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李青松又运来了巨量的大型推进器,将其一一安装到了飞星之上。
这种推进器原本是用来推进空天母舰和大型运输船的。不过用在飞星上,仍旧显得太小。
李青松没有来得及开发更大型的推进器,此刻便只能通过数量的提升来寻求更高的推力。
推动一颗小行星,哪怕是较大质量的小行星原本不算一件难事。
当初在太阳系之中,李青松就做过类似的事情。
只是,那时候对于小行星的航速要求较低。而此刻,李青松是要推动一颗小行星保持长时间的,0.06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最终将其加速到8%光速的,这要求便高了许多,也更加困难与复杂。
为此,李青松不得不专门开发了一套智能推进控制系统,又专门建造了一座超算供这套系统运转,由这套系统实时操纵总数量达到了百万台以上的大型推进器,才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此刻,飞马座V432星系之中的一切工作都已经完成。
李青松的舰队规模并未扩大,甚至于因为之前的战乱而有所缩小。
但就算运输船、空天母舰等数量少了,有了这颗飞星,物资储备方面的问题也已经全部解决。
几支伪装舰队的建设也已经完成。
李青松为那几支伪装舰队同样每支都准备了一颗飞星。因为唯有如此,这些舰队才能拥有相同的航迹,达到掩护主舰队的效果。
当然,那些飞星就不必如此麻烦的堆积物资了,直接挑选几颗质量大致相符的小行星充数即可。
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
那么,到了扛着行李上路的时候了。
“数千年前,我背着包袱来到大学,开启了未来的人生旅程。
现在,我同样要背着包袱,再度进入太空,进行最为重要的一次科技提升。
这一次,我将会在太空中完成基础物理学理论向应用层面的转化,真正将科技突破转化为战斗力和工业实力。
这一次逃亡之后,我一定要将智械天灾舰队的问题解决掉。
逃了这么多年,我也受够了啊……”
此刻,距离当初智械天灾舰队离开飞马座V432星系,已经过去了250年的时间。
预计再有约50年的时间,智械天灾舰队就将卷土重来。
在这50年时间里,李青松必须要逃出足够远的距离,然后依靠宇宙星空的浩瀚将自己隐藏起来。
时间紧急,要马上行动了。
“那么,走吧。”
伴随着李青松的一声命令,飞马座V432星系之中,众多星球上同时爆发出氢弹爆炸的闪光。
耗费李青松无数心血和精力才建造出来的工业设施,在这闪光之中飞灰湮灭,彻底消失。
无数道尾焰则从李青松舰队之中,那众多居住飞船、空天母舰、科考船、实验船、大科学船、空天母舰尾部喷射而出,推动着每一艘飞船,也推动着这颗庞大沉重的飞星缓缓开始加速。
众多特制绳索牢牢捆缚着组成飞行的那些物资,不让它因为加速度而散架,如同当初母亲为自己打包行李的那张床单一样。
与之前几次逃亡时,伪装舰队与真正的主舰队各自逃往不同的方向不同,这一次,李青松的主舰队与五支伪装舰队俱都选择了一个方向。
总计六支舰队混在一起,规模前所未有的庞大。如果正好处在尾焰喷射方向的话,哪怕相隔千万公里,所看到的这支舰队仍旧如同恒星一般明亮,甚至于能真正照亮一颗星球,让它如同白昼。
六支舰队俱都选择同一个逃离方向,这看似会导致伪装舰队失去意义,但事实却并不是如此,而是李青松有更为深层次的考虑。
李青松十分确定一点,之前那几次逃亡,智械天灾舰队都未提前到来过。而这一次,智械天灾舰队是先来了一次,然后又被自己逼退,且注定要再度到来。
虽然智械天灾舰队大概率无法进行恒星间的通讯,不可能通过在飞马座V432星系布设探测器来实时监控自己动向。
但可以预见的是,智械天灾舰队仍旧必然会在飞马座V432星系之中留下可以自动运行的监视装置,注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无法实时通信那便不实时通信,只需要在自动运行程序下,将这些年来的监视信息都存储起来即可。
第240章 分道扬镳
这样一来,等未来智械天灾舰队卷土重来,他们便可以打捞回这些探测器,方便的读取这些信息,便能知晓自己这段时间究竟在星系之中做了什么,甚至于……知晓自己的舰队逃向了哪个方向。
就像就算是智械天灾舰队都不可能完全扫除自己的间谍探测装置一样,自己更不可能扫除智械天灾舰队留下的这些间谍探测装置。
太空太过浩瀚,间谍探测装置又太小。宇宙深空会将它们渺小的身影完全掩藏,不被外界察觉到丝毫。
并且,智械天灾舰队必然会这样做。因为这样做既没什么成本,又十分好用。
那自己该怎么办?
就在星系内部,主舰队与伪装舰队分道扬镳的话,起不到任何伪装作用。因为那些探测装置必然能探测到哪一支是真正的主舰队,哪一支是伪装舰队。
针对这种情况,李青松做出了应对方案。
既然在星系内部分离的话,会暴露主舰队与伪装舰队,那么……
我不分离了!
我的伪装舰队和主舰队保持同一个航向,一同逃走!
我到了你们无法探测的太空之中再分开!
之所以如此处理,是因为李青松可以确认一点。
那便是,那些智械天灾舰队必然留在飞马座V432星系之中的探测器,必然不可能具备长时间的加速能力,必然不可能始终追随着己方舰队抵近观察。
原因很简单,己方舰队是需要加速到8%光速的。在这过程之中,需要长达十几年时间的推进器全功率启动。
而这会消耗巨量的燃料。
那些间谍探测器就算储备有足够多的燃料,那么,足够多的燃料就意味着足够大的质量,为如此巨大的质量提供推进加速,会导致尾焰极为明亮。
间谍探测器能在太空中生存下来,主要依靠的就是隐蔽。而明亮的尾焰会导致它们暴露。
那么此刻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们那些探测器如果要跟随我的舰队,就必然会暴露,我就必然可以摧毁掉你们。
你们那些探测器如果不跟随我的舰队,那就可以继续隐蔽下去,但却会距离我的舰队越来越远,一直远到除了尾焰光芒外,再也看不到舰队细节,无法分辨哪一支才是真正的主舰队,哪一支是伪装舰队的地步。
既然你们无法分辨了,我便可以真正将伪装舰队与主舰队分离了。
你们的探测器纵然真切观测到了舰队一分为六,分别前往六个方向,也无法再确定哪一支才是真正的主舰队。
因为哪怕是伪装舰队,也具备相同的推进功率。
最妙的是,一旦改变航向,尾焰喷射方向也会改变,不再对准星系。因为它们具备极高指向性,且此刻距离较为遥远的缘故,你们留在星系内部的那些探测器便连尾焰都无法再看到了。
你们想要查明舰队航向,仍旧只能来到分离点实地勘察尾焰痕迹。想要查明哪一支舰队才是真的,仍旧只能一支舰队一支舰队的追踪才行。
这样一来,智械天灾舰队留在飞马座V432星系内部的间谍探测装置就将失去作用。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李青松才会让总计六支舰队一同离开。
伴随着猛烈的推进,伴随着航速渐渐提升,伴随着舰队渐渐远离,飞马座V432星的光芒渐渐暗淡,那无以计数的众多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的身影从李青松视野之中渐渐消失。
过去数百年间,自己的全力以赴似乎并未对这个恒星系造成任何外部可见的影响。
李青松的工业能力再强大,相比起这些天然星体来说,都仍旧太过渺小。
“也好,也好啊……”
李青松感叹着,将视线投射向了遥远辽阔的宇宙星空。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着,转眼间便是十年时间过去。
此刻,舰队与飞马座V432星系的距离已经增加到了约3万亿公里,约0.32光年。航速则加速到了光速的约6.3%,还未到达原定的8%光速。
此刻舰队还未离开飞马座V432星的引力边界。
这里虽然浩瀚空虚,但李青松知道,在那些连自己都无法探测到的角落之中,说不定便隐藏着仍旧被这颗庞大恒星引力掌握着,仍旧在围绕自己旋转的微小星体。
不过对于探测装置来说,约0.32光年的距离已经足够遥远。
那么,便在这里进行舰队分离工作吧。
伴随着李青松的一道指令,总计六支主舰队各自悄然改变了一下喷射方向。
于是下一刻,相伴相随了十年时间的六支舰队分道扬镳,各自飞向了不同的方向,相互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匆匆间又是约3年的时间过去。
此刻,位于主舰队的李青松已经再也看不到那些分舰队的踪迹了。
此刻舰队的航速终于加速到了8%光速的原定速度,与飞马座V432的距离也达到了约半光年左右。
这一刻,李青松的舰队进入到了惯性航行模式。
又飞了一段时间,李青松的舰队开启了随机机动模式。
同时,如果自己的预设程序不出故障的话,那几支伪装舰队应该也开启了随机机动。
众多推进器再度低功率开启,启动了总计10天的时间,为舰队向某个随机选定的方向施加了约5公里每秒钟的航向偏移,之后再度关闭。
未来,李青松还会进行多次随机机动,力求让自己舰队的航向无法追踪才行。
时间仍旧在慢慢流逝着。46年时间后,李青松接到了来自飞马座V432星系的克隆体意识链接。
此刻,李青松与飞马座V432星系的距离已经扩大到了3光年左右。
这便意味着3年时间的通讯延时,也即,这一道来自飞马座V432星系的克隆体的意识连接,自3年以前便开始了。
而能唤醒冬眠克隆体的条件,是观测到疑似智械天灾舰队的靠近。
这似乎意味着……智械天灾舰队卷土重来的时间,比自己原本的预计早了十几年啊。
李青松暗暗叹了口气。
“幸好这些年来,我始终全力以赴,从来没有懈怠,才能如此险之又险的抢在智械天灾舰队到来之前逃走啊……”
第241章 生命智慧
“要是这过程中,我被那些难题多卡一段时间,或者我的动作稍微慢了一点,说不定就被智械天灾舰队堵在星系里了。
不过现在我们之间的距离还是太近了,接下来我的动作还是要更加小心谨慎才是。”
李青松再度开启了随机机动。只不过这次的随机机动,其推进功率更小,仅有全功率的1%左右。
这会让尾焰更加微弱,让航迹也更加不好勘察。纵然智械天灾舰队仍旧能将航迹分辨出来,恐怕也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时间悄然流逝着,留在飞马座V432星系之中的克隆体清晰看到那来自智械天灾舰队的尾焰愈发明亮,越来越大。
但它们的亮度并未真正提升到巅峰便即消失,似乎已经停止了减速。
同时,另一朵范围较小,却更为明亮的尾焰光芒亮起。
李青松心中生出一股明悟。
他知道,智械天灾主舰队这一次恐怕不会再进入星系了。
它们之前的减速仅仅是为改变航向做准备而已。同时,主舰队减速,另一支分舰队却未减速。
它们会提前来到星系内部。且因为飞船数量较小,机动性更加灵活的缘故,可以以更高的速率减速,更快的进入到星系之中。
这一支分舰队是来做什么的?
答案就很显然了,必然是来星系内部对接那些间谍探测装置,获取信息的。
从这些信息之中解读出己方舰队的航向后,尚未完全减速的主舰队便会直接改变航向展开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