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既然有了发现,那当然不能再耽误一点,要立刻去执行才是。
但……
江阳缓缓摇头,用有些沉重的语气道:“不用麻烦了。
算上我正常度过的那一世,现在已经是我循环的第四次。而在第二和第三次循环中,这种大规模的身体检查始终在进行。
从我带来末日信息,到末日最终到来,从未停下过。
但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所以,陆教授你说的第一种可能性……排除。”
像是有一盆凉水兜头泼下一般,气氛刚刚热烈起来的线上会议室刹那间安静了下去。
陆兆明微微颤抖着抬起头,苍老浑浊的目光紧紧看着江阳,像是想从江阳眼中看到否定的答案。
江阳毫不躲避,直直与他对视。
片刻,陆兆明轻轻叹了口气,整个人的精气神在这一刻消散了大半。
“如果是这样的话……”
他并未继续说出第二种可能性,而是向孙长河道:“那我们现在就可以做出判断,这一世的我们,没有任何战胜末日的可能性。
我们的死亡已经注定。”
非科学背景的与会者们齐齐震动,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骤然召开紧急会议,告知我们十天之后就是末日,这虽然比较难以接受,但在证据面前,依靠与会者们的心理素质和理智,勉强接受也能做到。
毕竟还有时间,我们还有希望。
发动国家力量,全力以赴,未必就不能在十天之内战胜末日。
但是,现在就已经能做出判断,判定这一世必定失败,判定十天之后必死?
纵然是心理再强大的人,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如此残酷、如此震撼的事情。
便连江阳都没有想到,自己带回来了上一世以整个国家和文明毁灭为代价才得到的信息,这一世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怎么就必死了?怎么就一定失败了?
孙长河仍旧保持着镇定,目光却如山岳一般沉重:“为什么?”
“如果不是身体内部,那便只可能是外部。
但不要忘了,江阳同志带回来的实验数据表明,无论实验人员位于何处,地下也好水下也好,全部无一例外的因此死亡。
能量不可能凭空生成,必然会有一个传递过程。那么很显然,能穿透岩层和水体,将这种能量传递到人体之上的粒子必定具备极高的穿透性,且覆盖整颗地球。
面对这种无差别覆盖全球,连千米厚岩层都挡不住的粒子辐射……我们不可能有任何办法。此刻的我们甚至连这种粒子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
江阳默然。
前一阶段的学习,让他可以理解陆兆明教授的话语。
确实,排除了体内因素的话,同时便排除了这一世人类战胜末日,幸存下去的希望。
这不像是上一世。上一世的人们,至少还有通过大规模征用粒子加速器,寻找猜测之中的“辐射配方”,并以此来寻找对抗末日的方法的希望。
这一世则是没有希望了,一点战胜末日的希望都没有。
线上会议室之中并没有人失态。所有与会者俱都保持着沉静。
江阳知道,能被紧急召唤而来参与此次会议的,必定都是经历过不知道多少风浪,心理素质强悍到不可思议的人物。
纵然是十天之后的末日死刑都无法击溃他们的心防。
但江阳仍旧察觉到,这一刻所有人的精神都低落了下去。
如果这一世注定要失败,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孙长河看着陆兆明的身影,声音中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这个结果,是你自己的看法,还是科学界严谨评估的结果?”
陆兆明低声道:“这没有区别。对于任何一个接受过系统性物理学训练的人,这个问题都跟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简单。”
第32章 五个备选
面对陆兆明没有丝毫回旋余地的判断,所有科学界成员俱都保持着沉默,显然同意了他的判断。
孙长河语气仍旧平静中带着凝重:“失去希望,十天后末日降临,我们所有人必定死亡……便没有可以做的了么?
我看未必。
不要忘了,在江阳同志所经历的第二次与第三次循环之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如果不是前两世的我们,现在我们连这个判断都无法做出!
这一世的我们可以死,可以失败,但下一世的我们还有希望!
陆教授,请问到了现阶段,解决末日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陆兆明教授默然良久,才道:“搞清楚这种具备极强穿透性、可以与人体相互作用,导致人体内部原子被激发形成次生辐射,进而导致人体急性辐射病死亡的辐射粒子究竟是什么,又经由什么样的机制产生。”
江阳道:“陆教授,您有什么猜想?”
他闭上眼睛,再度思考片刻,才道:“它必然是具备极强穿透性的,否则便无法解释为什么地下和水下也无法幸免。杀伤力的话……暂且不考虑杀伤性。
单纯以穿透性来衡量,备选有五个。
第一,中微子。”
非科学背景的与会者们对于这个名词有些疑惑。
陆教授道:“中微子是一种穿透性极强的微观粒子,它主要产自核反应,核裂变、核聚变都会大量产生。
它的穿透性之强,达到了在我们人体约大拇指指甲盖的面积上,平均每秒钟便会穿透5亿个中微子,人体却对此毫无所觉。
就算将整颗地球作为屏障,中微子仍旧能毫无阻碍的穿过。
如果是中微子的话,穿透千米岩层或者万米水体,丝毫不在话下。
第二,渺子。
渺子可以简单类比为大号的电子。它虽然带电,但比电子重许多,这让它也具备了极强的穿透力,当然,比起中微子就远远不如了。
如果是高能量渺子的话,也能做到穿透千米岩层或者万米水体。
第三,引力子。
引力子是当今科学界猜测之中的一种粒子,像是光子传递电磁力、胶子传递强核力、W和Z玻色子传递弱核力那样,引力子在猜想之中传递引力。
如果引力子真的存在,且性质如同我们猜想之中那样,那引力子将拥有远超中微子的穿透力。
就算将我们整个宇宙范围内全部填充上与地球一样的物质,引力子同样能几乎毫无阻碍的穿过。
第四,暗物质粒子。
暗物质同样是我们猜想之中的一种物质,我们有一些证据证明它们极有可能存在,但至今未能验证。
如果暗物质真的存在,那么组成它的粒子必定也具备极强的穿透性,甚至堪比引力子。
第五,未知粒子。
在前四者之中,中微子和渺子属于已经被我们发现和证实的,对其性质十分了解。
引力子和暗物质粒子属于我们的物理学理论已经涵盖,有了对应的猜想,但现实还未发现。
未知粒子的话……那便是不仅没有发现,我们的物理理论甚至连描述和猜想都没有。”
陆教授看着江阳和孙长河:“只有这五种可能性了。”
江阳眉头微微皱起:“穿透力强,必然表明该粒子和物质相互作用弱。既然相互作用弱,这些粒子又怎么可能导致我们人体产生次生辐射?”
陆兆明道:“可是事实就是如此。你所经历的那几次末日,明明发生在可以隔绝任何辐射的地下,死因却偏偏是因为外来能量而产生的次生辐射。
除了做出这种猜想,我们根本别无他法。”
孙长河凝重道:“如何确定导致末日的是哪一种可能性?”
陆兆明斟酌着:“末日来临那一刻,对应的粒子必然处于极大爆发状态。
这样的话……探测末日来临之时哪种粒子出现异常,即可确定究竟是哪一种粒子。
其中渺子探测较为简单,云室即可探测到它。
中微子探测较为困难,但我们也有对应的手段,可以通过中微子望远镜来探测它。
引力子的话,我们尚未证实引力子的存在,但引力波已经确认。我们可以通过引力波望远镜来探测它。
暗物质和未知粒子就没有办法了。”
孙长河微微点头:“这样也好,就当是排除法。”
如果最终的探测结果排除了渺子、中微子和引力子,那么就可以确定要么是暗物质粒子,要么是未知粒子,也不能算是没有收获,同样可以为下一世指明方向。
“探测重点要放在中微子和引力波上。我们国家现阶段有对应的探测实力吗?”
面对江阳的询问,陆兆明教授神色有些沉重:“我国有一台已经投入运行的中微子望远镜,位于罗洪山下的罗洪中微子探测器,另有一台还未建成的,森山中微子实验室。
全球目前正在运行的科研级中微子望远镜,不包括我国,还有五台。
引力波望远镜的话,全球正在运行的一共有三台。我国有两台正在建设,还未完成。”
如此加起来,便一共是七台中微子望远镜,三台引力波望远镜。
江阳瞳孔微微缩紧:“只依靠我国的,够用吗?”
“不够。”
陆兆明教授摇头:“就算加上其余国家的,也不够。
探测时间与窗口太短,仅有末日来临之时的短短两分钟时间而已。
要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足够的数据……”
他咬了咬牙:“至少需要八台大型科研级中微子望远镜,四台大型科研级引力波望远镜。
以我国的工业实力,在短短十天内,强行将在建的一台引力波和一台中微子望远镜建造到可以运转,希望虽然不大,但总归还有一点希望。
关键在于,国外的怎么办?
这种堪称国之重器的大型科学装置,每一台都是所在国家的命根子。让他们配合我们,连接到我们的信息网络之中,暂时由我们管理,怎么可能?”
江阳默然。
他对于国际关系不太了解,但也知晓一点当今的世界局势,知晓国际间关系的紧张。
就算在和平环境下,达成如此重大的科技合作都不太可能,更不要说在此刻的局势之下。
那根本想都不用想,一点可能都没有。
除非……
第33章 不需要
除非主动向全世界公布江阳的存在,让地球上每一个具备一定实力的国家组成联合调查组,共同接管江阳,由江阳真正证实了末日存在后,那些国家才有一丁点的可能答应这个国际合作。
单单只是想一想,江阳就知道这件事情究竟会有多么复杂,过程会有多么曲折,其中不知道要闹出多少幺蛾子。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这样一来,自己的命运也将脱离自己和国家的掌控,面临不可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