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177节

  刘一民推辞道:“阿姨,没什么事儿,一会儿就到。”

  “可惜家里面就两间房,要不然一民可以到咱们家凑合一晚!”朱父说道。

  刘一民扒拉扒拉了手指,两间房正好嘛,理工科的教授好像不太会算数。

  …………

  绕了一圈,刘一民终于回到了四合院。远远地就看到门口的路灯下,两个人正在拌嘴。

  刘一民低声咒骂了一句,特么的吵架跑到自己四合院门口算是怎么回事!

  胡同里面时不时响起狗叫的声音,自行车哗啦啦的响声,吸引了门口两人的注意。

  刘一民刚下车,两人之一的徐桑楚就过来了,忙问道:“一民,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你们这是?”

  “一民啊,咱们昨天说好的《山高水长》和《红河谷》的剧本合同,这不是来找你签合同的。老汪也不知道大晚上的找你什么事,估计是晚上睡不着觉瞎溜达过来的!”

  徐桑楚揶揄道。

  汪阳冷哼了一声:“徐桑楚,你真当我是三岁小孩啊,你这合同是真签还是假签,我能不知道嘛!”

  原来两个人今天看过话剧,都想要剧本的,恰好在这里撞上了。

  邀请两个人走进书房,见他们还在拌嘴,刘一民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

  两人谁都没有松口的意思,见汪阳拿出势在必得的样子,忍不住讥讽道:

  “谁不知道你老汪部里威、局里横、十四个电影厂长你老大!

  八一厂是兄弟单位,剧本你都敢抢!”

  汪阳被徐桑楚戳到了肺管子,气得红着脸说道:“桑楚,你可不能说这个话,跟八一厂的事情,我原本真的是不清楚!”

  “那之后你不已经清楚了?”徐桑楚淡淡地说道。

  “老徐啊,我们厂里的同志准备了那么久,不拍大家是有怨言的嘛!”汪阳知道这事儿是自己干的不地道,于是话也弱了下来。

  不过关于刘一民的这两部剧本,谁都没有松口。

  汪阳转了转眼睛,说道:“老徐啊,一民也累了,咱俩走吧,等明天再过来讨论!”

  “都特么是千年的狐狸,你给我玩聊斋啊!一民,你信不信,我前脚走,他后脚就回来了!”徐桑楚笑着问道。

  汪阳实在是没办法了,于是说道:“一家一个剧本,怎么样?”

  两人聊着聊着,刘一民书房里面的电话响了起来,两个人都警惕地看向电话,刘一民接起电话,对面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一民同志吗?我是八一厂的副厂长刘佩然啊,想跟你聊一聊剧本的事情,你住在哪儿啊,我去找你。”

  八一厂跟刘一民没有交集,刘佩然多方打听,才找到了刘一民的电话。

  听到声音,徐桑楚拿过听筒说道:“老刘啊,你别想了,北影厂的汪阳同志说全部包圆了!”

  “老徐?汪阳!”对面的声音就差骂娘了,徐桑楚笑着挂断了电话。恶心一下汪阳可以,但不会真的把刘佩然叫来,那就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八一厂的故事片生产是刘佩然负责,他就是《南征北战》里面的“张连长”。也因为“张连长”这个角色,他从部队的文工团进入了八一厂,开启了自己电影的一生。

  八一厂的厂长更牛了,那都是军内高级别将领,现任的张厂长,一边当厂长,一边在79年的时候忙里偷闲到南边打了一仗。

  汪阳被徐桑楚几句话恶心的不行,但是也没啥办法。

  刘一民揉了揉太阳穴说道:“要不然这样,就按照汪厂说的,一个厂一个本子吧!”

  汪阳和徐桑楚对视了一眼,徐桑楚说道:“剧本两千块钱一部,都交给我们上影厂吧!”

  “我们也两千!”汪阳说道。

  长故事片两千是就最高的价格了。

  徐桑楚嘴角一勾:“那行,一个厂一部吧,我们要”

  围绕着哪家分两部剧本又吵了起来,最后抓阄,北影厂抓到了《山高水长》,上影厂抓到了《红河谷》。

  两部剧本,被如此戏剧的方式分配给了两家。

  徐桑楚提出晚上住客房,理由是懒得回招待所了,汪阳不放心,也住在了客房。

  两人躺在一个房间,汪阳幽幽地说道:“老徐,你何必呢!”

  “怎么了?”徐桑楚翻了一个身,笑着问道:“老汪,你不会回去再组建个《红河谷》剧组吧!”

  “.”

  汪阳气得晚上都没有睡好,第二天,让厂里面的人过来签完合同,才冲着徐桑楚说了声再见离开了四合院。

  院子终于安静了下来,刘一民闲闲散散地躺在椅子上,冲着徐桑楚说了句:“谢谢啊,徐厂长!”

  “没事!”

  刘一民指的是徐桑楚帮自己把剧本提到两千块钱的事情,徐桑楚要不说两千,剧本到了北影厂,可能给不到两千,当然也可能汪阳可以给到。

  “一民啊,我后悔啊,早知道应该来见你的时候就敲定了!”

  “徐厂长,莫道你后悔,更有后悔人啊!”

  “谁?”

  “汪厂长啊,王严导演在去川省拍戏的时候,就跟北影厂提了这件事情,估计汪厂长也是想看看话剧效果。”

  “老汪啊,一方面是想看看效果,另一方面我看他是想凭借领导的夸赞,去问文化部要一笔专项经费!”

  说到这里,徐桑楚急忙起身:“糟了,我也得去部里一趟!”

  徐桑楚急的借了刘一民的自行车朝着部里面骑去,刘一民摆了摆手,可算安静了。

  从门口的投递筒里面拿过报纸,刘一民仔细地看起来了今天的新闻。

  各大报纸都在报道昨天的人艺盛况,有的还放出了上面领导夸赞的消息。

  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直接的报道之外,一些媒体的报道上,还刊登了一些领导的写的评论。

  例如统战部门的乌同志,写了名为《两部话剧,数代努力——唱出民族团结的赞歌。》

  六部口胡同,刘一民拿着书来到了夏言的家里面,《家园三部曲》已经印好了,刘一民过来将它送给了夏言。

  夏言摸着精致的封皮笑着说道:“这一部合集卖的很贵吧!”

  “比三本小说价格加起来,贵了三块钱!”刘一民笑着说道。

  封皮精致,上面还画着完整的地图和国旗,还有人物的浮雕,用手轻轻一摸,甚至能感受到封皮上浮雕的凸起。

  “商务印书馆印的书,精美程度就是高,可惜喽,老沈看不到这样书了。”

  “一民哥哥,今天给我带糖了吗?”沈云拉着刘一民的手,眼睛一直盯着刘一民的口袋。

  刘一民被沈云的样子给逗笑了,从口袋里面掏出糖放进了沈云的手心里面。

  夏言笑骂道:“还吃糖,你吃的太多了,对身体不好!”

  沈云笑着跑开了,到门口的时候冲夏言做了一个鬼脸。

  “人艺最近忙坏了吧!”夏言问道。

  “最近那两部话剧排的比较满,另外还得配合电视台和电影厂的同志们摄录,所以是有点忙,不过没我什么事儿!”刘一民说道。

  “忙过这一阵子就好了,这两部话剧,我去又看了一遍,人多的时候跟排练的时候看完全是两种体会。这两个本子交给上影和北影拍,我也放心,相信他们能拍出好的电影来!”

  夏言说完,又无奈地说道:“徐桑楚和汪阳一前一后的跑到我办公室要专项经费,一抹鼻涕一抹泪的哭穷!”

  “您给了?”

  “给个.当然没给,他们电影厂自己有经费,还非得再要专项经费,部里面又不是地主老财,哪能经得起他们乱要!”

  聊了一会儿,刘一民起身离开。夏言和沈云将刘一民送到胡同口,沈云喊着刘一民等有时间再来玩儿。

  商务印书馆本以为《家园三部曲》的合集因为价格昂贵比较难卖,但一投入市场便发现,这玩意儿还真好卖!

  大家宁愿贵三块钱,也不愿意便宜去各买三本。

  黄春雨提起这件事情非常的纳闷,刘一民也想不明白。

  等见到崔道逸的时候,崔道逸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大家第一想买一本收藏,第二则是上面是茅盾先生写的序。

  大家将这视为茅盾先生最后写下的文字,所以十分的珍视,都想要买一本当做纪念。

  “一民,你的《阿坝行记》发表了,你看看这样刊怎么样?还配上了你在阿坝拍的一张草原图片!”崔道逸笑着问道。

  刘一民翻开杂志,看到那一张黑乎乎的图片,不禁笑出了声。

  “别乐,我看有不少的读者拿着你的散文阅读呢,路过书店的时候,听到读者都说可以通过散文借你之手了解更大的世界呢!”

第248章 正儿八经的先富

  五月底,刘一民再次收到了一笔来自法国的版税稿费,跟上次的金额差不多,也是七千多法郎。

  实际上这部分版税所代表的小说卖出的册数是高于第一笔的,只不过里面少了基本的字数稿酬。

  弗拉马尔利翁出版社的编辑马赛丹尼在信里面告诉刘一民,他正准备来中国跟刘一民见面,讨论其它能够在法国出版的书籍,预计可以在六月中旬见面。

  马赛丹尼告诉刘一民,到时候并不是他一个人来,而是还有其他人。

  至于还有谁,马赛丹尼在信里面并没有告诉刘一民。

  刘一民拿着汇款单到银行将钱给取了出来,存进了自己的存折里面,存的还是活期。

  这次柜员将九千一百块钱人民币存好后,还贴心的将侨汇券装进信封里面交给了刘一民。

  这次终于没有“忘”了。

  刘一民顺路来到人艺,正式的演出厅内,电视台和电影厂的同志们还在补拍一些镜头。

  “还没拍好吗?”刘一民看向欧阳山尊。

  苏民的话里话外,带着一丝抱怨:“本以为一个摄像机架在前面一拍就行,电视台和电影厂的同志们突发奇想,想要按照电影来拍,还有拍近景和特写,这进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

  “我们的演员们这几天,可都被折腾惨了!”蓝天野说道。

  “都是为了工作,我说你们两个能不能少点抱怨?”欧阳山尊鄙夷道。

  蓝天野拉着刘一民,笑呵呵地说道:“你来之前,山尊比我们抱怨的还狠呢,演员白天折腾的惨,晚上演出就容易出错。这几天《山高水长》和《红河谷》轮番表演,强度大的很!”

  几个人正在后面说着话,于是之走了过来,对着刘一民和欧阳山尊三人说道:

  “因为上级领导对这两部话剧高度评价,津城人艺和沪市人艺、总政话剧团都要演。为了演好,不是直接买咱们的剧本演,而是先派导演来咱们人艺学习一段时间。家宝公让我告诉你们,等过几天兄弟单位的同志来了,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

  “哈哈哈,有没有具体的名单,谁过来学习啊?”欧阳山尊呵呵大笑,神情非常得意。

  兄弟单位来学习,那可是对他们导演能力的认可。

  谁都不会放弃,给同行当老师的机会。

  “具体的名单人家没传过来,估计还没定。你们一定要好好的招待,不要总是一副老师的派头,那不好!”

  于是之看到他们三个得意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心里面在想什么,于是出言劝说道。

  “我们都懂,一定好好的教一教他们怎么当导演!”蓝天野一副非我莫属的样子。

  于是之没办法,也不再跟他们三个人说话了,而是把刘一民《红河谷》的剧本费给了他。

  “《红河谷》剧本的稿费按照七百块钱人民币付酬,你把这个钱数一数吧!”于是之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77/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