布的多支主力部队,一路追击,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

  吕后专政时期,朝廷局势变得十分复杂。吕氏家族妄图篡夺汉朝政权,大肆打压刘氏皇族和朝中老臣。灌婴深知局势危急,但他选择了隐忍待机。

  吕后死后,吕禄、吕产等人妄图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灌婴奉命率军出征,表面上是去平定齐王刘襄的叛乱,实际上他暗中与周勃、陈平等朝中大臣合谋。

  他屯兵荥阳,按兵不动,与诸侯们达成联盟,共同反对吕氏家族。最终,在周勃、陈平在朝中发动政变,诛杀吕氏家族成员的同时,灌婴也在荥阳做好了军事准备,成功稳定了局势。

  《汉书》记载:“与绛侯共立文帝,已封三千户。”灌婴因为在这场政变中立下大功,不仅被加封食邑三千户,还代为太尉。

  灌婴的传奇一生,见证了汉朝从建立到稳定的过程,他凭借自己的勇猛和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灌婴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曾被拜为太尉,成为汉朝军队的最高统帅,在朝堂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公元前177年,灌婴在平定济北国叛乱之后升任丞相,兼领太尉之职,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巅峰。此时的灌婴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不仅要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还要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

  就在这一年,匈奴大规模入侵汉朝边境,烧杀抢掠,给边境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灌婴身为丞相兼太尉,亲自率领85000骑兵北上抗击匈奴。

  《史记》记载:“匈奴大入北地、上郡,令丞相灌婴将其骑八万五千往击匈奴。”在战场上,灌婴充分发挥他的军事才能,指挥汉军与匈奴军队展开激战。

  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终于迫使匈奴军队撤退,成功保卫了汉朝的边境安全。

  然而,就在灌婴为国家尽心尽力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灌婴病逝于任上,他的离去让汉朝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将领和忠诚的大臣。

  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封他为谥号。灌婴的一生不仅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政治上也为汉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在其他方面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在城市建设方面,公元前202年,灌婴在豫章郡(即现在的南昌)主持筑城。《汉书》记载:“丁固(灌婴)张城。”这座城被称为灌婴城。

  据南朝雷次宗的《豫章古今记》描述,这座城周回10里84步。虽然在现在看来规模不算大,但在当时是一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的城市。

  它的建成为南昌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灌婴也因此被南昌百姓视为城市的开拓者,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在军事思想和战术方面,灌婴首创的骑兵集团作战模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之前,骑兵虽然在战争中也有一定作用,但大多是分散使用。

  灌婴通过精心训练和巧妙指挥,将骑兵组成独立的作战集团,发挥出了骑兵快速机动、长途奔袭的优势。

  《史记》中“以车骑将军从击项羽还,韩王信反,从击韩王信于东垣”等记载都展现了他运用骑兵集团作战的经典战例。

  他的这种战术思想后来被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名将发扬光大,成为汉朝对抗匈奴的重要军事手段,在汉朝的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灌婴在军事和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人无完人,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就像《史记》中刘邦曾说过:“文丽满朝,武将如云。”

  这话其实也从侧面暗示了灌婴在文化方面的欠缺。毛主席也曾评价他“将冠无本”,指出灌婴出身市井,早年忙于生意和征战,在文化修养方面相对欠缺。

  在那个重视文化和礼仪的时代,这可能算是他的一个不足之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他没有过多受到传统文化的束缚,在军事上才能大胆创新,开创出骑兵集团作战这种全新的战术模式。

  而且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灌婴始终保持着对汉朝的忠诚。从诛杀诸吕到辅佐文帝,《汉书》记载他与周勃共定国事,展现出了超越个人利益的政治智慧。

  他能够准确判断局势,站在维护汉室江山的正确立场上,为汉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灌婴从一个普通的小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登上了人生的巅峰,成为了汉朝的开国功臣和一代名将。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多么平凡,只要抓住机遇,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还好这哥们寿终正寝了。”

  ——“那是因为他死的早啊,但凡死的晚一点你再看看呢。”

  ——“骑兵战术,这玩意算是用了几千年了啊。”

第306章 史上第一女神算

  【一口气看懂史上第一女神算,能与袁天罡移交高下#历史#小知识#】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来不缺少牛掰的女性角色。她凭借相面之术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没有战功却被丰厚封赏的女性,一代帝王更是认她做干妈。

  传闻她呼喊之间就能断人吉凶,一眼便能洞察王朝气运,三个旷世预言甚至改写了历史。她的名气更是可以和一代妖人袁天罡一较高下,她就是天下第一女神算。

  自古以来,每一个牛人将士都有一些异象相伴。魏文帝曹丕出生时,有青色的云气在屋顶凝结数日不散;宋文帝刘义隆出生时,有黑龙出现在西方,五颜六色的云彩环绕。

  相传许父在出生时,屋子里闪烁着耀眼的青光,而且他一出生手里就握着一块玉佩。玉佩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文王八卦图,许父更是在出生100多天后就会讲话。

  这种神奇的事情没多久就传到了秦始皇耳朵里。

  秦始皇说这是天降祥瑞,预示着我大秦国运昌盛,马上就让人把200两黄金送到了许父家里,并告诉许父的父亲许宝好好培养这位祖国的花朵,将来让他为国效力。

  这可把许宝高兴坏了。当下决定给孩子起名许墨赋,予以莫要辜负始皇帝的圣恩。一时间,许家成为了满城焦点,很多达官显贵纷纷前来拜访。

  然而不久后,人们发现了许父拥有一项令人匪夷所思的神奇天赋——以哭笑来判定吉凶祸福。

  对前来看热闹的人,许父只有两种反应:一是见到某些人大呼不已,二是见到某些人咯咯大笑。

  凡是得到许父笑声的人,在不久之后便会好事连连,或是官运亨通,升职加薪,或是财源广进,生意兴隆。

  相反,得到许父哭声的人则是厄运环绕,要么是遭遇破财之灾,要么是被疾病缠身,更甚者丢官罢职甚至英年早逝。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亲身经历了这种神奇的哭笑效应,恐惧的心理逐渐在人们心中蔓延开来。人们生怕自己成为那个被他啼哭预示厄运的倒霉蛋。于是前来许府拜访的人越来越少。

  许父4岁那年,许宝一心想让女儿得到更好的教导。听闻黄石公是当世高人,便带着她踏上了前往银川的拜师之旅。

  父女俩一路奔波,好不容易到了永川,却发现黄石公早已云游四海,只留下空荡荡的居所。许宝满心失望,许父心中也有些失落。

  在返程途中,许父有些沮丧,他坐在马车里望着窗外。突然他看到路边有个小山洞,山洞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闪闪发光。

  许父好奇地让车夫停车,他走进山洞,发现了一本散发着奇异光芒的书,这便是《奇门遁甲》。

  许父如获至宝,回到家后日夜研读,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将奇门遁甲与阴阳八卦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树一帜的相面八卦与相人八卦之精妙技法。给人相面无一不准,名声也越来越大。

  秦始皇得知后,也想见识一下许父的厉害,便召见许父为自己相面。不曾想许父得知后直接装病不起,还告诉父亲:“大秦即将覆灭,去了也白去。”

  许宝听后吓出一身冷汗,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话,当即下令许父以后不准给人看相。可没过多久,秦始皇就死在了沙丘,继位后的秦二世残暴不仁。

  全国各地纷纷揭竿起义,天下大乱。而许墨赋由于自责辜负了秦始皇的期望,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许父,意思是终究辜负了秦始皇。

  自此,许宝终于见识到了女儿的厉害,连忙问女儿以后如何是好。而许父给出的办法是等待一位真命天子的出现,加入这个人的部队。此人就是之后的汉高祖刘邦。

  有一天,刘邦路过温城县的时候,听说城中有一个神仙,就想着进城拜访一下。可当他走到城门口时,恰巧被路过的许父看到。

  许父在看到刘邦后,一眼就看出他必成大事,赶忙跑回家中叫上父亲、哥哥出城相迎。把刘邦请到家中后,更是直接让时任县令的父亲把县令大印交给刘邦。

  刘邦也没让许父看走眼,不仅联手项羽推翻了暴秦,还成为了汉王,和项羽共争天下。此时各路枭雄纷纷选择站队。

  当西魏王魏豹原本是刘邦部下,由于投靠谁左右飘忽不定,就想请神算许父来为自己看上一下,无意中却成就了许父最著名的三大预言中的第一条预言。

  许父来到魏豹府上,一进门就看到一名女子,此女正是魏豹的妻妾之一——薄姬。许父看过之后说:“薄姬面向富贵,以后生下的孩子是天子。”

  魏豹听后大喜过望,儿子是天子,那就说明自己也会是天子。于是立即决定背叛刘邦,转投项羽。结果没想到刘邦大败项羽,魏豹最终惨死于万军丛中,而薄姬则被纳入刘邦的后宫。

  命运的齿轮继续转动。薄姬偶然得到刘邦的宠幸,而后生下了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许父的预言再次精准无误地应验。

  后来刘邦一统天下,建立起了大汉王朝。他念及许父在自己成就霸业过程中的卓越功绩,不仅给了许家很多金银财宝,还赐予高官厚禄。

  许父更是被封为名士亭侯。此时19岁的许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侯的女性。女相师本来就罕见,而19岁就被封侯的女相师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后来刘恒出生后,许父又算出朝廷即将迎来一场激烈的纷争。便向刘邦进言称应当尽早将刘恒分封至封地,使其远离京城这个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

  刘邦深以为然,采纳了他的建议,封刘恒为代王,将其派往远离京城的偏远之地。事实证明许父的这一远见着实拯救了刘恒的性命。

  在吕后掌权的漫长18年里,刘氏子孙惨遭吕氏一族的迫害与杀戮,许多人都在这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丧生,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而刘恒因为身处偏远之地,幸运地得以保全性命,远离了这场灾难的中心。

  吕后死后,朝中大臣们齐心协力诛灭了吕氏族人。

  随后,大臣们迎立刘恒为帝,开启了汉文帝的统治时代。后来,汉文帝为了感谢许父当年的建言有功,直接认许父为义母,并给予她极高的礼遇。在汉文帝时期,许父又迎来了人生中另外两大著名的预言事件。

  这两件事更是让她的相术之名如日中天,广为传颂。

  其一,周亚夫在担任河内太守的时候,听说许父相术神奇,声名远扬,心中十分好奇。于是,他邀请许父为自己相面,想要一探自己的命运究竟如何。

  哪知道许父在看了他几眼后说:“周大人,三年后封侯,8年后位极人臣,但9年后受饿而死。”

  周亚夫听完许父的预言后,直接笑出了声。他以为自己的兄长已经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侯爵之位根本不可能轮到自己,更何况自己既然已经位极人臣,又怎么可能落得饿死的下场呢?

  结果,三年之后,周亚夫的哥哥因为犯罪被削去爵位。由于爵位是世袭制,周亚夫继承了爵位。后来,他被重用,平定了七国之乱,立下大功,成为丞相,做了朝廷最大的官。

  然而,在9年后,周亚夫的儿子因为私藏了御用物品,周亚夫被诬告谋反,锒铛入狱。由于不堪忍受狱中的屈辱,周亚夫最后绝食5天,活活饿死。

  其二,汉文帝的宠臣邓通深得文帝宠爱。有一天,汉文帝心血来潮,想要知道邓通的命运究竟如何,便找来许父为他相面。许父却说:“邓通虽富贵一时,但最终会因贫穷饥饿而死。”

  汉文帝不相信自己心爱的臣子会落到如此地步,于是不断给邓通升官,甚至赏了他一座铜矿山,并允许邓通铸造铜币。

  邓通因此富甲天下,财富堆积如山,成为了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等到汉景帝即位后,看着邓通这么有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就将邓通的官职罢黜,财产尽收。随后,邓通沦为乞丐,在长安城中无人敢施舍他,最终饿死在街头。

  许父一生经历了无数传奇事件,她深知自己因泄露天机过多,恐遭天谴,也担心为人所忌,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在她50岁那年,毅然向汉文帝请辞归隐。

  此后,她远离尘世喧嚣,隐居深山之中,继续钻研相术,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与经验心得著书立说,留下了《德其哥五官杂论》《听声相行》《许父相法》16篇等多部相术著作,为后世相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至84岁,许父才走完了她这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史上最牛的克夫皇后#历史#小知识】

  她是史上最传奇的皇后之一,入宫前“克死”两任未婚夫,入宫后历经多位皇帝更迭,最终见证了汉朝的覆灭。

  她也是史上第二长寿的皇后,身居后位长达61年,其中当了15年皇后,26年皇太后,20年太皇太后,最终以84岁的高龄与世长辞。她就是西汉的王政君。

  王政君,魏郡元城(今北河大名县)人。她的父亲王禁曾出任廷尉史,相当于如今的司法官员。由于工作不如意,王禁常年沉迷于酒色。

  王政君的母亲李氏看不惯王禁的所作所为,加上与王禁的其他妻妾不和,于是在王政君小时候便离婚改嫁。

  王政君15岁那年,她的父亲急切地将她许配给城内的许家,然而婚前男方突然暴毙。

  后来,东平王刘宇想纳王政君为妾,可还没入门,刘宇也去世了。一时间,“克夫”的名声笼罩在王政君头上。王禁慌了神,赶紧为女儿找了个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说王政君“贵不可言”,王禁这才恍然大悟:贵不可言,连东平王都不配得到她,看来只有皇帝才配得上。

  于是,王禁开始精心培养王政君。两年后,王政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18岁那年,王政君被送入宫中。当时西汉的皇帝是汉宣帝刘询,太子是他的嫡长子刘奭。

首节 上一节 249/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