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的商贩,宋向阳也有信心说服。
还有铜锣县的农贸市场,自己那位大哥到时候也得再去熟络熟络,找找门路,应该也有不少的销路。
倒是县里农贸市场,宋向阳还没想好。
原来在不知道唐副局长爱人是市场主任的时候,自己是计划着去找人家的。
现在,唐副局长已经亲口答应给自己爱人说卖蘑菇的事情,自己这肉鸭的事情,怕是不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麻烦人家了。
他准备先把乡里的单子和铜锣县的单子跑通再说。
只是,在他准备踏上跑单子的征程时,晚秀却很突然地出现在了他面前。
第152章 偶遇还是有意?
春日的阳光恰似温柔的纱幔,暖暖地倾洒在广袤的大地上,给整个清水村轻柔地披上了一层熠熠生辉的金色薄纱。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缝隙,在地面上洒下一片片光影,微风拂过,光影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日的故事。
宋向阳驾驶着那辆熟悉的拖拉机,引擎发出突突突的声响,这声音在宁静的村庄里格外清晰,好似奏响着一曲充满希望的奋进乐章,他稳稳地朝着村口驶去。
刚抵达村口,宋向阳便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仔细一瞧,心中不禁一惊,竟是晚秀。
这一次,晚秀的装扮与上次那身干练装束大相径庭,简直判若两人。
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简约连衣裙,那轻柔的裙摆仿若灵动的精灵。
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恰似一朵在风中翩翩起舞的娇艳花朵,与这如诗如画的春日景致相得益彰,美得如同从画中走来的仙子。
裙子的剪裁极为精致,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匠心独运,款式简洁却不失优雅,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婀娜多姿的曼妙身材,每一处线条都流淌着时尚与韵味。
想来,价格一定不菲。
她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瀑布般随意地披在肩头,几缕发丝俏皮地被风吹拂到脸颊旁,为她增添了几分别样的妩媚与风情。
不难看出,她在这身打扮上着实花费了不少心思,从发型到妆容,再到配饰的搭配,无一不透露着精心雕琢的痕迹。
此刻,她正洋溢着淡淡的笑容看着有些错愕的宋向阳。
那笑容犹如春日暖阳,温暖而迷人。
宋向阳看到晚秀,尽管满心疑惑,但他还是礼貌地将拖拉机靠边稳稳停下,熄灭了引擎,开口问道:“这么巧啊,你怎么会突然在这里?”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与好奇,同时也有着不自觉的谨慎。
晚秀见宋向阳停车,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郁,像春日里盛开到极致的繁花,她迈着轻快的步伐快步走了过来,莞尔一笑:
“是呀,好巧呀,我是刚好下来有点事。”
那笑容如同被春风唤醒的繁花,灿烂夺目。
接着,她扬起笑脸问道:“怎么,给你写了新闻稿,就不想见我啦!”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山间清澈的溪流,叮叮咚咚,又带着一丝俏皮活泼,仿佛在与多年老友亲昵地打趣。
说话时,眼睛里还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整个人散发着青春与活力的气息。
“那哪能......”宋向阳被晚秀这逗趣的模样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迅速浮现出一抹憨厚质朴的笑容。
在他心中,晚秀身份特殊,自己与她相处时,难免会不自觉地感到拘谨,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屏障横亘在两人之间。
“我给你写的稿子你都看了吗?怎么样,我写得还可以吧?”晚秀紧接着说道。
说完后,她满怀期待地凝视着宋向阳,眼睛里闪烁着熠熠光芒,满是渴望得到认可的急切。
她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仿佛在等待一个至关重要的答案。
宋向阳听到这话,心里暗叫不好。
这段时间,他整个人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心扑在田里育秧和售卖肉鸭的繁忙事务上,忙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
如今,早把那篇新闻稿的事儿抛到了九霄云外,连报纸的影子都没瞅过一眼。
此刻被晚秀这么突然一问,他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好似被按下了暂停键,一时间竟呆在原地,不知如何作答,脸上也随之露出了极为尴尬的神情。
他的嘴唇微微张开,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你怎么这样,我辛辛苦苦熬了一个通宵才把你那篇稿子写得自己满意,谁知道你......”
晚秀见宋向阳那慌张无措的神情,一下子就猜到他肯定连报纸都没看过,原本灿烂如花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嗔怒。
她双手抱在胸前,微微撅起嘴,那模样活脱脱像一个受了极大委屈的小姑娘,让人看了既心疼又觉得可爱。
她的脸颊也因为生气而微微泛红,眼睛里竟然开始闪烁着一丝泪花,仿佛在责怪宋向阳的忽视。
“我这段时间都在田里忙着育秧和售卖肉鸭的事情,实在抽不出一丁点空闲,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你的大作呢。”宋向阳赶忙解释,试图为自己的疏忽找补,“我等下......等下就去找村里借报纸来好好看看。”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诚恳与歉意,同时也在努力寻找一个台阶下,希望能缓解当下的尴尬局面。
“呐,不用那么麻烦,我这就有。”
晚秀刚才生气的神情如夏日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瞬即逝。
很快,她就又恢复了笑容,恰似雨过天晴后的彩虹般绚烂。
她从随身背着的那个精致小巧的挎包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报纸,然后双手郑重其事地递给有些发愣的宋向阳。
她递报纸时,手臂微微弯曲,眼神专注地看着宋向阳,仿佛在传递一件无比重要的信物。
“翻过来,在那边。”见宋向阳情急之下拿错了方向,晚秀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笑意提醒道。
宋向阳翻转着报纸,终于在另一面的头版醒目位置看到了自己的照片。
照片上,自己双手交叉,微笑着侧目而望。
抛开那略微有些寒碜的墙面和壁上的爬山虎,很像是自己以前经常在财经杂志上看到的大老板一般。
“平凡青年的不平凡故事......一位瓦厂老板的拼搏历程。”宋向阳边读边缓缓念了起来。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听起来有几分故事感。
晚秀已经被他专注读报的神情和磁性的声音完全吸引住了。
耳根已经不自觉的开始有些微红。
“这写的会不会太夸张了些?”读到某处的时候,宋向阳微微皱起眉头,侧头向晚秀问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疑惑。
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一个在农村里刨食的“屌丝青年”,有了一些前世的超前意识,才有了如今的一些局面。
这篇稿子却似乎将他描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英雄,实在是与他的认知相差甚远。
他的心中充满了不安,总觉得这样的描述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晚秀正在看的入神,急忙撤回直直的目光,回道:“我觉得措辞还太谨慎了呢!”
说着,她特意凑近了些,紧挨着宋向阳的胳膊。
瞬间,一股淡雅清新的香水味伴随着少女特有的体香,如一缕轻柔的微风,扑面而来。
那味道独特而迷人,仿佛带着春日里百花的芬芳,又有着一丝神秘的气息。
她伸出纤细白皙的手指,指着报纸上的内容,认真地解释道:
“你看,你带领村民致富,这本身就是一件无比了不起的事情。我这么写,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努力和成就,吸引更多人关注咱们村的蓬勃发展。”
她说话时,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充满着灵动与可爱。
“一个月一千块?瓦厂安置村民就业百来号人?”
宋向阳接着读下去的时候,又不禁惊讶地轻呼出声。
第153章 晚秀的盛情
宋向阳心里明镜似的,目前瓦厂的实际收益,远不及报纸上所写的那般丰厚,就业人数也远未达到百来号人。
这数据明显夸大其词,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
若不是晚秀的特殊身份,只怕这稿子都得被枪毙掉。
“这里确实用了些修辞手法,不过,这都是为了凸显你作为致富能手的强大实力,还有你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高尚情操。”
晚秀耐心解释着。
她的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笃定自己的做法正确且必要,一心想要让宋向阳理解,在当下,适度的夸张是吸引外界关注的必要手段。
“日产上百斤新鲜平菇……”宋向阳继续往下读,眉头越皱越紧,几乎都快拧成一个死结。
报纸上描绘的这个数字,简直夸张得离谱。
他心里清楚,自家的平菇才刚长了一寸左右,距离日产百斤的目标,那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他的心中陡然涌起一股浓重的担忧,生怕这样的虚假宣传,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声誉,也怕因此让村民们对自己产生误解。
越读下去,宋向阳愈发觉得这篇稿子,除了名字是自己的,其余内容简直就是在写另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这个人,不仅致富能力远超自己,还被无端赋予了诸多不切实际、与他日常行为毫无关联的高尚行为,俨然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圣人形象。
这让宋向阳感到既陌生又惶恐,仿佛自己被架到了一个遥不可及的高度,随时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他缓缓合上报纸,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翻涌的波澜,开口说道:“晚秀,我打从心底感激你为我写这篇稿子,也知道你是出于一片好心,想帮我做宣传。但如此夸大其词,真的妥当吗?万一被人识破,对我、对瓦厂,甚至对咱们整个村子,都可能造成恶劣影响,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啊。”
他的语气中,满是深深的忧虑与不安,眉头依旧紧锁。
晚秀听了宋向阳的话,微微一怔,片刻后,她说道:“我明白你的顾虑,不过依我看,当下咱们急需这样一篇极具吸引力、能牢牢抓住人眼球的稿子,先把名气打响。等日后瓦厂和蘑菇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数据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甚至远超目前所写。况且,这篇稿子已然公开发布,现在想要修改,已然来不及了。”
她的神情和语气,都在极力劝说宋向阳接受这个既成事实。
在她看来,在如今竞争激烈得近乎残酷的市场环境下,唯有先吸引到足够多的关注,才能为后续的发展筑牢根基。
宋向阳沉默了好一会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不得不承认,晚秀说的有一定道理,从长远视角来看,宣传对于事业的发展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他心里依旧隐隐不安,总觉得这般夸大其词,犹如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存在着巨大风险。
他正琢磨着该如何回应,晚秀突然眼睛一亮,恰似夜空中瞬间绽放的绚丽烟花,兴奋地说道:“对了,你不是正为售卖肉鸭发愁吗?我能帮你拓展销路!”
她的脸上瞬间重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兴奋与期待,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双手也不自觉地挥舞起来。
“什么销路?”宋向阳疑惑地问道,心中的不安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好奇所取代,紧紧盯着晚秀。
“我能帮你搞定县里农贸市场的肉鸭订单!”
晚秀迎上宋向阳的目光,兴奋地大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自豪,那语气仿佛在宣布一个板上钉钉、毋庸置疑的事实。
此刻的她,神情极其自信,胸脯微微挺起,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拿下县里农贸市场的订单,对她而言不过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的小事。
只是,宋向阳很快就不敢直视晚秀那胸脯直挺的模样。
他当下的心情,复杂得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一方面,他心里清楚,若晚秀真能帮他搞定县里农贸市场的订单,那无疑是雪中送炭,帮了他一个天大的忙,能解决他目前火烧眉毛的燃眉之急。
毕竟他的肉鸭养殖已然到了关键时期,急需找到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否则,等待他的将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前期投入的心血也可能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