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 第66节

苏轼吃惊:“应天府离眉州有千里之遥,咱们去那里种棉花只怕是鞭长莫及。”

说着说着,苏轼忽然沉默了,因为他忽然想到弟妹文姬的父亲正好在应天府任职。

“子由,你是打算去应天府吗?可是咱们有孝在身,不能离开眉州啊!”

第91章 无微不至

苏辙的声音很低,但带着坚毅:“我打算让胡缨先去。”

苏轼点头:“这也是个好办法,毕竟弟妹的父亲在那儿,多少能照应些。”

下了决心后,苏辙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文姬。

文姬很支持:“在眉州种植棉花确实费时费工,若能在应天府有好收成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正好,我最近收到母亲的来信,说哥哥成天不务正业。我赶紧先写封信过去,要哥哥和胡缨一起管理种棉花的事,也算有个事做。”

苏辙道:“那就感谢夫人给岳丈大人写信说明此事。我随后就让胡缨出发。”

文姬道:“官人莫急。胡缨也有妻室,这一去只怕好几年都不能回家,还是让他在家多陪陪家人。买地的事情我让哥哥先去办,等过了新年再让胡缨前去。”

苏辙道:“娘子思虑周到,只是这样就太叨扰哥哥了。”

“你心疼他作甚!”说起哥哥文姬就有些恨铁不成钢,“他成天留恋花街柳巷,也不思量好好讨个老婆过日子。官人给他找差事做算是抬举他了。”

苏辙不想文姬生气,连忙岔开话头:“让胡缨和家人分开我也不忍,干脆就让他带着家眷一起去吧,省得两头操心。顺便我再安排周管事和李管事携家带口一同前去。”

周管事和李管事做事稳妥,又是亲信,这样一来就无一不妥。

过了正月十五上元节,苏辙送走了胡缨一行人。

棉花种子也都分发给了前来采买的土绅,苏辙是乐得清闲。

刚好文姬这时被诊出有孕,他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了妻子。

不久以后,王弗生下了一个儿子。

苏轼第一次当父亲很是高兴,给长子取名苏迈,小名小葫芦。

小葫芦满月后,苏辙建议哥哥带着嫂嫂回娘家去,这样嫂嫂心情能好一些,哥哥也可以去散散心。

王弗的娘家就在青神,离苏家并不远,而且那里山清水秀,风景甚好。

苏轼天生是好山乐水的性子,闷得久了正好出去看看优美风光。

就这样苏轼和王弗收拾好了行李,启程回王家。

走之前,苏辙和文姬还贴心地为哥哥嫂嫂准备了不少礼物,空着手回娘家怎么像样?

苏轼个性豪爽,不拘小节,很多小事都会想不到,多亏了细心稳重的弟弟帮他安排好一切。

马车出发前,苏轼对着苏辙道:“子由,我走后家里和父亲都辛苦你多费心。”

苏辙笑道:“这是自然,哥哥不用操心,也不用急着回来。嫂嫂嫁入苏家多年,一直为咱们家操劳。如今又为苏家诞下长孙,劳苦功高。此次回青神,嫂嫂就在父母姐妹身边多待一段时间,共享天伦。”

“多谢弟弟弟妹。”王弗听了很感动,她望着文姬的微微隆起的肚皮,“文姬,我这个嫂嫂真是失职。家里你本就比我操劳,如今还丢给你一人,我心中愧疚难当。”

文姬笑道:“嫂嫂多虑了。我哪里就一个人?不是还有子由在我身边?家里的事也有任妈妈和莫愁替我分担,累不着我。”

一旁的莫愁打趣道:“二嫂嫂我看你是操心太过。你没瞧见自从三嫂嫂怀了孕,咱们家三郎多殷勤呢!走路怕摔了,喝水怕烫了,也不知道是心疼嫂嫂,还是嫂嫂肚子里的孩子。”

“你们瞧瞧莫愁这嘴!”文姬也逗弄道,“我看莫愁是春心萌动,想念沈家郎君了!你三哥哥在这里,他和沈郎君时常通信,你可以问问萧郎何时归啊?”

苏辙吃惊:“沈括?!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王弗掩口而笑:“三郎,你心最细,怎么看不清小妹的心思?”

莫愁又气又急:“你们都笑话我!”

一跺脚,莫愁红着脸跑了,可苏辙却很不悦。

苏轼见弟弟黑着脸,问道:“子由,你怎么了?”

苏辙一字一句道:“我不会同意莫愁嫁给沈存中的。”

这倒换其他人不解了,大家都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文姬道:“三郎,你不是和沈郎君情谊甚笃,小妹和他知根知底不是很好吗?”

正是因为太熟悉了,沈括那小子的毛病苏辙就越是清楚。

一个天天在野外挖矿,对矿石的喜爱超过女人的,嫁给他做妻子简直就是守活寡。

不行!苏辙绝不同意妹妹去跳火坑。

“嫂嫂、文姬,你们日后都不要在莫愁面前提起沈存中的名字。他们俩不适合。”

苏辙明明说得很郑重,王弗和文姬却笑了。

文姬道:“莫愁是三郎最疼爱的小妹,哪个男人想要娶走她可不容易。”

苏辙无奈:“文姬……”

文姬道:“行了行了,别耽误哥哥嫂嫂的行程。”

目送哥哥嫂嫂的马车走远,苏辙小心翼翼扶着文姬回屋。

文姬想起莫愁刚才的话,调笑道:“三郎对我无微不至,到底是心疼我,还是心疼我肚子里的孩子?”

不过一句玩笑话,苏辙思绪就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他遥远的记忆里有一个场景,一个女人难产,一个冷冰冰的声音问丈夫保大还是保小。

苏辙知道这场景很扯淡,但就是从脑海中冒了出来。

忽的,他扭头望着妻子:“文姬,如果要我和你在孩子之间选一个,我会选你。哪怕我们一生无子也不重要,我只要你在我身边。”

反正哥哥已经有了儿子,苏家传宗接代的任务也已经完成。

文姬被丈夫没头没脑的这么一句话弄懵了,静默片刻,她开口道:“三郎,不会有那么一天的。我和孩子都会好好在你身边。咱们还要相伴到老,儿孙绕膝。”

苏辙扬起嘴角:“娘子说得极是。你先回屋休息。我去看看鸡汤熬好了没有。”

文姬拉着丈夫:“三郎,我如今身子不爽利,好多事情都压在了你一个人身上。这些小事就交给下人去做吧!”

苏辙柔声安抚:“孩子是我们两人的,孕育的辛苦却只能由你一人承担,这些不是小事,都是我这个丈夫、父亲该做的。”

其实,苏辙的原身苏草并没有一个温暖的家庭。

父亲在家待不住,常常和朋友在外喝酒到深夜才回家。

小时候的苏草就是在父母的争吵声中度过的,后来母亲吵累了,干脆什么都不管,成天打麻将。

所以苏草一直都很叛逆,直到他来到了宋朝,变成了苏辙。

爹娘相敬如宾,阿姐被虐待而死,苏草才悔悟生母过得是多么艰辛。

很多次生母都在偷偷哭泣,可自己竟没有去安慰一句。

如今他也成了别人的丈夫,很快也要成为别人的父亲。

他要把从前的遗憾加倍弥补到文姬和孩子身上。

文姬心中泛起温暖,她很幸运嫁给了一个会疼人的好夫君。

——

感谢大家理解和支持作者君,今天我终于可以从吃一碗泡面到一碗冒菜啦!

谢谢大家的礼物,我知道其实很多还是学生党,花钱送礼物不容易,请大家视频送免费礼物就可以了,感恩感谢!鞠躬

第92章 守着爱妻生产

话分两头,苏轼陪着妻子回了岳丈家,受到了岳丈一家的热情招待。

毕竟他现在有功名在身,只等守孝期满就能回到京师等候空缺。

岳丈王方家境殷实,为了款待女婿,他又叫来了自己的弟弟王介来作陪。

和王介一同来的还有他的女儿二十七娘。

此时,二十七娘才十一岁,听说堂姐回来,专程来找堂姐叙旧。

二十七娘从小就和堂姐一起长大,尽管堂姐出嫁时她才七岁。

这几年来二十七娘惦念着堂姐,可一直不能见着,这次就是最好的机会。

男人们在外边的堂屋里喝酒,二十七娘就和王弗在内堂聊天,有时候还会逗弄小葫芦玩耍。

等到父亲王介要走时,二十七娘央求着父亲让自己留下来,多和堂姐待些日子。

王弗也喜欢二十七娘,也开口挽留,二十七娘便留在了叔父家中。

苏轼和年轻时的父亲很像,喜欢游山玩水,不喜在家。

在青神的日子他就带着妻儿把周围的名山大川玩了一个遍,有时候王弗不愿跟随,就让弟弟带着姐夫四处游玩。

原本丧母让苏轼沉闷了许久,在这里都得到了释放。

青神有座白云观,听说最是灵验。

这一日,苏轼就在妻弟、妻子和二十七娘的陪同下来到了白云观。

白云观在半山腰,众人到达时都累得气喘吁吁,唯独苏轼还精力十足。

就在其他人都在休憩时,苏轼独自一人观赏起整座道观。

白云观虽小但胜在清幽。

把前院细细欣赏后,苏轼走到了后院。

后院里有一棵参天的古树。

古树下站着一个妙龄的姑娘,正是二十七娘。

原来这棵古树被当地人称为月老树,许多善男信女都拿着红绸带抛到古树的树枝上,期盼月老能安排一桩美满的姻缘。

二十七娘出门时候难得,她一早就备好了红绸带,找了个借口偷偷溜到这里许愿呢!

可是她人小,怎么抛都抛不上去,红绸带几次被抛向半空又落在了地上。

苏轼看着这一幕觉得好笑,也不去打扰堂妹。

二十七娘不甘心,找了几块石头叠在一起,自己站得高高的想要抛成功。

谁知石头并不牢靠,摇摇晃晃几次后就彻底失去了重心。

完了,就在二十七娘以为自己要重重摔在地上的时候,却落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愕然一瞧,正是姐夫苏轼。

二十七娘红了脸,连忙起身道谢:“姐夫,多谢搭救!”

苏轼看着把红绸带藏在身后的二十七娘,笑道:“二十七娘不是陪着姐姐在前院休息,何时到了这里?”

二十七娘支支吾吾:“我……我……”

苏轼假装不知:“我见二十七娘想要把红绸带抛向树梢,不如我来帮你吧!”

二十七娘红着耳根把红绸带递给了姐夫。

苏轼抬头,古树上挂满了红绸带,好多都已经褪色,看来时间久远。

首节 上一节 66/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