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路人看过去,发现是三個十几岁的少年郎来送一个面容瞧着不过三十许的文士。
少年郎们身形不一,还有一个特别矮小的,总体瞧着像又不像父子,有些奇怪。
当然,若这知道这些人说的话,便不会产生疑问了。
“公逸兄一路走好!”
“只可惜我等在冀州不认识什么人,不能给公逸兄提供什么臂助。”
“公逸兄放心,若是在巨鹿郡受地方大族或是小吏的欺负,尽管写信回来,不必觉得不好意思……只要有理有据,就算我们帮不上忙,还有那位呢!”
说话的三人,自然是王粲、马超、孙策三小只了。
王粲最后说道:“无论去往何处,相隔多远,我等君子之交,绝不会忘!”
“此去任上,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只望来日能在此城中再度相会!”陆俊话语间既有分别的不舍,也有意气风发。
他在三署蹉跎多年,而今终于有了外任一方县长的机会,他当然要努力证明一下自己。
而且,他本来年纪就大,孩子都有了,与他交往的三个少年一看就前途似锦,他可不希望过个几年对这三人口称上官。
虽然这种事极有可能发生。
而他所要去赴任的冀州巨鹿郡的空缺,乃是前段时间冀州刺史应劭巡查州郡后上书弹劾的五个县长之一,后五人皆被朝廷治罪。
第293章 分别与聚首
“诸位不必再送了。”陆俊再度拱手后上了马车。
这时,忽然后面传来一声呼喊:“陆君先等一等!”
陆俊往西边雒阳城的方向看去,正有一人策马而来,是他认识之人。
没想到那位竟还记得他今日要外任……念及此处,陆俊不过眨了两下眼睛,那骑士便策马来到了他的面前。
稍作犹豫,陆俊拱手道:“赵君……”
“还好赶上了。”赵云下马朝几人先后打了招呼,然后从马上取出一把剑来,塞入了正在发愣的陆俊手中。
“我家公子知道陆君性情宽厚,而今将为一县之长,善要赏,过亦要罚。希望君在任上务必以百姓为先,护佑百姓不受欺凌。此佩剑,君便当是友人所赠!”
陆俊抹着眼泪上车离开了。
送别了陆俊之后,赵云先行离开,留下孙策、马超、王粲三小只正在说话。
马超憧憬地问道:“你们说,他日我去郡国为官,也能得赠佩剑吗?”
经历过那日的冲突,马超较往日成熟了许多,向学之心愈发坚定。
但本性终究难移,所以孙策和王粲都只在心中憧憬此日,唯他一人说了出来。
王粲说道:“那就要看孟起日后能不能做到以百姓为先了。”
孙策附和说:“正是如此。”
马超挠了挠头:不是应该看感情的吗?
……
于此同时,云台殿中,刘辩正在见人。
刘辩的尚书仆射盖勋已经上任,而新任河东太守荀悦在前往河东赴任的路上途径雒阳,也出现在了此处。
而今,在刘辩的安排下聚首,两人完成了新旧交接。
治下大族的动静,府中属吏的才能与倾向……这些若没有盖勋坦诚相告,荀悦上任后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分清。
许久之后,刘辩望着荀悦道:“仲豫,旁的话我就不说了,卿在河东尽管施为,如有需求,尽管上书。卿办事,朕放心!”
“文若与公达皆在雒阳,仲豫许久未见了吧,先在雒阳休息几日,再去河东不迟。”
荀悦明白河东的重要性,他摇了摇头说道:“昨日回京之时已经见过文若与公达了,臣听盖公所言,河东吏治虽一时清明,但一朝懈怠恐会功亏一篑。事不宜迟,臣今日就出发,去往河东承续盖公之政。”
刘辩赞叹道:“当初朕读史书,闻萧规曹随之故事,甚是感慨。而今朕才明白,仲豫就是朕的平阳侯啊!”
曹参便是平阳侯。刘辩知道荀悦有自己的政治理念,未必与盖勋相合,但荀悦在他面前做此表态,已经说明了问题。
而在盖勋进入尚书台之后,刘辩同样感觉到了尚书台的变化。
如果说张驯是仁人君子,能够协调尚书台的各方尚书的意见,体现在奏书之上的话,那么来自敦煌郡,带着凉州汉子猛烈性情的盖勋与之大不相同。
按照曾经因为傅燮说“斩司徒可安天下”而弹劾傅燮的杨赞的说法,便是——“盖元固哪来这么大的火气?”
张驯是协调为主,对于一些不同意见会多加包容。盖勋虽也会包容,但前提是不同意见的持有者能有理有据的说服他。
也因此,在初期尚书台曾经乱过一阵,但没多久就恢复了过来。
明面上看,尚书台甚至有变成盖勋“一言堂”的风险。
但刘辩并不担心,除了因为荀彧等人还在尚书台之外,最关键的是盖勋的诸多观点与刘辩相合,其本身就是刘辩的自己人。
而且没有刘辩背书,尚书仆射只是个六百石的内臣罢了。
总的来说,在盖勋来到尚书台安定下来之后,奏书与公文的送发变得更顺畅了,刘辩将一些朝政中有他无他有一样办的事托付出去也就更加放心了。
毕竟,就算刘辩累死也做不到事事皆关心。
之后,刘辩又见了麋竺和甄俨。
两人组建的往西域去的商队早已经出发了,包括袁氏在内的数个大族主动在商队之中入了股,刘辩自然不会拒绝。
因为此行虽有收益,但风险更大。
尽管这一次交易他们计划最远只到西域中部一南一北的于阗和龟兹,可即便如此,这一趟起码得用大半年的时间,路上还不乏盗贼出没,要出了意外……四个字,鞭长莫及。
两人来并非为了商队,而是来说蜂窝煤和棉花之事。
自西域而来的一部分棉花种子经过种植,其中小半没扛过秋寒被冻死了,但还有大半存活了下来。
麋竺说道:“陛下,早在之前,臣等便遣人研究白叠子脱籽的便宜之术,今白叠子丰收,此术亦成,此可谓天佑。”
对于麋竺话中拍马屁的内容,刘辩并不在意,总不能因为人家说了两句好话就治罪吧。
“有功,自当有赏。昔日朕曾发诏书,使臣民贡献似曲辕犁、竹纸之术者皆当赏,今便以此命有司商议赏赐。”
麋竺与甄俨皆是谢恩,对他们来说,能得到皇帝信重就行,以什么名头赏赐并不重要。
甄俨稍后说道:“陛下,去岁因为煤球制作的晚了些,未见多少收益,然今岁不同,有一年之储备,所得颇丰。”
汉人用煤的记录很早就有了,早在汉文帝之时,便有窦广国入山挖煤遭遇矿难的记载。
相比于木炭,煤球无疑更便宜耐用。
当然,这些都是中产之家才会考虑用的东西。
刘辩又问道:“卖煤球之时,朕交待的炭气之害也一并传出去了吧?”
甄俨道:“臣不敢懈怠,初时还有人怀疑臣危言耸听,后来臣用数只羊做了陛下所说的试验,便没人再将炭气之害当虚言了。”
刘辩点头,别到时候煤用得好好的,人没气了。
他又强调道:“在此事上,不可懈怠。”
甄俨答应地十分干脆。
“对待有功之臣,朕向来不吝赏赐。”刘辩承诺道,然后又顺带着画了个大饼,“幽并与凉州的将士在冬日向来艰难,若能使的边地军士皆能用得上煤球、穿得上白叠子为芯之成衣,朕心中无忧虑矣。”
麋竺与甄俨异口同声道:“臣等必当竭尽全力!”
第294章 光熹三年
说起来,自即位以来,刘辩一直充当着一个宽和仁善的角色。
只在一些类似于大额贪腐这样的原则性问题上绝不退让,在其他可杀可不杀的情况下一般刘辩都会退而求其次。
至于原因……
首先是本性使然,三族消消乐听起来很爽,但真要落到实处,对于来自后世的刘辩来说,还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其次是感谢先辈们的努力。
自安帝开始,皇帝带着宦官们一路靠着物理说服着所有不服从他们的人,这导致了官僚体系的主体——士人们逐渐与皇权离心离德。
治理国家离开不了士人,即便是如邴原这样出身寒微者,一旦其学有所成,其身份便会摇身一变从黔首变成士人。
所以刘辩需要摆出一副“每与操反”的态度,尽力弥和双方的关系。
当然,刘辩同样明白一点——他的善意是需要回报的。
那些想要利用他的善意只为一己之私利者,将付出代价。
为此,在新年到来之际,刘辩开始了一系列准备。
首先是班师回朝的皇甫嵩。
平心而论,以皇甫嵩的功绩,自三公及以下,所有职位他都当得。
已经当了许久司空的樊陵甚至还先找到了刘辩,表示愿意让贤。
虽然明白樊陵这一招是以退为进,但刘辩对樊陵的这一表现还是很满意。
主打一个听话好用。
在光熹二年的年末,终于安排好了凉州军事部署的皇甫嵩与汉阳太守孙坚一起率军回朝。
还来得及参加来年正月初一元旦日的大朝会。
而在这场数年没有过的盛大朝会之上,除了新增了多个来自西域属国的使者外,最大的一件事无疑是皇甫嵩的封赏。
天子当朝拜左将军、京兆尹、槐里侯皇甫嵩为车骑将军。
孙坚则以军功增加食邑两百户,以作封赏。并继续担任汉阳太守,继续镇守刚刚太平的凉州。
而皇甫嵩原本的左将军卸任不提,京兆尹则是由在皇甫嵩出征期间实际上负责了许多三辅事务的安北将军陶谦接任。
这显然是朝中重臣都有了默契之事,因为重臣们没有一个意外的,但许多朝臣在此之前却不知晓此事。
可皇帝没有给朝臣们反对的机会,在宣布了这一决定之后大朝会便正式结束了。
接下来便是年前便定下的假日。
汉代的假期是相对较少的,而冬日朝政除了上计之外,向来是最少的。所以在大朝会之后,刘辩给朝臣们放了個小长假,一直到正月初七的人日。
然而因为皇甫嵩的这一任命,一些人的假日过得并不算安稳。
按理说,从大将军到四方将军,都不是常设之将军。
何苗与董重还能说是因为国家刚刚经历过战乱,且天子年幼,需要外戚将军威慑四方。
但凉州战事已经平息,为皇甫嵩新加一个开府将军,除了多出一府官吏之俸禄、以及让皇甫嵩带着部曲镇守雒阳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风雪已至啊!”卫尉杨彪看着屋外飘落的雪花,十分感慨。
作为九卿之一,他对于年后要发生的事心知肚明。
这新的一年,将是肃杀的一年。
“阿父在忧愁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