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128节

  朱霖放心地走出房间,敲响了房门,刘一民打开后,她也没进来,只是站在门口,眼睛不断地在里面打量。

  “走,刘老师,我今天当你的老师!”朱霖豪气十足地说道,眼睛之中带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刘一民看了看,还在云层里面的太阳:“这个时候海水比较凉吧?”

  “放心,没事,我有把握,我以前在体校游泳我可厉害了。老人家大风大浪都敢下水,何况今天风平浪静。”

  朱霖恨不得现在就走,主要是现在游泳的人少,她能好好的教一教刘一民,要是人多了,在大家注视下,她想一想就头皮发麻。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刘一民还是拉着朱霖到厨房等饭做好了,两个人匆匆忙忙的吃完直奔海边的浴场。

  赵秀文嘱咐道:“游的差不多就回来,累了就别下海了。”

  “老赵同志,我一定记在心上。”

  一直往前走就有一处浴场为老虎石浴场,浴场历史悠久,老总还在这里特批兴建了一个小码头。在浴场里面换上泳衣,刘一民很简单,一个条纹大裤头。朱霖很久才披着毛巾从更衣室走了出来,身体紧缩着。

  刘一民笑道:“怎么,你也变成夫子了?”

  朱霖脸红的哼哧了两下,慢慢地放松了下来,亦步亦趋地跟在刘一民身后。

  “朱老师,你跟在我身后,怎么教我游泳?”

  “哎呀,别说,快走快走。”朱霖推着刘一民的后背,往前走。刘一民的后背,立马传来冰凉柔软的触感。

  浴场沙滩上有一处遮阳伞,现在还没有人,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名工作人员。

  将浴巾放在礁石上,朱霖率先走了下去,刘一民这才看清她的泳衣。紫色的双肩一体泳衣,下面是平头的短裤,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还是周筠的泳衣好看嘛!”刘一民遗憾地说道。

  朱霖用手拨了一下水:“是吗?哎呀,那也能叫泳衣?”连续试了几下觉得水温差不多,示意刘一民走下来。

  刘一民是喜欢玩水的,但是游泳是真的不会。

  到水里面,感受着浮力,就觉得有一点站不稳的感觉,不过好在随身带着救生圈。

  “打狼的时候都不怕,倒怕水了?”朱霖在旁边用话激刘一民。

  “来,放松往后躺,身体不要用力,感受一下水,不要害怕,我在你旁边。刘老师,就算是我出事,都不会让你出事!”朱霖不断地帮刘一民纠正着动作。

  可惜每次往后或者往前躺的时候,身子总会沉下去,然后双手无助的乱扒拉。

  “哎呀,刘老师,你别乱扒拉,扒到我了!”朱霖红着脸说道。

  “是吗?我还以为扒拉到的都是水?”

  刘一民借着救生圈,重新浮在水面,用手将脸上的海水捋下,看着旁边红着脸的朱霖。

  两人已经离岸边有一段距离了,四周都没有什么人。刚开始下来的时候还感觉到冷,不过现在身子完全适应了。

  过了一会儿,刘一民勉强能够在水中稳住身形了。

  朱霖笑道:“刘老师,你在这儿等着,我去给你游一个。”

  说完,一条美人鱼钻入水底,几米后浮了起来朝着远处游去,一边游还一边回头冲刘一民做了个挑衅的眼神。

  气得他捏着鼻子想追上去,扒拉了两下后,停止了无谓的挣扎,继续琢磨如何能够在水里浮起来。

  连鱼也在旁边,挑衅地冲着他吐泡泡。

  “嗨,刘老师!”朱霖从水底钻了出来,在阳光下,摇了摇脑袋,发丝里的水滴被甩在海里,像是下起了密集的小雨。

  朝阳照在侧脸,看得人心黄黄。

  “这是女儿国吗?这倒像是八戒洗澡被抓的盘丝洞啊!”

  此时刘一民,倒是理解了八戒。

第199章 拥抱和吻

  随着时间的流逝,浴场里面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下海游泳的人都注意到了他们,一个不会游泳的帅小伙,身边有个漂亮的女同志在不断地指导。

  女同志长得很熟悉,但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刘一民锐利的目光扫视四方,一个个都低下了脑袋朝着远处游去,游走的人嘴里还发出冷哼声。

  “走吧,刘老师,咱们去个人少的地儿!”朱霖拖着刘一民来到一处礁石后面,这里没多少人,没力气了还能爬上礁石休息。

  “这地儿不错,有眼光!”刘一民夸奖道。

  “是吧,你以为我刚才游那么远是干什么?刘老师,我要是在战斗部队,肯定是个合格的侦察兵!”朱霖说道。

  两个人坐在礁石上面,看着升起的太阳,谈论着最近刘一民写的书。

  谈论的时候,刘一民偷偷的将救生圈往自己腰下拉了拉。

  朱霖从小说谈到诗歌,是从刘一民

  当时看了好几遍,又配上评论,才慢慢地看懂了。当时,我就在想,写这本书的作者到底是什么人啊?

  在报刊上能看到一面的作家很多,但见到第二面就难了。”

  大多数的作家,能凭借运气发表一篇,但接下来,往往可能连发表都做不到。

  “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又在《诗刊》看到了,接着越来越常见。看到《高考1979》的时候,就想写封信,没打算看到回复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大家爱看的书能收到回信的概率很小,毕竟写信的多。。

  我们学校有的能写几句诗甚至没办法发表的人,平常都有很多人写信,何况是你这种。”

  “偏偏我回信了!”

  “是呀,刚刚好!”

  朱霖就这么一直讲,一直讲,还引用了《西厢记》里面的句子“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简直成了一次情感坦白大会。

  朱霖像是在讲别人的事,又像是在讲自己的事情。阳光照在两人身上,刘一民静静地看着朱霖,恬静的脸上带着调皮,还有讲述时的忐忑。

  刘一民忍不住搂住了朱霖的肩膀,朱霖没有挣扎,害羞地看了看四周,见没有人,大胆地仰脸看向刘一民调侃道:“刘老师,手到了呀!”

  刘一民知道她说的是信上面“用”的意思,手到了自然就变成了“拥”。

  刘一民笑嘻嘻地说道:“那勿呢?”

  “没勿!”朱霖笑道。

  忽然,朱霖像《庐山恋》的周筠猛地亲了一下刘一民的侧脸,接着跳入了水中,钻进水里不敢出来。

  刘一民摸了摸脸颊,砸吧了一下嘴:“猪八戒吃人参果,没尝出味道啊!”

  朱霖脑袋从水里面钻了出来:“能有什么味了啊!”

  “那味道可多了,姑娘,等一等夫子!”刘一民笑着跳了下去。

  太阳越来越大,从水里面露出来后,脊背晒的火辣辣的,两人开始往岸边游,刘一民终于学会了狗刨。

  狗刨浪花大的让旁边的人纷纷躲避,朱霖笑着道:“刘老师,是我这个老师失败,看来啊,以后只能你当老师!”

  “走吧,朱霖同学!”刘一民笑道。

  回去的路上,朱霖冲着远处的一对外国情侣挤眉弄眼,两人正在进行生物界的口腔细菌交换,探讨细菌转换到异性口腔环境的成活可能性。

  刘一民捂着朱霖的眼睛说道:“走吧,再看下去就该长针眼了!”

  朱霖嘿嘿一笑:“这老外可真不害羞!”

  到了更衣室,换上衣服,两人朝着外面走去,朱霖的劲头还没有散去:“等以后再教你游泳。”

  又摇了摇头叹口气说道:“就你这狗刨的技术,日后出去可别说是我教的。”

  “那朱霖同学以后多多指导指导老师,咱们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得嘞!”

  走到外面,有人“咦”了一声,跑过来嘀咕了一句:“同志,你是不是周筠呐?”

  朱霖得意地看了一眼刘一民,又装作平静的样子:“你好,是我!”

  “你好你好!”对方激动地伸出手,握了几分钟低头一看,嘿,特么的,怎么是男人的手。

  再抬头,刘一民笑眯眯地说道:“你好啊,同志,玩得开心,我们要走了!”

  朱霖亲昵地朝刘一民的肩膀靠了一下,摆了摆手,朝着创作之家的方向走去。

  创作之家里,饭菜早已经做好,刘一民看着他们抱歉的说道:“不好意思,回来晚了。”

  “没事没事,我们吃过了,这是给你们留的。”老赵笑着说道。

  中午吃的是海鲜面,朱霖直夸老赵做的好吃,其实两个人在海里面待久了,早就已经饿了。

  两人整整吃了两碗,朱霖打了一个饱嗝,不好意思地说道:“赵师傅,谢谢您了!”

  “你们这两个小同志客气的很,以后常来就知道了,不用客气,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能在这儿工作,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嘞。”

  老赵得意地说道,又想去摘苹果,被刘一民阻止了:“老赵同志,我俩这肚子实在是没地儿了。”

  “吃点解解渴,咱们这儿别的地方没其它的招待所好,但咱们的苹果绝对让他们流口水。”老赵提起果树,总是有点洋洋自得。

  苹果酸甜多汁儿,摘下来吃着还有苹果香。

  “现在是熟了,但不是最好吃的时候,过几天晚上一凉,白天一晒,就更好吃了。等过阵子要是到作协送苹果,刘作家,我专门给你送点。我听李记同志说了,你虽然年轻,但是作品多,在咱们国内是这个!”

  说着举起了大拇指。

  刘一民轻轻地将老赵的大拇指按下,笑着道:“还远着呢!”

  老赵笑了笑没说话,只说等一会儿去摘点苹果让两个人带回去,下午两个人坐车再回燕京,不过这次是快车,相对时间会短一点。

  刘一民帮老赵摘苹果,朱霖听着三花的叫声,跺了跺脚,噔噔噔的朝着楼上跑去。

  “你们养这只猫也真够厉害的,平时没叫,听到你们回来了,这开始叫起来了。难怪都说猫是奸臣,知道叫一叫让主人疼。”老赵一边剪苹果,一边说道。

  “老赵同志,你在这儿见过不少人吧?”

  “见过见过,作协和文联数得上的我都见过。郭沫若同志、巴金同志、茅盾同志、曹禹同志等等,都见过。我这见的人算少的,隔壁他们见得多嘞,都是中央首长,还见过.”

  刘一民一副了然的神色,老赵想给他多装点,刘一民推辞道:“老赵同志,真的拿不住了。”

  李记走过来说道:“刘作家,你也帮忙给曹老带点嘛!”

  “嗯?”刘一民看向李记,李记说道:“我刚知道你是曹老的学生,有时间让曹老过来转转散散心。”

  “咦?刘作家,你怎么不早说,我再给你摘点!”老赵急忙说道。

  下午,等他们走的时候,已经装了一大麻袋苹果。

  朱霖想提,不过还是被刘一民给背着了。站在公交车上:“咱们这一趟不像是来游玩的,倒像是来进货的。”

  朱霖扶着麻袋,看向越来越远的海滨:“这一趟出来玩的可真开心,刘老师谢谢你喽,要是没你,我还没办法来嘞!”

  “现在能来的人多了!”刘一民不以为意地说道。

  “那不一样!”

  看着刘一民和朱霖的背影,创作之家负责人李记看着老赵说道:“怎么刘一民同志总是叫我李同志?不叫我李?也不叫我李记同志!”

  老赵乐了:“老李,你想的也太多了吧!”

  回到燕京已经是晚上了,公交停运,两个人就这么抬着苹果朝四合院走去,好在不是很远。

  两个人抬着两头,三花猫就蹲在麻袋上,仰头看着前方,像个座山雕。

  到了四合院门后,两人吃痛地甩了甩手,朱霖咯咯笑道:“我就说了,我其实一个人能抬。”

首节 上一节 128/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