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140节

  “刘一民同志,你是不是谈恋爱了?”史铁生笑问道。

  史岚:“是跟那次诗会见面的漂亮姐姐吗?”

  刘一民笑道:“对!”

  “沉浸在恋爱里面的你,诗歌的风格都变了,讲爱情的诗歌变多了,情感也更细腻了。”史铁生调侃道,眼底闪过一丝落寞。

  “相信我,都会遇到的。”

  又看到刘一民桌子上的信:“这是家信?”

  “我大哥要结婚了!”

  “难怪你的诗歌里面,有淡淡的乡愁,是想家了?”

  刘一民笑着说道:“其实想一想,在燕京有很多的朋友,但跟父母终究是离得远。算了不谈家了,一谈还真想了。”

  “那谈谈爱情,要是让陆遥来写爱情,肯定就不是这样。陕北那边的人,对爱情的表达很大胆,信天游里面,来,我给你唱几句!”

  史铁生兴头来了,在屋子里面唱起了信天游。

  唱完后史铁生说道:“以前我还试着用信天游的旋律写诗歌,可惜写出来的东西,不能看!”

  “信天游里面的爱情热烈,但也夹杂着现实,有的还蕴含着哲理,表达了爱情和现实交织的无奈。”

  讲到傍晚,史铁生和史岚正准备走,刘一民拉着他说道:“晚上一起吃个饭吧,上次朱霖想请你们,可惜离家太远,你们得早点走。现在距离不远,可不急着早点走了吧!”

  史岚看向史铁生,眼神里面的意思被史铁生给捕捉到了,史铁生宠溺地看向史岚:“那咱们晚上就打扰下你一民哥和朱霖姐!”

  刘一民看时间差不多了,和史岚一起推着史铁生来到了人艺,找到了即将从排练场出来的朱霖。

  朱霖看向史铁生和史岚,惊喜过望:“是你们啊,好久不见,史铁生同志,我前阵子看了你的小说,写的很不错。”

  朱霖的热情让史铁生一时有点不知所措:“那个.那其实跟一民的还差的远!”

  “你们都比我厉害!”朱霖说道。

  欧阳山尊、蓝天野、苏民跟刘一民打了一个招呼后,就从旁边走了过去。

  到了门口,欧阳山尊又走了过来:“一民,你过几天不要偷懒,专门看看排练效果。”

  “山尊院长,我以前可没偷懒!”

  “偷没偷懒,我还不知道,今天要不是小朱在这儿,你会过来吗?”欧阳山尊说完,背着手离开了。

  史铁生说道:“这位就是欧阳山尊导演啊!”

  四个人来到外面的国营饭店,朱霖热情地点了几个菜,还贴心地询问史岚想吃什么。

  等上齐后,史岚看向朱霖,笑着调侃道:“朱霖姐姐,你跟我一民哥谈对象是什么感觉?”

  如此直白的话,让刘一民和朱霖都闹了一个大花脸。史铁生让史岚不要胡闹,好好吃饭就好。

  史岚笑着道:“今天一民哥又写了一首诗歌,念着念着,不知道为什么想哭!”

  史铁生笑道:“你哭个什么,你才多大啊!”

  “写的什么,念一念!”朱霖好奇地问道。

  史岚将嘴里最后的一口菜咽下,无比郑重地念了起来,这架势摆出来,就逗笑了刘一民和史铁生。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

第211章 《藏地抗英两部曲》

  朱霖静静地听史岚朗诵,声音朗诵的不大不小,偏偏周围坐满了人,于是大家都将目光看向了史岚。

  等念完后,周围的人都鼓起了掌。

  朱霖还没开口,旁边就有人问道:“小姑娘,这是谁写的诗歌啊?”

  史岚得意地说道:“我一民哥!”

  看她这个样子,刘一民和史铁生三人都哭笑不得,史铁生让史岚注意一下,并转身说道:“不好意思,各位同志,打扰大家吃饭了!”

  旁边的几个顾客却笑着围了上来:“是刘一民同志写的吗?”

  在饭桌上寻摸了一下,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刘一民身上:“刘一民同志?还真是你啊,我看到过你的照片,哎哎哎,同志们,这是刘一民同志!”

  刘一民冲着他做了一个嘘的手势,可惜已经晚了。旁边不少人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冲着刘一民问好。

  “刘一民同志,刚才的诗歌是你写的吗?”

  见刘一民点头承认后,对方问道:“这是在哪儿发表的?我怎么没听过?”

  “还没发表,估计过阵子能够在《星星》上看到,当然前提是,《星星》过稿!”

  “你写的诗歌,《星星》怎么会不过稿?那我们就等着下几期的《星星》了。你写的真好,让我想到了我年轻的时候。”

  “是啊,让我也想到了我年轻的时候。我记事儿的时候,咱们才刚建国,我大一点后,我爹就去支援三线了!想一想以前的日子过着真慢,现在一眨眼就是一眼,再一眨眼,半辈子过去就该入土喽!”

  有人感叹道。

  “鲁迅先生说时间像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就有了。再过些年头,别说挤了,黄土埋头喽!”

  “想想咱小时候,比现在还穷,穿衣服露着屁股,大冬天的冻得通红,还在胡同口跑着傻乐。跟院里面的孩子称兄道弟,我还学着电影里面拜把子,说我们要当一辈子兄弟。

  说话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肯定能当一辈子,实际上,唉,到了现在谁还有那么多年轻时的兄弟!”

  越来越多的感叹声出来,有人讲以前跟对门的大姑娘看对眼的事儿,也有人讲苦日子。

  好好的一个饭店,愣是搞成了忆苦思甜大会了。

  刘一民站起来劝大家先好好吃饭,珍惜眼前的粮食。这热情劲儿才下去,不过时不时的服务员走过来递过来一盘菜,说是有同志送的。

  问谁送的,一问就是雷F同志!

  四个人的餐桌上,一会儿多了七八盘菜,刘一民只得又起身告诉大家千万别再送了,再送吃不完就是浪费粮食了,这才没有人送了。

  不过汽水咔咔上来了几瓶,好在没有开盖,几个人能带走。

  刘一民跑到饭馆前台,嘱咐他们千万别再上了。

  “刘一民同志,可是大家硬要点,我们也不能不上是吧!”

  “你们要上的话,你们就是浪费的帮凶,知不知道?国家号召厉行节约,你们还敢这么干,我看你们经理不想干喽!”

  这才好好的吃了一顿饭,朱霖晚上不上台,所以可以放开肚子吃。史岚吃的满嘴流油,四个人使劲儿才将饭桌上的给消灭完。

  等准备走的时候,史岚说道:“一民哥,缓会儿再走,吃的太饱了,没办法推轮椅了。”

  一群人笑了起来,等过了好久,史岚才推着史铁生走了。

  刘一民陪着朱霖走回了人艺,朱霖说道:“史铁生同志可真厉害,史岚也不错,这丫头古灵精怪的,要是没有她,史铁生同志肯定不会出来。”

  刘一民说道:“这就是亲情!”

  刘一民将朱霖的照片寄回去的事情告诉了她,朱霖担忧地说道:“也不知道你爹娘会不会看不上我?”

  刘一民装模做样的审视了一下朱霖:“你怎么会有这个念头?我估计我爹娘看到照片后能乐的几天都睡不着觉。”

  “那就好那就好!”朱霖忙说,又说道:“睡不着觉可不好!”

  “刘老师,你的这首诗歌估计要惹哭了不少人,说实话,我想起我二十岁以前的事情,明明觉得没多久,一想却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以前越美好,现在想起来越难受!”

  刘一民低声说道:“怎么?现在不美好?”

  略微有点贱的表情让朱霖轻轻地推了一把,不过还是咬着嘴唇说道:“美好!”

  “嘿嘿嘿……”

  在刘一民的笑声中,朱霖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刘一民远远地冲着她喊了一句:“注意安全!”

  杨力新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跑了出来:“一民同志,这爱情是什么滋味啊!”

  刘一民瞥了他一眼:“还不赶紧准备上台,你蹲在这儿干嘛?”

  “嗐,我不是出来溜达溜达,正好就看到了。你说这女孩儿应该怎么追才行?”杨力新虚心请教道。

  “追?这我可教不了你!”

  杨力新家里面比较穷,之所以到人艺,一大原因就是人艺有工资,幼年丧父,靠着工资给哥哥治病,结果哥哥也没治好。

  84年结的婚,跟徐凡关系比较好,结婚后养了徐凡三年多,后来被人们传为绯闻。

  后来杨力新还亲自辟谣说自己一辈子四个一:“一妻子,一儿子,一单位,演一辈子戏。”

  刘一民觉得,虽然八七年开始社会上的风气已经变了,但是不背着人乱搞男女关系应该还是不敢的。

  在杨力新纳闷的眼神中,刘一民离开了人艺,他无奈地挠了挠脖子,还以为是刘一民不愿意教他,实际上真教不了。

  不过刘一民临走前,还是认真地嘱咐了几句,工资不多,紧着自己和家里,别没事想着用钱去追姑娘。

  有那个钱,自己买斤大白兔奶糖甜甜嘴儿多好。

  自从跟刘一民和朱霖分别之后,史铁生的兴致肉眼可见地落了下来。回到雍和宫的四合院后,史铁生跟他父亲打了一个招呼,就自己用力滚着轮椅的轮子回到了房间里面,并将房门用门栓给上着了。

  史父疑惑地问史岚,他们今天去干什么了?史岚将下午的行程给史父讲了讲。

  史父笑着道:“交新朋友了啊,是好事儿,怎么看你哥不太开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爸,我也不知道,回来的时候还好好的,一民哥和朱霖姐请我们吃了饭,我吃的肚子都是撑的。”

  史父让史岚将事情好好的给他讲一讲,等听完诗歌后,史父瞬间就明白了,让史岚进了屋子,自己坐在院里面的台阶上,抬头看着刚升起的月亮。

  一声叹息之后,思念和愁绪萦绕在整个院子里面。

  史铁生坐在轮椅上,将自己的身体隐藏在黑暗里面,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脚边。

  看着月亮,心底默念着《从前慢》,脸颊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最后失声痛哭了起来。

  害怕被妹妹和父亲听到,又将头深埋进被子里面。

  想起母亲在世的时候对自己的包容,和晚上一次次的叹息,他的心如同刀绞。

  他此刻无比地想对他的母亲说一句,他成作家了,可惜现在说她听不到了。

  又想起母亲出事的时候,自己拼命地找人帮忙,他第一次觉得燕京大的像海洋,自己像个溺水的人,怎么抓都抓不到救命的稻草。

  后来,他终于知道,他要没有妈妈了,自己再砸碎玻璃的话,母亲不会再来帮他打扫了

  翌日,史铁生醒来看着躺在床上的自己,他已经忘了昨夜怎么上床的。

  史父推门进来看着眼圈通红的史铁生说道:“老大,赶紧起来吃饭吧!”

  在寒意越来越浓的时候,刘一民正式向人艺递交了第二部剧本《红河谷》。

  这个剧本对原剧本有改编,但是改编的地方并不多,将男女感情戏份减少了些。

  主要表现为汉藏儿女联手应对侵略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两族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之时,兄弟携手应对国难,共抗外辱,讽刺了所谓“文明使者”的肮脏面目。

  刘一民将剧本交给曹禹,曹禹看着他说道:“这阵子忙坏了吧,进度赶得这么快,也是难为你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要想在明年五月上台表演,剧本晚拿出来一天,人艺的同志们排练就要往前赶一天。要是因为剧本拖慢了进度,这个责任我可担当不起啊!”刘一民笑道。

  “你有这个觉悟很好,时间是很赶,一个剧本排练三个月,现在《山高水长》排练的刚有点味道,仅仅是刚有一点,我让山尊加快进度,山尊也为难。

首节 上一节 140/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