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313节

  他身材高大,黑帽下还看得到鬓发,连接着一圈络腮胡。

  “明力,别太苛刻了,这毕竟是华阴县,楼观道的脚底下。”

  另一个僧侣语气和缓,让原本有些紧张的李定放松了几分。

  他看着对方有些过分柔和、好似女人的面容,腰弯的更低,哪怕是宽松的圆领袍,也掩盖不住挤压膨胀的肚子:

  “净风使者容禀,小人毕竟是大秦宗室,身份太过敏感。”

  “招农夫工匠还不算什么,城里的宗室王侯,有一家算一家,都是这么干的。”

  “但是这些老弱,拿来也没什么用,楼观道这边,玄武门的人盯得还是有些紧,万一暴露”

  “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明力直接打断了对话。

  “‘牺牲’越多越好,若是不够,便拿那些农夫来填。反正现在都在打仗,你兼并的良田再多又有什么用?”

  “这个.”

  李定神色有些尴尬,嗫嚅了几声,又是净风为其开脱了几句,他才勉勉强强答应,带着管家退下了。

  “真想一刀将这肥猪宰了。”

  明力捞起茶壶,将茶叶和茶水全部倒入口中,络腮胡随着咀嚼的动作上下颤动。

  “西京这边处处公侯,和李氏皇族牵扯极深,发展眼线极为不易。”

  “这李定若非早年家道中落,习武也没有天赋,是绝不会倒向圣教的。”

  面容阴柔的净风开口,好似在为其开脱,随后话锋一转:

  “但我最近发现他在悄悄转移产业,怕是最近西京东都开战,吓破了胆子。”

  “等时机一到,这些大秦宗室,一个都不留”

  明力点点头,神情中浮现几分炙热。

  “教中近来要求的‘牺牲’越来越多,教主应该快要成功了”

  “高骈也好,青龙寺和楼观道也罢,以前无非是倚仗灵宝,如今.哼。”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话里的未尽之意。

  “可是那布袋弥勒,还有太乙真人的事怎么办?”

  明力说起这事,脸色又沉了下去。

  “乐明法王说布袋弥勒身上有净土宗的半件灵宝,让你我打探。”

  “还有那太乙真人,疑似获得了前朝龙舟”

  “教中以‘牺牲’供养多年,离大功告成也还差着一截。如今一下蹦出来两个灵宝,乐明法王难不成是在拿我们寻开心吗?”

  净风闻言,眉头也皱了起来。

  明教有持世明使、十天明使、降魔胜使、催光明使和地藏明使等五明使,以及清净气、妙风、明力、妙水、妙火五明子,皆是玄关高手。

  不同之处,在于五明子本受善母法王统领,负责征伐作战。

  净风和明力原本是负责西京谍探,却临时被乐明法王征召。

  “自从到了华阴县,那布袋弥勒便销声匿迹。太乙真人入了楼观道,也毫无消息。”

  净风手指一下一下点着桌子,眼睛眯起。

  “玄武门的内应传信,严道通不日就要回来。”

  “陆地神仙.到时候,我们就真的没机会了。”

  “可惜那人的身份不高,帮李定打打掩护还行,想要刺探四大门主的消息,远远不够。”

  “那个李存孝呢”,明力有些不耐。

  “他也是深居简出。只不过因为太乙真人太过偏爱,楼观道里,现在对他的议论很多。”

  明力心觉烦躁,干脆道:

  “李定是宗室县男,身份不低。”

  “若是他死了,能不能指定楼观道的弟子来,做一场斋醮?”

  “不可。你也说了,他是宗室县男,忽然暴毙,必然引人生疑。”

  “若是引得宗师到此,你我只能逃遁不说,此处据点也要废弃。”

  净风思索了片刻,敲击桌子的手势忽然一顿。

  “我记得,还有两个少年是跟着李存孝入了外门。”

  “他们没有太乙真人撑腰,平日还得下山做些杂务”

  净风招招手,让一旁的下人找来李定后,温声开口:

  “楼观道是大秦国教,你身为宗室,平时应该没少供奉吧?”

  李定心里一惊,还以为要秋后算账了,赶紧开脱道:

  “您误会了,那都是为了掩人耳目,小人忠于圣教,万死不辞。”

  “再说,平时向道观纳捐,都是由管家代为出面.”

  “哦?”,净风闻言笑了。

  “那你的管家,愿不愿意为了圣教的大业,慷慨赴死?”

第238章

  “下山做斋醮?”

  “是。那些降妖除魔的任务虽然收益高,但是风险也更高,完全轮不到我们这些新入门的弟子”

  “其实最近朝廷和伪齐打得厉害,死了不少人,现在外门里最多的反而是各种斋醮法事任务。”

  李存孝听叶乘霄这么说,点了点头:

  “倒也是。楼观道和华阴县的豪门关系密切,是单纯做法事也好,还是联络关系找靠山,都是应有之义。”

  斋醮,即指斋法与醮仪,俗称为打醮、做道场、经忏或法事。

  斋醮流程繁杂,主要有设坛、上供、焚香、升坛、画符、念咒、鸣鼓、发炉、降神、迎驾、表章、诵经、赞颂、宣词、步虚等等。

  这一套东西,乡间野道士根本做不下来。

  俗话说死者为大,民间素来又有事死如生的习俗,若是法事办得不好,难免被打上个不孝不敬的帽子,被人戳脊梁骨。

  而在这偌大华阴县,要说请哪一家做法事最有面子,那无疑是四象峰上的楼观道。

  当然,寻常老百姓没这个面子,也没这个财力,敢把脚伸进山门的,不是公侯也得是个县男。

  叶乘霄和魏河这些外门弟子,筋肉、脏腑境界的实力,在这京畿道说高不高,说低不低。

  若是去与人交手,稍嫌不够。但要只是去笼络香客,联系感情,却是合适的紧。

  “这次下山,叶师弟要多辛苦些。”

  李存孝瞥了眼一旁只顾吃点心的魏河,以后者少言寡语的个性,让他说一段顺口溜都算难为,更不要说步罡踏斗、唱经念咒。

  这一回的主力,只能是更擅长打交道的叶乘霄。

  “师兄放心”,叶乘霄自觉受到了认可,无意识地挺起了胸膛。

  “不过师兄,若是那李县男有事请托,我等又该怎么办?”

  他心中有自知之明。两人进入外门才一个多月,没做几个任务,那位李县男能从何处得知两人的消息,还特别指名?

  必然是打探到他们和李存孝之间的联系,以这种方式,委婉地表达善意,以求和太乙真人的高徒接触。

  “一个县男而已,不必过多理会。”

  李存孝摆摆手。如今的他身份地位已经和以往大不相同,够资格和他交际的,不会连一张拜帖都送不到面前。

  既然选择这样拐弯抹角的方式,那就算推辞了,对方也找不出什么毛病。

  “我明白了”,叶乘霄点头,眼中崇拜的神色更浓。

  实话说,天下李氏宗室不计其数,县男只是其中最低等的一级。放在州县还有些看头,但在京畿道,却不过只是小角色。

  但即便是这种小角色,若只有楼观道外门的身份,还是无法轻忽的。

  可谁叫两人运气好,抱了根粗大腿呢?

  “斋醮?都是些没用的东西。”

  太乙真人听李存孝说了这件事,嗤之以鼻。

  “世人求神拜佛,想要顺遂心愿,却不知神佛也有自己的心愿。”

  “若是合意,便帮你一把;若是不合意,翻手即灭,如同碾死一群蝼蚁。”

  “道士说白了也还是武者,实力不够,做什么都是白搭。”

  “存孝,你是我的弟子,因此能免于各种宗门俗务。”

  “这换来的光阴,一刻都轻视不得,丹道、武道,都要多下苦工。”

  “弟子明白”,李存孝没什么异议,他也是这样想的。

  秩序是强者统治世界的工具,而如今的朝廷已经衰落,大秦的秩序必然瓦解。

  宗门派弟子去做这些任务,无非是要维持自身的影响力。

  但眼下,比起经营人脉,积蓄实力才是更重要的。

  在太乙真人这等宗师面前,别说县男,就算是上柱国,也能等闲视之。

  更不要说道通真人那种层次,陆地神仙,足以藐视王朝。

  乱世之中,强者为尊,秩序崩塌后,语言很快便不能交流。能够依靠的,只有拳头.

  训诫之后,太乙真人又考校了一番,列出几本藏经阁中的丹书,让李存孝回去借阅。

  这几日来,随着龙舟中因为境界不足探索进度停滞,李存孝也逐渐将更多重心转移到读书上来。

  除了太乙列出的“参考书”,各种杂闻笔记他也来者不拒,如同海绵一般,迅速吸收着各种武道知识。

  有些对于大宗门弟子是常识的东西,对于中小势力出身的人却是秘闻。

  弥补信息差,不是立刻就能见效的事情,但却是从长远来看能够弥补短板的必需。

  获取的这些知识,不仅对李存孝有用,以后若是他手下逐渐成了规模,也同样是一笔珍贵的财富,甚至比单纯的财富和天材地宝更加吸引人。

  两门真性境界本尊加持下,他的记忆力和阅读能力都不是从前可比。

  一下午的时间,桌案旁边已经堆起了两堆成人高的书册,路过的青龙峰弟子见了都暗自吃惊,纷纷放轻脚步从一旁绕了过去。

  “楼观道不愧大秦国教,各种珍本孤本,应有尽有。”

  手指从微微起毛的封皮上拂过,《外金丹黄白破愚》七个大字飘逸隽秀,从字体和排版,以及其中密密麻麻的注释来看,这赫然是一个手写孤本,而非印刷本。

  这本书并非太乙开出的书单,而是李存孝在书单的某一本书中,发现作者引用,随即特意找来翻阅。

  这《外金丹黄白破愚》,是一位自称云中客之人所写。

首节 上一节 313/3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