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诸天从陆小凤开始的加钱剑客 第191节

  左右的宫女太监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冲上前死死拉住。

  “太后娘娘息怒啊!”

  “太后娘娘保重凤体啊!”

  一片混乱中,太后挣扎着,哭喊着:“你们放开我!让我死了干净!

  让我去下面陪我那两个苦命的弟弟!”

  陆九渊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太后表演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直到太后哭得有些脱力时,他才缓缓开口:

  这一声“姐姐”,让太后的哭喊声猛地一滞。

  陆九渊看着她:“我杀他们,非为私怨,乃因国法。

  圣旨已下,他们公然抗旨,咆哮天使,形同谋逆。

  此风若长,国将不国。我身为国戚,更与姐姐有结义之情,于公于私,都不能坐视陛下威严受损,姐姐清誉蒙尘。”

  “他们今日敢抗旨,明日就敢做出更悖逆之事。到那时,牵连更大,伤的更是姐姐与陛下的心。

  长痛不如短痛,我今日出手,看似绝情,实则是为了保全姐姐,保全张家最后的体面。”

  “说人话!在我面前拽什么文?”

  “他俩作恶多端,人又蠢,做人棋子,坏你我感情,该死!”

  太后被他这句直白的话噎得一哽,哭声都顿住了。

  她抬起红肿的眼,难以置信地看着陆九渊:“你……你杀了人,还如此理直气壮?”

  “正因为他们蠢,才死得其所。”陆九渊语气平淡,只是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被人当枪使,用来离间你我姐弟,试探我的底线,搅乱朝局。

  他们此刻不死,晚上也会死,他俩不死,幕后之人如何肯罢休?

  今日他们敢纵奴强抢民女,抗旨不遵,明日就敢做出更无法无天、足以牵连整个张氏一族的事。

  姐姐,你护得住一时,护得住一世?你活着能护,你死了,又有谁护他?”

  他往前踏了一步,目光锐利如剑,直刺太后心底:

  “还是说,姐姐宁愿看着张家被这两个蠢货拖着一起万劫不复,也要护着他们两个蠢货?”

  太后被他问得哑口无言,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她何尝不知自己两个弟弟是什么货色?只是血脉亲情让她一次次心软、纵容。

  如今被陆九渊毫不留情地撕开这层遮羞布,血淋淋的现实摆在面前,让她浑身发冷。

  陆九渊看着她煞白的脸色,语气稍缓,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我杀了他们,是斩断伸向张家的黑手,也是掐灭可能烧向陛下、烧向姐姐你的火苗。

  这恶名,我担了。这因果,我接了。”

  “姐姐若因此恨我,怪我,我无话可说。

  但若有人想借此兴风作浪,无论是谁,我的剑,一样不认得他。”

  太后呆呆的看着陆九渊:“那我还得谢谢你喽?”

  “不用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第262章:绝世神锋,伤人伤己!【爆更】

  太后被他这句毫不客气的“不用客气”噎得差点背过气去,指着陆九渊的手指都在发抖,你了半天,也没你出个下文。

  满腔的悲痛、愤怒、委屈,被他这混不吝的态度搅和得,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发泄。

  陆九渊却像是没看见她发青的脸色,自顾自地又上前一步,目光扫过她哭花的脸和凌乱的发髻,眉头微皱:

  “看看你现在像个什么样子?大明的太后,母仪天下,为了两个不成器的蠢货,把自己折腾成这副模样,值得吗?”

  他语气里的嫌弃毫不掩饰,仿佛眼前不是尊贵的太后,而是个不懂事胡闹的丫头。

  “你……!”太后气得胸口剧烈起伏,刚要反驳。

  陆九渊却忽然抬手,再次探入怀中。

  太后的心猛地一紧,脸色瞬间又白了几分。

  陆九渊从怀里掏出来一张锦帕递过去:“擦擦脸,多大的人了,还耍那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小性子。”

  太后也愣住了,看着手上的锦帕,又看看陆九渊那副“赶紧收拾好别给我丢人”的表情,心中五味杂陈。

  这……这算是什么?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还是……他终究还是顾念着这点姐弟情分?

  不等她理清思绪,陆九渊已经转身,玄色锦袍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

  “事情已了,我走了。”

  他背对着她,摆了摆手,“姐姐,好生歇着。这宫里宫外,以后少操些没用的心,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强。”

  话音落下,人已到了殿门口,没有丝毫留恋。

  “你……你给我站住!”

  太后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哭喊过后的沙哑和一丝连她自己都没察觉的……急切?

  陆九渊脚步顿住,却没有回头。

  太后看着他挺拔而疏离的背影,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却只化作一句带着颤音的问话:

  “你……你下次何时进宫来看我?”

  这话一出口,连她自己都愣住了,随即涌上一股难言的羞惭和悲哀。

  陆九渊沉默了片刻,淡淡的声音传来:

  “看心情。”

  说完,再无停留,身影彻底消失在宫门外的光影里。

  太后僵立在原地,望着空荡荡的殿门,手中紧紧攥着那方帕子,良久,颓然坐回软榻。

  宫女小心翼翼地上前:“太后娘娘……”

  太后疲惫地闭上眼,挥了挥手:“把这帕子收好,这是一个承诺!”

  ”那……两位国舅……”

  “他们两个……前几日不小心落水,染了风寒,病逝了!通知皇上,下诏发丧吧!”

  “是,娘娘!”

  陆九渊离了慈宁宫,玄色锦袍在深长的宫道上曳过,步履从容。

  刚穿过一道月华门,步入通往宫外的漫长甬道,前方拐角处,一道沉稳如山的身影恰好转出,与他迎面相遇。

  来人须发微霜,面容清癯,眼神温润中透着洞察世事的睿智,一身简朴的深色布袍,却自有渊渟岳峙的气度。

  正是匆匆赶来的六扇门精神支柱,当朝太傅,诸葛神侯!

  两人在狭长的甬道中骤然相遇,脚步同时一顿。

  诸葛神侯的目光在陆九渊身上一扫,眼神微微一凝,心中已然明了慈宁宫内大致发生了何事,悬着的心,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陆国舅。”

  诸葛神侯率先开口,声音温和醇厚,听不出丝毫火气:

  “步履从容,气定神闲,看来太后娘娘并未过多为难于你。”

  陆九渊看着这位名满天下的神侯:“有劳神侯挂心。不过是姐弟间叙话,何来为难之说。”

  诸葛神侯深邃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缓缓道:

  “国舅爷今日雷霆手段,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寿宁侯府前剑气纵横,慈宁宫内想必亦是风波暗涌。

  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国舅爷锋芒过盛,恐非社稷之福。”

  陆九渊闻言,却是不以为意地轻笑一声:“神侯此言差矣。陆某并非秀木,亦非岸堆,而是砺石。

  风越疾,流越湍,我这块石头只会越磨越利。至于社稷之福……”

  他目光陡然锐利,迎上诸葛神侯的视线,“若社稷需要的是藏污纳垢,需要的是纵容蠹虫啃噬,那这福,不要也罢。”

  他往前踏了一步,虽未运功,一股无形的锋锐之气却自然而然地弥漫开来,与诸葛神侯那深沉如海的气息隐隐对峙。

  “神侯忧国忧民,陆某佩服。但有些人,有些事,不是温良恭俭让就能解决的。有时候,快刀斩乱麻,才是对社稷最大的负责。”

  陆九渊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今日我斩了乱麻,若有不服者,尽管让他们来找我。我的剑,还未曾饮饱。”

  诸葛神侯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他深深看了陆九渊一眼,似乎想从他眼中看出更多东西。

  “国舅爷心志之坚,手段之决,老夫今日领教了。”

  诸葛神侯侧身,让开了道路,“但愿国舅爷这把利剑,所指之处,皆是大明痈疽,而非……自伤股肱。”

  陆九渊拱了拱手,算是回礼:“陆某的剑,只杀该杀之人。”

  说完,他不再多言,与诸葛神侯擦肩而过,玄色身影沿着长长的宫道,径直向那宫门外走去,没有丝毫迟疑与回顾。

  诸葛神侯站在原地,望着陆九渊渐行渐远的背影,目光越发深邃。

  “绝世神锋,伤人伤己……”诸葛神侯低声自语,眉头微蹙:

  “太后娘娘,陛下,您二位引入的这股力量,究竟是福是祸,老夫……也看不清了。”

  他摇了摇头,收敛心神,转身继续向慈宁宫方向行去。

第263章:人生在世,利害二字!

  诸葛神侯来到慈宁宫外,早有宫女入内通传。片刻后,他被引了进去。

  宫内,太后张氏已重新整理了仪容,发髻挽得一丝不苟,只是双眼的红肿一时难以消退,脸上犹带着泪痕干涸后的痕迹,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与哀戚。

  端坐在凤椅上,不复先前哭闹的模样,但那股从骨子里透出的悲伤,却更加沉重。

  “老臣诸葛正我,参见太后娘娘。”诸葛神侯躬身行礼。

  “神侯不必多礼,平身吧。”

  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她抬了抬手,示意宫女看座,

  “神侯匆匆而来,可是为了哀家那……那不争气的两个弟弟,以及义弟之事?”

  诸葛神侯并未依言坐下,而是站在原地,目光平和地看着太后:

  “老臣确为此事而来,适才在宫道之上,已见过陆国舅。太后娘娘做的对,老臣佩服!”

  太后闻言,嘴角牵起一丝苦涩的弧度:“不这么做,哀家又能怎样?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难不成还要再自断臂膀?”

  诸葛正我缓缓道:“陆国舅心志如铁,锋芒毕露,眼中揉不下沙子,一身浩然气,乃天地神锋,两面开刃,杀贼利,伤己亦然。”

  太后猛地拍了一下凤椅扶手,声音拔高,带着哽咽,“他斩的是哀家的手足!是哀家在这世上血脉相连的至亲!

首节 上一节 191/2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