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156节

  姜锋显然未曾料到,阿爷与自家老爹,竟已将心思盘算到了这般地步。

  姜义在旁帮腔,语气笃定:

  “听你爹的。他如今在长安城当差,那泾河龙王又是亲戚。娃儿若真有了,送去泾河水府镀镀水气,差不了。”

  姜锋心下仍有些疑惑,那泾河龙宫听着,似乎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去处。

  况且真等娃儿长大,西海也早该恢复了平静。

  但见长辈说得郑重,他还是点了点头,却也没把话说死,只道:

  “此事,总得与小白商议一二,也得问问西海那边的意思。”

  姜义不再多劝,只拍了拍他的肩,笑道:“那便勤快些,争取三年抱俩。”

  此后数日,姜锋夫妇便在村里住了下来。

  终究,姜锋还是没忍住。

  他备下了成摞的符箓丹药,明目清心的,祛印辟邪的,一样不少。

  又从敖玉那儿讨来几样龙宫护身的宝物,便独自一人,闷头闯进了后山。

  敖玉却记得大哥的嘱托,连山脚都不曾踏过一步,只与一家子在外头候着。

  刘家庄子那位刘子安闻讯,也特地赶了来,与姜曦并肩站在院门口,像是在等一场戏开锣。

  他这些年接了庄务,少了小时候那股往山里野的劲头,可那份埋在心底的好奇,却未曾消减半分。

  一家人倒也不急,在院里摆了果子点心,边吃边说些闲话,活像是在等着日头落山。

  直等了几个时辰,夕阳偏西,林口才晃悠悠地走出来一个影子。

  是姜锋。

  只是模样有些古怪,眼神发直,浑浑噩噩,像是魂儿被谁借走了。

  身上那些符箓法宝,竟是连一丝灵光都未曾耗去,仿佛只是进山里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做了个长长的梦。

  刘子安见他这般模样,脸上表情有些复杂。

  也不知是庆幸这山里依旧神秘,还是失望连姜锋这等人物也空手而回。

  姜家人却早已见怪不怪。

  柳秀莲笑着迎过去,替孙儿拍落衣上的泥灰草籽,嘴里慢悠悠地念叨着:

  “瞧你,又是这副模样回来了。快,进屋喝口热茶,定定神。”

  姜锋那趟后山行,结局谈不上圆满,却也算放下了心事。

  翌日清晨,他便携着妻子,径直出了村,往鹤鸣山方向去了。

  姜家小院,又归了往日的安宁。

  少了些热闹,多了些清净。

  春去秋来,草木枯荣,不觉又是半年过去。

  这日午后,日头正暖。

  姜义在屋旁药地里忙活,膝头垫着块旧麻布,手里修着一株半死不活的乌头。

  门外传来脚步声,他动作不紧不慢,这才抬起眼皮。

  院口,立着个熟悉的身影。

  那销声匿迹一年有余的大儿姜明,肩头落着几片尘土。

  旁边站着个梳双髻的姑娘。

  姑娘眉目寻常,衣衫寻常,丢在人堆里,便再寻不着的那种寻常。

  只是静静站着,像一枚被风吹到门口的落叶。

第159章 恩公之后,姜家报恩

  姜义把手在衣摆上揩了揩,站起身,迎了上去。

  那双常年侍弄草药而沉静如古井的眸子,落在大儿子姜明身上,只如蜻蜓点水般掠过,便定在了他身侧那姑娘脸上。

  他又朝屋里扬了扬声,把柳秀莲唤了出来。

  一家人站在院里,隔着年余的光阴和几步的距离,话到了嘴边,反倒不知该从何说起。

  还是姜明先开了口,领着那姑娘进了屋,让她在桌边坐下。

  自己则立在爹娘面前,给二人斟了杯水,这才不着痕迹地指了指那姑娘。

  “爹,娘,这位是金秀儿姑娘。往后,要在咱们家住上一阵子。”

  话说的轻,落在姜义和柳秀莲耳中,却像一块投石问路的石子,在平静无波的茶水里,砸出了圈圈涟漪。

  姜义端着茶杯的手,在半空里停了一瞬。

  柳秀莲脸上的笑意也淡了几分,化作了不易察觉的审度。

  那叫金秀儿的姑娘闻言,便盈盈起身,敛衽躬身,冲着二老行了个万福礼。

  声音清脆,言语恭敬:“秀儿见过伯父、伯母。”

  一举一动,像是拿尺子量过,周全得挑不出半分错处。

  还是柳秀莲先回过神,脸上重新漾开笑,上前一步扶起金秀儿,嘴里念叨着:

  “好孩子,快起来。既是明儿带回来的,便安心住下,只当是自个儿家。”

  她拉着姑娘的手,目光在屋里屋外打了个转,便笑道:

  “来,秀儿,我带你去瞧瞧屋子。”

  金秀儿依旧是那副恭谨知礼的模样,冲着姜义与姜明又欠了欠身,这才随着柳秀莲走了出去。

  脚步细碎,身形端正,像一缕被规矩牵着的风。

  院门一开一合,光影变换间,将两个女人的身影隔在了外头。

  屋里静了下来。

  姜义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出“嗒”的一声轻响。

  他抬起眼,看向这个自己有些看不透的大儿子,眉头终于几不可见地皱了一下。

  “怎么回事。”

  他问得直接,不带半点转圜。

  姜明却像是没听出话里的分量,自顾自地在桌边坐下,给自己也倒了杯水,吹了吹气,才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此事说来话长。先前为了亮儿敕封正神的事,在……外头,欠了份人情。”

  他呷了口茶,继续道:

  “那位恩公……嗯,他有位后人,想托我带回山中,寻个清净地,好生修行。我瞧着咱们家这后山也清净,便应承了下来。”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仿佛只是讲了一件出门在外、顺手而为的寻常差事。

  姜义一直盯着他的脸,看着他说话时那份从容,眉头却没有半分舒展。

  他听得出话里的避重就轻,也品得出那被刻意磨平的棱角。

  只是儿子不说,他这个做爹的,倒也不好真就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些事,问得太清,反而生分了。

  他端起茶杯,将满肚子的疑问,连着那口温茶,一同咽了下去。

  罢了,人既领回来了,这桩人情,便算是姜家一起接着了。

  姜义将那杯已经微凉的茶水饮尽,这才不紧不慢地从怀里摸出了一物,搁在桌上。

  正是敖玉送的那块阴阳双鱼铁。

  屋里光线不甚明亮,那铁块一半沉黑如墨,一半温润似乳,泾渭分明,却又浑然一体。

  静卧在粗糙的木桌上,仿佛能将周遭的光都吸进去几分。

  姜明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子,微微前倾,目光倏地一凝,眼底那份惯常的淡然,被一抹亮色冲开了。

  “这东西……是件宝贝。”

  他伸手拈起铁块,在指尖掂了掂,又细细摩挲着那黑白交界处天衣无缝的纹理:

  “阴阳交济,浑然天成。爹您是阴阳双华的神魂,拿它炼件趁手的物事,无论是平日里温养,还是与人动手,都再合衬不过。”

  姜义闻言,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他端起空杯,对着光瞧了瞧,才又慢悠悠地开口:

  “只是……总觉得还差了点意思。”

  他放下茶杯,指节在桌上轻叩两下,“这铁块阴阳纯粹,可若对上那些个邪物阴祟,怕是少了些镇压的力道。”

  话说到这份上,已是再明白不过。

  姜明一听,哪里还不明白老爹的心思。他当即一笑,将那点子父子间的生分拍散了:

  “这好办,爹您瞧好就是。”

  说着,人已站了起来,连口热茶都顾不上喝完,转身就往外走,径直去了屋后的果林。

  不多时,便兜了满满一怀各色灵果,随即头也不回,一溜烟扎进了通往后山的小径,身影很快便被幽深的林木吞了。

  姜义走出门外,目光在院里扫了一圈。

  柳秀莲正领着那金秀儿在屋前屋后转悠,嘴里说着些家长里短,想让她松快些。

  可那姑娘的步子,却已有些虚浮,一张俏脸也泛着微白,像是喝多了酒,有些不受力。

  姜义看在眼里,心里便有了数。

  他没多言,只等柳秀莲领着人走近,才淡淡开口:

  “山脚下的旧宅还空着,先让金姑娘去那儿歇着吧。”

  柳秀莲是个通透人,一听便明了,这姑娘是受不住山上日益浓郁的灵气。

  如今这姜家小院,早已不是寻常人家,连带着山脚那座旧宅,也被后山灵泉的余韵浸得不再是凡俗去处。

  不过金秀儿到底有些底子,去旧宅住着,倒还撑得住。

  柳秀莲应了一声,便扶着金秀儿,往山下去了。

  不多时,她一个人折返回来,脸上带着些许思量,走到姜义身旁,道:

  “安顿好了。瞧着是舟车劳顿,又乍然受了灵气,有些乏了,已经歇下了。”

  姜义点了点头,领着她回了屋,这才将方才大儿子的那番说辞,复述了一遍。

  柳秀莲静静听完,那好看的眉头也微微蹙起,看向自家老头子:“你怎么看?”

  姜义摇了摇头,目光落在桌上那块阴阳双鱼铁上,像是在看铁,又像是在看别的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56/2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