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43节

  这场景好像有点不对啊。

  晒谷坪里并没有什么惨绝人寰的情景,那中间晒谷的地方也就摆了几个大方桌而已。

  涂文辅、李永贞、王朝辅、李朝钦等那是一人占一桌,貌似拿着个小本本正在记什么,他们身边还有人坐那里拿着算盘在扒拉呢,刚被锦衣卫缇骑丢地上的人那是直接朝前方的戏台子拜了拜,随即便起身窜李朝钦那桌坐下来,掏出《鱼鳞图册》,拿着算盘噼里啪啦就是一通算。

  朱觉再抬头一看,魏忠贤正在一众锦衣卫千户的簇拥下端坐于戏台子之上呢,两边还有人煽风,旁边还有人端茶递水。

  呃,好像是误会了。

  这时候,一个刚被扫倒的锦衣卫百户已然一溜烟窜上戏台,附耳与魏忠贤说了几句。

  魏忠贤抬起头来,看着身着绯红官袍的卢象升,莫名其妙道:“卢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你若不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杂家就把所有锦衣卫调集过来把你揍一顿饱的,你信不信!

  顺天巡抚了不起啊?

第47章 小人用心匠户用命

  朝阳门外二十余里,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里,锦衣卫和京营将士貌似干上了!

  魏忠贤和卢象升那是大眼瞪小眼,貌似争锋相对,谁也不让着谁。

  卢象升其实是不知怎么说。

  他也看出来这是误会了,但这误会不是他造成的啊。

  朱觉见状,那也有点尬住了。

  他想了想,干脆低声道:“建斗,让魏忠贤过来说话。”

  这意思就是不想暴露身份。

  卢象升闻言,连忙朗声道:“魏公公,误会误会,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你让我借一步?

  这意思让我下去跟你说话?

  魏忠贤颇有些不爽道:“卢大人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我!

  不能。

  陛下不想上你那去。

  卢象升想了想,干脆道:“魏公公,我是来传陛下口谕的。”

  这倒也不算是骗人,陛下刚就在耳边让他传口谕呢。

  魏忠贤闻言,立马起身,疾步走下戏台,迎上来满脸堆笑道:“卢大人,你早说啊,陛下有什么吩咐啊?”

  这厮虽是小人,却也知道忠君的重要性,皆因他不忠君就什么都没了啊。

  朱觉见状,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低声道:“忠贤,朕就来看看,你别声张。”

  呃,陛下原来也在!

  你穿个盔甲还带个头盔我没看出来啊!

  魏忠贤贼兮兮的看了看四周,随即小声道:“陛下恕罪,奴婢真不知道您来了。”

  朕又没跟你说,你自然不知道。

  朱觉微微摇头道:“没事,不知者无罪,不过,你让锦衣卫缇骑这么把人逮过来有点过分了啊。”

  这个怎么说呢?

  魏忠贤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解释道:“陛下,奴婢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了办事快,若是让他们自己跑过来,这事三天铁定办不完;还有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这帮地头蛇,你不凶一点,他们就会跟你拖拖拉拉甚至漫天要价。”

  哦,原来你不是在欺负他们。

  你这手段,怎么说呢?

  朱觉看了看那些老实的如同鹌鹑般的里正甲首,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魏忠贤这手段着实不错。

  看来这厮办事还是挺用心的,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微微点头道:“嗯,想法不错,做得也很不错,你忙你的去吧,朕去其他地方看看。”

  这都快午时了啊。

  魏忠贤抬头看了看天色,小心道:“陛下,要不留下来用膳啊,奴婢命人从宫里带了点食材,厨子也带来了。”

  这个就不用了。

  朕是想去看看匠户吃的什么,宫里的食材天天吃,没什么好看的。

  朱觉微微摇了摇头,随即挥手道:“你们吃吧,朕就不吃了,走。”

  周遇吉和黄得功闻言,连忙调转马头,带着众人出了这村落,回到大道上,直奔新建的炼铁厂方向而去。

  这一路经过的正是魏忠贤收地的区域,平民百姓和屯卫军户那都被魏忠贤这厮吓的那叫一个麻利啊,那田里的稻麦早就收割光了,不知道多少人正拖家带口往北面搬粮食和家什呢

  这一下把他们给堵的,足足花了将近三刻钟时间才赶到正在修建炼钢厂的区域。

  朱觉抬手让大家停下来细细一看,那都不由得满脸震撼之色。

  这里的人可不是一点点,上万匠户拖家带口那最少是四五万人,上千亩的区域内那到处都是人。

  有正在挥舞着锄头挖地基的,有正用黏土造砖的,有搬运各种建材的,有正在修葺巨大圆圈的,还有正在外围棚户区域做饭的等等。

  这会儿炼钢厂才建了个雏形,那地上巨大的圆圈建的最高的都还不到一人高呢。

  若是建到三丈高,那就会如同一个巨大的烟囱一般,后世还正好有类似的烟囱,不过那是火力发电厂的烟囱,是真烟囱,这里修建的却是炼钢的高炉。

  朱觉看着工地上匠户挥汗如雨的样子,那也没有去打搅,他直接就带着一行人来到了外围棚户区做饭的地方。

  这里的大锅和土灶那都是成排成排的,还有乡里常见的大方桌那也是成排成排的,就如同办酒席一般。

  不过,匠户家眷正在做的并不是酒席,他们做的就是普通吃食,比如老面馒头、稀饭、蛋花汤等。

  他们正牵着马边走边看呢,负责管理匠户的袁祐已然闻讯赶来。

  袁祐本想是迎上来跟卢象升打招呼的,不过,他一看卢象升身边的人,那也不由得愣了一愣,他细细辨认了一下,这才低声道:“陛下,您这是微服私访吗?”

  这次是真微服私访。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你不要声张。”

  那行吧。

  袁祐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这会儿都快午时了,匠户家眷那都开始上菜了,不知多少妇孺正端着一盆一盆的菜往桌上摆呢。

  朱觉见状,把缰绳丢给王承恩,走到一个摆满大盆小盆的饭桌跟前一看,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一大桌看上去挺丰盛,不过也就是一大盆馒头、一大盆稀饭、一大盆蛋花汤、一小盆咸菜、一小盆豆腐乳和一小盆小葱拌豆腐。

  他又抬头看了看其他桌,这才问道:“国丈,这怎么一点荤腥都没有,匠户们吃了哪有力气干活啊?”

  这已经算是顶好的了。

  袁祐连忙解释道:“陛下,鸡蛋就是荤腥啊,一般匠户家里每顿还没这么多菜呢,能有一两样就算是不错了,而且他们还很难吃顿饱的。

  我们这是管饱,不够了还可以再添,匠户们那是吃得浑身使劲,干活那都如同拼命一般。”

  鸡蛋就算是荤腥!

  朱觉忍不住问道:“那鸡鸭鱼肉呢,牛肉羊肉呢,这些不是民间常见的食材吗,怎么一样没有?”

  这个怎么说呢?

  袁祐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微臣斗胆,您看的是仁宣朝,嘉靖初又或者万历初的记载吧?

  微臣小时候还正好赶上了万历初,那时候着实盛世繁华,民间养鸡养鸭养猪乃至养牛养羊的都有不少,逢年过节的时候那的确是鸡鸭鱼肉满桌。

  不过,这会儿不一样了,现如今平民百姓自己都吃不饱,又哪有多余的粮食去养鸡养鸭养猪啊,能养几只老母鸡下蛋就算是顶不错的了。

  至于鱼肉,河里的鱼差不多都被捞光了,物以稀为贵,河鱼的价钱都长到二十多文一斤了,海里倒是鱼多,但不让出海去捕啊。

  陛下,微臣也没办法,只能让人到处收购鸡蛋和豆腐什么的,这些虽然没有肉管用,吃了还是有力气的。”

  这话倒是不假,鸡蛋和豆腐那都是含蛋白质的,只是含量没肉食多,也没肉食那么好吃。

  他刚也看到了,匠户们那着实是在拼命的干活,好像生怕干得不够卖力这活计就没得干了一般。

  不过,这会儿民间的伙食着实是太差了,他得想想办法才行。

  这养猪养鸡是来不及了,这会儿他都没有这么多的粮食去喂。

  海里的鱼倒是能让人去捕。

  大明的海禁着实搞得莫名其妙。

  海禁就能让倭寇绝迹吗?

  笑话!

  唯有大明强大了才能让倭寇绝迹,大明越弱小,倭寇就越欺负!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若愚,回去就拟旨,开放渔禁,沿海渔民都可以出海捕鱼。”

  这圣旨要经过内阁啊,内阁会批吗?

  刘若愚愣了一下,这才连连点头道:“奴婢明白。”

  朱觉又交待道:“国丈,以后多买点鱼来,起码让匠户们都能吃上点鱼肉,至于价钱,你不用管,这钱不用给朕省。”

  袁祐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这时候匠户们都收工来吃饭了,所有匠户那几乎都是匆匆洗了把手,随即便围坐下来,拿起馒头掰开,夹上点咸菜、豆腐乳、小葱拌豆腐什么的,狼吞虎咽的吃上一个,这才拿起碗舀汤舀稀饭又或蛋花汤喝。

  朱觉见状,那都不由得饿了。

  他学着匠户们的摸样,拿起个馒头掰开来,而后往里夹了点咸菜和小葱拌豆腐,随即便合起来呼哧一大口。

  还别说,这么吃味道还挺不错。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交待道:“国丈,给我们找二十来张桌子,大家一起吃。”

  袁祐闻言,连忙去安排去了。

第48章 君子爱财吃里扒外(上)

  古代封建王朝最多也就能延续两百多年。

  这就如同一个魔咒一般,哪怕强如汉唐都破不了这个魔咒。

  每个封建王朝延续到一两百年那都会如同一个重病缠身的老人一般,逐渐走向衰亡。

  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利益分配不均。

  每个封建王朝到了后期那都是少数统治阶层掌握了大部分利益,而作为封建王朝的基础,平民百姓却是饭都吃不饱甚至没得吃。

  统治阶层或者说既得利益集团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攫取利益就是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首节 上一节 43/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