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国庆对这个小舅子的瓦厂生意也是极为支持,他显得很有信心,一个劲儿的打着包票。
二姐和三姐则是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回门宴,时不时的还传出一些笑声。
没过多久后,大姐和母亲从房中走出,宋向阳和李国庆也已经合计完毕。
大家都齐心协力的分头准备着各项吃食。
就连从来没干过家中活计的李国庆,也帮着宋向阳在宰杀着公鸡。
宋向阳在给公鸡放血,李国庆则是有些颤抖的在提着公鸡的爪子。
忙活了一上午,几大桌的回门宴终于算是搞定了。
这时候,叔伯家也已经来到家中准备开席。
众人脸上都是笑意满满的,唯独大伯母的脸色有些不合群的有些难看。
她是觉得自己的女儿没有大姐嫁的好,昨天看着人家亲戚都是有面子的人,不好发作,一路上脸都拉的老长老长的。
第102章 大姐的新营生
李国庆一一地给叔伯和婶子们敬着酒,嘴上说着各种吉利话。
叔伯们都是泥腿子,对于单位上的人都是高看几分,显得也很和气。
尤其是四叔接过李国庆递过来的芙蓉香烟,用鼻子闻个不停。
之后,又别在耳朵上舍不得抽,估计待会又要去牌桌上跟自己的狐朋狗友炫耀一番。
奶奶则品着李国庆带来的茅台酒,一个劲儿地夸着好,好像这是她这辈子喝过的最好的酒一般,就连那空瓶子都要带回家,准备灌上米酒沾一沾那香气。
前阵子,宋向阳还泡了一小坛蛇酒送给她,里面加上了人参和天麻,她都把它当宝贝一样的藏在床底,生怕四叔给偷喝了去。
那年代,最简单的瓷瓶茅台并不难买,但是价格也不便宜,大多数是一些公家的人喝,平常的老百姓能喝上高粱酒就觉得很幸福了。
他们都只是见过村干部打平伙的时候喝过,远远地就能闻见那酒香味。
而梨花嬢嬢家杂货店的茅台酒都落灰了,都无人问津,倒是那红星二锅头卖的最多。
平时大家都是干重活的人,男女都会喝酒,只不过,很多都是家中没有余米酿酒罢了。
所以,能喝上这么好的酒,大家都连带着米酒都多灌了几杯,一个个都有点上脸了。
大伯母不知道是趁着酒劲还是实在憋不住了,说了好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句句都是呛人的话。
就连有一次杀年猪的时候,宋向阳爸爸喝多了酒,因为大伯母只顾着挑好的肉,结果被爸爸把整头猪给扛起来扔到溪里去了都抖露了出来。
只不过,其中是省去了自己的不是。
她这些话无非就是想故意说给李国庆这个新姑爷听的。
众人都对大伯母这种跋扈的性格有点发怵,都闷不做声。
连奶奶都是拿着那茅台酒瓶子远远的跑开了。
李国庆大概也是从中品出了大伯母的用意,倒是并不在意,他故意拉着宋向阳说着新瓦厂的事情。
宋向阳原本想怼上几句,被母亲那犀利的眼神给压了回去。
母亲也是觉得大伯母见宋向阳又是搞水库又是开瓦厂,现在大姐又嫁的这么好,肯定是眼红病犯了。
这时候不让她牢骚几句,指不定后面还会找各种机会发泄。
宋向阳看着母亲那息事宁人的态度,摇了摇头便和李国庆闲聊着。
这时候,叔伯和婶子也觉得大伯母做的有些过分了,也都借口有事忙活离开了。
大伯母见大家都离席了,只剩下她和大伯父两人坐着。
她歪了大伯父一眼,青着脸说道:“你不是还欠着人家三担箢箕嘛,还在这空坐着。”
说完,便气鼓鼓得离席返家。
大伯父对这没来由的受气也习以为常了,也跟着起身离开。
待到只剩下宋向阳一家子人了,母亲这才对李国庆开口道:“你这大伯母就这性子,你也别在意。”
李国庆直了直身子,笑着回道:“这没什么的,嗯妈别多心,谁家都有个家长里短的。”
他现在已经跟宋向阳他们一样,叫母亲“嗯妈”了。
母亲见着姑爷这么明事理,脸上的皱纹舒缓了几分。
而且,看母亲那脸上的开心样子,真是应了那句古话:丈母娘看姑爷,越看越欢喜。
一旁的大姐见着李国庆的表态,还偷摸地竖了一个大拇指。
等到大家都把家中收拾妥当后,一家人又坐在桌子上磕着瓜子,聊了会家常。
宋向阳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说道:“我那套圈生意和打气球生意,大姐你就接了去吧。现在虽然不像以前那么赚钱了,但每场赶集也还能赚个四五十块。你现在在街上了,可以每天都在你婆婆的布匹摊子那摆。”
还没等大姐开口,李国庆赶忙推辞道:“你那摊子能挣不少钱,我们怎么能抢了去。”
“现在我瓦厂生意好起来了,我们都忙不开了,也没多少时间去忙活赶集生意了。再说了,我那摊子之前也是靠你给我那些东西才支起来的。你们在街上,收拾摊子也方便,还省的我们每次都搬来搬去的。”
宋向阳坚持道。
母亲也点了点头说道:“你们新成家,也不能全靠你父母支撑,卫春她又没工作,有个正经事做也能好立身些。你们以后用钱的地方也还很多呢,你老弟有这番心意,你们就领了吧。”
李国庆看了看大姐,大姐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李国庆见大家都这么支持,也只好同意,他看向宋向阳说道:“那街上的单子,我晚上下班了就给你各家各户串门说去。”
宋向阳知道李国庆的心思,笑道:“不着急,我现在瓦厂的单子都快排到年尾了,你有时间再去说就成。我怕到时候你拉来单子,我都被人追着赶进度都完不成,到时候还怕失了你的信用。”
他这只是玩笑话,单子当然是越多越好,等到再建新窑,生产进度还能再提一提。
而且,保不准很多都是提前预定的,计划总是能排开的。
之后,宋向阳又跟大姐说了另外一个想法,很快中学和小学都要开学了。
两所学校中间只隔了一条十字马路,那里还有很宽敞的角落。
宋向阳跟大姐说让她有时间去弄点葵瓜子和花生去卖,另外再弄些糖果和汽水,保准生意好。
弄个小竹筒,每竹筒卖个一两毛钱,买的人肯定多。
尤其是中学很多寄宿的学生,每周才回去一次。
大多数人在食堂也都是订的白米饭,靠从家中带过去的剁辣椒和酸豆角这些下饭,平时肚子寡淡的很。
他跟大姐说弄个卤豆腐和卤海带,再弄少些卤肉,那也是很有赚头。
那时候还没有人做卤货,就连县里都还没有人做这个生意。
所以李国庆都觉得很新奇。
不过,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这卤货。
宋向阳神秘的笑了笑,说道:“我买了一些配料了,等下我就卤上一些,大姐你仔细的看着我弄,很简单的。刚好可以早点吃个晚饭,这样你们下去的时候也不会天黑。”
很多人平时炒菜都不放油的,至于酱油、料酒和大料这些,连过年的时候都不舍得买,所以当宋向阳拿出一堆东西的时候,大家都愣了一下。
三姐看着宋向阳很熟练地捣鼓着,好奇的问道:“老弟,你这乌漆嘛黑的东西能吃吗?”
“你这会看着黑,等下你吃的时候就知道香了。”宋向阳一边忙活着一边说道。
等到所有东西都入锅了,那些大料的香气逐渐飘了出来,里面宋向阳加了一点大肠和肘子进去。
而这会宋向阳已经在准备特制的辣子油了。
前世的时候,他曾吃过朋友调制的辣子油,觉得特别好吃,他还详细的问了来着,现下正好可以用上了。
这要是拌上豆腐和海带,极为好吃,更不用说拌肉了。
在这吃肉都极为奢侈的年代,能有这绝美的卤货,那绝对是奇货可居的买卖。
众人闻着香气,看着宋向阳有条不紊的把卤货都开始做好了。
不过这次是赶时间,炖的并没有那么入味,主要是让大姐熟悉一下流程和方法。
三姐望着那香喷喷的辣子油和卤肉,才吃了没多久的午饭,都觉得有些嘴馋了。
宋向阳拌好了一些,然后极为有信心地说道:“尝尝吧。”
三姐尤为心急,赶紧夹起一块皮肉吃了一口,猛地惊道:“这太好吃了吧!”
说完,又顺势夹了一块豆腐,吃的也是摇头晃脑的。
其他人见三姐那惊奇的样子,也都尝了起来,都是赞不绝口。
三姐还有些含糊不清的问道:“老弟,你这也是高中时候学来的?”
第103章 庆功宴
“天机不可泄露!”宋向阳狡黠地回应道。
三姐“切”了一声,一阵白眼,但丝毫不耽误自己继续品尝。
宋向阳见着大家吃的很香,详细的跟着大姐说着各种配料的价格,以及炖的步骤和时长。
大姐还生怕记不住,赶紧找来了一张纸认真的记录着。
这年代卤货确实是新鲜的东西,还没走进平常人家,不像很多年后大家都会卤东西了。
大姐觉得宋向阳这个主意很好,不过她并不知道如何开始这门生意。
宋向阳同样望了望有些疑惑地李国庆,说道:“你找街上的铁匠铺弄个铁架子,记得底下装几个轮子,这样就可以推着走。上面弄个玻璃罩子,在那罩子内支一块板子,用来摆这些卤货和切菜,在罩子外面用红漆写上你卖的东西和价格。”
“平常的时候,你就推着这车可以在街上吆喝下,或者在中午或者晚上的时候到学校那里转一下。赶集的时候,你就在那套子摊那里摆上就行。”
大姐听完宋向阳的话,点头称赞:“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不过,她很快就看向李国庆,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李国庆像是知道大姐的想法,说道:“这做生意不丢人的,我爸妈不会有啥想法的,挣钱又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你放心去做就行,我妈妈不也是做摊子生意嘛。”
大姐点了点头,刚才确实是自己多想了。
现在个体户还比较少,自己刚嫁过去就抛头露面的,她是怕有闲话,不过有李国庆这番话,她算是打定主意了。
她又笑着看了看宋向阳,自己的老弟现在已经越来越懂事了,他这是帮着自己在婆家站稳脚跟,完全不像是以前那个游手好闲的吊儿郎当的样子了。
母亲刘凤花也是很欣慰的看向宋向阳,这也算是为自己解决了一桩心头事,她是生怕自己的女儿被别人看轻了。
以后大姐有了新的营生,自己能挣上钱了,在家里也能直起腰杆,要不然一直靠公婆和丈夫,做什么事都没底气。
对此,她自己是深有体会的。
宋向阳把大姐的新营生给计划好了,他又去到瓦厂查看一番,这几天忙活大姐的婚事,他也没顾得上细看。
但瓦厂的人现如今个个都是状态饱满,三婶和四婶吃完回门宴后现下也正在忙的热火朝天。
宋向阳让大家暂时停下手中的活儿,说道:“咱瓦厂也已经开业几个月了,这阵子真是辛苦大家了,明天瓦厂放假一天,我们搞个庆功宴,顺便把提成和奖金给大家发一发,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众人这阵子确实是忙的前脚不着后跟的,一听到有大席和奖金发,笑的都是异常的灿烂。
现在每个人都有销售单子,按照宋向阳之前的奖励方案,那可是一笔不小的钱。
最为开心的就数刘有林了,他的销售单子最大,提成和奖金那换在以前,可能一年下来都拿不到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