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方面,他实在不想与晚秀有过多牵扯。
他心里无比坚定,自己与林香之间有着深厚且真挚的感情,他绝不想因为这些事,给林香带来哪怕一丝一毫的困扰,更不想给晚秀留下错误的情感信号。
在感情这件事上,他有着自己不可动摇的坚守,绝不愿意因一时的利益诱惑,而动摇自己对林香的真心。
“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这般扭扭捏捏的,这对我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晚秀见宋向阳默不作声,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开口说道。
她实在不理解,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对宋向阳极为有利、求之不得的好机会,他怎么能如此犹豫不决,完全没有理由拒绝啊。
晚秀能帮忙搞定县里农贸市场的订单,确实是帮了大忙,照理说,宋向阳应该好好感谢人家。
可她这般毫无缘由地热心帮忙,宋向阳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自己到底能拿什么回报人家呢?
这一连串的举动,早已将晚秀对他的好感表露得淋漓尽致,如同春日里在阳光下毫无遮拦绽放的花朵,明艳而热烈。
然而,面对晚秀这份炽热的好感,宋向阳却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
他深知,若是自己承了这份情,恐怕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让他左右为难的事情接踵而至。
他心里十分明白,感情之事不能勉强,自己的心早已紧紧系在了林香身上,再也装不下其他人。
所以,他在心里暗暗打定主意,想要拒绝晚秀的这份好意。
可还没等他开口,却只听晚秀继续眉飞色舞地笑道:“别急,还有呢。我还跟县里的几个机关单位联系过了,他们对瓦片和蘑菇也有需求。只要你的产品质量过硬,他们愿意与你长期合作。”
她一边兴致勃勃地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
此时,村口的阳光愈发强烈,明晃晃地洒在他们身上,仿佛在默默见证着这一重要且微妙的时刻。
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田野间泥土的质朴芬芳和花朵的馥郁香气,然而,这般美好的氛围,却丝毫无法缓解宋向阳内心的紧张与纠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仿佛在岔路口不知该何去何从。
晚秀似乎敏锐地察觉到了宋向阳的纠结,她微微皱起眉头,关切地说道:“向阳,这真的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你可千万不要错过。我是真心希望你能获得成功,你的事业发展好了,对村里的乡亲们也大有好处。而且,我帮你,并非为了谋取什么回报,纯粹是觉得你的想法和努力都特别值得支持。”
她言辞恳切,试图用真诚打动宋向阳。
宋向阳听了晚秀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心里明白,晚秀是真心实意地为他好,这份情谊他也十分感激。
他抬起头,目光真诚地看着晚秀,认真地说道:“晚秀,我真的非常感谢你为我做的这一切。你所说的这些机会,对我而言确实至关重要,我也完全理解你的好意。但是,我总觉得若是接受了,我会于心不安,总感觉自己会因此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
宋向阳说得极为委婉,可晚秀何等聪慧,瞬间便听出了他话里的弦外之音。
“什么人情不人情的,说不定哪天我也会找你帮忙呢!”晚秀嘴上说得豁达洒脱,可神情中却隐隐流露出一丝难以言说的失望。
她的眼神微微黯淡了一下,随即又强打起精神,试图掩饰内心的失落。
宋向阳看着晚秀,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
他心里清楚,晚秀身为县官员的女儿,又是日报社的记者,人脉广泛、资源丰富,自己一介普通村民,能帮上她什么忙呢?
晚秀这么说,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
“能不能上你家吃个午饭?”晚秀见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尴尬,赶忙岔开话题说道,“自从上次吃了你家的饭菜,我再吃别的东西,都觉得索然无味了。”
她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试图通过这个请求,缓和一下此刻略显紧张的氛围。
第154章 家中做客
宋向阳看着晚秀,心中一阵为难。
人家大老远赶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就冲着这份情谊,作为东道主,实在不好意思拒绝。
毕竟,哪怕只是普通朋友,也没有拒人于门外的道理。
于是,他暗自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原本已经发动准备前往铜锣县农贸市场的拖拉机缓缓开回。
停好车后,他领着晚秀朝着家中走去,步伐中带着些许忐忑。
屋外,母亲正坐在小板凳上拣着黄豆子。
春日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略显疲惫的身影。
这几日又是忙菜地,又是忙稻田,着实很辛苦。
她全神贯注地挑拣着豆子,一颗颗饱满的黄豆在她粗糙的手中翻滚。
就在这时,她眼角余光瞥见宋向阳领着晚秀走来,手猛地一抖,几颗黄豆咕噜噜地滚进了砖缝里。
母亲微微一怔,不禁喃喃自语:“这不是上次那位日报社的记者吗?她怎么又来了?”
但母亲向来热情好客,心中只道是上次人家的采访或许还未完成,并未作他想。
她脸上却瞬间绽放出笑容,热情地招呼道:“姑娘,这山路不好走吧,快进屋喝点水。”
说着,她迅速移开膝上装满豆子的簸箕,站起身来,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快步走进屋里,准备给晚秀倒开水。
二姐和三姐正在房内绣着东西。
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丝线香气,两人专注地盯着手中的绣绷,一针一线地穿梭着。
听到屋外的声响,她们对视一眼,放下手中的绣活,迎了出来。
三姐一看到晚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不禁低声和二姐嘀咕着:“好像变了个人!比上回更漂亮了!”
二姐也连连点头,眼尖的她很快发现了晚秀打扮的时尚之处,轻声说道:“头上貌似还换了新头绳。”
她的目光落在晚秀的领口,那里别着一朵精致的山茶花标本,花瓣边缘的金粉在春日的余晖中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二姐下意识地默默将自己手中的绣绷转向暗处,那上面绣着的鸳鸯交颈图案,原本鲜艳的金线在这暮色中似乎也黯了光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二姐和三姐这个年纪,对美的感知格外敏锐。
所以,当她们看到晚秀时尚又精致的衣着时,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不少羡慕之情。
不过,她们还是礼貌地和晚秀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下招呼,随后便转身去到灶屋,准备烧火做饭。
“坐。”
宋向阳从屋内搬来了一个椅子,放在晚秀身旁,简单的一个字,却带着几分拘谨。
晚秀双手轻轻按着身上的帆布挎包,嘴角上扬,露出一个迷人的微笑,优雅地坐了下去。
她的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得体,与周围质朴的农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坐下一会儿后,晚秀轻轻拉开挎包的拉链,从里面取出了一包用透明纸装着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在凳子一侧。
宋向阳定睛一看,原来是两筒上好的挂面。
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尤其是在有些偏僻的清水村,挂面算得上是一种稀罕物。
村民们平日里大多以自家种的粮食为主食,挂面这种精致的食品并不常见。
宋向阳的目光落在那封口处,不经意间瞥见了印着“先进工作者奖励”的烫金字。
他心中不禁一动。
紧接着,晚秀又从挎包中拿出了几本杂志,递向宋向阳,微笑着说道:“这是最新几期的《红旗》杂志,你可以看看,多了解了解外面的情况。”
“这怎么好意思。”宋向阳见晚秀掏出这两样东西,本能地想要拒绝。
尤其是那挂面,晚秀说是她爸让带的东西,可她爸可是县官员,平白无故怎么会给自己送东西呢?
宋向阳心里明白,这大概率是晚秀找的借口罢了。
至于杂志,凭借自己前世的记忆,他不用看也大致了解当下的政策和外面的情况。
他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犹豫的神情,双手下意识地摆了摆,似乎在抗拒这份突如其来的礼物。
“就当是我在你家蹭饭的饭钱总可以吧?”见宋向阳僵着不肯接受,晚秀微微歪着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着说道。
宋向阳听了这话,心中更加纠结。
他看着晚秀真诚的眼神,又想到她大老远跑来,若是执意拒绝,反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犹豫了片刻后,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那好吧,真是太感谢你了。”
他伸手接过挂面和杂志,心中却暗暗想着,日后一定要找机会回赠晚秀一份合适的礼物,不能平白无故接受她的馈赠。
此时,母亲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走了出来,她将水递给晚秀,热情地说道:“姑娘,快喝点水,一路上肯定累坏了。”
晚秀连忙起身,双手接过水杯,感激地说道:“阿姨,谢谢您,给您添麻烦了。”
母亲看着晚秀,眼中满是慈爱,笑着说:“不麻烦不麻烦,姑娘你大老远来,是我们的客人。”
说着,母亲又转身走进屋里,不一会儿,端出了一盘自家晒的红薯干,放在桌上,说道:“姑娘,这是我们自家晒的红薯干,你尝尝,可甜了。”
晚秀拿起一块红薯干,放入口中,轻轻咬了一口,赞道:“阿姨,真好吃,这红薯干晒得恰到好处,又香又甜。”
母亲听了,脸上笑开了花,说道:“喜欢吃就多吃点,这都是自家地里种的红薯,不值什么钱。”
在母亲和晚秀交谈的时候,宋向阳悄悄走进灶屋。
灶屋里,二姐和三姐正忙碌着。
二姐往灶膛里添柴,三姐在一旁帮忙洗菜。
灶膛里的火熊熊燃烧,映红了她们的脸庞。
宋向阳走到二姐身边,低声说道:“二姐,今天多做点好吃的,毕竟人家远道而来。”
二姐看了他一眼,笑着说:“知道啦,你放心吧。”
三姐也在一旁打趣道:“哟,老弟,这么上心,莫不是瞧上人家了。”
第155章 开拖拉机送晚秀
宋向阳耳根发烫,局促地搓了搓沾着柴灰的袖口:“你莫要乱港话,人家是正经来采访的记者。“
“晓得晓得!“
三姐往灶膛里添了把松针,火苗窜起的光影映得她眉眼生动,“到底是城里来的姑娘,这通身的气派,倒比画报上的电影明星还俊俏三分。“
“而且,不仅人长得漂亮,又有文化。”
宋向阳无奈地摇了摇头,怼道:“赶紧做你的饭吧。”
说完,他转身走出了灶屋。
回到院子里,晚秀正和母亲聊得火热。
她正侧耳倾听母亲絮叨村中旧事,铅笔在纸页游走如蝶。
宋向阳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不禁对晚秀的细心和热情感到钦佩。
晚秀不仅关注着他的事业,还对村里的大小事情感兴趣,这让他对晚秀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但他心里清楚,自己对林香的感情坚如磐石,晚秀虽然优秀,但只能是朋友。
过了一会儿,晚秀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挎包中拿出了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对宋向阳说道:“向阳,上次采访你的时候,有些细节我还想再确认一下。”
说着,她翻开本子,开始询问宋向阳关于瓦厂和蘑菇厂的一些具体情况,比如生产流程、销售渠道、未来规划等等。
宋向阳认真地回答着晚秀的问题,晚秀则一边听一边记录,不时地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两人讨论得十分投入,不知不觉中,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一抹绚丽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