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719节

  现在又是一本极为类似的账目出现在了朝堂。

  次日清晨,海瑞刚下了朝,从文华殿出来之后,直奔本镇抚司衙门接收账本。

  “没了?账本呢?”海瑞身子前倾,眼睛微眯的说道:“缇帅,陛下的中旨,让缇帅把账簿交给本官,怎么,缇帅不信任我?”

  “海总宪这哪里话,不信谁,还能不信海总宪的品行吗?满朝文武都没有了骨鲠正气,那海总宪还是值得信任的,这账本为何没了?那真的是说来话长,稍安勿躁。”赵梦祐示意海瑞坐下说话。

  “缇骑们本来打算将账本交给海防巡检,结果最近风浪太大,海防巡检也是人,不是神仙,狂风骤浪不能渡海,只好换了陆路,这一换就出了事儿,负责押送账本的缇骑出了事儿。”赵梦祐说起了账本丢失的具体详情。

  缇骑们从松江地面出发,就遇到了极大的阻力,缇骑分为了三波出发,这是疑兵之计,但三波人都遭到了阻截,不是山匪劫掠,就是海寇袭扰,要么就是驿站说没马了,都派走了,无法换乘,要么就是有人传纸条,下了重金要买这账簿。

  赵梦祐满脸笑意的说道:“这跌跌撞撞走到了天津卫之后,账簿最终没能保住,三名缇骑遭到了二十七名流寇围攻,侥幸之下,缇骑们才逃过一劫,可是这账簿被人给截去了。”

  “无法无天!简直是无法无天!账簿已达天听,居然敢阻拦入京!这大明天下,还有王法吗!”海瑞拍桌而起,这账簿能不能入京陛下说了算,但这沿途的阻拦,显然有人不愿意看到账簿进京来。

  牵一发动全身,曲鹤行这本账簿里,可不仅仅是松江府地面官员,还有应天府。

  官官相为,行点方便帮点忙,有的官员可能不知道缇骑们具体押送的什么,但还是能帮一下是一下,皇帝要的账簿,都有人敢阻拦!

  “缇帅,为何毫不惊慌?这个时候不应该去宫里请罪吗?”海瑞忽然有些疑惑的看向了缇帅赵梦祐,这家伙满脸笑意,不慌不忙,连请罪都不去了吗?

  “海总宪是秉刚劲之性,是青松翠柏,我们这些缇骑呢,都是粗人,不懂这些,但是食君俸,忠君事,还是知道的,三名缇骑是提前收到了命令,保命为主,必要的时候,舍弃证物,所以缇骑才在围攻之下跑了。”赵梦祐笑着说道:“陛下说的,必要的时候先保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海瑞一想也是,大明最狂热的忠君派就是这帮缇骑了,若没有命令,恐怕会和敌人玉石俱焚也要保住证物,可是这证物偏偏在狂热的缇骑手中,丢了。

  “缇帅稳坐钓鱼台,显然是有所准备了?”海瑞也不着急了,北镇抚司办事要不让人放心,陛下也不会倚重了,北镇抚司已经完全脱离了过去锦衣卫下辖机构,成为了一个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军事法司、情报、稽税的超大特务部门。

  “也没什么准备,就是把所有账目都进行了刊刻,印了五百本备用,送入京堂的就只是一个刊行本,丢就丢了,无所谓了,既然丢了,那就没必要客气了,直接在南衙各处售卖就是。”赵梦祐摇头说道:“陛下呢,是愿意给咱们大明官僚们一个体面的。”

  “可惜了,他们自己不要体面,那就公之于众,让大明两京一十五省、四大总督府都好好看看,都有谁,收了多少贿赂。”

  海瑞拿起了桌上的茶,抿了一口压了压惊,他转动着手中的茶杯说道:“这是陛下的主意吧。”

  “嗯,有次没办好差,把一份不太重要的书证弄丢了,陛下就骂我笨,告诉了我这个法子,缇骑押送,等闲是没有人敢阻拦的,既然要阻拦,那正好就用到了。”赵梦祐满脸笑容的说道:“陛下,真的很有主意呢。”

  贱儒们惯用的手段,变本加厉,越是阻拦,就越要做大,而且要加倍做到。

  “起初入京前,我还觉得元辅帝师过于精明世故,指不定会把陛下教成什么样,这么多年了,桩桩件件,都证明了,先生教得好,陛下学得好。”海瑞由衷的说道,陛下真的是全都学会了!

  帝王就要什么手段都会用,不会用就等着被科举制选出来的人精,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账本如此公然售卖,而且广为流传之后,就必须做出严惩,最起码也要罪加三等,本来账本入都察院,还要按照影响的恶劣程度不同、受贿金额不同等等做出处置,有的时候还要顾及到一些大员们的情绪,八辟之法并没有废除。

  现在一公开,那就是彻底撕破脸,朝廷只能严惩,否则威严何在?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海瑞起身告辞,这账簿不用两天就能到朝堂,海瑞也不急于一时。

  海瑞是第三天,从杂报上看到了一部分的明细,为了抢头条,松江府的线人一拿到公开售卖的账簿,立刻火速入京,而后刊印成册,卖的到处都是,抢的就是时间,抢的就是头条。

  林辅成和李贽关于宗教、权力对人的异化的热点,立刻就被盖了过去。

  海防巡检们带着原本,从海路,墩台远侯带着抄本从陆路,齐头并进,把账簿送到了京堂,送入了北镇抚司,而后原本送到了海瑞的面前。

  都察院的御史们,看到杂报上刊登了账簿的明细,就知道,又要加班了。

  “南京都察院总宪栗永禄、佥都御史袁宏宇、南京礼部左侍郎宋存德等一众共计一百四十员,事涉松江府曲氏行贿大案,即日起,奉王命钦定,督办此案!”海瑞简单的翻开了一下账目之后,召集了都察院的御史,开始履行监察。

  “陛下御旨,不得有误。”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幼滋展示了陛下的亲笔中旨,是短轴圣旨,除了封武勋的圣旨,现在大明的圣旨都是短轴。

  张居正对这件事是极为支持的。

  海瑞在致仕的时候,张居正专门写了封信给海瑞说:仆谬忝钧轴,得与参庙堂之末议,而不能为朝廷奖奉法之臣,摧浮淫之议,有深愧焉。

  朝廷的律法在南衙、浙江不能有效执行已经很久了,海刚峰履任南衙骤然以律法为准绳矫枉,地方不能承受,导致以讹传讹的谣言沸腾,听到的人都惶恐不安,我(张居正)是阁臣,能够参与庙堂的廷议,但不能为朝廷奖赏奉法之臣,纠正错误的、浅显的决议,实在是深深愧疚难安。

  那时候,朝中首辅是高拱,张居正在海瑞升官不得不被逼致仕之时,专门去了封信道歉。

  张居正不是不欣赏海瑞的为人,也不是和海瑞有什么间隙,更不是和海瑞有仇怨,只是那个世势之下,张居正做了,但没能做到。

  南衙十四府包括松江府在内,迎来了一次大地震,涉案之多,涉案之广,举朝震惊。

  “陛下,臣以为有些牵连广众了。”张居正专门就此事到了通和宫御书房来,请陛下不要瓜蔓连坐,牵连太多,账簿上查到谁就是谁,止于此,就是张居正希望息事宁人的态度,他已经上了奏疏,这是面呈。

  朱翊钧看到奏疏就生气,见到张居正本人也生气,虽然张居正这个改革的激进派,现在有点保守,但这么保守的发言,还是让朱翊钧不喜欢。

  “先生!他们都烧到朕的官厂了,敢截杀朕的缇骑了!得亏朕的缇骑有本事,才侥幸躲过一劫!”

  “现在先生告诉朕,要止于此?怎么止于此?朕知道,先生就是想退一步,换取一条鞭法的推行,这的确符合政治的基本逻辑,交换无处不在,朕不追查过深,换取他们执行朝廷政令。”

  “是朕不想体面吗?他们自己不要体面,缇骑押送证物都敢截杀,朕不作出反应,明天就敢刺王杀驾了!”

  “先生当初教咱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绝不可轻易示弱于人,天子者,强也!这是先生教朕的道理!”

  张居正真的有认真的教朱翊钧怎么当皇帝,皇帝各色各样,什么样都可以,唯独不能是个弱者,否则天下谁都能欺辱你。

  “的确是臣教的。”张居正吃了一记回旋镖,的确是他教的,而且这么多年,他都是这么做的。

  “那先生还上奏劝仁恕!先生自己都做不到,却让朕做到?”朱翊钧狠狠的吐了口气,承认就好,不承认就把当初讲筵的札记拿来,当面对质!

  “陛下,按照阶级论而言,得放他们一马。”张居正俯首说道。

  奏疏里说了一堆的天子仁恕的屁话,可是当面奏对的时候,张居正才说了实话。

  朱翊钧看了眼中书舍人的位置,发现中书舍人去上厕所了,才开口说道:“仔细说说。”

  张居正也看了眼中书舍人的位置,才开口说道:“陛下,一条鞭法是世袭官、官选官和士绅的内斗,内斗就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人,政治这个游戏,其实很简单,比谁人多。”

  “陛下,止于账簿之内,不瓜蔓连坐,就是在团结,继续连坐,就只能把人都推到对面去,推到新政的对立面上,压得越狠,他们就越团结。”

  “太极讲一阴一阳,这一拉一打,就把他们之间普遍存在默契给打破了,分而化之,各个击破。”

  “一切都为了新政。”

  朱翊钧认真的思索了一番后,点头说道:“嗯,有理,但账簿上这一百四十员,一个也不能放过!”

  张居正赶忙说道:“止于账簿,自然是账簿上的一个都不能放过,而且陛下许诺要罪加三等,就要罪加三等,本该流放的斩首示众,本该责令致仕,则流放边方,爪哇等地,以收威吓之效。”

  “陛下,他们巴不得陛下瓜蔓连坐,把事情闹到沸反盈天,怨声载道,原来有退路的也只能铤而走险了。”

  “那要是再有事儿呢?”朱翊钧指着桌上的账簿没好气的问道。

  “京营南下。”张居正给出了他的答案,他十分确切的说道:“有的时候,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加用力的打出去。”

  “善,就依先生所言。”朱翊钧看着张居正说道:“先生还是不要当什么保守派了,万历维新发起者和保守派这三个字,格格不入。”

  能说出京营南下的元辅,是保守派?这保守派根本就是个伪装色!

第608章 走贱儒要走的路,让贱儒无路可走

  张居正的骨子里,就是个法家思想,估计平日就没少看《韩非子》、《商君书》这类法家巨作,而他提醒陛下,有些人在等待着皇帝吹求过急,在等待着皇帝在愤怒、焦虑、恐慌等等情绪下,将事情扩大化。

  扩大化的口子一开,那就不是人力可以阻拦了,张居正不行,王崇古不行,皇帝陛下也不行,作为元辅帝师,张居正很清楚,皇帝是个人,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仙。

  一旦扩大化会带来怎么样的恶果呢?

  靖康之耻。

  张居正认为靖康之耻会发生,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的无能导致的,重文轻武的祖宗成法导致武力衰弱、军备不振、联金灭辽的战略失误、财政短缺等等诸多原因加在一起,都不如统治阶级的无能这一条。

  革故鼎新和祖宗成法之争,贯穿了两宋三百年,而作为皇帝,作为最终决策者,压根不想方设法的遏制愈演愈烈的党争,反而在故意挑拨加剧党锢,在中间里挑外撅,生怕朝臣们斗的不凶,还被司马光总结到《资治通鉴》里称之为帝王术。

  这把人送到敌营里牵羊的帝王术,不学也罢。

  朝中党争严重到勤王军勤王在吵闹中解散、在支援太原还是不支援太原的吵闹中太原丢失、主和与主战派彼此撕咬推卸责任、宋徽宗这个太上皇和宋钦宗赵桓围绕着皇位激烈斗争,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带领金兵破了太原围困开封府的时候,朝中还在党争。

  张居正提醒陛下,有些人在等着陛下扩大化,扩大化之后,本有退路的人就会铤而走险、本来拥戴新政的人也会产生疑惑、而本就没有退路的人就会成为最坚定的死硬分子,最后酿成大祸,轻则阳奉阴违新政失败,重则党锢盈朝,为斗而斗。

  “到党锢大兴的那一天,就可以宣布新政失败了。”张居正结束了今日的劝谏。

  “先生大才,谨受教。”朱翊钧也站起身来回礼,这也是讲筵。

  “先生,朕这里有本杂报,颇为有趣。”朱翊钧拿起了一份杂报,递给了张居正,笑意盎然的说道:“先生看看。”

  张居正打开了这本杂报,先是眉头紧蹙,而后忍俊不禁了起来。

  这本杂报叫做《笑林集》,就是专门讲笑话的。

  笑话集在中原源远流长,从三国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常见的文体,比如三国邯郸淳的《笑林》、隋代《启颜录》、宋代的《调虐编》、《事林广记》、《拊掌录》。

  大明也有一大堆的笑话集,比如《雅虐》、《笑赞》、《笑府》、《广笑府》、《古今笑谭》等等。

  而张居正手中这本杂报,讲笑话的,是大明常见的一问一答的文体,类似于《论语》、《阳明心学》里面的问答,李贽也喜欢用这种文体。

  “这本还是值得看的。”张居正看完之后,认为很有价值,是历史谣谶类型。

  比如这一期,就是《论司马两晋为何推崇诸葛孔明》。

  对诸葛亮的尊崇,就是从死敌晋朝开始的,而且力度极大。

  诸葛亮,把司马家的老祖司马懿打到穿女装的地步,司马懿在完成了老骥伏枥之后,仍然十分推崇诸葛亮,到了司马昭、司马炎那一代人,更是把诸葛亮捧上了神坛,司马家一直在无限拔高诸葛亮。

  甲问:偌大的晋朝,为何对敌国宰相如此推崇,莫非是收了蜀国五十万蜀锦?

  乙答:非也非也,高祖司马懿洛水之盟,三千死士高平陵夺权;太祖司马昭即前刺帝,刃出于背;尔为帝,当如何?

  脑瘫都知道怎么选。

  作为皇帝的司马炎不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难道选司马懿、司马昭不成?那不是鼓励大臣们篡位吗?就司马懿、司马昭、诸葛亮这仨人摆一块,就是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都不能选错。

  司马衷是天生的痴傻。

  甲再问:偌大個晋国,就选不出一个来?

  乙再答:倚为心腹者皆逆贼也,如刘放,魏明帝曹叡的心腹,暗中勾结司马懿,司马懿事成,则从龙之臣。

  从龙之臣都是逆贼,就是司马氏开国的头等难题。

  在笑林集这一期,林林总总汇集了87个西晋前期的大臣,精心挑选出的这87个大臣,每人一个笑话,放眼望去,根本没法看,不是逆贼,就是姻亲、不然就是贪官污吏。

  这西晋初年的大臣,别说对标诸葛亮了,就是一个拟人的生物都没有,简直是道德荒漠。

  朱翊钧看着那一长串的名单,再看看他们的事迹,别说廷议了,这完全就是勇闯恶人谷!

  这既是一个笑话,也是讲的历史,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是万阁老主办的一个杂报。”朱翊钧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告诉了张居正这是礼部弄的,算是半个官报。

  “为了修《诸子汇编》?”张居正立刻明白了万士和的意图。

  自从朱程理学兴盛以来,不读史就变的极为普遍,毕竟朱圣说春秋以后无大义,唯记事耳,不读史之风甚嚣尘上,而万士和弄这个笑话集,就是为了破儒学的不败金身。

  用道德去约束肉食者,自古以来,没有一次成功过,这就是儒学是个骗术的直接证据。

  “万阁老果然不负帝党党魁之名。”张居正夸了万士和一句,万士和在礼法这个战场上所向披靡。

  当初是张居正举荐的万士和修《诸子汇编》,现在看来,这个重要人事任命,相当可靠且正确。

  大明朝廷现在放下了高高在上的姿态,这种近乎于‘妖书’的办法,屡次被大明朝廷应用到风力舆论的控制之中,而且效果拔群,大抵达到了一种效果,那就是走贱儒要走的路,让贱儒无路可走。

  张居正完成了自己的劝谏,曲家、曲家账簿、南衙一百四十名官吏,就是这次松江造船厂纵火、曲氏行贿案的全部人犯,朱翊钧专门下旨,对各级衙门说明了这次的情况,而后劝勉南衙其余诸官仔细办事,不必惶恐。

  案首斩、其余皆流放边方,主要是流放爪哇。

  朱翊钧是个皇帝,他在北衙,他根本就不知道他下了不必惶恐的圣旨之后,带来的影响,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李乐和申时行这两个巡抚,立刻成为了南衙的多数派,清丈、普查丁口、废除贱奴籍、一条鞭法等政令,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

  一事不二罚,陛下的信誉之坚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既然下诏宽慰,就是代表只要不再犯,就不会翻旧账。

  真的要弄到天兵南下再罢休?皇帝陛下又不是不给活路!

  那广阔无垠的大海、百值抽六的税赋、开拓勋爵,就是陛下给出的置换条件,这个条件从没有变过,一直都在,曲家甚至在曲老爷子的带领下,已经完成了转型,甚至成为转型的代表人物,若非纵火,非要斩杀天上人申时行,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

  朱翊钧收到了一条消息,曲鹤行,这个七旬老人,在牢狱之中自杀了,自己给了自己最后的体面。

首节 上一节 719/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