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384节

  魏延思索后觉得此事并非秘密,当即回答道:“这消息的确不假,陛下有意开恩……同时也因各处佃户地租还是有些高了。不过这是明年的事了,现在只是放出了风声。”

  “四成半还高?”魏延的堂弟惊呼道。

  但他的叔母孙氏却向魏延投来了震惊的目光——这种消息,阿延竟然都知道得这么清楚!

  

  魏延笑道:“当然高了,若是你们愿意去幽州、荆扬南、凉州这些地方,还能直接分地呢!”

  “这些地方终究太远了……”孙氏摇了摇头,显然是觉得现在的日子很不错,没有必要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近年来很不错了……现在就你大弟满了二十岁,只要交一份户税共两丈帛就够了,比以前足足少了一半。就你叔母这织布纺纱的手艺,收布的小吏每次都夸这布帛织得细腻呢!”

  孙氏很健谈:“再过一个多月,等到八月的时候,就该交今年的户税了……阿延你不知道,每到这个时候,布帛的价钱都会比平日贵一些,平日里两丈帛差不多三百七十钱,去年八月最高涨到过四百钱呢!现在家里有余钱了,我专门把纺织好的布帛留了下来,等到八月份拿出去卖。”

  魏延听着听着发现了不对劲。

  诚然,叔母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是真的,但是这布帛的价格涨得有点不对劲啊……

  他问道:“叔母,当初朝廷颁布户税的诏令时,为了避免征户税时有商人囤积居奇,借着布帛牟利,是以专门定下了在没有布帛的时候可以以钱抵之,各郡国都该提前定下户税的钱数,并报于刺史、司徒府,按理说,就算涨价,也不至于涨这么多吧?”

  “难道乡里没有告知可以用钱抵户税吗?”

  魏延见他叔母正在发愣,他意识到,来活了!

第614章 生子不举

  百姓们交户税可以用布、帛与钱,但在实际执行之中,小吏只需要说上一句今年的赋税要用布帛。那么绝大多数百姓是不敢去问小吏他们能不能用钱。

  这不是他们心中没有怒气,只不过大多数百姓和官吏本就处在完全不对等的位置上,他们没有底气发出这一质问。

  再严格的规定,终究是要由人来执行的。

  光熹九年六月,上与皇太后至光武旧宅,祠之,翌日,幸南阳章陵,周观旧庐。

  召百官于此,训以义阳之事。

  曰:“整顿吏治非一时之事,实常年之事!”

  旬日内,义阳之官吏,以罪论之,留者不足半。

  财帛动人心,总有些人,在大棒真的打到身上前是绝对不知道痛的。

  但此时,魏延的母亲、叔母等人却还不知道这一切都和魏延息息相关。

  “阿嫂,阿延买下的地,我会帮你们种的,产出换成的钱我也不跟你客套,就留下三成,你们觉得可好?若是这四成都不要,我实在无颜去种这些地了。”

  魏延的叔母孙氏知道了魏延马上就来带着魏母离开了,在知道魏母打算把这些地留给她家种后,找到了魏母如是说道。

  而魏母早就从魏延处了解了儿子的打算,但她觉得要是能提前说服孙氏,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之前阿延攒钱回乡买地,所考虑的就是以后在家中有个根基……阿延说什么狐死首丘,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总之,最后总会回来的。”

  “这地里的产出,我与阿延将来在雒阳也用不到,又不值得专门送去雒阳……我们本就是一家,何必分得这么生分?若按照我的想法,别说留几成了,先用这地里的产出积累点产业再说!我们家做了这么些年的佃户部曲,你还没做够啊!”

  “现在做佃户日子是比以前好多了,但无论如何也比不过有自己的地啊——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不为几个孩子考虑吗?哪怕有个几亩地,也胜过什么都没有啊!”

  孙氏闻言沉默了。

  半晌之后,她才红着眼对魏母说道:“就听阿嫂的。”

  魏母拉着妯娌的手说道:“一家人,就是要互相扶持嘛!”

  许久之后,孙氏擦干了眼泪,继续说道:“不知道这次来接阿嫂的是阿延还是他的友人。阿嫂这一走,下次见面就不知什么时候了。”

  说到这,魏母既有些期待也有些不舍。

  “算算日子,就该在这两日了。”

  就在这时,她忽然又隐约听到了马蹄声。

  “你听到了吗?”魏母连忙出门,却感觉这次的声音与以前不同,不久后,她终于明白了原因——

  骑马而来的不止魏延一人。

  都不用魏延过多介绍,魏母就注意到了跟随魏延而来,却又被众星捧月的一个年轻人。

  “阿延,这位贵人就是你曾经跟我提过的对你非常好上官吗?”在魏母想来,能够和魏延一起来的,没有旁人了。

  魏母没想到魏延的上官这么年轻,年纪看起来比她的儿子小不了几岁。不过即便作为母亲,她也不得不承认,对方比她儿子要好看多了,一看出身就很好。

  “正是!”未等魏延开口,听到魏延母亲话的刘辩就率先答应了下来。

  在了解到魏延的身份转变之后,刘辩就对魏延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儿的人是真正的无产百姓,甚至于不少奴婢过得都比他们好。

  而魏母在知道来人正是魏延的上官之后,登时有些拘谨,不过为了魏延的前途着想,她见刘辩对于里中生活着的佃户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很感兴趣,她自己口拙,还专门拉来了能说会道的魏延叔母孙氏。

  “其实要我说,郎君若是想知道一地的人过的怎么样,就看那里生子不举的人多不多……”孙氏说着说着,忽然提到不举。

  而刘辩也有些疑惑,问道:“何为生子不举?是不能生育之人?”

  “郎君竟然不知道?”孙氏有些惊讶。

  而刘辩确定,他的确没有听说过。

  孙氏并没有注意到一旁的魏延一副想要劝阻又不敢出声的作态,而是用一种奇怪的好笑语气解释道:“郎君须知,生子不举不是不能生育,而是生育的太多了,养不活,或是不肯养。”

  至于那些被生下来却没人愿意养的婴儿……

  刘辩马上就将之和溺婴联系了起来——他忽然明白方才孙氏说话语气的另一面了——那是一种悲哀。

  “我见郎君对我们家阿延这么好,也就不瞒着郎君了。也就是自从当今天子登基之后,很少收取过口赋,到现在,干脆只交户税了,生子不举的事情才稍微好了些……近年来,更是越来越少了。”

  

  “这么说,还有?”刘辩问道。

  “肯定有啊!尤其是女婴。”孙氏说到这里,有些不忿,“若说以前想养也养不活的时候就罢了,可是现在就算租主家的地种,也能养活一家,待孩子八九岁就足足可以帮着干活了……这都不肯养,当真狠心啊!”

  刘辩听后,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他分明记得,溺婴——不论男女都是违背汉律的罪行。

  魏延在这个时候终于还是忍不住插嘴道:“郎君,生子不举在乡里之间,一般民不举官不究。且有些人家,三年生俩,是真的养不活……”

  刘辩一时有些沉默。

  他可以安慰自己,这些本就是封建时代的顽疾,是早就出现了的问题,他的出现已经让这个问题好转了。

  但他做的还不够好,还没到他放松警惕的时候。

  如果说去年年底去开封县时他亲眼看见了老弱为了生计奔劳,那么今日,他并非亲眼所见,只是有所耳闻,所受到的冲击力丝毫不逊于去年年底。

  国策除了尊老,还需要爱幼。

  义阳一行后,刘辩当即召集行在的群臣,直接发布诏书,要求各县设立慈幼院,收养弃婴。并下诏:“生子女难养者,准无子之人抱为己子,不得作奴视之,或交慈幼院,溺者罪之不赦!”

  有些事,必须要做。

上一章改好了

  如题,今天状态不太好,下一章今晚十二点前

第615章 处士黄承彦

  “辩儿,这民间溺婴之事竟如此猖獗吗?”何太后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她面带不忍,“亲生骨肉,何以至此啊!”

  对于这个问题,刘辩的心情也很沉重。

  他坐在何太后的身边说着自己的慈幼堂的种种设想,希望慈幼堂的存在能够在某一天杜绝溺婴的发生。

  “慈幼堂之男婴尚还可以使人收养,但女婴……就算有人愿意收养,只怕也心怀不轨。我欲许生女难养者,使之为女侍,长则出嫁从良。”很快,刘辩就说到了女婴。

  何太后倒也不至于半点不知民间疾苦,她见刘辩为此发愁,主动说道:“这女婴之后事,便交给为母和皇后处置吧,你就不必过于忧心了。”

  听了何太后的话,刘辩安心了许多。

  他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此次陪着刘辩来南阳的唐婉原本一直在默默听着刘辩和何太后说话,听到此言后,也起身行礼道:“妾愿与太后共助之!”

  毫无疑问,相较于男婴,被抛弃的女婴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更容易受到侵害。

  由刘辩一时兴起所组建的慈幼院终究还在摸索阶段,具体效果还要由时间来见证。不过刘辩相信,有着大汉身份最高的几个女人的参与,应当不会太差。

  却说刘辩在祠过光武一脉先祖的章陵和旧宅之后,又回到了何氏家宅所在的宛城。

  在这里,他见到了一位故人,曾经的少府阴脩。

  阴脩曾经在一些问题上没有站对立场,走向了和刘辩的对立面,也就是他身段比较柔软,才得以平安落地,免官返回了家乡新野。

  “乡野老拙拜见陛下!”得到天子的召见,阴脩很是激动。

  “家门不幸,族中出了阴德这等奸佞小人,蒙陛下圣恩,免除族人罪行,老拙感激涕零!”说到这里,阴脩作势欲悌。

  刘辩伸手虚扶,示意阴脩不必多礼。

  “听闻卿今在新野开设学塾,教了许多门生。”刘辩问道。

  阴脩听到刘辩依旧称他为卿,登时眼睛又是一酸。

  他本可以君臣相和的,奈何行差踏错。

  在历经了仕途的起落之后,阴脩如同许多传统的汉人士大夫一样,在家乡教书育人——“老拙回到乡中,见在试举之后,便是贫寒之家,也知道读书的好处。只是大多数贫寒之家并没有供养一位读书人的钱财,老拙见之,也只能在束脩之上宽免一二,那些要是愿意学习经典的贫家子老拙一概不拒。”

  “今乡里之间,向学之风愈发浓烈,这些都是陛下的仁德带来的啊!”

  当初阴脩毕竟是以不太光彩的方式去官回乡的,乡人们不敢当着他面议论,但背后难免嚼舌根。

  但在他这么做了之后,便少有人敢在背后议论他了。

  刘辩说道:“朕听闻新野县便是七八岁的孩童也能说上一两句论语,如今看来,卿功不可没啊!”

  “老拙愧不敢当!”阴脩连忙推辞道,“今乡间有便宜的竹纸和印刷好的各类书籍,贫家子学习经典的难度比以前少了许多。且如今吏治清明,百姓多有余钱。不然衣食不足,自难知荣辱,遑论读书向学。”

  不过在说了好的一面后,阴脩同样也提出了当下存在的问题:“许多有向学之心的贫家子碍于家境和自身的头脑未必能够坚持下去。”

  这是贫困所带来的问题——贫家子缺乏试错的本钱,这些就是发展的问题了。

  在见了阴脩之后,刘辩并没有想要再度征辟他为官,而是把他继续留在了乡间……比起在朝堂,或许他在乡里更有用。

  而在阴脩离开之际,刘辩送了他四个字“桃李满门”。

  刘辩的字经过多年的培养,也只能称得上是一板一眼,所以他在自己手书了了这四个字之后,又令黄门侍郎张旭写了四个大字,交给了阴脩,让他可以将之挂在自己的学塾之中,也算是刘辩对他的认可了。

  阴脩高高兴兴地带着刘辩的手书离开了。

  其实在得到天子召见的时候,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被重新征辟的可能性——但他更明白,他曾经犯下的错误更大,而朝中早已经不缺他这么一个人了。

  在沉下心思教书育人之后,他的心境也越来越高: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之后,阴脩并没有立刻回到新野县,而是暂时留在了宛县,他的学塾中还有他的弟子代为执教,不急于一时。

  在行在抵达宛县的这段时间,颇有家资的南阳何氏在宛县以天子的名义大摆筵席,宴请家乡父老,尤其是那些年过七旬的老人,颇多馈赠。

  而前来南阳的官员名士也越来越多,且早已不局限于南阳一地。

  “妹夫,前面就是宛县了,妹夫可千万不能别再说要回去了。”

  黄承彦瞧着拉着他的手死死不放的妻兄蔡瑁,心中很是无奈。

  这些天,蔡瑁近乎动手了他的所有手段,不论是嫁给黄承彦的阿妹还是一向聪慧的外甥女,还靠着同吃同住的手段,总算把只愿教授弟子、无心仕途的黄承彦给拉来了。

首节 上一节 384/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