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年 第92节

  那半透明的乳白果肉里裹着青色的脉络,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冻住的冬瓜糖。

  她小心翼翼地咬开表皮,清甜的汁水瞬间在舌尖绽放,顺着喉咙流淌下去,那美妙的滋味让她陶醉。

  “这东西真神奇,要是没跟你们进山,我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还有茶叶泡这种东西,我还以为茶树除了茶叶就是茶油果了。”林香满脸惊讶,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许是觉得茶叶泡比茶耳更加清甜可口,她笑起来,两颊的酒窝若隐若现,格外迷人。

  “这大山里好东西还多着呢,等下我们再去弄点蕨菜。”宋向阳一边说着,一边又分了一些茶叶泡给三姐和二姐。

  “是的,蕨菜正是季节,嫩得很,加上点油渣炒着吃,可香了。”三姐一边嚼着茶叶泡,一边回忆着那美味的口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

  “蕨菜我倒是吃过,不过县里的要么是酸菜,要么就是已经蔫了的。”林香微微皱了皱眉头,略带遗憾地说道。

  “那你正好可以体验下摘蕨菜的乐趣。”宋向阳一边说着,一边清空了口袋,把口袋内里翻出来,用力拍去上面的尘土。

  “那边蕨菜多的很,咱们就去那里摘一些。”他伸手指了指边上的一处山头,眼中满是期待。

  “好呀。”林香兴奋地应道,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宋向阳在前面带路,他穿着一双旧解放鞋,“嘎吱嘎吱”地踩倒了边上的茅柴,艰难地整理出一条狭窄的山路。

  他一边走,一边细心地提醒林香:“小心点山里的刺藤。”

  他心里清楚,他们几姐妹穿的都是粗布衣裳,被刮破了也不心疼,可林香今天穿的是昨天新买的一件淡紫色的“的确良”,要是被刺藤刮坏了,多可惜。

  “会不会有蛇呀?”林香紧紧跟在宋向阳后头,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和害怕,小心翼翼地问道。

  “蛇还要过个把月才会慢慢出来呢,现在就算有,也是一些小土蛇和蜥蜴,不用太担心。”宋向阳回过头,给林香一个安心的微笑,轻声安慰道。

  “你看,这里已经就有不少的蕨菜了。”宋向阳停下脚步,指着脚边嫩绿的蕨菜说道。

  林香赶忙凑过来,结果一个不小心,被树根绊了一下,整个人向前扑去,结结实实地撞在了宋向阳的后背上,差点把宋向阳也带得往前栽倒。

  宋向阳反应迅速,急忙用手掌抵住前面的一根杉木,稳住了身形,然后才回过头来看林香。

  林香此时已经满脸通红,像熟透的苹果,她尴尬得不知所措,眼睛慌乱地瞟向那处蕨菜,灵机一动,岔开话题道:“这么多蕨菜......”

  宋向阳察觉到林香的窘迫,连忙说道:“前面还有很多,不急着摘,再往前走几步。”

  然后他又看了看有些落在身后的三姐和二姐,扯着嗓子喊道:“你们两个快点呀。”

  “晓得了。”三姐和二姐像是故意在与他们两个保持距离,一路上都在兴致勃勃地找寻着零散的茶耳和三月泡,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后,漫山遍野的蕨菜终于出现在他们眼前。

  宋向阳站在一处高坡上,转过身,看着身后的林香,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说道:“怎么样?这么多蕨菜够不够壮观?”

  林香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禁长吁了一口气,眼中满是惊叹,啧啧称赞道:“这怕不是蕨山吧?这么多!这要是全部摘了拿去卖,也能卖不少钱吧?”

  在县城里,蕨菜都是 2毛钱一把,大概也就一斤左右,这里漫山遍野的蕨菜,少说都有几十斤了,而且还只是这一座山,要是都卖了,那可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农村里蕨菜都不值钱了,大家都是在山里摘,谁会买呢!弄到县里去,光路费和来回折腾都不划算了。”

  宋向阳无奈地摇了摇头,打量着漫山的蕨菜,就连他自己看到这么多蕨菜,都感到十分惊讶。

  他心里想着,也就是这个年代,蕨菜才这么不值钱,要是在前世,这蕨菜卖到城里去,可是抢手的时鲜货。

  “弄成酸菜也不好卖吗?”林香歪着头,好奇地问道。

  “这蕨菜都要吃新鲜的才好吃,做成酸菜,还不如白菜做的酸菜好吃呢。”宋向阳耐心地解释道。

  “有点可惜了......”林香微微叹了口气,略带惋惜地说道,不过她的手已经开始在摘着边上的蕨菜了,那嫩绿的蕨菜仿佛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宋向阳见林香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采摘,自己也弯下腰,加入了摘蕨菜的队伍。

  不一会,三姐和二姐也赶了过来,几人弓着腰,一边摘着蕨菜,一边愉快地聊着天,欢声笑语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散。

  前世的时候,这样几个人一起出来开心踏春的场景并不多。

  姐姐们有了各自的家庭后,一家人聚在一起踏春的机会就更少了。

  宋向阳心里暗暗想着,这一世自己一定要多做些什么,让一家人有更多的时间相聚在一起,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刚才林香对于蕨菜的一番话,倒是给宋向阳带来了灵感。

  蕨菜生意不好做,可春笋的生意或许值得一试。

  清水村漫山遍野都是竹子,最不缺的就是竹笋。

  很多冬笋都白白烂在了竹山里,至于春笋,大家吃上一两顿就觉得腻了,就任其长成了竹子。

  而在外地,春笋可是备受欢迎的好食材。

  宋向阳记得前世的时候,就有人把春笋做成了笋干,既方便运输,又便于储存,而且名声远扬,畅销全国。

  所以,宋向阳准备好好做一做这竹笋的生意,说不定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第119章 收春笋做笋干

  眼下正值春笋上市的黄金时节,整个村子都被这蓬勃生长的春笋所包围。

  大家还没开始农忙,村里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竹山,不仅家家户户拥有自家的竹山,村子公共区域的竹山也不少,放眼望去,一片翠绿,生机勃勃。

  宋向阳瞅准了这个商机,决心大干一场。

  他先是将自家堂屋彻底清空,为即将收购来的春笋腾出堆放空间。

  考虑到公斤秤在称重时太过繁琐,便购置了一台地磅,一切准备就绪。

  收购春笋的消息一经传出,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开,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行动起来。

  五分钱一斤的收购价,让村民们热情高涨,毕竟进一天山,少说也能挖到一百多斤春笋,这收入可比做工的工钱还多不少。

  仅仅两三天,宋向阳就已经收了两千多斤春笋。

  消息甚至传到了外村,许多外村人听闻后,不惜走上十几里山路,成群结队地扛着麻袋赶来卖笋。

  看着堆积如山的春笋,宋向阳既欣喜又担忧。

  欣喜的是生意如此火爆,担忧的是销路还未完全打开。

  他不敢贸然再收,可有的人即便两三分钱一斤,也非要把春笋卖给他,无奈之下,宋向阳又陆陆续续收了一千多斤。

  此时,整个堂屋已经被春笋塞得满满当当,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宋向阳深知此次是挪用了瓦厂的预售金来试水,可不能赔了,便告知大家等这批春笋销出去后,若销路好,再进行收购。

  那些卖过竹笋的人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只好接受,毕竟他们比宋向阳更希望笋干能尽快卖出去。

  为了晾晒春笋,宋向阳跟村里打好招呼,花些小钱租用了附近空着的晒谷地。

  村里同意后,他用篱笆将晒谷地围起来,又盖上薄膜纸,防止下雨时春笋被浸泡发霉。

  紧接着,他招了几个村里手脚麻利的妇人,负责清洗、剥壳、切分春笋。在晒谷地上,支起了几个崭新的大灶锅,开始热火朝天地焯水。

  此外,他还找大伯买了几张超大的茶筛,专门用来晾晒。

  这一系列举动,让村里的人都觉得新鲜不已。

  大家纷纷围过来观看,一些看热闹的村民还主动帮忙烧烧柴火

  。由于近处的市县都没有烘烤机出售,宋向阳只能采用炭火混合木渣的方式进行烘烤。

  为了避免笋干沾上炭味,他还特意添加了一些枞树枝去味。

  好在连日晴天,笋干制作进展得十分顺利,仅仅十多天,就基本完成了烘烤工作。

  宋向阳从街上采购了许多比常用白糖包装袋大一号的塑料包装袋,每个袋子大约能装三四两笋干。

  没有真空机,他就找来锯片,就着蜡烛进行封装。

  这种封装方式大家都不陌生,以前家里封装白糖时也是如此,所以操作起来轻车熟路。

  此外,他还采用油印的方式,在包装袋上印上“清水村玉兰片”几个字。

  之所以叫“玉兰片”,是因为笋干的形状和色泽如同玉兰花的花瓣,洁白或淡黄,肉质肥嫩,外形美观。

  这个名称在周边市县广为人知,相较于“笋干”,显得更为文雅。

  当然,他也担心有人不了解,便在下面印了一行小字:“纯绿色无公害春笋干”。

  当几百斤笋干完成封装后,宋向阳带着这些样品踏上了推销之路。

  他此次的目的地是隔壁的铜锣县农贸市场。

  铜锣县交通便利,还有火车站,人口众多,县城的人口数量抵得上宋向阳所在县两个县城的人口总和。

  这里不仅商品种类繁多,而且大采购都能享受批发价,周边好几个县的人都喜欢来此采购。

  宋向阳曾跟着朋友来这里凑过热闹,当时就觉得这里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商贸市场,规模比他们县里的供销社大上好几倍,就连梨花嬢嬢家杂货店的商品,也都是从这个农贸市场采购的。

  为了能让林香一起同行,宋向阳耍了点小心思。

  他对外声称要去外县给瓦厂采购东西,又说三姐忙着给工人核算工钱和奖金,便让兼任出纳的会计林香跟自己去。

  他心里想着林香还没去过铜锣县,正好带她去见识见识。

  林香见是瓦厂的事务,丝毫没有怀疑,欣然答应。

  宋向阳穿上了一件崭新的中山装,然后把几百斤笋干装上车斗,林香只好坐在车头,这正合他的心意。

  这可是他第一次与林香如此近距离相处,甚至能闻到她发丝间飘来的淡淡清香。

  林香来到村子后,已然成了新闻人物。

  她是村里唯一一个用牙膏刷牙的人,其他人都还在用牙粉。

  而且村子里老一辈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正经刷过牙,都是用盐水漱一下或者拿毛巾往嘴里卷一卷。

  因为这时候,全国牙膏普及率仅37%。

  每次她刷牙时,都有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在旁边观看,就连一些大人也觉得新奇。

  还有,林香每隔两天就要洗一次她那长长的头发。

  大家都还在用红色洗头膏的时候,她已经用上了洗发露,那浓郁的香味甚至让梨花嬢嬢都向她打听是什么牌子的洗发露了。

  因为梨花嬢嬢平时都是用的肥皂洗的。

  这洗发露,可是林香父亲林如泉托朋友从外地买回来的,前几天刚托林场的车子带下来,同时托带的还有一些其他物品。

  宝洁1988年才进入中国,可想而知那时候大家对于洗发露的稀奇程度了。

  -----------------

  两人坐在车头,林香或许是第一次与男孩子靠得这么近,有些害羞,总是侧着脸看向路边的风景。

  宋向阳则时不时地偷偷瞄她几眼。

  偶然间,两人的眼神不经意对视上,林香的脸“唰”地一下变得通红,急忙撇开视线。

  宋向阳虽然有些尴尬,但心里却乐开了花,连掌着拖拉机的方向都出现了一点偏差。

  “好好开车,别翻车了......”林香侧过身子,略带嗔怪地说道。

  宋向阳赶忙平复心情,重新稳稳地握住方向盘。

  许是闻到了车斗里笋干的香味,林香开口问道:“听说你最近收了不少春笋,这就做成笋干了?”

  宋向阳见林香主动搭话,连忙回应:“嗯,收了三四千斤,这车斗里都是已经封装好的,准备等会顺便去卖一卖。”

  其实,他哪里是顺便,分明是专程来跑市场的。

首节 上一节 92/1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