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29节

  完成了第一次演习作战,这艘水星级战舰没有停顿,立刻开启转向加速,在原有惯性速度的前提之下,向着另一个方向飞去。

  通讯员仍旧在不断报告着各项参数,驾驶员随之进行调整。没过多久,另一艘标靶飞船进入视线。

  这一艘标靶飞船的速度更快一些,但没有关系,此刻战舰的速度也已经提升。

  仍旧是一阵猛烈的炮火射击,它再度被打成碎片。

  然后是第三艘,第四艘……

  到了第五艘时候,情况又不相同。

  这第五艘标靶飞船具备相当强劲的动力。在战舰的追赶之下,它拼命加速,同时不断进行随机机动,以躲避射击向自己的子弹和炮弹。

  几轮机枪扫射都落了空。

  于是一枚星际导弹骤然发射。

  在尾部尾焰的猛烈推动下,这枚导弹在原有速度之下,又骤然加速了三公里每秒,且仍旧在快速提升之中。

  不仅如此,在自动追踪单元和外部引导的帮助之下,它牢牢锁定了那艘拼命逃窜的飞船。

  目标飞船一个剧烈转向,星际导弹也随之转向,且转向更快,速度也更快!

  最终,星际导弹追上了它。

  在撞击前的一瞬间,导弹战斗部里装载的150KG高爆炸药轰然爆炸。

  虽然这里没有冲击波,但炽热的高温和横飞的弹片仍旧一瞬间将这艘标靶飞船摧毁。

  李青松之前一共设置了12艘标靶飞船。

  这些飞船的状态各不相同。有快速逃跑的,有拼命机动的,有释放干扰的,有装备了厚重装甲的。

  但无论状态如何,在这艘水星级战舰的进攻之下,不到五个小时而已,12艘标靶飞船全部被击毁!

第54章 三个目标

  面对这一战绩,李青松心中还是较为满意的。

  虽然仅仅只是在当前科技层次下战力强大,且此刻自己还不知道对手的科技程度是多少,但总归自己已经做到了当前技术水平下的极限。

  只是这燃料消耗未免太多了一点。

  一边操纵着这艘水星级战舰返航,李青松心中一边轻轻叹了口气。

  仅仅只是几个小时的作战而已,高达50吨的燃料就已经消耗一空。

  不仅如此,与其一同消耗干净的,还有数吨重的子弹、炮弹以及星际导弹。

  “这还只是区区一艘战舰战斗了几个小时而已。

  一场星际战争,怎么也得出动个几百艘战舰吧?怎么也得打个几个月几年时间吧?

  先不说整个战争周期消耗多少,仅仅只是500艘战舰出动一次,战斗一次而已,就得消耗至少2.5万吨燃料,消耗数千吨弹药……”

  李青松一直知道“战争打的是后勤”这句话,但之前始终没有多少理解。

  在经历过远征军剿灭怪鸟集群,一次性就消耗了数千上万吨战斗物资时,他已经自己理解了这句话。

  但此刻他发现,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还是太过肤浅。

  “既然战斗物资消耗的这么多,那等战争爆发之时,再从洛神星地表起飞战舰的模式就行不通了。”

  从洛神星地表起飞进入太空,首先就需要把自身的速度加速到约一公里每秒。而这很显然会消耗大量燃料。

  “最好的方式,是在太空中造一个大型的综合后勤基地出来。

  没有战斗的时候,战舰可以停泊在这个后勤基地里,时刻保持一公里每秒左右的速度,遇到战斗的时候,立刻就能起航出发。

  同时,战斗所需的甲烷、液氧、子弹、炮弹、导弹、各种耗材,都可以提前储备在基地之中,方便取用。

  甚至飞船维修工厂都可以建在这里,一旦损坏就能快速维修。

  只是这样一座后勤基地,得多大啊……”

  在后勤基地里储备的燃料和物资少了,很显然没有意义。

  要真正起到作用,就得造的很大,至少也得储存个上百万吨的物资。

  再算上各种设施,算上自重,恐怕一座基地的总质量就得有个两百万吨以上,比之前的空间实验室还要大,还要重。

  尤其是,这样一座大型后勤基地必然会成为敌方的重点进攻目标,它就必须要具备厚重的装甲和庞大的防卫武器系统。

  这样一来,恐怕总质量就直奔四百万吨以上了,更高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没办法,我必须要有这样一座基地才能支撑起后续可能爆发的战争。”

  李青松咬着牙,下定了决心:“那么接下来,我所需要进行的重点项目就有了三个。

  一,尽全力扩大战舰产能,快速造出更多战舰来。

  二,全力建造大型综合性后勤基地。

  三,深空通讯网络必须要搭建起来了。”

  战舰和飞船数量一多,各种通讯需求、定位需求、交互需求会暴增。

  等自己的战舰数量多了,自己如何确定每一艘战舰的位置?如何调度它们?

  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深空通讯网络才行。

  确定了这三个重点建设项目,李青松有些忧虑的看了一眼附近那颗矮行星——此刻,它已经被李青松起了敌神星的名字,意味着敌人所在的星球,心中再度叹了口气:“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有下一步的动作。

  希望他们能多给我一点时间吧。只可惜,现阶段我仍旧发射不了探测器到那里去。

  不过应该等不了太久。等深空通讯网络建起来,不仅飞船、战舰能得到信息支持,深空探测器也同样可以,到时候我就能发射了。”

  此刻,李青松的最大意识连接数仍旧维持在70万左右浮动。

  为了保持每时每刻都有70万名克隆体在工作的状态,此刻被李青松动用的克隆体总数约在140万。

  克隆体储备数量则在160万左右,总人口300万。

  但此刻,被李青松连接着的70万名克隆体的工作量几乎已经饱和。

  他们最多只能支撑起在现有产能水平下,也即平均两天一艘的速度生产水星级战舰,再多做别的事情,恐怕力有不逮。

  毕竟战舰比起普通的货运飞船难度可高了许多。不仅精度要求更高,吨位也更大。

  “搭建深空通讯网络倒是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但这是一项技术活,还有一些技术难题没有攻克,预计需要约一万名克隆体去科研,再调集一万名克隆体做后勤,才有希望在较短时间内攻克。

  剩下的,建造综合性太空后勤基地,没有20万名克隆体恐怕不行。

  这还没有算战舰和飞船一旦增多,会消耗更多燃料,需要在采矿端和提纯端投入更多人手的问题。

  我的意识连接数恐怕要提升到100万才勉强够用。”

  李青松看向了太空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区。

  在那里,十几名穿着白大褂,戴着帽子口罩手套的克隆体,正在无尘室之中小心翼翼的操作着什么。

  “能不能培育出更高质量的克隆体,就看这一次了。”

  时间悄然流逝着,转眼间便是十几天过去。

  这一刻,再度来到培养皿之前的那名克隆体仔细观察一番,一股喜悦情绪便在李青松脑海之中生成。

  他看到,在最新配置的培养液的培育之下,用于试验的小鼠、小兔和人类细胞都出现了快速分裂,快速发育的趋势!

  显然它们的生命力更旺盛了!

  “好,就是它了!”

  得到了一手的试验数据,李青松立刻抽调出两万余名克隆体,分别跑步进入了培养液配置工厂和克隆体培育工厂,按照最新需求,将设备升级改造了一番。

  于是仅仅几天之后,足以供百人份培育的第一批培养液便生产成功。

  没等更多培养液生产出来,李青松立刻开始了这仅仅一百名克隆体的培育工作。

  无论如何,先把意识连接数提升上去再说。至于克隆体的平均质量,就留着以后慢慢提升吧。

第55章万!

  “只可惜,在这一次提升后,怪鸟体液的潜力算是被我榨干了,未来想要再培育高质量克隆体,就得实打实的自己研究生物技术了。”

  李青松略微有些遗憾的想着,不过下一刻便振奋了起来。

  “等这最新一批克隆体培育出来,我的意识连接数就能提升到百万以上,几项大工程就能同步开工了!”

  时间在李青松奋力腾挪,全力确保战舰各部件生产线升级改造,以及矿产端和提纯端的产能扩张之中悄然流逝了半年。

  在这半年时间之中,全新配方的培养液配置工厂也终于将足够一轮培育,也即15万人份的培养液生产了出来,对于克隆体培育工厂的全新升级改造也已经完成。

  新的一批15万名克隆体已经开始培育,之前,小批量培育的100名高质量克隆体也到了诞生的时候。

  等他们一诞生,李青松立刻将意识链接延伸了过去。

  略微感受一下,李青松赫然发现,这名最新克隆体的最大意识连接数竟然突破了100万,达到了107万!

  但他还不是意识连接数最高的。再度切换身体,将这一批100名克隆体全部感受了一圈,李青松发现,有一名克隆体的连接数竟然高达109.55万!

  接近110万了!

  “好啊,很好。”

  李青松立刻转移到了这具身体里面,同时控制着他的意识开始连接其余克隆体。

  刹那间,原本未曾被连接着的,约40万名克隆体被纳入到了连接范围。

  虽然他们都是前一代的“低质量克隆体”,平均脑力比起现在使用的克隆体差了许多,但数量的堆积也可以引起质变。

  滚滚脑力澎湃而来,李青松再一次有了脑力瞬间大幅提升的感觉。

  “多了这40万名克隆体,之前没法进行的工作就能全部开始了啊。”

  之前,战舰所需各种部件的生产线已经完成了升级改造,但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只能一直维持在较低的生产水平。

  各个全新的氧矿矿场、托林矿矿场、甲烷矿、乙烷矿、甲醛矿等,同样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建成后便只能空置。

  大型综合性太空基地更是早已经完成了图纸规划,但此刻仅仅只进行了一些初期建材的运输而已,还没有开始正式建造。

  但现在,伴随着这40万名克隆体的加入,一切都不一样了。

  原本空荡荡的生产线一瞬间便补满了训练有素、比老技术工人还熟练,且拥有全体系知识储备的高端工人。

  这种水平、层次的高端工人,在地球上哪个不是各大工厂争相开出百万年薪抢夺的香饽饽。但在李青松这里,随便一个扫厕所的都是。

  各座空置的矿场、提炼厂、冶金厂、铸造厂,也一瞬间便补足了人手。

  原本进展艰难的深空通讯网络的技术攻关,也在新加入了一万名克隆体后,进展开始变得飞快。

  唯一有点压力的就是种植、养殖和水产基地了。

  很显然,伴随着李青松最大意识连接数的进一步提升,麾下总人口数也将暴涨。

  以李青松现在的培育速度,一年便是30万名新克隆体诞生,短短几年时间,总人口就将暴增到500万以上。

  500万名克隆体,一年就需要消耗掉15万吨肉类,10万吨鸡蛋,10万吨牛奶,120万吨蔬菜以及60万吨粮食!

  单单是食盐,一年就要消耗掉1.5万吨!

首节 上一节 29/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