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年 第9节

  那边大姐他们也找了几处水坑,两人也是开心的在抓着。

  而刘有财两兄弟那边,就有点搞笑了。

  两兄弟都有些骂骂咧咧的,不是说哥哥手滑,就是说弟弟眼瞎。

第10章 摸黑

  这边,宋向阳和三姐眼看竹捆已经过半,便拆成了两半,虽然火光弱了些,但是长度增加了。

  他们一层层地爬着田埂,一层层地往上抓,越靠近山了,林蛙才越多。

  不知不觉,已经翻到了另外一个山冲,这时,竹捆已经短的只能宋向阳一个人拿着了,三姐则是用了几根竹条夹着刚捡的枯高粱杆子作为火把,两人在一处倒树边抓了不少。

  “三姐,等下快没光了,赶紧喊他们往岭子口走吧。”宋向阳回头向三姐说道,“估摸着也有个三四斤了吧。”

  “嗯,走吧,再不走等下容易栽到田坑里去。”三姐回应道。

  于是两人往回折了一段路程,见着其他人的火光了,宋向阳大声喊道:“欸,差不多了,往岭子口集合了。”

  见远处的两个火光朝着自己挥舞了几下,宋向阳便和三姐急急忙忙地往岭子口走。

  从这边走过去有一段山路,杉树茂盛,只有浅浅地月光穿进来,路上林林散散地有几只林蛙,但已经顾不上抓了,而且它们很快就蹦进了草丛。

  此时竹捆已经成了火把长短,两人只得顺手在路边捡了几根枯柴填上,但才走到半程,没有枯柴捡了,火也就灭了。

  两人就只得凭着记忆往前走,宋向阳伸着手摸着山路内侧,小心的在前面探着。

  刚过一个弯道没一会,宋向阳就觉得手心一凉,看来是摸到石头了,定睛一看,吓了一跳,竟然摸到人家坟头了。

  记忆中没有啊,看来是块新坟了。

  “三姐,这里有块新坟,你跟紧我点。”这时候,宋向阳提醒三姐道。

  三姐一提到有坟,刚还在后面慢慢摸索着走,赶紧提速走到宋向阳身边,抓住他的衣角。

  两人就这样一路摸黑地走出了那片林子,等走到马路上时,都长吁了一口气,终于见到月亮了。

  月光打在马路上,白白地很亮眼,这下终于也不用摸黑了。

  随后,两人在就在马路边上一屁股坐下,等起了其他人。

  宋向阳把腰间的竹篓子递给三姐,然后说道:“三姐,你看看咱们今晚的收获还不错吧。”

  三姐接过竹篓子,晃了晃,估摸了下重量,笑道:“还可以哦,一晚上没白忙活,这下终于可以开荤了。”

  “还是你眼尖啊,我好多都跑了。”三姐有些遗憾地说道。

  “没事,让他们再养养,开春的时候再来抓,那时候就肥了,而且是一抓一大把。”宋向阳笑嘻嘻地安慰三姐。

  “哒、哒、哒。”

  马路上弯道的一阵声音打断了两人的对话,宋向阳听出来那是柴刀和刀架碰撞发出的声音。

  随之又传来了一阵清嗓声,两人都齐齐将目光看向弯道,不知道这么晚,谁还背着柴刀在外面。

  很快,就有一个身影低着头,担着一担精干的柴火从弯道口显现出来。

  等到那人有些近了,宋向阳才发现是同村的刘开富。

  他经常担柴火去集市上卖,每次早早地就运柴火,等到集市开了的时候已经有三四担了。

  但是,一担柴火才5-8毛钱,有时候还卖不出去,得再担回来。

  “这么晚了,还在担柴火啊,要不要这么拼命哦。”宋向阳打着招呼道。

  “哦,伢子哦,这么晚了坐在马路上搞么子哦。”刘开富打着招呼,但是脚步却依旧朝着前走。

  “搞点黄蛤蟆开开荤啊。”宋向阳回应道。

  “那可是好东西哦,一晚上搞到不少吧。”刘开富已经走到前头去了,头也不回的说道。

  “马马虎虎,打个牙祭还行。”宋向阳远远地望着有些走远的刘开富,提高了下声音,怕对方听不见。

  之后,就见刘开富又消失在了另一处弯道。

  宋向阳知道,刘开富是个老实本分人,做事踏实,再过几年,家里也慢慢起来了。

  而且,他有个儿子还考上了大学,后来还在县里当上了中学老师,日子也渐渐过得红火。

  真是应了那句古话:皇天不负苦心人。

  宋向阳和三姐又等了好一阵,才见其余人走了出来。

  “哎呀,哪个天杀的,把坟建在这路边。”刘有财一出来就大声地说道。

  看来,他也是摸到那个坟头被吓了。

  估摸着这建坟的人借不到别人的山,只能在自己山里,但是又想以后清明方便些,便立在了路上。

  “你们出来多久了?”刘有财一屁股坐在地上,问向宋向阳。

  “出来几个钟头了,还以为你掉田坑去了,还想着要不要明天给你去捞下魂呢。”宋向阳开着玩笑。

  他们这里有个习俗,尤其是小孩掉进溪里或者田坑里,家中长辈都要拿一个鸡蛋放在箢箕里。

  然后在那个掉下去的地方,用箢箕边捞边喊“xxx上来了吗,上来了。xxx上来了吗,上来了。”

  这样重复几次后,就算捞魂成功了,然后那个鸡蛋还要让小孩子吃下。

  “大姐,你们怎么这么晚才出来。”宋向阳这时问向大姐。

  “你二姐鞋子老打滑,时不时的要摔一下,我就得去拖她。”大姐平和地说道,一点都没有埋怨。

  姐弟们都知道,二姐在家里就经常是个受气包,但二姐最是勤快、懂事,所以她脚上穿的都还是漏个脚指头的解放鞋。

  “你们这么早出来,捉到多少黄蛤蟆啊。”大姐问道。

  宋向阳看向摆在三姐身边的竹篓子,说道:“估摸着有个三四斤吧。”

  “三四斤?这么多?”刘有财听到宋向阳回答,有些不敢相信,看来他们两个今晚应该是收获不多。

  “那你们几姐弟可以哦。”哥哥刘有福看着几个姐弟说道。

  “走吧,早点回去,早点睡觉,明天还有事呢。”宋向阳拍了拍屁股,起身说道。

  其他坐着的人也站起身,拍了拍屁股,沿着马路往家里走。

  这马路是林场用来运木材的,所以建的还比较宽,但是弯道很多,比抄小路回家距离要远一些。

  但都是一些下坡,人会不自觉地有些小跑,所以个把小时左右几人就分头到家了。

  母亲应该是白天有些累了,再加上无事可做,早早地就睡下了,那时候农村人普遍都睡的早。

  姐弟几人轻手轻脚地烧了一锅开水,然后在一个木盆里挤着脚烫了烫,随之也各自歇下。

  而两个背篓则被挂在了厨房里,口子上塞了两块木头防止林蛙爬出来。

第11章 捉猪

  第二天,那些打鸣的公鸡一个赛一个在村里叫着,让宋向阳想偷个懒都不行。

  而母亲和姐姐们早早去到菜地,灶上铁锅盖上,给他温着两个焦黄的糍粑。

  他起身穿好衣服,找了个竹筒,舀起温水,兑着一点点盐,就三下五除二的漱了漱口,之后又弄了盆温水洗脸。

  家里目前就一块毛巾,都是母亲他们几个共着用,而他都是用手洗脸,完了就往裤子上揩一揩。

  今早,外面打起了寒霜,田里都是白蒙蒙的一片。

  他吃完两个糍粑,便从灶房取出两个竹篓子,又找来一个尖细的竹条,在田里的一处活水坑清理起了林蛙。

  昨晚的战果颇丰,两个竹篓子加起来估摸着有四五斤多,但是里面多多少少有一些杂草和泥巴,等他去了内脏后,已经轻了大半。

  清理完后,他又在流水处洗了洗,然后美滋滋地拎着走向灶屋。

  他找了一根用来扎篱笆的铁线,把这些黄蛤蟆穿起来,然后挂在烧火的正上方。

  他们家每天烧柴火,熏个一两天就应该差不多了。

  等他忙完,已经看见母亲和几个姐姐抱着一些白萝卜、紫菜薹、葱蒜和厚皮菜回来,他们家的白菜不知道被哪家剁脑壳的牛给吃的差不多了,连周围的栅栏都冲了个稀巴烂。

  那时候,谁家的菜要被牛吃了,都是要在村里绕上三圈骂个不停,而母亲干不出那事,只是把栅栏加了一层又一层。

  “伢子,等下和我去你桃花嬢嬢家捉下仔猪。”母亲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后说道。

  这李桃花是一队的,一家十来口人,家里养了一只大黑母猪,前阵子这母猪刚下了8头猪仔。

  “我跟她说好明年开春再给她钱,又跟你梨花嬢嬢借了下猪圈。”

  母亲刘凤花在水洼里洗了把手说道。

  “嗯,好。”宋向阳答应着,在木板上拿起一个麻袋就跟着母亲前去抓猪。

  母亲口中的梨花嬢嬢跟他们家关系一直很好,如今她三弟已经在别的市里落了户,家中的老房子就闲置了,而他们自己则开了个杂货店,也没那么多精力养猪。

  一般借了人家的猪圈,过年杀年猪的时候都要给对方割上几斤。

  而杀年猪的时候,一般都是一大家子来帮忙,然后吃上一顿新鲜的猪杂和心头肉,那比过年都吃的还好。

  尤其是猪胆和猪泡,喝酒的人都抢着吃,常常闹意见。

  板油则用来炸猪油留作家用,猪肝、猪心、猪肚、猪尾这些都是留给老人、丈母娘和坐月子的。

  大小肠则用来做腊肠,那时候很多人还灌不起香肠。

  猪头和前腿要送给说了媒的媒婆,有的是好几年才杀一次猪,所以都一直欠着媒婆的。

  家里要是男孩多的,还不够分,就又得欠着。

  其余大部分用来卖掉还钱,尤其是仔猪钱,也叫做“头子钱”。

  集市上卖3块钱一斤,但是基本都要现钱,村里的说说关系就能拖一拖,但是价格就要贵一些。

  尤其是像他们这些距离集市远的山村,基本都会高3-5毛一斤。

  之后,零零散散的还要还此前借了别人的肉。

  还有,亲戚邻居也会来借肉,岳母家也要留上一块后腿和几块猪肉,不会杀猪的还要给动刀子的割上2-3斤的“刀子肉”。

  这么一下来,自己也剩不下多少做腊肉,而且都是挑剩下来的。

  况且,那时候是没有粮食喂的,都是割猪草,所以杀的猪能有一百多斤就是很肥的了。

  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喂头猪,能有一二十斤腊肉,那都是过了一个肥年。

  -----------------

  宋向阳和母亲已经来到李桃花家的猪栏前,此时已经围了几个来捉猪的妇女,大家都在细细地盯着前面的仔猪讨论着。

  李桃花正在喂着这些仔猪,一是增加些重量,二是让捉猪的人看看哪只不挑食些。

  这些仔猪一般都是3-5斤左右,刚出生一个星期左右,公母各半。

  大多数人不想要母的,因为大部分都是用来吃的,仔猪得事先进行阉割,这样猪肉才不会有膻味。

  公的7-10天就可以请劁猪匠进行阉割了,母的要1个多月后才行,而且长的普遍比公的慢一些,再有就是农村人都觉得母猪肉柴一些。

  李桃花刚收完猪食盆,大家就一哄而上地抢着抓了起来,之前,大家早就已经瞅好了要抓哪头,而李桃花则用棍子在吓唬着母猪,怕它咬人。

  宋向阳和母亲也瞅好了一头,只是宋向阳动作更快,跨进猪栏后就对着后腿抓起来,然后扔进母亲递过来的麻袋。

首节 上一节 9/1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