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158节

  他想要翻身爬起来,但王粲每每在他要起来之前或用手狠狠一推,便使他前功尽弃。

  三番五次不得起身,偏偏祢衡受了孙策含恨一脚,身上没什么力气。他倒有一股狠劲,一直起不来却一直想起来,占据优势的王粲当然不会留情,他还想为好友为自己出气呢!

  另一边,荀彧向关羽表明了相助之意后,认出了荀彧的崔琰和陈容本就没想着置身事外,总归要同行尽一尽力。

  “……多谢诸君相助。”关羽再次拱手,随后先去安排人手了。

  关羽离开后,崔琰与陈容又齐齐拜见荀彧,他们参与的第一次策试便是荀彧作为时任太子刘辩的代表主持的。

  荀彧对两人也有印象:“我还记得当初崔君与陈君请求去往雒阳之外的乡里任职时的情形,而今来看,诸君之贤德,一如当日!”

  说罢,荀彧指着士人最聚集最吵闹的地方,说道:“我等先去一观?”

  崔琰道:“正该如此。”

  路上四人仓促之间又互相介绍了一下名字,还带了五六个羽林郎在身后,没多久,便来到了地方。

  然后,最先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便是这样一幕——

  孙策死死地抱着剑刃出鞘的马超,王粲不断追着想要起身的祢衡,打断其起身的动作。

  荀彧一声令下,他身后的数个羽林郎立马冲了出去,上前将除孙策外的三人都控制了起来。

  马超等三人刚被控制住,关羽就带着更多羽林虎贲赶来了。

  今日太学之外的士人中,怀着王粲、祢衡一样的想法,想要借机扬名的不在少数。

  或言辞不和,或刻意挑衅,总归,这种场景不止出现在这一处,拔出佩剑的也不止马超一人。

  好在汉家没有什么一言不合就决斗的风气,也有人能保持理智,所以虽然有互殴的,也有个别倒霉蛋出了点血,但多亏关羽及时接受了建议,终归没没闹出什么大事。

  ……

  坐在凉亭下的袁术注意到荀彧前去寻找关羽,而关羽手下的羽林虎贲很快行动了起来,心知自己原本的打算大约是要落空了。

  他继续等着,却未等到转机,而是眼睁睁地看着士人们分成一小片一小片,附近还有羽林郎与虎贲郎来往。

  他有些懊恼,也有些烦躁,问袁胤道:“不是说关羽素来轻视士大夫吗?缘何不轻视荀彧?”

  袁胤哪里知道答案,就是“关羽轻视士大夫”这一说,也是他从交好的大族子弟那儿听说的。他好一会儿才想到:“约莫是因为荀彧是陛下的宠臣?”

  袁术有些恼怒:“哼!关羽忽视名臣,却又谄媚宠臣,其人不过如此!”

  “阿兄说的是!”袁胤赶紧说道,心中觉得袁术开心就好。

  其实袁胤心中隐隐有所猜度,以为关羽是瞧不上袁术爱奢华。至于他自己连同好友,都是奢侈惯了的人。

  当然,袁胤才见证了袁术为了钱财向他父亲低头,知道这种猜测就没必要说了。

  未久,袁术又问道:“太学内可再有阎君的消息传来?”

  袁胤哪里不明白,两人一直都在凉亭之下,袁术此言不过是掩饰尴尬,没话找话罢了,遂说道:“阎君质问了两次许劭不容兄弟,却被其狡辩,想来阎君正在想别的主意。”

  袁术顺势转入了别的话题,末了才像刚想起来一般吩咐道:“让那几個部尉带人回去吧,今日用不上他们了,免得枯等。”

  袁隗的“苦难教育”终归还是起到了一点效果,以往袁术未必会考虑到底下人的不易。

  ……

  另一边,眼见着潜在的威胁消失,关羽则邀荀彧等人一起理一理那些矛盾冲突的始末,对于关羽来说,这算是他罕见的示好了。

  

  最先理会自然是王粲与祢衡了。

  两人被控制住后,尤其是祢衡,嘴上喋喋不休,还能引经据典地骂人,王粲当然没有不还嘴的道理,被送到关羽、荀彧几人面前时,双方正互骂得火热。

  这边一句“屠儿”,另一边立马回一句“沽酒儿”。

  关羽当即先让祢衡与王粲闭嘴。

  王粲闻言立马闭了嘴,祢衡却觉得被羽林郎束缚住十分屈辱,讽刺道:“监厨请客之辈,难登大雅之堂。”

  关羽听完大怒,自不会惯着他,怒道:“将他嘴堵上!”

  哪怕是素有修养的荀彧见状也没多说什么。

  羽林郎们早就看祢衡不顺眼了,其中一人不知从何处掏出了一块布,将祢衡的嘴塞得严严实实。

  羽林郎中还有曾经乔装跟着刘辩出宫的人,认识王粲孙策马超,便悄悄告诉了关羽。

  关羽当然并未因此对三人刮目相待,只先听最冷静的孙策说明来龙去脉。

  等孙策说完,关羽才允许祢衡说话。

  祢衡干呕了好一阵才又讽刺道:“吾之口可堵,然天下人悠悠众口,何以堵?”

  郭嘉不喜祢衡的作态,同样讽刺道:“吾竟不闻埳井之蛙也知天下人?”

  恰在此时,忽有一人出现在此地,质问道:“关将军,缘何将正平缚在此处?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实是不可多得之才,我正准备向陛下举荐。若是关将军不能说明缘由,莫怪我上书弹劾!”

  关羽不满道:“孔御史,举人以才不假,难道德行就能忽视了吗?”

  荀彧也道:“文举公,祢衡在此,事出有因。”

第276章 名士风度

  孔融听完祢衡干过的事,心中却不以为然。

  “不过是小辈之间的寻常争论罢了,缘何如此较真?”

  孔融继续说:“古来文人相轻,彼辈年幼,不能审己以度人,亦是常理,无伤大雅。”

  一旁的马超听到孔融这么拉偏架,不满地指责道:“祢衡辱及家父,岂能善了。”

  孔融对待王粲能有个笑脸,对待孙策与常人无异,但对待马超……孔融板起脸,质问道:“所谓乱臣贼子,可有半句虚言!”

  孔融说得义正辞严,真心实意。

  马超终究年少,且过往的经历本就让他在雒阳有不得安眠之时,面对孔融逼问,竟一时被愣住了。

  事实上,即便马腾杀了韩遂,坐稳了金城太守之位,但又有谁真会忘了他曾是叛贼的一员。

  而且马腾不是不明礼义忠贞的蛮夷,也不是不识《诗》《书》的黔首,他本就是正儿八经的军司马。结果叛乱数年,马腾不仅一跃成为了二千石,还入了右扶风马氏的族谱。

  这势必会带来不好的社会风气。

  当初为了凉州的安稳,朝中的道德之士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好吧,其实是刘辩定下此略时只找了公卿将军商议,道德之士没能提前发表反对意见。

  在云台殿定下此略之后,都还有奏书弹劾太尉马日磾私联叛贼呢!

  这种对叛贼的鄙视,还是政治正确。指望道德楷模们看得上马腾才是不可能的事。这也是祢衡敢于公然骂马超叛贼之后,却不用担心承担后果的原因。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功利与道德之争的具现。

  看不上是一回事,马腾终究是二千石的金城太守,马超也是蒙皇帝加恩得入三署为郎官。

  对于孔融来说,看不起马腾等人的性质跟他们看不起宦官子弟是一样的,都是有道德瑕疵的人,都是被皇帝任用为官。

  对此,关羽身在局外,看得不够分明,可荀彧久在尚书台,了解来龙去脉,看得一清二楚。

  可对于荀彧来说,一旦马腾不稳,凉州势必再度不稳,何必为了一些无关紧要之事破坏大局?

  荀彧正要说话,却听马超喊道:“我父受天子诏拜为金城太守,而今受辱,为人子者岂能坐视!”

  喊完,马超猛然发力,竟然挣脱了身后羽林郎的束缚,直接扑向了孔融。

  等到马超身后的两个羽林郎反应过来,将已经扑到孔融身上去的马超拉开再度缚住,孔融已经被马超扑倒在地,受了几拳,正咬着牙呢。

  自己手下人出了差错,饶是对孔融没多少好感,关羽依旧亲身上前将孔融搀扶起来。

  孔融坦然受之,望着怒视自己的马超,却未再恶言相向,只说道:“为人子者,能替父张目,当知孝悌,既知孝悌,当知忠义。日后汝父再有反复,莫忘了今日。”

  这话一说,孔融的名士气度便立起来了。

  说罢,孔融又回身看向荀彧和关羽,摸了摸下巴与脸颊中间被打到的一处,登时又咬紧了牙关,好一会儿才缓过来继续说道:“今日先是口舌之争,又是拳脚之争,也算是旗鼓相当了,不若到此为止,何如?”

  荀彧回应道:“还望文举公日后对小儿辈多加叮嘱,须知祸从口出。不过此地之事,由关将军主掌,彧不过一看客。”

  关羽扫视了一眼在场几人,决定道:“就依荀右丞所言。”

  被紧缚着的马超虽还有不满,却不再挣扎了,也不再说什么。

  眼见着孔融要离开,荀彧挽留道:“此间还有其他起了冲突之辈,文举公不若留下点评一二?”

  孔融继续咬着牙,拱了拱手,拒绝后带着祢衡离开了。

  祢衡其实有些不满意今日的结果,只是孔融是他看重认可的人,没说什么刺耳的话,只在离了众人聚集的地方后问道:“文举公,何必妥协?”

  难道他的委屈就白受了?

  孔融看向祢衡,这位同样受他看重的贤才还是太过年轻,待来到自家的车驾上,他才耐心解释说:“你今日之言若是放在朝堂之上,那是出于公心,马腾本就做过叛贼,马超纵使再有不满,也只余自证之力。可放在今日此处,未免有借此邀名的嫌疑,那就是出自私心了,在孝子面前非议其父,马超自不会惧你,旁人也会将错处归于你身。”

  说话间,孔融又牵扯到下巴旁的肿痛之处,他这时倒是不装了,痛地轻呼出声。

  祢衡年轻气盛,自视甚高,看不起其他人,孔融是个例外,此番还是代他受过。他见此赶紧关心起来,倒让孔融颇为受用。

  

  缓了一会儿后,孔融继续说道:“关羽、荀彧俱是功利之辈,此辈却皆为陛下近臣,陛下受此辈蛊惑,乃有功利之举。今日若不是马超冲动,殴我三拳,你以为彼辈会这么轻易地放了你?”

  祢衡心中了然,把个中缘由理解成了——孔融是侍御史,他不是,遂有今日之辱。

  他的仕途之心从未有如今日这般强烈过。

  另一边,孔融离开后,王粲与孙策当先向关羽和荀彧致谢,马超虽还有些不情愿,但三人今日总归是同进退的,也谢了一声。

  “粲早就听说荀君之贤名,粲有一问,不知可否劳烦荀君解答?”

  在场之人听多了之前祢衡与王粲互骂的恶语,可再一看曾与祢衡针锋相对的王粲说出这么有礼的话,不免让人觉得差距明显——看看,多么有礼节的少年君子,被祢衡那厮逼成什么样了!

  荀彧温和地说道:“仲宣且问。”

  王粲指着马超问道:“若非这厮殴打了孔御史,荀君准备如何处置祢衡?”

  荀彧说:“此是关将军的分内之事,不过我猜度,关将军必然不会放任。”

  对此,关羽没多说什么,只是对着没看住马超的两個羽林郎道:“明日自去领罚。”

  两个羽林郎也知自己二人合力,却没缚住一个少年郎,这罚领得心甘情愿。

第277章 立志

  马超先是明白了好友询问荀彧的意义,这是让他不要有怨气,关羽与荀彧绝非是要包庇祢衡。

  冷静下来后,马超也明白,自己身为郎官却殴打了当朝的侍御史,能被轻松揭过不提,便是眼前关羽与荀彧二公之功。

  他再度道谢,这次是真的情真意切了。

  马超又见两个羽林郎因为自己之故要被受罚,在道谢后又请求道:“关将军,无论有何处罚,超愿以己身代之!”

  这是他曾见他父亲在军中用过的手段,而今不假思索地用了起来,自觉仗义而行,心中十分痛快。

  然而关羽只冷哼一声,理都不理他,命人带来下一波发生冲突的士人们。

  倒是坐在荀彧身旁,曾出言讽刺祢衡“埳井之蛙”的那个士人,对他轻佻地笑了笑。

  还是孙策看不下去,赶紧拉着他告辞离开。

  走开十几步后,孙策才责怪道:“此是羽林郎内部事务,与你何干?也得亏是你年纪小,不然恐怕关将军得问一问你居心何在了!”

首节 上一节 158/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