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156节

  老鼠多,可不能被老鼠给咬了,想到老鼠,刘一民忍不住威胁起旁边看热闹的三花:“你要是再不捉老鼠,就把你给送走!”

  左前爪往前拍了一下落叶,像是在耀武扬威一般。

  朱霖说道:“这只猫不会捉老鼠,倒是通人性,长得还好看,你舍得送走啊!”

  “我教育猫呢,你别插嘴!”刘一民嘟囔道。

  朱霖笑了一下,没有再继续说话。

  今天是周日,朱霖没什么事情,拉着刘一民去百货商店给刘一民的大哥刘一国买结婚礼物。

  两个人在王府井百货商店转了很久,一时没下定决心要买什么。结婚现在送暖壶的比较多,可惜刘一民回家也不能带两个暖壶,很容易打碎了。

  想给大嫂买一套衣服,两个人又不知道尺码,收音机啥的刘一民也买过了。

  朱霖只能像个无头苍蝇乱转,时不时的脸上露出苦恼的神色。

  等过了很久,朱霖灵光一闪,冲着刘一民说道:“这样,我送给大哥一个茶杯,他们在矿务局,到处跑的时候,肯定需要。大嫂嘛,一条围巾,另外再送枕套床单和被套一套,怎么样?”

  “这样好,走吧,我去买!”刘一民说道。

  “那怎么行,得用我的钱!”

  “你有多少钱?”刘一民笑道,香江之行存款没了,回来这几个月发了工资,但是平时花销也大,朱霖的手里面定是没多少存款。

  朱霖嘿嘿一笑,拍了拍自己的挎包:“小瞧人了不是,刘老师啊,这我得批评一下你,小瞧人是不对的。手表之类的,我肯定是买不起,但是这些东西我还是能买的起。不过布票嘛,我真是没有了,还得用下你的侨汇券!”

  挑了一套喜庆的床上三件套,和一条粉红色的围巾,朱霖戴在自己脖子上试了试:“好看吧,到时候大嫂戴着这个嫁给大哥,是不是很好看?”

  “好看!”刘一民又挑了一条米白色的围巾,送给了朱霖。

  朱霖高兴地当场围在了脖子里面,在售货员旁边显摆了起来,售货员看着刘一民和朱霖笑着说道:“这姑娘长得真俊,像是在哪儿见过。

  刚进来的时候,还以为你们两个结婚,没想到是给别人挑选结婚礼物的,你们是不是也快结婚了?”

  售货员穿着蓝色的棉袄,嗑着瓜子,一副八卦的样子。

  朱霖低头红着脸没说话,眼睛瞥向刘一民,手不断地拨弄着围巾。

  刘一民帮她整理了一下围巾,冲着售货员神秘地说道:“同志,好眼光,用不了多久就结婚了!”

  朱霖心里面美滋滋的,手却打了刘一民一下。

  “懂,小姑娘害羞了,以前我结婚的时候也这样,穿衣服跟电影儿上的周筠似的。现在结婚几年了,腰都粗了好几圈。”

  朱霖打量了几眼,再也没有逛下去的兴趣了。

  你像周筠,我像谁?

  走出百货商店,朱霖推了推刘一民的胳膊:“什么呀?穿上衣服跟我一样,刘老师,你乐什么乐?”

  “没什么没什么!”刘一民抿着嘴笑道。

  翌日刘一民起床,刚踏出堂屋的门,一只死老鼠躺在门槛旁,旁边的三花漫不经心地舔着自己的爪子。

  哦呦!这是示威呢!

  刘一民冲着三花笑了一下,三花“蹭”的一下将老鼠给叼走了。

  早上三花给刘一民了一个惊喜,紧接着邮递员也给了刘一民一个惊喜,送来了一张海外汇款单。

  刘一民一看,是《巴黎评论》寄来的钱,刘一民看了看上面的数字,快速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小伙子不错,还有亲戚在外国呢?记得多给他们写写信,多交流点外汇不是多交流点感情,让他们多寄点钱,为咱们国家的外汇做贡献。”邮递员笑着说完,就赶到下一个地方送信去了。

  刘一民看着信上面的数字,总共一千二百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两千多块钱。

  一篇短篇,能挣两千多,已经是很不错了。同样的字数,在国内,按照十元的稿费标准,也才三四百人民币。

  开心地甩了甩汇款单,美元想了那么久,终于拿到了第一笔美元,不容易啊!

  刘一民乐的跑进四合院,看到三花在石桌上伸懒腰,刘一民抱着它在空中转了几个圈,大声地说道:“不错,三花!”

  放下后,三花仓皇而逃,跑到角落里看着刘一民,眼神里尽是惊恐。

  “小样儿,我还能对你做什么不成!”

  刘一民将汇款单装进挎包里面,跑到人艺,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曹禹。

  曹禹自从将稿子给《巴黎评论》后,一直惦记着什么时候把稿费寄来。

  本以为距离汇款的时间不远,谁知道一等都快小半年了!

  到了人艺,曹禹还没有来上班,刘一民走进排练场,排练场也没有演员,朱霖倒是在前面不知道摆弄什么东西。

  刘一民流星大步跑了过去,抱着朱霖如同三花一样在空中转了一圈:“好消息好消息!”

  朱霖挣脱了下来,整理了一下衣服,看了一下四周,松口气说道:“刘老师,什么好消息?”

  “美国汇钱了,终于挣到美元了!”刘一民趁机还想抱一下,可惜被朱霖给躲开了。

  唉,大冬天的,棉花很软!

  人越来越多,两人也就在旁边有一搭没一撘的聊了起来,蓝天野来了,看到刘一民阴阳怪气地说道:“呦,今天的太阳不是打西边出来的吧,一民,你怎么来了?我看看这时间,也不是下午啊?是不是我的表错了,来来来,我看看你们的。”

  苏民跟着进来,听到蓝天野的话:“你呀,多大的人了,在学生面前就不能有点老师的样子,一民,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早?”

  “我找万老师有点事儿,这不是看办公室没开门,就来这儿等着!”

  “要放假了吧?什么时候回家?还在人艺待一段时间?”

  “不行了,我大哥结婚,得早点赶回去!”

  欧阳山尊“哎呦”了一下:“那是得赶紧回家,老万刚才已经到了,你现在去正好。”

  “谢了,山尊院长!”刘一民摆了摆手,来到了曹禺的办公室,敲开了门,高兴地说道:“老师,《巴黎评论》把钱汇来了,还收到了一封信和样刊!我拿过来给您看看!”

  曹禹的外套到了办公室还没脱,也不顾着脱了,立马快步走了过来,嘴里面不断地说道:“好啊,好啊,终于来了,小半年了,差点准备找人打听消息了。”

  ps:今天两章,不好意思,看小说看的太入迷了,《督公》写的太好看了!

第227章 茅盾的最后时刻

  办公室里,刘一民将汇款单和信都递给了曹禹,上面详细地介绍了稿费标准,另外还要缴纳的一些税款。

  “美国佬的税收的规定很完善啊,收这么多的税,一个字五美分,要不然即使是短篇,也不应该只有一千两百美元。”

  曹禹心疼起来被扣掉的美元了,这不仅是自己学生的钱,还是国家的外汇啊!

  这边多挣一点,那边买东西就能多花点!

  刘一民将样刊递给了曹禹:“《绿皮书》放的位置不靠前也不靠后,又在封面上提了提,像是想要放在前面,不知道为什么又犹豫了,放在了中间的位置。”

  “你看样刊,还能看出来这个门道?”曹禹接过后翻了几页,没有点评刘一民刚才的话,而是说道:“美国佬这个印刷也够精美的,纸比咱们的好,咱们的偏黄,他们这个就偏白一点。”

  曹禹拿着《巴黎评论》的春季刊不断地翻看,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于是刘一民就说将这样刊送给曹禹收藏。

  “不用了,你还是拿着吧,这对你而言,可是一次重大的进步,这样刊对你更有意义。不过不要太高兴了,还是要戒骄戒躁,继续前进。晚上,咱们一块去找下老沈,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哪个老沈?”

  “家离得近的老沈吧!”

  “我离得近的,还是老师您离得近的!”刘一民笑着问道。

  曹禹哈哈笑了两下:“那就都找!”

  茅盾姓沈,夏言也姓沈。茅盾离刘一民住的地方近,夏言离曹禹家近。

  刘一民走出曹禹的办公室,本来想回四合院,被蓝天野他们给抓进了排练室,非得要让刘一民看他们的排练。

  无奈之下,只能坐在了排练场里面,跟《红河谷》的话剧组一起同甘共苦。

  好在排练场比较小,人多也不显得冷。

  “这个话剧剧本先打磨了几遍,正式排练的时候果然台词问题少了很多。”欧阳山尊说道:“一民,等你从豫省回来,绝对把《红河谷》的模样给排练出来!”

  蓝天野和苏民笑道:“就等着到时候两部剧同时首演,给各界观众一个惊喜喽!”

  “那就预祝三位导演到时候大放异彩!”

  “可不是我们三位,是你啊,还有我们所有的演员!”苏民说道。

  舞台上,朱霖和演员们正在忘我的进行着表演,刘一民在台下看的津津有味。

  中午两个人回到了四合院里,刘一民将样刊交给了朱霖看,可惜朱霖不怎么懂英文。

  “刘老师,要是我能看懂就好了!”朱霖拿着不断地翻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跑到厨房开始做饭。

  让刘一民站在旁边给他翻译其余的英文小说,他在上面看到了几个挺有名的美国作家名字。

  比如斯蒂芬.金,可能大家对他不熟悉,但是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大部分人都看过。

  如今《肖申克的救赎》这篇小说,对方估计写的差不多了。

  “刘老师,你说美国人喜欢看你的小说吗?”吃饭的时候,朱霖好奇地问道。

  “这我怎么知道?”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你猜一猜嘛!”

  “我猜美国肯定有人喜欢,不过数量就不知道了。美国跟咱中国不一样,他们的娱乐方式比较多,看书的人就比较少。在以前美国人没有电视、电影的时候。他们看书的人就多,还有很多的乡村演讲。一些人,随时随地就能进行一次演讲,现在美国人的演讲能力也开始下降了!”

  “他们为什么演讲?”

  “咱们为什么,他们就为什么!”刘一民说道。

  “我觉得美国人肯定喜欢你的小说,很多人都说文学没有国界。就像你出版到法国的那本小说,不也是深受欢迎嘛!”

  “深受欢迎,也只是卖了几万册而已。《追风筝的人》一个月,就卖了一二十万册。咱们国家目前的杂志,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月销量,在外国是不可想象的!”

  吃完饭,朱霖到人艺排练,刘一民就在书房里面写东西。等到人艺下班,刘一民接到了曹禹从人艺打来的电话,一会儿到茅盾家里面汇合。

  刘一民关上门朝着茅盾家里面走去,跟保姆打了一个招呼,保姆告诉刘一民,老爷子正在自己的书房里面等着他。

  “一民同志,老爷子最近情绪还挺好,听说你要来,棋盘都摆好了!”保姆热情地说道。

  刘一民笑着走进书房,看到茅盾正坐在书桌旁整理东西。

  于是走进去问道:“您老这是干什么呢?”

  “一民来了?赶紧坐,我把以前的东西整理整理,自己整理好了,就不麻烦别人整理了。天冷了出不去,只能在屋子里面活动活动!”

  茅盾穿的很厚,大棉袄穿上身上,活动并不是很方便。

  “冬天您还是多注意点,身体不能感冒!”

  “是啊,老了老了,最怕的就是冬天和夏天,熬过了夏天,就来了冬天!”

  “可以去海省嘛,那里边暖和,等天气好了再回来!”刘一民说道。

  “哪有那么的娇贵,一来一回要花费不少钱嘞!来来来,咱们下盘象棋,等等他们!”

  茅盾坐在了棋盘旁边,开始跟刘一民切磋:“需不需要我让你?”

  “不用,尽管来杀!”刘一民笑道。

  茅盾一边下棋,一边指着桌子上的稿子说道:“那些都是我的回忆录,再坚持一段时间,我看就能写的差不多了!”

  刘一民走了一个“马”:“身体要紧,身体好了,写作的时间多着嘞!”

  “将军!”茅盾嘿嘿一笑:“时间哪有那么多?像我们这个年纪,过一天少一天。”

首节 上一节 156/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