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109节

  他整理衣冠,走到帐门口对守卫道:“劳烦通禀窦詹事或王丞,下官王弘有关于地方粮务的要情禀报。”

  守卫看他一眼,不动。

  王弘心沉下去。

  连主动坦白都不行?

  这一夜,无人能眠。

  次日,依旧无人问津,只有冰冷饭食送入。

  沉默,成了最残酷的刑罚。

  郑贤官袍皱褶,枯坐眼神空洞。

  他在想家族,想前程,想太子斩杀陈景元的果决……或许,主动交代与崔家仅限于公务往来,尚有一线生机?

  王弘胡须似乎白了许多。

  他反复推敲措辞,如何撇清责任又能提供信息,换取宽宥。

  张蕴喉咙沙哑,红眼如困兽。

  周明远蜷缩角落,眼神涣散,念念有词。

  下午,有东宫属官前来,只例行询问是否需添水,对众人急切、绝望、试探的目光视若无睹,问完即走。

  希望升起又破灭,反复折磨。

  李承乾坐在主帐,听窦静和王琮禀报各帐情形。

  “郑贤初始强硬,现显颓态,多次试图与守卫搭话。”

  “王弘最为沉得住气,但曾主动要求禀报要情,被拒后焦虑。”

  “张蕴暴躁,然色厉内荏。”

  “周明远已然崩溃,数次哭喊求饶。”

  李承乾嘴角勾起冷峻弧度。

  先生所授“囚徒困境”之策,果然精妙!

  若直接下狱刑讯,这些人必指望背后势力。

  如今软禁隔绝,让他们在猜疑恐惧中自我煎熬,心理防线反而更易瓦解。

  尤其是品级较低、牵扯较深、自知难保的官员,侥幸心理会促使他们为“宽大”而抢先开口。

  “时候到了。”

  李承乾起身。

  “传令,带郑贤、王弘、张蕴、周明远分别带至议事帐。”

  “孤,要亲自问问他们,这兖州的天,到底是谁在做主!”

  他知道,这场攻心战胜负已分。

  郑贤被两名东宫卫士“请”入了议事大帐。

  李承乾坐在主位。

  窦静与王琮分坐两侧,如同泥塑,帐帘在郑贤身后沉重落下,隔绝了外界。

  郑贤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依礼参拜。

  “臣,兖州别驾郑贤,参见太子殿下。”

  他刻意放缓语速,维持着封疆大吏的体面。

  李承乾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身上,声音听不出喜怒。

  “郑别驾,孤召你来,是想再听听兖州官仓存粮,以及地方大户协助赈灾的进展。”

  郑贤心头一紧。

  他略微直起身,斟酌着词句。

  “回殿下,官仓存粮已按制盘点,数目与账册相符,然此前为支应军需,存底本就不丰。至于地方大户……”

  他顿了顿,抬眼飞快扫了一下太子神色。

  “或有疑虑,恐殿下以盐换粮之策……不能持久。”

  他这话带着试探,想看看太子对世家抵制究竟知情多少,态度又如何。

  李承乾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无怒意,也无失望。

  他只是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

  “既然郑别驾不想说,或者……说不出孤想听的。孤也不问了。”

  郑贤一愣,猛地抬头。

  “殿下!臣……”

  李承乾根本不给他分辨的机会,抬手打断,语气淡漠。

  “去吧。等孤彻底查清楚了,再跟你聊。”

  说罢,对旁边的卫士挥了挥手。

  两名甲士立刻上前,一左一右架住郑贤。

  郑贤彻底懵了。

  他预想了太子的震怒、质询、甚至威逼,独独没想到是这种轻描淡写的放弃。

  一股巨大的恐慌攫住了他。

  “殿下!臣是朝廷命官!您不能如此对待!臣要上奏……”

  他挣扎着,试图以朝廷法度和官职来对抗这无形的压力。

  卫士手上加力,不容置疑地将他向外拖去。

  郑贤的声音被帐帘隔绝,只剩下模糊的尾音。

  紧接着,长史王弘被带了进来。

  他完全不知道郑贤刚刚经历了什么,只见帐内气氛凝滞,太子神色莫测。

  王弘比郑贤更谨慎,行礼后垂首侍立。

  李承乾依旧是那几个问题,语气平淡得像在问今天天气如何。

  王弘心中飞速盘算,答得比郑贤更圆滑,将责任推给“民间观望”和“转运艰难”,试图蒙混过关。

  然而,李承乾的反应与对郑贤时如出一辙。

  王弘张了张嘴,还想补救,却见太子已垂下目光。

  卫士上前,将他“请”了出去。

  直到被带回偏帐,王弘脑子里还是嗡嗡作响,太子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司马张蕴性子更急些,进帐后声音洪亮地行礼,回答问题时也带着几分武官的直率,但核心依旧是推诿和诉苦。

  李承乾的处理没有丝毫变化。

  张蕴被架出去时,脸上满是错愕与不甘,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能再说出。

  轮到最后一位,瑕丘县令周明远。

  他几乎是被人半搀半架着弄进大帐的。

  连续两日的恐惧煎熬,早已将他脆弱的神经拉到了极限。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身体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李承乾用那冰冷平稳的语调开始问话,问题与前三人一模一样。

  周明远听着那毫无感情的声音,脑子里那根紧绷的弦,“嘣”地一声断了。

  “殿下!殿下饶命啊!臣说!臣什么都说!”

  周明远猛地以头抢地,发出咚咚的响声,涕泪瞬间纵横。

  “是崔家!是德丰粮行!他们逼着下官……不让百姓换盐!他们还……还暗中囤积粮食,操纵粮价!”

  “下官这里有……有他们传递消息时的密信!”

  “还有……有一次他们送来的‘辛苦钱’账簿,下官怕日后被灭口,偷偷抄录了一份藏在家里!殿下明鉴!下官是被逼的啊!”

第144章 太子这一手,太狠了!

  周明远跪在地上,涕泪横流,将所知一切和盘托出。

  德丰粮行如何受崔家指使,如何胁迫百姓不得与东宫交易,如何暗中囤积居奇、操控粮价,甚至几次与他往来传递消息的细节、所收受的“辛苦钱”的数目和存放地点,都说得清清楚楚。

  他为了活命,还将偷偷抄录的密信副本和账簿藏匿之处也一并供出。

  李承乾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周明远再也说不出新东西,伏在地上只剩下呜咽,他才缓缓开口。

  “带他下去,按他所言,起获赃证。”

  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波澜。

  卫士将软成一滩烂泥的周明远拖了出去。

  帐内只剩下李承乾、窦静和王琮。

  空气凝重。

  “殿下,”窦静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带着一丝兴奋。

  “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是否立刻派人查封德丰粮行,捉拿崔家相关人等?”

  李承乾没有立刻回答,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沉。

  周明远的供词和即将起获的物证,足以将崔家钉死在抗旨不尊、扰乱赈灾的罪名上。

  但他知道,像崔家这样的庞然大物,绝不会坐以待毙。

  “查封粮行,控制所有账房、管事,一个不许走脱。”

  李承乾下令。

  “但暂不直接动崔府的人。孤倒要看看,他们接下来如何应对。”

  王琮微微皱眉。

  “殿下的意思是?”

  “崔家树大根深,在朝在野盘根错节。他们敢如此行事,必有后手。”

  “直接打上门去,他们或可断尾求生,或可狡赖攀诬,反而不美。”

  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让他们自己把尾巴露出来,我们再动手,方能一击毙命,也让天下人看清他们的嘴脸。”

首节 上一节 109/1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