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178节

  刘一民当面数了一下确认没什么问题,就将这钱装进了口袋里面。

  如今,他的存款已经达到了一万六千元人民币,正儿八经的先富了。

  于是之又对着刘一民说道:“家宝公在办公室里面等着你,有事要跟你说。”

  刘一民来到曹禹的办公室,曹禹笑着对刘一民说道:“这阵子忙的差不多了,我准备跟你师娘去北戴河休息一阵子,五月节可能回来,也可能不回来,你要不要一块去?”

  “老师,你跟师娘两个人,我就不去打扰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也没打算带你去。”曹禹打趣道:“《山高水长》和《红河谷》这本片子大获成功,找你来是想对你说不要骄傲,继续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出来!”

  “老师,您直说呀,刚才您喊我去北戴河,我还挺感动!”

  “哈哈哈,我最近看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笔名是‘热爱话剧的人’,是不是你写的?”

  曹禹拿出了最新一期的《中青报》,正色道。

  “老师您火眼金睛,什么事儿都瞒不过你!”

  这篇文章就是刘一民提议给话剧导演和演员设立奖项的倡议书,在这篇文章里面大谈设立奖项对于促进话剧事业的发展是多么多么的重要,并以电影界的奖项举了举例子。

  最后他并没有用自己真实的名字,而是用了一个“热爱话剧的人”。

  “我看你也没想瞒,稍微一分析,就知道是你。这件事情是你自己想的,还是?”曹禹问道。

  “那天百花奖和金鸡奖获奖的消息到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的。咱们话剧界也需要啊,除了剧本奖,对这些知名的导演和演员也需要鼓励,所以.”

  “所以你就在报纸上开始吹风了?”

  刘一民嘿嘿一笑,曹禹沉吟片刻后说道:“你的这篇文章,咱们文艺不少人都看了,大家都是支持的。当然,咱们自己人肯定支持!我询问了一下老于的意见,老于也说应该有。

  就算是不为了咱们话剧界的同志,为了扩大话剧的影响力也应该有!不过还得要看上面的反应,你呀,先不要写那么多。”

  曹禹说先不要写那么多,意思是可以写,看来他对这件事情也是赞成的。

  曹禹想等社会上议论越来越多,然后他再顺势提起,一气呵成。

  刘一民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回去就顺便再写几篇。

  走出曹禹的办公室,发现于是之还在排练室等着自己。几个人好像都知道曹禹找自己聊的是什么,一个个好奇地问家宝公是什么态度。

  刘一民笑着道:“老师一生为了话剧鞠躬尽瘁,你们说他是什么态度?”

  欧阳山尊身体后仰,笑着说道:“家宝公说句话,比咱们说句话可都好使。”

  “你们别光让我写,你们也可以发表一下意见嘛!”刘一民说道。

  于是之四人笑着点头说是。

  卧室里,刘一民还没睡醒,朱霖就在院子里喊了起来,刘一民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靠在门框上揉了揉眼睛。

  “刘老师,你看这是什么?”

  夏天到了,朱霖穿上了她最喜欢的粉色碎花裙,帆布鞋刷的干干净净。

  在清晨的薄雾和朝阳下,朱霖在院子里得意的向他炫耀着手里面金光闪闪的物品,并开心地摆弄着各个造型。

  刘一民刚开始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走过去才看清楚长什么样子。

  左手举的是女神抱着花束的百花奖奖杯,右手是一只报晓的金鸡,这是金鸡奖的奖杯。

  两座奖杯均为塑铜,所以看起来非常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奖杯什么时候到的?”刘一民接过金鸡奖仔细地把玩了起来,这只傲然站立的雄鸡,仰天长啸,神情桀骜。

  “昨天晚上电影家协会的同志们送来的,他们带着这个奖杯去参加了颁奖仪式,回来后就直接给我送到家里面了!”

  朱霖笑着说道,又将两个奖杯放在石桌上,仔细地盯着:“昨天晚上,我高兴地都没睡着觉。刘老师,你说奇了怪了,原本我觉得这奖不去现场领也没什么,可是看到这两个奖杯,莫名地后悔了。”

  “那再给你一个选择,你去不去?”

  “肯定不去!”朱霖托着下巴说道。

  “所以啊,就不要去想了,想了也没什么用!”刘一民笑着说道。

  “嗯,不想了!”

  朱霖说完将百花奖的奖杯放到了刘一民的书房里面,询问道:“刘老师,这百花奖的奖杯送给你了,谢谢你的剧本!”

  “你怎么这么客气!”刘一民拍了拍朱霖的腰。

  今天是周日,朱霖上午没什么事情,拉着刘一民到外面的商场买东西。

  刘一民本以为她是给自己买,等转了一会儿才发现朱霖是在给未来的公公婆婆和大哥大嫂买东西。

  “夏天来了,我给叔叔阿姨、大哥大嫂买点夏天穿的衣服,燕京的衣服肯定比老家的衣服花样多一点。”

  在百货商场,给老家的四人各买一套衣服,都是朱霖付的钱。

  刘一民给她也买了两身裙子,但是朱霖在香江看过那些好看的裙子,对国内目前卖的没什么感觉。

  在回去的路上,朱霖冲刘一民指了指旁边的几个年轻人,身上穿着花衬衣、阔腿牛仔裤和大墨镜,全身上下都是时尚弄潮儿。

  “刘老师,你要不也试一试这一身打扮?”朱霖笑着问道。

  “算了吧,你还不如杀了我!”

  “哈哈哈!”

  两个人到邮局把包裹寄出去后,就在外面吃了顿饭。下午于佳佳跟朱霖约好了,朱霖要在四合院里面接受采访。

  吃完饭回到四合院,房间里面已经十分的闷热,打开风扇和拿出冰箱里面的冰棍消暑才好受了许多。

  纯绿色的午休过后,于佳佳敲响了四合院的大门。

  “没打扰你们吧?本来想晚点来的,又怕来晚了采访不完,所以就早点过来!”

  看于佳佳头顶都是汗,刘一民赶紧让她进来到风扇下面凉快凉快,并拿出冰棍来招待她。

  冰棍的凉意带着甘甜入腹,于佳佳瞬间感觉自己四肢的暑气驱散了许多,感叹道有钱真好啊!

  大风扇,大冰箱,享受啊!

  看于佳佳陶醉的样子,朱霖又给她取了几个,等吃的差不多了,才开始正式的采访之旅。

  这一次采访是深度专访,朱霖从小的经历都被于佳佳给挖出来了,旁边刘一民听得是津津有味。

  刚开始朱霖比较紧张,在于佳佳的循循善诱之下,话题慢慢地打开,朱霖也就不再紧张。

  加上朱霖的文学修养也不错,采访的字词用的都还挺到位的。

  于佳佳主要以放弃现场领奖为切入口展开的,所以这部分的内容就尤其的重要。

  朱霖回答比较巧妙,还引用了人艺内部的那句“戏比天大”的话,让于佳佳频频点头。

  “朱霖同志,最近报纸上有人在谈话剧奖的事情,你如何看?”于佳佳笑着看向刘一民,然后将目光重新落在了朱霖的身上。

  这个问题,刘一民已经跟朱霖交代过了。她既是话剧演员又是这次电影界获奖的演员,所以她的话很有代表性。

  朱霖认为话剧界有许多优秀的演员和导演,他们共同制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话剧,例如最近的《山高水长》和《红河谷》,为了鼓励优秀话剧的创作,提高话剧的影响力,相关部门应该设立话剧奖。

  采访完毕,看了看于佳佳记的内容,有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了一下修改。

  刘一民从厨房拿来雪糕,三个人坐在书房里聊着天。

  于佳佳告诉刘一民,这篇专访写完之后,她就要到南方去进行采访了,主要就是采访当地的一些新政策和个体户的经营情况。

  “一民同志,等到时候我把记下来的笔记给你看一看,说不定你会有新的想法!通过文学,为这些群体呼吁一下。”

  刘一民握住于佳佳的手说了一句谢谢,朱霖让她一个人到南方的时候注意安全。

  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出现了车匪路霸,到南方采访,于佳佳不可能全部在城里,肯定会到县乡,所以路上并不安全。

  于佳佳笑着说道:“你们放心吧,我可是《中青报》里面有名的铁娘子,不会出什么事儿的!”

  傍晚,刘一民和朱霖请于佳佳在院子里吃了一顿涮肉,蒋子龙给刘一民送来了一口铜锅,用来涮肉非常不错。

  他们厂最近开始卖涮锅了,具体销量,刘一民并没有过问过。

  黄昏后的院子里面,三个人大快朵颐,于佳佳吃的满口流油,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不限量的吃肉。

  新鲜的羊肉味在口腔里面横冲直撞,看着朱霖热情的表情,于佳佳暗道等自己这次回去后,一定要把专访写的出彩出色,好好的将朱霖同志打造成一个认真演戏的并努力学习导演的演员出来。

  “佳佳,多吃点!”朱霖笑脸盈盈地说道。

  等于佳佳打了好几个饱嗝之后,刘一民和朱霖笑着将她送离了四合院。

第249章 顾问顾问,不顾不问

  等人都走之后,于佳佳的话让刘一民想起来了《理想照耀中国》这部大主题电影里面的《纽扣》,这也是一部关于改革开放的纪念电影。

  《纽扣》讲的正是我国

  以章华妹为代表的小摊小贩们跟打办的人在街头巷尾打着“游击战”,但时常被抓住,东西没收。

  故事以打办的工作人员王嘉文和章华妹三次交锋展开。

  回到家里,王嘉文母亲想给他缝扣子,却没有扣子。她想要买扣子,除了小商贩之外,得到十公里外的供销社买。

  王嘉文显然也是一名好的工作人员,宁可没扣子,也不偷用自己没收来的两袋扣子。

  这显示了他个人的品德,又揭示了政策下的现实冲突。

  王嘉文的妈妈准备去供销社买扣子给儿子缝衣服,走在街上碰到了想赊账进扣子而被拒绝的章华妹,而且她也认出来,自己儿子没收的扣子正是这位小姑娘卖的。

  因为章华妹的手里面,还拿着从王嘉文身上扯掉的扣子。

  王嘉文的母亲从章华妹手里面把扣子买了下来,并为了表示愧疚,给了高价。

  章华妹彻底爆发了,因为这是她借来的钱买的扣子,还等着卖完去还钱。

  她不知道为什么她想挣点钱就这么难,卖一捧扣子,才能换来一个馒头。

  在漫天的大雨中,王嘉文看到失去理智的章华妹,无言以对。

  里面还有个镜头对王嘉文的心态转变做了暗示,以前王嘉文看到墙面上打办的标语破损或者脱落的时候会认真地将标语贴好。

  现在王嘉文看到脱落的标语,不再理会。

  第三次交锋,是上面发了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经营。以往“穷凶极恶”的打办人员,现在成了新政策宣传员,努力的给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小商贩们做着思想工作。

  最后,章华妹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从一粒纽扣折射了改革开放后政策的变迁,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

  于佳佳说的对,自己这个提出改革文学的,也不能不写几篇关于改革文学的小说出来。

  等于佳佳从南方回来,充实一下素材,就可以开写了。

  而且这个对于朱霖来说,也是个很好的机会。

  让她一开始就跟欧阳山尊等人排大戏,实际上还是为难她了。

  《纽扣》这个故事小巧精致,主旨单一,十分适合像朱霖这样的新导演。

  当不了主导演,当个副导演,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刘一民将这部作品纳入待办的事项之中,开始修改起《山高水长》和《红河谷》的电影剧本。

  汪阳和徐桑楚两个人回到电影厂后,围绕着话剧剧本开了一个会,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屋内,风扇呜呜的吹,刘一民正心平气和地写作,忽然左手抬起,对着自己的左脸就是一下,接着用手仔细感受了一下,除了一个即将孕育的小包之外,再没感受到其它东西。

首节 上一节 178/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