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162节

  朱儁挥了挥手,黄盖很快指挥着士卒将士燮的兄弟族人押走,只留下士燮一人。

  “士太守是二千石,需要善待。”朱儁对着黄盖强调道。

  接下来,就是审讯了。

  士燮被领命黄盖带离后,朱儁望着在场的五位太守,问道:“诸君中不会有士燮的同党吧?”

  五人异口同声的连连否认。

  “既然如此,那就再饮用一杯水酒!”朱儁说道,“我这还有些人需要抓捕,不如诸君相助一下?”

  五位太守面面相觑,却没有敢直接拒绝的。

  不多时,朱儁便借故离开,剩下五位太守枯坐当场,在场还有兵卒与仆从,他们有心交流,却担心祸从口出。

第282章 新的尚书仆射

  “无论如何,后将军擅自逮捕交趾太守士燮,终归是逾越之举,不可轻易揭过!”

  “我以为不然,交趾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实是发配之所在,民风不善。彼处正当行非常之手段,不然消息一来一回,岂非放任乱象糜生?”

  尚书右丞荀彧轻轻叹息一声,这不是他这两日见到的第一次争执了,此事也只是其中一个争论点。争论发生在尚书台的尚书们之间,面对这些资历比自己高得多的尚书们,荀彧也只能和一众尚书郎一样竖起耳朵当个听众。

  尚书台有为皇帝在奏书公文上提供处置建议的职责,过去,会由尚书仆射张驯缓和尚书之间的这些矛盾,决定最终的建议,或并取或只取其一。

  但几日前尚书仆射张驯因病不能履职,昨日更是由家中小辈代写奏书请辞。

  荀彧也去看过他这位上司,病来如山倒,即便天子派了名医华佗及一众太医前往医治,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至于重新回到尚书台掌管事务,更是想都别想了。

  之后,尚书台中便是这样了。

  虽然卢植在卸任尚书令成为太傅之后,实际上会兼顾一些原本尚书令的工作,但他毕竟还要常常来往于云台殿,也不是真正的尚书令。

  而且尚书台的六曹尚书虽有职权划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重叠之处。尤其是对一些关键奏书的处理意见上,凡是想更进一步的尚书,谁不希望在皇帝看到的奏书中展露自己的能力与才华?

  六个尚书中,除了接任裴茂没多久的许靖因为刚刚从尚书郎升上来,知道自己几乎没有争夺尚书仆射一职的资格,于是摆出了一副不争不抢的模样外,余下的五个尚书,或明或暗,谁又能真的不心动呢!

  ……

  云台殿,刘辩皱起了眉头,他又看到了一份弹劾朱儁的奏书。

  刘辩皱眉并非因为弹劾本身,有人以此弹劾朱儁没什么问题,要真没人弹劾了才有问题。

  当然,刘辩接不接受弹劾又是另一個问题的。说句不好听的,朱儁与士燮二选一,刘辩但凡犹豫一下,都是他思想出了问题。

  对于此事,刘辩只在等交趾部传来更明确的消息。

  他之所以皱眉,还是因为尚书台的问题。尚书台没人拍板,也没有能压住场面的尚书,反映到刘辩这边,便是尚书台给出的建议不如以往简洁明了。

  对于张驯的请辞,刘辩也不能真让他带着病体在任上干到死,只能同意并遣太医看病,同时给予制度规定的恩赏。

  新的尚书仆射须得尽快选出来。

  其实,现任的六位尚书中,刘辩能在自己的记忆中找到的只有一个,还是才升为尚书的许靖。其他如杨赞、上官洪、许靖的前任裴茂等,包括病重的张驯,他全都没什么印象。

  这些人都是被先帝提拔选入尚书台的,对于本职工作都能完成的很好。对于这样的人,刘辩用起来已经很习惯了,不会因为他们在后世不够出名就觉得他们能力不行。

  尚书中资历最老者是先帝时候从尚书郎一步步做到尚书之位的杨赞,而在外界声望最高、也是能力最出众者当属周毖。

  如今看尚书台稍显混乱的局面,杨赞首先不用考虑。周毖根正苗红,但他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作为内臣,却与在野的处士张邈、陈宫等人交好,这些人素有名望,好针砭时政,却屡次拒绝地方的征辟。

  当然,刘辩还没亲自征辟过他们。

  只是这些人的政治光谱从对均输法的看法来看,属于不希望有变化的保守者。

  所以,对于刘辩来说,与其从尚书中选出一个,不如空降一能够压服他们的人统领尚书台。

  而且尚书们不用担心无晋升门路,在尚书台待久了,完全可以和裴茂一样,出为二千石。

  但该选谁?

  刘辩下意识地望向卢植,脑海中回想起了卢植之前的话:“陛下若以尚书迁为仆射,自无不可,然若欲自尚书台外调入,九卿之下当以侍中、郡国二千石为佳,刺史次之。至于九卿之秩,则宜拜尚书令。”

  刘辩明白,卢植做此表态是想要避嫌。他也明确指出了能坐稳尚书仆射之职所需要的资历。

  他思来想去,决定任命河东太守盖勋为尚书仆射,主管尚书台。

  至于空下的河东太守,河东作为三河之一,非常重要,被刘辩交给了他的东宫旧臣,在荥阳令任上政绩斐然的荀悦。

  伴随着两封诏书的发出,即便河东的盖勋还不知道消息,但尚书台却立刻恢复成了原本的模样,原本在暗中较劲的几个尚书瞬间又都变成了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

  让一直在尚书台吃瓜的右丞荀彧、尚书郎华歆、陈群等人涨了一番见识。

  小小乱了一下的尚书台重新稳定之后,太学之议的风波仍在继续。而朝中司徒府与大鸿胪的官员已经开始筹备起了郡国上计之事。

  此时,刘辩终于得空亲自召见了郭嘉。

  除了为郭嘉在后世的名气之外,荀彧郑重地举荐也是刘辩选择见他的原因,明面上后者还是主要原因。

  郭嘉很年轻,连胡子都没蓄。

  不知是不是郭嘉在刘辩面前太过拘谨,交谈之下,刘辩没觉得郭嘉有符合他刻板印象的跳脱性格。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郭嘉的确很有才华。他给了刘辩当初首次见到荀彧之时的感觉。

  念及此处,刘辩忽然问道:“奉孝想从何官职做起?”

  听到这话,郭嘉没控制住怔了一下,然后他想到了荀彧曾经跟他说过的话,答道:“愿为尚书郎!”

  刘辩点头:“以奉孝的才干,绰绰有余。”

  当场就命人取来尚书郎的官印与出入皇宫的铁印文符。

  郭嘉有些怀疑是不是皇帝与荀彧早就商量过自己的去处,没忍住问道:“陛下,若是臣先前言称为尚书呢?”

  刘辩笑道:“那就得问问朕的尚书们愿不愿意被奉孝取而代之了。”

第283章 护羌校尉

  在吸纳征辟从各地前来雒阳的贤才之余,何进终于要出发了。

  何太后在西宫组织起了一场家宴,用来送别何进。

  参与者除了何太后与刘辩,只有何进与何苗。

  倒让刘辩回想起他进宫未久之时的那次家宴,四个人没变,但时光飞逝,地点以及参与之人身份都与往昔不同。

  那时,刘辩还需要借助何苗的手来招揽刘备三兄弟,而今想来,已然过了许久,当时说的话都已经不记得了。

  当初粗枝大叶、不知道收敛为何物的何进,而今说起话来,竟也有了几分内敛。

  而无论是何进与何苗,对待刘辩的态度都与刘辩当初还只是个刚回宫的皇子时不同,即便刘辩强调过此次只是家宴,但谁能真的忽视身份的变化呢!

  刘辩看着时而指挥着内侍宫女的何太后,应还真有人能忽视吧!

  在刘辩享受家宴之际,凉州,张掖郡,显美县,皇甫嵩正在为撤军做准备。

  朝廷在他与傅燮的分歧之中做了取舍,选择接受傅燮的建议在靠近卢水胡的显美县重设护羌校尉。

  至于该以何人为护羌校尉、该留下多少汉人兵马与羌人义从、是否要留屯兵屯田等等,皆要参照皇甫嵩的意见。

  而皇甫嵩之所以令人称赞,乃是因为虽然朝廷否决了他的意见,但他仍会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使命,而无丝毫怨言。

  这就是皇甫嵩。

  此时,皇甫嵩身为左将军坐在主位,其下首乃是凉州刺史傅燮、汉阳太守孙坚,以及张掖太守杨琦。

  跟随他出征的将官,北军的王匡、毌丘毅等,西园军的黄忠、夏牟等,还有前来助力的各部羌人义从的首领,俱在列。

  张掖太守杨琦便是那位曾经被先帝吓唬说死后会招来大鸟的杨震曾孙,他曾为汝南太守,还是许攸供出的想要拖下水的“同党”之一。

  朝廷自不可能为了许攸的攀咬而自断臂膀,不过没过多久便恰逢杨琦三年任期结束,后杨琦被召回朝中为谏议大夫,太守之位由徐璆取而代之。

  此次遴选河西四郡的太守,杨琦作为关西人,成为张掖太守并不奇怪。

  皇甫嵩说道:“本将已接到朝廷诏令,筹备收兵事宜。陛下令本将推荐可以担任护羌校尉的人选,此人选事关重大,我近日多加思索,方有定论。”

  在场之人几乎都知道皇甫嵩今日召集众人的目的,其中最大的悬念毫无疑问是护羌校尉将由谁担任,闻言无不屏气凝神。

  虽然说是由皇甫嵩推荐,但谁看不出来,朝廷几乎不可能否决皇甫嵩提出的人选。

  驻守在此地固然辛苦,也有风险,但却是个获得军功的好地方。

  也就是皇甫嵩治军严谨,又向来公正,不然早就有人按捺不住想要另辟蹊径了。

  皇甫嵩扫视着众人,说道:“护羌校尉当以稳重为先,却不能失了威仪,军中将校为合适者,窃以为当属黄汉升,我意奏请黄忠为护羌校尉。”

  黄忠出列拜道:“属下必定不负将军所托!”

  皇甫嵩又道:“汉升素来稳重,吾很放心,诸将校可有异议者?”

  王匡等将校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但他们跟随皇甫嵩,没有不敬佩皇甫嵩的,面对皇甫嵩直接宣布的结果,没人有异议。

  之后便是探讨留守兵马等事,此并非一时之间可以决定的。还要考虑到凉州平息后,汉阳太守孙坚麾下已经不需要维持那么多兵马了,而朝中能转而供给给护羌校尉的钱粮又有多少也只能估计个大概。

  不久后,定下了护羌校尉的大体框架后,王匡等人告退。

  只留下了皇甫嵩、傅燮、孙坚、杨琦、黄忠五人。

  皇甫嵩首先交待道:“汉升切记,卢水胡虽不稳,然只要其未反,不可征讨。务必约束部下,绝不可为了军功而刻意逼反卢水胡!”

  黄忠立刻应诺,他岂会不明白皇甫嵩的担忧。

  纵观史书,因为一己私利,贪图军功而刻意挑起战端的事太多了。

  杨琦补充道:“黄校尉也不必向此辈杂胡示好,若其归从王化,郡府自会给予其便利,而要是其反心依旧,自可行雷霆手段!”

  “总之,卢水胡多分布于张掖及张掖属国,汉升需多与杨太守联络。”

  黄忠一一应诺。

  此日之后,皇甫嵩的奏书发往雒阳,而他本人则开始调遣起了兵马。

  空闲了许久的张飞终于迎来了调动,他被调往了护羌校尉麾下,此番调动之后,虽未有军功,他却成功当上了伍长。

  然而张飞一刻也没有为升官而高兴,因为他被调入的是黄忠麾下。

  来到新军营的第一天,张飞就见到了他曾经的同僚黄忠,以及与黄忠一同被留下的别部司马徐晃。

  只看着两人的笑脸,张飞不满道:“想笑就笑,何必像個女郎那般忍着?”

  话音刚落,黄忠与徐晃演都不演了,一同哈哈大笑起来。

  三人是昔日在西园军打出来的交情,而且徐晃与关羽还是同乡。

  张飞憋屈之余,忽也大笑起来,黄忠与徐晃两个人的声音都盖不过他一个,还引来了多人围观。

  面对此等场景和张飞突如其来的尬笑,两人登时笑不下去了。

  “俺陪着你们笑,如何就不笑了?”张飞对两人嚷道。

  随后三人寻了一处坐下,徐晃道:“皇甫公交待过,益德你的官职要靠着军功一点点得来,此次你能成为伍长是因为同伍的士卒推举,但要到什长便不行了。”

  张飞叹息说:“我倒是不怕打仗,但自我来凉州,还未打过一场仗,哪来的军功啊!”

  未等黄忠说话,徐晃就对黄忠说道:“汉升可要留意,眼下便有一个十分渴求战功之人。”

首节 上一节 162/3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