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90节

  但……

  李青松仍旧毫不迟疑的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把地球生态修复好!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地球是我的家,是人类文明的家!

  之前,为了打败敌人,我不得不亲手毁掉了地球的生态。现在,我既然有足够的工业能力,却因为嫌麻烦就不去做的话,且不说未来等我找回了人类文明之后,同胞们会不会原谅我,我自己都原谅不了自己!

  那个智械天灾的目标是智慧文明,我逃走的话,它们大概率不会对太阳系有什么兴趣。

  类似蓝图克文明入侵这种事情,更是小概率之中的小概率。

  只要我修复好地球生态,地球生命大概率就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在地球之上。

  那么,去做!”

  下定了决心,李青松立刻开始研究地球大气净化方案。

  目前可行的方案无非只有一个而已,向地球大气层之中抛洒对应的化学物质,让其和大气之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结合,然后化作固体沉降下来。

  这样一来,大气就能得到净化。

  区别无非在于选择什么样的化学物质,以及具体的抛洒手段而已。

  但经过具体模拟之后,李青松却最终又否定了这种方案。

  原因很简单,其次生灾害实在难以控制,对地球生态的二次伤害实在太大,甚至有可能得不偿失。

  这是以李青松现在的技术手段都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连续更换了上百种化学物质,构思了数百种净化手段却都一一被模型否定之后,李青松咬了咬牙,下定了最终的决心。

  “既然这些手段都不能用,那就干脆用最原始、最粗暴、最简单的办法好了!”

  最简单的空气净化方案是什么?

  很显然,使用物理或者化学方式,一点一点的去净化。

  采集空气,净化空气,排放空气,无非是这么个流程而已。

  净化一立方米空气就排放一立方米空气,一点一点的净化下去,最终将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净化掉!

  地球大气层的总质量高达5150万亿吨。

  李青松此刻预定的起航时间还剩下约30年。

  以需要净化的大气总质量为60%,也即约3090万亿吨的话——毕竟限于大气层分布,李青松不可能将所有大气全部净化。而经过计算,只净化约60%,便已经可以达到将大气层之中有毒有害气体降低到一定程度以下,大大降低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30年时间,3090万亿吨大气,平均每年便是103万亿吨,每秒钟便是约326万吨!

  干了!

  面对着这个庞大的数字,李青松没有迟疑,立刻抽调了对应的工业力量,开始生产这一净化工作所需要的机械,然后运到了地球之上。

  李青松寻找了约1万个气流交汇点——这里因为地球气象常年刮着狂风,气体流动速度极快,在这里开始建造一种极为庞大的设施。

  这种设施高度有上百米,长宽有二百余米,内部满是复杂的机械和管道。

  在它的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空洞。

  这空洞贯穿整个设施的两面,直径达到了60米,横截面积有2800余平方米。

  在它里面还有20多个巨大的风扇,每一个风扇的叶片都有近30米的长度。

  此刻,在来自核聚变反应堆的澎湃电力驱动之下,这座设施终于开始了运转。

  那20多个巨大的风扇开始了高速旋转,发出了巨大而沉闷的嗡嗡声。

  于是,在自然界狂风的吹拂,以及风扇的高速旋转之下,滚滚空气汹涌而来。

  在它们通过这巨大空洞的过程之中,李青松提前安置的静电吸附、化学反应、薄膜渗透、激光烧灼破坏分子结构等种种净化手段开始发挥作用,直接将空气之中的有毒有害物吸走或者破坏,令其转化为无害的化学物质。

  完成这一系列的净化之后,这些空气则从空洞另一端排向了自然界。

  无穷无尽的空气开始向这处空洞汇聚,其速度甚至接近每秒钟100米!

  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平均每秒钟被这处空洞处理、净化的空气便高达300多吨!

  而这样的巨型空气净化设施,李青松在地球上建设了足足一万多座!

  此刻,在众多核聚变电站充足的电力供应之下,这一万多座空气净化设施便开始了全功率的运转。

第169章年的狂风

  100米每秒的风,已经超过了地球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出现过的最强的风。

  此刻,这一万多座空气净化器,便这样终日吹拂着这非自然力量所能造就的狂风,不断将净化之后的空气排放到地球大气层之中。

  为了防止这过于猛烈的风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李青松还特意做了一些布置,譬如加固地表、建造排风道、专门挑选山脉等无生命存在的地方之类。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着。渐渐的,被这些风吹过的地方出现了与其余地方截然不同的地貌。

  泥土被吹走,岩石被吹碎,地表上出现了如同河道一般的地形。甚至某一些净化器之外,便连那巨大的山峰都在这狂风终日不停地吹拂之下直接崩塌。

  李青松始终没有停止这净化进程。他安排了足够的克隆体工作在这些设施之中,不断将澎湃的电力输送过来,不断检修设施确保它能正常运转,不断将分离出来的有毒有害物质运走。

  或者深埋,或者化学处理,或者高温处理,总要让它无法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之后再令它回归到自然界之中。

  实在不好处理的,干脆就直接带离地球,赋予它们初始速度之后,直接扔到太阳里面去。

  这一万多座空气净化器的运行甚至于对整个地球的气象环境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李青松观察到,西伯利亚寒流变得比以往更加强劲,暖湿气流入侵到了大陆更深的地方,带来了更充沛的降雨,等等等等。

  不过对于生态圈来说,这些影响其实并不算大。再说,等自己完成了地球净化工程,关停这些净化器之后,失去了外力影响,气象环境终归还是会恢复到以往的模样。

  一边净化着空气,李青松一边努力采取人工手段修复生态,继续播撒种子,放生动物之类。

  伴随着空气质量的好转,李青松的努力终于收获到了成果。

  他看到沙漠开始渐渐变绿,光秃秃的山脉开始渐渐覆盖上绿植,小鸟和野兽也开始现身,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模样。

  庞大的空气净化工程便这样持续了30年时间。

  30年之后,从数万个空气质量监测点收集标本,确认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已经降低到标准之下后,李青松终于松了口气。

  30年的狂风吹拂,终于为地球生态吹来了一个新生。

  从太空看去,地球虽然还未完全恢复以往的壮美,但也已经恢复了五六成的样子。

  蓝天白云,碧海群山。

  接下来的恢复,不再需要李青松干涉了,单单依靠生态圈的自我修复能力便能完成。

  那些吹拂了30年的巨大风洞此刻终于可以拆除了。

  拆除、销毁了地球上一切属于自己的人工造物,它便再度恢复了那种接近纯天然的状态。

  最后一批克隆体驾驶着飞船,离开了地表。

  操纵着克隆体们满是留恋的看了一眼地球,飞船快速起飞,汇入到了向木星系统集合的大部队之中。

  此刻,整个太阳系,所有存在工业造物与克隆体的星球全都在执行类似的任务。

  所有的工厂、设施,能拆掉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隐藏,隐藏不了的就直接毁掉。

  然后,一名名克隆体登上飞船,一艘艘飞船从一颗颗星球上起飞,如同江河入海一般,从太阳系各地向着木星系统汇聚。

  此刻从远方看来,偌大的木星系统之中群星璀璨。

  无数颗闪亮的星辰密密麻麻,几乎遍布木星系统的每一处地方,就像是银河落入到了木星系统之中一样。

  那些星辰,都是李青松这30年时间之中造出来的飞船。

  各式各样的飞船,数量至少在3000万艘以上。

  是的,不仅仅只是李青松当初预定的迁徙舰队的大约570万艘飞船,而是3000万艘以上。

  当然,除了那570万艘飞船之外,其余的2000余万艘飞船其实并不能算是真正的飞船。

  它们内部仅有发动机和聚变反应堆而已,再加上外部一个大壳子,就成了飞船模样。

  它们都是假的。

  这种飞船造价低,建造速度快,李青松一口气就造了2000多万艘出来。

  此刻,这总计3000万艘以上的飞船,此刻便分成了六支舰队。

  其中一支舰队是真正的迁徙舰队,上面满载着克隆体、蓝图人、各种资源补给、各种战舰飞船、各种设施设备等等等等。

  其余五支舰队,外表虽然与真正的迁徙舰队一模一样,但内部仅仅是装了一些岩石、水冰之类的低价值压舱物而已。

  其作用仅仅是为了让这些飞船显得很重,如此才能以假乱真。

  此刻,太阳系之中的建造与处置收尾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所有克隆体、所有蓝图人都已经装到了迁徙舰队里面。

  木卫三上已经不再有工厂彻夜轰鸣,不再有列车飞驰,不再有大批克隆体忙碌。

  木星大气之中已经不再有木星飞机终日穿梭,终于恢复了安静。

  这些年里,为了采集迁徙过程之中所需要的氘气,李青松直接将木星飞机的数量提升了20倍,平均每天都有200万架木星飞机在木星大气之中飞行。

  太过众多的木星飞机甚至于显著提升了那一片区域的木星大气的温度,让它内部的气体对流愈发剧烈,引发了更为恶劣的气象变化。

  不过伴随着木星飞机被全部沉入木星深处不再飞行,那里的温度应该会再慢慢的降下来。

  太阳系的星空之中,也不再有众多飞船终日穿梭。

  每一颗星球都恢复了安静。

  看着数千万艘各式飞船,看着闪亮的太阳,看着巨大的木星,李青松心中满是感慨。

  转眼之间便是千年时间流逝。千年之前,自己独自一人被留在了洛神星上。

  千年之后的现在,自己拥有了如此庞大的舰队,即将离开这生养了自己的家园,进入到危机四伏的宇宙之中。

  此刻的李青松心中有无奈,有恐惧,有愤怒,有茫然。但更多的,则是坚定。

  “终有一天,我还会再回来的。到那时候,我必定已经强大到不再是区区一个强核级别的智械天灾,又或者别的什么敌人就能威胁到的地步。

  走吧,走吧,该走了啊……”

第170章 引力边界

  伴随着李青松的一声命令,分成了六支的,总计3000万艘以上的各式飞船或者自行点火推动自身前进,或者搭乘空天母舰,借助空天母舰的动力,同时开始加速。

  六支舰队,分别面对着六颗恒星,六个方向。

  除了真正的迁徙舰队之外,其余五支舰队之中都没有一个克隆体。整个舰队完全处于自动运行状态。

  它们将会按照李青松预设好的轨道方案前进,自动飞行,自动加速。一直到完成加速进程,进入到惯性航行状态后,所有智能控制部件将会全部自毁,整支舰队的所有飞船将会化作完全没有智能的石块,在惯性航行状态下一直飞行下去。

  在无数台发动机的照耀之下,一时间,那遍布整个木星系统的众多星辰似乎汇聚成了一片光幕,将整个木星系统全部照亮。

  但伴随着舰队的加速和远离,这一片光幕渐渐暗淡了下去,最终分裂成了前往六个不同方向的六个部分。

  庞大的木星渐渐缩小,最终也变成了一颗闪亮的星辰,融入到了浩瀚星海之中。

  李青松意识所在的克隆体站在巨大的飞船舷窗之前,静静看着窗外的星河旋转。

  此刻,李青松的绝大部分力量都已经处在迁徙途中。

首节 上一节 90/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