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1019节

  伽利略有些试探性的说道:“其实大明可以吸纳一些泰西的留学生,他们在泰西,因为宗教的缘故,无法放心研究自己的学问,漂洋过海来到大明,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明是愿意接纳留学生的,但是留学生的学费是极为昂贵的,一人就要一万银币,无论谁支付留学费用,这都是要收的,你只有一百二十银的束脩,那是皇帝陛下给了你二等功赏牌,把你当做大明人看待。”黎牙实告诉了伽利略不同之处。

  伽利略无疑是幸运的,他为大明立了功,交了投名状,获得了身份,但是来大明留学,一万银,可不是小数目,不是谁都能负担的。

  “好吧,我想的太少了,果然如你所说,我不太适合政治。”伽利略这才知道,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

  伽利略是来看望引路人,在见过了黎牙实之后,伽利略准备去拜访下徐光启,徐光启有个因为万历维新改变命运的父亲,徐光启在京师置办了家宅,伽利略是去看望朋友,他不打算麻烦徐光启,他打算住在学校的官舍里。

  “这就是缇骑吗?”出门的伽利略退了一步,因为街上缇骑们在活动,这些类似于宗教裁判所骑士的家伙,看起来着实让人心生恐惧,甲胄、兵刃、整齐划一的步调,都是暴力最直接的体现。

  黎牙实跟门房耳语了几句后,知道了缇骑为何会出动。

  这是一次专项整治行动,最近京师爆发了一批诈骗案件,一些人托关系、找门路要进大明官厂,付出了数百两银子的代价后,拿到了合同,等待进厂,但是几个月都没有动静,到官厂一问,才知道这合同是假的,身份马牌也是假的。

  这是一个精心布局的骗局,以可以帮人进官厂为名义,大肆索要财物,在行骗过程中,千叮咛万嘱咐这么做是违反官厂法例的,不要到官厂去询问,若是事情败露,就绝不可能成功,等到付钱后,就等着进官厂了。

  受害者往往觉得这是暗箱操作,愿意等一等,结果等一段时间,人都跑的无影无踪了,再到衙门报案,合同是假的,马牌也是假的,时间太久,衙门也难以追查。

  这次缇骑封街,则是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准备对这些诈骗犯进行收网,然后全都送到南洋和绝洲去,这些人的确是大明的渣滓,但放到南洋,却可以充当种植园里的打手,一些个夷奴不是特别的听话。

  伽利略等了近半个时辰,缇骑才将拉到街上的大栅栏拉走,封街结束代表着案犯被如数逮捕,否则封街会持续更久。

  大明朝廷在致力于维护公序良俗,这是伽利略看到的大明,虽然有些时候,朝廷并不是无所不能,甚至对一些问题束手无策,但大明已经在尽力去做了。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我的朋友。”伽利略在日暮时分见到了徐光启。

  徐光启将伽利略领入了家门,一边走一边说道:“听说你遇到了一些麻烦,都解决了吗?”

  “托陛下洪福,一切都解决了。”伽利略无奈的说道:“在宁波府的时候,一个接种了牛痘的男子病逝了,然后他的家属到惠民药局说我是修炼了叫魂术的巫师,要朝廷逮捕我,这对我而言是个天大的麻烦。”

  “幸好,最后仵作查明,是死于心脏疾病,而非牛痘术,但是我也不得不离开宁波府,前往了温州。”

  “这很正常,无论在大明还是泰西,人们总是习惯把过错归咎于旁人,而不是自身。”

  伽利略在泰西也见过很多次,比如费利佩就杀死过宫廷药剂师,因为费利佩认为宫廷药剂师杀死了他心爱的王后安娜,但其实王后死于病魔之手,这位宫廷药剂师遭受了无妄之灾。

  “还记得我们之前那个问题吗?二楼的木棍,为何会向下掉落。”徐光启说起了他在格物院研究的问题。

  伽利略两眼放光的说道:“当然记得,但是我没有什么好的思路,你有答案了吗?”

  当证明地球是个球之后,一些棘手的问题接踵而来,比如,人为什么没有从地球上掉下去,因为地球背面人的上方,是地球正面人的下方,互相看,对方都应该掉下去才对,但大家都没有掉出地球。

  显然有一种力,在束缚着人类,不会掉出地球。

  “是的,格物院有个博士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速度足够快,是不是就不会从空中掉落到地上呢?如果能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徐光启非常肯定的说道。

  “我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做了许多的实验,印证了一个事实,第一:自由落体的运动均匀加速;第二:相同材料制成但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样高度,会以相同的速度下落,并且同时落地;第三,两枚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炮弹,会以相同的速度下落。”

  “我们现在正在计算物体下落距离和时间的关系,以及计算这个力的大小。”

  这三个实验反复验证过的事实,确定了一件事,引力的真实存在,且下落过程中持续受力。

  “同样,我们也好奇,金木水火土五星,还有地球,都在围绕着太阳旋转,是不是也是基于这种力量在运行?”徐光启颇为兴奋的说道。

  伽利略极为感慨的说道:“这看起来极为有趣,解决一个矛盾,会有更多的、新的矛盾出现。”

  大航海的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之后,出现了人为什么不会掉下去的问题,确定了引力的存在后,人们又要面对更多的问题,引力的测算,引力对速度的影响、引力的作用原理等等,一如皇帝在矛盾说中说的那样,万化无穷,理贯终始。

第852章 不能为了赢而赢

  徐光启非常真诚的邀请伽利略进入皇家理工学院学习,就是确定了引力存在后,需要更多人才,一起研究引力的测算。

  “所有物体由引力引起的下坠加速度,是相同的。”这是伽利略表述了此时此刻他对引力的理解。

  这个数字具体是多少,伽利略并没有太多的头绪,格物院也没有,因为需要进行更加精准的测量和观测,才能得到。

  “不不不,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确定一件事,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吗?我的意思是,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之下,会一直保持它自己的运动状态吗?这是我们应该最先确定的事儿。”徐光启极为兴奋的和伽利略讨论着他的发现。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似乎都处于动与静这两种状态,直到外力干涉。

  两个人见面之后,绕开了其他一切的话题,开始探寻万物无穷之理,徐光启很确信自己发现了力的一些真相。

  对万物无穷之理的探索,是大明格物院的使命。

  格物博士们享受了超然的待遇,他们要解释世界是如何运行的,人们又应该如何利用这些规则,改变自然,提高人改变自然的能力,就是提高生产力,这一点在生产图说中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了。

  人类广义上的劳动,让自然产生了价值,矿产放在那里,本身没有价值,因为开采它们非常的麻烦,是人类修好了道路、桥梁、沟渠,让这些矿产从矿山中源源不断进入工坊,变成人们能够使用的商品,才让自然有了价值。

  矿和土地一样,放在那里,没有价值,是人类的劳动,赋予了商品价值,这就是生产图说的核心理论。

  万历十六年九月初九,秋意正浓,枫树林已经将整个西山染成了红色,秋日高悬,阳光通透穿透了稀薄的云层,洒在了枫树林之上,平添了几分明媚,秋风拂过,如火般的红叶摇曳着,枫叶林里,游人如织,山下车水马龙。

  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迎秋、插配茱萸、饮菊花酒,如此热闹一天,从京师南门永定门进来了一大批身着奇装异服的外乡人。

  他们是来自于老挝宣慰司,入京朝贡。

  老挝宣慰司南掌刀揽胜,亲自带着二十名族人,和老挝宣慰司的各色特产,来到了大明京师。

  这次进京的原因是大明到老挝的路修通了,刀揽胜此行还有一个目的,请求大明皇帝确定他儿子为继承人,这个册封对老挝非常的重要。

  如果没有来自大明的首肯,他不知道老挝会陷入怎样的窘境。

  黔国公沐昌祚承诺,只要老挝保证精绝盐的供应,那云南黔国公府就保证,随时随地有一把刀顶在安南的腰上,让他不敢入寇老挝。

  沐昌祚说到做到,安南国,再不敢侵入老挝了,这份安全承诺,在前年进行了一次扩容,条件没变,是对安全保障的范围进行了扩充,多了一个东吁缅贼。

  这些年老挝没少被安南国和东吁国欺负,东吁缅贼甚至三次攻破了老挝的首府囊汉(万象),若不是大明军做主,刀揽胜不可能收复首府囊汉。

  “听得懂汉话吗?”鸿胪寺少卿俞良史对着通事问道,从云南传回的消息来看,刀揽胜应当是不会汉话,少卿和通事确定了一遍。

  通事还专门拿了一本厚重的藩国仪注,翻到了老挝那一页说道:“听不懂,虽然自永乐以来朝贡三十四次,但都是到云南大理就回了,这些年,他们被安南国打了两次,被缅贼打了三次,每次都是国破家亡的程度,刀揽胜,并不通汉话。”

  从有限的记录来看,刀揽胜不会汉文。

  “我会!”刀揽胜并不清楚面前接待自己的大明官员究竟是谁,他指了指自己说道:“我说的不好,但是的确会汉话,我学了两年,因为没有好的教师,学的并不是特别好。”

  “我们老挝,上至老翁,下至幼童,都在学汉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和大明人做生意,做买卖。”

  俞良史打量了下刀揽胜的样子,笑着说道:“会说汉话就好,但仍然要配个通事为宜。”

  配个通事,防止话赶着话,吵起来。

  刀揽胜要是敢跟大明皇帝蹬鼻子上脸吵起来,怕是消息传到云南,老挝就要亡国了,这是君辱臣死的封建帝制时代,为了防止可能会出现的争吵,通事居中缓和情绪,就变得很重要了。

  当然,刀揽胜是入京来拜大哥的,他是生怕大明无所求,大明要的越过分越好,最好直接把老挝郡县化了,就不用受那么多气了。

  正如礼部官员说的那样,这么多年求助了五次,大明只是劝导,没有出兵干涉,就是因为大明对老挝无所求,没有能看得上的东西,大明自然不会费那个力气,能站出来讲几句公道话,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最近,终于有了精绝盐这个大明感兴趣的矿产,老挝必须要抓好机会。

  矿产放在那里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人的劳动,开采出来后,变成商品,才有价值,对于老挝而言,那些矿山,根本就采不完。

  “我们带了一些礼物,因为实在是贫穷,没有什么好的东西,我们带了一些美人,当然,还有精绝盐。”刀揽胜指了指自己身后的队伍,俞良史看了一眼,眉头一皱,老挝没有糊弄,的确都是精挑细选的美人,身材看起来很不错,至少孩子饿不到。

  这也算是那边的特色,从三宣六慰上贡的美人,很多都是如此。

  俞良史是万历二年进士,华夷之辩之下,他对这些美人不是特别感兴趣,少卿俞良史带着刀揽胜下榻了四夷馆。

  “你们远道而来,所求何事?”俞良史没有过多的客气,在两任大宗伯的带领下,礼部的风气有点差,在礼部官员看来,这些蛮夷朝贡,都是别有用心,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所以直接开门见山,询问来意。

  “能并入大明吗?”刀揽胜十分郑重的问道。

  “你等下。”俞良史伸手示意刀揽胜暂停一下,他疑惑的说道:“是你的汉话说的不好,还是我听错了?你是说,老挝宣慰司并入大明?你要知道,并入大明后,你就不是国王了。”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要求,俞良史从未听过这种要求。

  “天使不知,我何曾真的做过国王?不过是带着子民们勉强延续生存罢了。”

  刀揽胜面带几分苦楚,叹了口气说道:“我入京要走很久很久,这一路上,我见到了所有,大明好的坏的我都看到了,吏员索贿,我也见到了,我们想要并入大明,好的坏的都可以接受。”

  “我们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缅贼和安南人总是欺负我们,大明如果可以把老挝并入大明,我就对得起我的子民了。”

  “天使啊,安南人甚至联合倭寇一起进攻我们,让我们派遣使者到倭国京都朝贡!”

  刀揽胜非常的务实,谈什么条件,老挝有什么大明看重的东西吗?趁着大明对老挝感兴趣,直接并入!

  万一哪天大明又对老挝不感兴趣了,岂不是悔不当初?

  大明那么大,那点矿,大明现在没发现,日后,难不成还没有吗?

  大明手指头缝儿里漏一点给老挝人吃,老挝人就不用每日担惊受怕了,刀揽胜根本不知道倭国在哪里,居然也要去倭国朝贡,刀揽胜实在是受够这样的日子了!

  这是国王?谁都能踩一脚的受气包罢了。

  俞良史其实非常清楚,精绝盐,目前大明找了两三年,真的没有储量太过丰富的矿。

  “这里是大明京师,你说的每一句话,大明朝廷都会认真对待,你确定要并入大明吗?”俞良史有些无奈,再次重申了一遍:“并入大明,就不能后悔了。”

  “大明人都好面子,今天你说并入,明天你又反悔,这是对大明的羞辱,大明的精兵强将,绝对不能承受这种羞辱。”

  “当然。”刀揽胜非常肯定的说道。

  俞良史不会知道,其实大明和老挝再次有了联系后,老挝内部商量过一种可能性:故意攻击大明军,然后让大明军来入侵老挝,这样就可以并入了。

  但老挝贵族们想来想去,还是太疯狂了,和大明为敌,太过危险,万一大明军收不住力,直接把所有人打死了怎么办。

  “这是所有勐主们签下的归附书,还请天使转呈陛下。”刀揽胜见这件事有戏,拿出了一张皱巴巴的奏疏,递给了俞良史。

  奏疏的纸也是从黔国公府求来的。

  勐,其实就是城邦的意思,勐主,就是老挝宣慰司地面所有的城主,这份归附书是用汉文写的,每个勐主都在上面签了字,确定他们认可这份归附书。

  “对于我们而言,老挝人而言,一些人做梦都想前往安南国或者东吁,因为到了那里,至少可以安全些,为什么没想过到大明的呢?因为不敢。”

  “这次大明要求我们提供精绝盐,我觉得是个攀龙附凤的机会。”刀揽胜的汉话不好,他不知道应该如何精准表达,但是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这也是几乎所有勐主的想法。

  “对于大明这是有利的,大明在对东吁作战,正如沐王爷说的那样,我们这个位置,就是顶在他们腰上的一把刀。”刀揽胜又补充了一下兼并他们可以获得的好处。

  在刀揽胜看来,老挝并入大明完全是负收益,否则大明早就从云南继续南下了,这么多年,大明都没什么兴趣,显然是对那片地方,颇为嫌弃。

  俞良史思考了一下说道:“我会如实禀报圣上,这是你最后一次反悔的机会,你确定要并入吗?”

  “我很确定。”刀揽胜没有任何疑虑的说道:“我可以留在大明作为人质,让我的儿子回到老挝帮大明建立统治!”

  刀揽胜和黔国公沐昌祚谈了三次,沐昌祚教他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

  “好的,我会如实禀报陛下。”俞良史以为刀揽胜要谈朝贡贸易,看在精绝盐矿的面子上,大明可以和老挝通商,但是这次谈的是并入,这就不是他一个少卿能够决定了。

  很快,俞良史就把老挝的请求,写成了奏疏,奏疏顺着通政司进入了内阁,内阁阁臣们经过了讨论之后,写好了自己的浮票,送到了通和宫内。

  张居正和王崇古被皇帝宣到了通和宫御书房面圣。

  “不必多礼,坐下说话。”朱翊钧刚刚从北大营操阅军马回到了通和宫内,就看到了刀揽胜的请求。

  “诸位阁臣的意见,朕都看了,四位阁臣四种意见,礼部支持,户部反对,刑部恭请圣裁,元辅保留意见,这又是一次意见不一致。”朱翊钧坐在了龙椅上,看着面前的奏疏笑着说道:“元辅说说反对的理由吧。”

  张居正的沉默振聋发聩,他的保留意见往往都是反对。

  张居正也不藏着掖着说道:“无用之地,不能为了赢而赢。”

  “眼下这种关系,就正合适,老挝的精绝盐只能卖给大明,他也没地方去卖,大明提供一些安全保证,就可以让老挝俯首称臣,没必要并入,这不是个划算的买卖,若是并入,王化老挝,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绝对不可计量。”

  “开疆拓土为天功,但有些地方,看起来是天功,实际上夺下之后,不过是好大喜功。”

  “臣以为海上才是大明应该着眼的长远目标和利益所在,有这种规模的投入,不如夺取锡兰(今斯里兰卡),这是西洋上重要的支点,也是果阿总督府的首府。”

  张居正直抒胸臆,在这件事上,他就是精算之风的贱儒,阻止皇帝因为好大喜功兼并领土的打算。

  朱翊钧看着御书房里挂着的硕大堪舆图说道:“先生讲的很对,王化哪有那么容易,太祖高皇帝令中山王徐达领兵收复秦岭以北,所到之处皆批左衽,华夏衣冠不复,汉文汉字不行,无诗书,无礼乐,更无教化可言,中山王攻破北衙,燕云之人,不知汉唐。”

首节 上一节 1019/1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